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04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子装置,该梯子装置是在向卡车上装货物或从卡车上卸货物时、或者在上下作业台时等使用。
背景技术
过去,在向卡车上装入货物之际,当卡车的车厢较高时、或者在立着车厢的车箱板不放下来而进行装入作业时,将梯子竖靠在倒下了车厢板的车厢上,或者将普通的作业用梯子竖靠在立着不动的车厢板上,并且用此梯子一边上下、一边进行装入作业,但是因为作业用梯子仅是竖靠在车厢的端部或竖靠在车厢板的上端部上,所以为使作业者在上下梯子时梯子不倒,作业者中的某个人必须保持梯子,从而需要多余的人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在使用之际不需要作业者一个一个地保持梯子,而是可以通过其自身预先使梯子卡止保持在卡车的车厢板等上的梯子装置。
下面附加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参考符号,对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方式进行说明。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特征在于,在梯子2的上端部借助于连接零部件4而可以折叠地连接踏板3的一端部,并且在此踏板3的前端部上设有被卡止在卡车T的车厢板12等被卡止部上的卡止部件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梯子装置中,在梯子2的上端部且在其一侧或两侧上,安装有向踏板3的上方凸出的扶手杆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梯子装置中,卡止部件5由上板部5a和卡止用板部5b形成为L字状的部件构成,所述上板部5a被一体地设置在踏板3的前端部上、并且与踏板3平行地向前方凸出,所述卡止用板部5b从该上板部5a的前端向下凸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梯子装置中,卡止部件5是由在踏板3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上所设置的左右一对卡止钩15、15构成的部件,各卡止钩15由上杆部15a和卡止用杆部15b形成为L字状,所述上杆部15a从踏板的前端部向前方凸出,所述卡止用杆部15b从此上杆部15a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梯子装置中,上述各卡止钩15被安装在踏板3上,可以调整从踏板3的前端部凸出的长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所述的梯子装置中,梯子2由梯子主体2a;伸缩腿9、9;和可动踏杆部件2b构成,所述梯子主体2a由横架在左右一对侧框7、7上的多根踏杆8构成,所述伸缩腿9、9为左右一对,它们可以伸缩地被安装在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上,并通过锁定装置L1可以固定在所要伸缩位置上,所述可动踏杆部件2b为一根或多根踏杆部件,并通过锁定装置L2可以固定在所要滑动位置上。
下面附加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参考符号,对通过上述解决方式而形成的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即,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通过在踏板3处在水平的状态下,使卡止部件5卡止在例如卡车的车厢板12等被卡止部上,梯子2就被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因此,不需要人来保持梯子,而是可以就在那样的状态下来上下梯子。另外,因为在此梯子装置中,在梯子2的上端部上设有踏板3,所以在例如登梯子2时,当刚刚登上梯子2的时候,可以使两只脚踩在踏板3之上,并可以安全地走到卡车的车厢等上,另外,在下梯子时通过临时踩在踏板3上,也可以安全地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由于在梯子2的上端部上安装有向踏板3的上方凸出的扶手杆6,所以通过在踏板3上手扶扶手杆,可以进一步安全地从踏板3上走到车厢上、和从踏板3上下来。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因为卡止部件5由上板部5a和卡止用板部5b形成为L字状,卡止部件5以与踏板3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凸出,卡止用板部5b从此上板部5a的前端向下凸出,所以在使其已经卡止在卡车T的车厢板12等被卡止部上时,在卡止部件5与卡车T的车厢之间几乎不产生缝隙,从而在使用时不用担心挂着鞋等,并可以实现使用上更加安全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因为卡止部件5是由左右一对卡止钩15、15构成的部件,卡止钩15是由从踏板3的前端部向前方凸出的上杆部15a、和从此上杆部15a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的卡止用杆部15b被形成为L字状的部件,所以具有制造简单容易、并且可以使成本低廉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因为各卡止钩15安装在踏板3上,使其可以调整从踏板3的前端部凸出出来的长度,所以在可以适当地调整对被卡止部的卡止情况,并且也可以在被卡止部的厚度较厚的情况下确实地卡止在被卡止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因为梯子2构成包括梯子主体2a、伸缩腿9、9和可动踏杆部件2b,梯子主体2a由在左右一对侧框7、7上横架踏杆8而构成;伸缩腿9、9为左右一对,并可以伸缩地被安装在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上,通过锁定装置L1可以固定在所要伸缩位置上;可动踏杆部件2b为一根或多根,并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两伸缩腿9、9上,通过锁定装置L2可以固定在所要滑动位置上,所以,在例如立着卡车T的车厢板12不变的情况下使车厢板12的上端部12b卡止卡止部件5而使用时,即使从地面F到车厢板12的上端的高度较高,或者该高度因卡车的车种而异,也可以通过使梯子2的伸缩腿9伸长来使梯子容易与该高度相适应。另外,由于可以通过使可动踏杆部件2b沿伸缩腿9、9滑动而将踏杆14的位置设定在任意的位置,所以即使伸缩腿9较长也容易登上梯子2,使用方便。


图1中(a)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梯子装置1的侧视图,(b)是该梯子装置1的俯视图。
图2中(a)是该梯子装置1的主视图,(b)是折叠该梯子装置1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中(a)是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梯子装置11的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主视图。
图4是折叠该梯子装置11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中(a)是使该梯子装置11的伸缩腿为最小的时候的侧视图,(b)是主视图。
图6中(a)和(b)是图3(a)的用箭头A指示所围的部分的放大图,(c)是(a)的B-B放大剖视图。
图7中(a)是表示梯子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梯子装置1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梯子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在将作业台向前后左右进行扩展排列后形成作业台组时,表示使用梯子装置1的使用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在该作业台组的所要位置上安装梯子装置11的卡止钩的安装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连接零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2中(a)是扶手杆的伸展状态的要部侧视图,(b)是扶手杆的折叠状态的要部侧视图。
图13是扶手杆的旋转式安装零部件和旋转轨迹矫正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又一梯子装置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用箭头C指示所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6中(a)是图14的用箭头D所围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该部分的侧视图,(c)是该部分的仰视图。
图17中(a)是伸缩腿的放大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图1中(a)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梯子装置1的侧视图,(b)是俯视图。图2中(a)是该梯子装置1的主视图,(b)是折叠该梯子装置1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对于此梯子装置1,在梯子2的上端部上借助于连接零部件4可以折叠地连接着踏板3的一端部,在此踏板3的前端部上设有被卡止在卡车的车箱板等上的卡止部件5,在梯子2的上端部且在其两侧上,借助于旋转式安装零部件10安装着向踏板3的上方凸出的扶手杆6、6,该扶手杆6、6可转动容纳于梯子2上端部的两侧上。
下面对上述梯子装置1的构造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a)所示,梯子2由被配置成大致呈八字状的一对侧框7、7;和被横架于两侧框7、7之间的多根踏杆8构成,在各侧框7的下部设有相对其伸缩自如的伸缩腿9,并且此伸缩腿9可以通过众所周知的锁定装置固定在所要伸缩的位置上。
卡止部件5例如通过焊接被一体地安装在踏板3的前端部上,并由上板部5a和卡止用板部5b形成为L字状,其中,上板部5a与踏板3的宽度相同、并向踏板3的前方凸出,卡止用板部5b从此上板部5a的前端向下凸出并与之成直角,如图1(a)的双点划线所示,卡止部件5被卡止在卡车的箱板12的上端部上。
下面通过图11对可以折叠地将踏板3连接在梯子2上的连接零部件4的构造进行说明。另外,图11与图2(b)同样地表示与梯子2面面相对地折叠踏板3后的状态。固定侧连接板31被固定在踏板3侧上,在使被固定在梯子2例上的可动侧连接板32的一部分重合于固定侧连接板31的外侧的状态下,通过枢轴30可以转动地连接这些固定侧连接板31和可动侧连接板32。固定侧连接板31通过螺钉a和铆钉b被安装在踏板3的左右各端部上,其由安装部31a和安装部31b构成,并且在安装部31a的下端缘形成接触面34的同时,在此安装部31a的下端缘和安装部31b的下端缘会合的部分上,形成了使枢轴30贯穿的大致呈V字状的枢轴支承用凸部31c。可动侧连接板32是通过铆钉b安装在形成梯子2的侧框7的上端部外侧面上的,并由安装部32a和大致呈扇形的连接部32b构成,在安装部32a上设有接触面35,在使用踏板3的状态下,此接触面35用于,由固定侧连接板31的接触面34与之接触而阻止其进一步转动,在扇型连接部32b的中心部贯穿着枢轴30。
在固定侧连接板31的安装部31a的下部,在从枢轴30向斜上方隔开了适当距离的位置上形成有销孔36,并且在踏板3的一端侧上配设有被加载了的锁销33,使其能够从此销孔36向可动侧连接板32凸出,在可动侧连接板32的连接部32b上形成有卡合孔37、38,该卡合孔37、38在踏板3的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分别与固定侧连接板31侧的销孔36相对齐,锁销33插入而卡合。锁销33由销主体33a和把手部33b大致形成为L字状,是一对被配设在踏板3的一端部下表面的两侧对称位置上的部件,并且要沿着踏板3的一端部下表面的凹条部39来配置各锁销33的销主体33a,然后通过用盲铆钉b安装的销座40来使其转动自如、且沿轴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并且,通过夹设在销主体33a与销座40之间的压缩线圈弹簧41使销主体33a加载,以使它的前端部33o能够从固定侧连接板31的销孔36向外侧凸出。
如图11所示,在踏板3折叠后的状态下,贯穿了固定侧连接板31的销孔36的锁销33通过压缩线圈弹簧41被加载而插入卡合在可动侧连接板32的卡合孔38内,由此,踏板3被锁定在折叠位置上。这样,在使用时用手握住两侧的锁销33、33的把手部33b、33b后向与其相对的方向一拉,各锁销33就会脱离可动侧连接板32的卡合孔38而解除锁定,并且踏板3被打开成如图1(a)所示的使用位置。当成为这样的使用状态时,固定侧连接板31与可动侧连接板32之间的接触面34、35将相互接触,并且,凸出并被加载了的锁销33的前端部33o插入卡合在可动侧连接板32的卡合孔37内后,将被锁在该使用位置上。另外,在梯子装置1的使用位置上,如图1(a)所示,此连接零部件4被设定为,接地面F与梯子2之间的向被卡止部侧倾斜的倾斜角θ为例如75°。
在梯子2的上端部,设有安装扶手杆6的旋转式安装零部件10、和矫正扶手杆6的旋转轨迹的旋转轨迹矫正装置47。下面参照图12和图13对这些旋转式安装零部件10和旋转轨迹矫正装置47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梯子2的侧框7上,用螺钉52安装有壳状的固定托座10a,另外,如图13(b)所示,与固定托座10a面与面相对地用螺钉52安装相同的壳状的转动托座10b。如图13(a)所示,固定托座10a的与转动托座10b相对的相向壁54被形成为下窄状,即,上壁55宽、下壁56窄,此宽上壁55与窄下壁56相连接的相向壁被形成为相对于侧框7的倾斜面具有2.5°倾斜角αB的下窄倾斜壁54,在下窄倾斜壁54的中央部凸出地设有旋转用枢轴57。在旋转用枢轴57上设有防脱用凸缘58。
因此,旋转用枢轴57也被凸出地设置成相对于侧框7的倾斜面具有2.5°倾斜角αB。而且,如图13(a)所示,在固定托座10a的上部侧从上壁55到倾斜壁54开设有向上呈U字状的上部锁孔59,在固定托座10a的下部侧从下壁56到倾斜壁54同样地开设有向下呈U字状的下部锁孔60。另外,在固定托座10a的内部,在与旋转用枢轴57相同的轴上以枢轴的形式安装有旋转锁板61,并且在锁板61的上下部,分别形成有上部和下部的锁爪62、63,在锁板61的侧面,从固定托座10a的侧壁65的长孔66凸出地设有解除杆64,该旋转锁板61的上下部两锁爪62、63通常因螺旋状的锁簧67的加载分别插入在上部锁孔59和下部锁孔60内而堵塞着两锁孔59、60的入口,并且通过克服锁簧67的加载而使解除杆64沿长孔66向上方移动,如图13(c)的点划线所示,两上下部锁爪62、63从两上下部锁孔59、60后退,并敞开锁孔59、60的入口。
另外,如图13(b)所示,转动托座10b的与固定托座10a相对的相向壁68被形成为上窄状,即,上窄倾斜壁68被形成为上壁69窄、下壁70宽、窄上壁69与宽下壁70相连接的相向壁68相对于侧框7的倾斜面具有2.5°倾斜角αb,在此上窄倾斜壁68的中央部上穿通地设有纵长孔71,凸出设置于固定托座10a上的旋转用枢轴57嵌合枢支于此纵长孔71,在与此纵长孔71位于同一条上下方向直线上凸出地设有锁销72,此锁销72嵌合并锁定在上下部锁孔59、60内,该上下部锁孔59、60穿通地设置在固定托座10a上。在此锁销72上设有防脱用凸缘73。
因此,如图2(a)所示,在使一对扶手杆6、6为从踏板3向上方凸出了的伸展状态时,如图12(a)详细表示的那样,在侧框7侧的固定托座10a的下窄倾斜壁54和上窄倾斜壁68中,由于下窄倾斜壁54的下窄倾斜角αB为2.5°,而上窄倾斜壁68的上窄倾斜角αb为2.5°,旋转用枢轴57凸出地设置在此倾斜壁54上,并被嵌合支承在纵长孔71上,使扶手杆6侧的上窄倾斜壁68与下窄倾斜壁54接触,所以,如图12(a)所明确的那样,倾斜角αB、αb相互抵消,而侧框7与扶手杆6的基端部分6a结果成为相互平行地以枢轴连接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基端部分6a相对于铅直面S与侧框7相同具有5°的倾斜角αa,而与此相对,由于弯曲角αa为5°,所以上方部分6b成为直立在铅直面S上的状态。因此,作业者可以在踏板3的上面用手扶在扶手杆6上时,可以很安稳地扶在其上,并可以安全进行作业。
对此,如图2(b)所示,在扶手杆6处于沿侧框7的折叠状态下,如图12(b)详细表示的那样,对侧框7侧的固定托座10a的下窄倾斜壁54而言,通过以被嵌合支承在纵长孔71上的旋转用枢轴57为支点而使转动托座10b随着扶手杆6转动180°,转动托座10b的倾斜壁68就与固定托座10a的下窄倾斜壁54相同成为下窄倾斜壁,并且两者的倾斜角αB、αb加在一起当然是5°,使得扶手杆6的旋转轨迹得以矫正,侧框7与扶手杆6的基端部分6a成为以5°的倾斜角αa枢轴连接的状态,与此相对,上方部分6b的弯曲角度αa为5°,所以沿侧框7得以折叠。因此,在折叠时扶手杆6体积不会庞大,而且从伸展状态到折叠状态仅使扶手杆6转动即可,不需要将其从侧框7上卸下来,所以很容易操作。另外,图12中,6c表示在扶手杆6的基端部侧的弯曲部。
图1的(a)表示扶手杆6处于向踏板3的上方凸出的使用位置的状态,同图(b)表示通过从此使用位置使扶手杆6向图1(a)所示的箭头X方向旋转,扶手杆6处于与侧框7的外侧面相互重合的收纳位置的状态。另外,扶手杆6也可以仅安装在单侧的侧框7上。
图3的(a)是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梯子装置11的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主视图,图4是将该梯子11折叠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的(a)是使该梯子装置11的伸缩腿最小时的侧视图,(b)是其主视图,图6的(a)和(b)是图3(a)的用箭头A指示所围的部分的放大图,(c)是(a)的B-B放大剖视图。此梯子装置11与梯子装置1大体上相同,但是卡止部件5的构造以及梯子2的形状分别与梯子1不同,因此,下面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即,此梯子装置11的卡止部件5是由在踏板3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上所设置的左右一对卡止钩15、15构成的部件,各卡止钩15由上杆部15a和卡止用杆部15b形成为L字状,其中,上杆部15a从踏板3的前端部以与踏板3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凸出,卡止用杆部15b从此上杆部15a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成直角,各卡止钩15被安装在踏板3的外侧面上,使其能够调整从踏板3的前端部凸出出来的长度。
下面根据图6(a)~(c)对各卡止钩15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即,在踏板3的左右各侧板部3a的前端部上,沿前后方向可以滑动地安装有滑动托座16,该滑动托座16上固定卡止钩15的上杆部15a,在各侧板部3a上在前后2个部位上穿设螺栓穿插孔17,在滑动托座16上且在其前后两端部上形成有长孔18,这样,就能够将螺栓19从滑动托座16的长孔18穿插到踏板3的侧板部3a的各螺栓穿插孔17上,并将螺母20拧在该螺栓的端部上,因此,如果松开螺母20而使滑动托座16向后方滑动,那么,如图6(a)所示,从踏板3的前端部凸出的卡止钩15的凸出长度变得最短,另外,如果使滑动托座16向前方滑动,那么,如图6(b)所示,卡止钩15的凸出长度变得最长,这样,通过紧固螺母20,就可以分别将卡止钩15固定在最短状态和最长状态。
另外,滑动托座16具有从其前端部的上下两端向内凸出的导轨片16o、16o,如图6(c)所示,两滑动片16o、16o支承踏板3的上下两面部并对其进行导向。
另外,由图5(b)可知,梯子装置11的梯子2构成包括梯子主体2a、伸缩腿9、9和可动踏杆部件2b,梯子主体2a由横架在相互平行配置的左右一对侧框7、7上的多根踏杆8构成;伸缩腿9、9为左右一对,并可以伸缩地被安装在此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上,通过未图示的锁定装置可以固定在所需要位置上;可动踏杆部件2b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两伸缩腿9、9上,并通过未图示的锁定装置可以固定在所需要滑动位置上,可动踏杆部件2b构成包括从外侧套在两伸缩腿9、9上的左右一对滑动框13、13,和被一体地连接在两滑动框13、13间的踏杆14。
图7(a)是表示梯子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梯子装置1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表示梯子装置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7(a)的情况是将卡车T的车厢板12放下来后使梯子装置1的卡止部件5嵌合并卡止在其基端部12a上。这时,在适宜地对接触地面F的伸缩腿9、9进行伸缩调整后,如图1(a)所示,在踏板3处在水平的状态下,通过将卡止部件5嵌合并卡在放下来的车厢板12的基端部12a上,倾斜于卡车T侧的梯子2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因此,可以不用人来保持梯子的稳定状态即可在梯子2上上下。
另外,在此梯子装置1中,由于在梯子2的上端部具有踏板3,所以,例如在上梯子2时,当登上了梯子2之后,可以使两只脚踩在踏板3的上面,并可以安全地走到卡车T的车厢上,另外,在下梯子2时也可以通过临时登在踏板3上而安全地下来。而且,因为在梯子2的上端部上安装着向踏板3的上方凸出的扶手杆6,所以通过在踏板3的上面将手扶在扶手杆6上,可以进一步安全地从踏板3走到车厢上、以及从踏板3上下来。
另外,因为梯子装置1的卡止部件5是由上板部5a和卡止用板部5b形成为L字状的部件,上板部5a以与踏板3相同的宽度向踏板3的前方凸出,卡止用板部5b从上板部5a的前端向下凸出,在使卡止部件5卡止在车箱板12的基端部12a上时,在卡止部件5与卡车T的车厢之间几乎不产生缝隙,所以在使用时不用担心鞋等被挂住的情况,因而可以进一步实现安全使用的目的。
表示梯子装置11的使用状态的图7(b)的情况,当然也是使卡止部件5卡止在放下来的车厢板12的基端部12a上,此梯子装置11的情况,卡止部件5由在踏板3前端部的左右两侧上设置的一对卡止钩15、15构成,所以只要使两卡止钩15、15卡止在车厢板12的基端部12a上即可。此梯子装置11的使用方法与梯子装置1完全一样。
另外,在此梯子装置11中,各卡止钩15被安装在踏板3上,其能够调整从踏板3的前端部凸出出来的凸出长度,所以,可以对卡止在车厢板12上的卡止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且也可以在车厢板12的厚度较厚时确实地使其卡止车厢板12上,另外,除了适合于使其卡止在卡车T的车厢板12上的情况以外,也适合于使其卡止在例如墙上和栅栏等的顶部上的情况。另外,由于卡止钩15由一对卡止钩15、15构成,所以具有制造容易且可以成本低廉的优点。
图8表示立着卡车T的车厢板12不放下来而使此车厢板12的上端部12b卡止了梯子装置1的卡止部件5的状态。这时,从地面F到车厢板12的上端部的高度较高,但是可以通过使梯子2的伸缩腿9伸长的方式,使之很容易与其相对应。另外,虽然图8表示梯子装置1的使用状态,但是如此图8所示,在使用梯子装置11使车厢板12的上端部12b卡止梯子装置11的卡止部件5时,即使从地面F到车厢板12的上端部12b的高度较高,也可以很容易通过使梯子2的伸缩腿9伸长的方式来与其相对应,并且,通过使可动踏杆装置2b沿伸缩腿9、9滑动,可以将踏杆14的位置设在任意的位置,所以即使伸缩腿9较长,也容易登上梯子2,使用方便。
图9是例示了将多个作业台21向前后左右扩展排列而形成作业台组时,在所要的作业台21上使用梯子装置1的使用例。
即,各作业台21是由作业台22和被安装在其左右两端的支承腿23、23构成的,作业台21在前后和左右分别隔开间隔地排列有例如4个,并且在前后的作业台21、21的作业台板22、22之间夹有辅助作业台板24,在左右的作业台21、21的作业台板22、22之间以及在左右的辅助作业台板24、24之间夹有辅助作业台板25,由此,形成了图示那样的作业台组。
这样,如图所示,由这些作业台21构成的作业台组由于在左右两端侧有支承腿23,但在前后两端侧、即长边方向两端侧没有支承腿23,所以从此长边方向两端将不能上下梯子。因此,如图所示,在位于作业台组的长边方向一端侧中央部的辅助工组台板25上安装了本发明的梯子装置11,其安装状态如图10所示。
如图10所示,在该辅助作业台板25的侧部使梯子装置11的梯子着地,并将构成踏板3前端部的卡止部件5的两侧一对卡止钩15、15卡入并安装在辅助作业台板25上的孔26内。这时,虽然使卡止钩15的卡止用杆部15b卡入辅助作业台板25的孔26内,但是,也可以不特别地穿设此孔26,只要辅助作业台板25是由铝制挤压型材构成的,那么由于在作业台板25的整个区域上都设有防滑用的孔26,所以,就可以利用该这些防滑孔。
图14~图17是表示与图3~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类型的梯子装置51的图,图14是梯子装置51的主视图,图15是图14的用箭头C指示所围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6(a)是图14的用箭头D指示所围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6(b)是该部分的侧视图,图16(c)是该部分的仰视图,图17(a)是伸缩腿9的放大主视图,图17(b)是侧视图,图17(c)是俯视图。
此梯子装置51与图3~图5所示的梯子装置11基本相同,但是,在此具体地对锁定装置L1和锁定装置L2进行表示,锁定装置L1用于将可以伸缩地被安装在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上的左右一对伸缩腿9、9固定在所要伸缩位置上;锁定装置L2用于将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两伸缩腿9、9上的可动踏杆部件2b固定在所要滑动位置上。
首先,此梯子装置51的梯子2包括梯子主体2a、伸缩腿9、9和可动踏杆部件2b,梯子主体2a由多根踏杆8横架在左右一对侧框7、7上而构成;伸缩腿9、9为左右一对,并可以伸缩地被安装在此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上,通过锁定装置L1可以固定在所要伸缩位置上;可动踏杆部件2b可以滑动地被安装在两伸缩腿9、9上,并通过锁定装置L2可以固定在所要滑动位置上,可动踏杆部件2b包括从外侧套在两伸缩腿9、9上的左右一对滑动框13、13;和一体地被连接在两滑动框13、13之间的踏杆14。另外,在此实施方式中,可动踏杆部件2b虽然仅设置了一个,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
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分别被形成为方筒状,在各方筒状侧框7内,可以滑动地套插有被形成为直径比侧框7小的方筒状的伸缩腿9,而且在各伸缩腿9上,如图17所示,以长度方向上的一定间距设有沿直径方向贯穿的销孔9a。另外,可动踏杆部件2b的滑动框13被形成为可以滑动地从外侧套在方筒状的伸缩腿9上的方筒状。
锁定装置L1是使两伸缩腿9、9得以固定的装置,如图15所示,在最下层侧踏杆8的下面的左右两端部侧上安装有托座74、74,在两托座74、74上,可以分别向左右方向移动地支承左右一对横向呈L字状的锁销50、50的销主体部48、48,销主体部48、48分别在各自的一端上垂直凸出地设置把手部49,并且,可以使两销主体部48、48的各自前端部48a、48a插入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内,在各锁销50与托座74之间夹设有加载的线圈弹簧W,以便销主体部48的前端部48a能够插入梯子主体2a的侧框7内,这样,通过握持两锁销50、50的两把手部49、49而将其向最下层侧踏杆8的中央部侧拉,就会使两销主体部48、48的前端部48a、48a成为从各自梯子主体2a的侧框7、7拔出来的状态,另外,通过释放两把手部49、49的握持,就会分别因弹簧W的加载力而使两销主体部48、48的前端部48a、48a插入到梯子主体2a的侧框7、7内,并且,使其穿插到已被套插在两侧框7、7内的伸缩腿9、9各自所需要的销孔9a、9a内,从而使两伸缩腿9、9得以固定。
将可动踏杆部件2b固定在伸缩腿9、9上的所要滑动位置的锁定装置L2,是由与上述的锁定装置L1同样的结构构成的装置,由图16可知,在可动踏杆部件2b的踏杆14的下面的左右两端部侧上安装托座74、74,在两托座74、74上,可以分别向左右方向移动地支承左右一对横向呈L字状的锁销50、50的销主体部48、48,销主体部48、48分别在各自的一端上垂直凸出地设置把手部49,并且,在两托座74、74上,可以使两销主体部48、48的各自前端部48a、48a插入到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内,并在各锁销50与托座74之间,夹设有加载的线圈弹簧W,以便销主体部48的前端部48a能够插入到可动踏杆部件2b的滑动框13内,这样,通过握持两锁销50、50的两把手部49、49而将其向踏杆14的中央部侧拉,就使两销主体部48、48的前端部48a、48a分别从可动踏杆部件2b的滑动框13、13成为拔出来的状态,另外,通过释放两把手部49、49的握持,分别因线圈弹簧W的加载力而使两销主体部48、48的前端部48a、48a插入到可动踏杆部件2b的滑动框13、13内,并且,使其穿插到已被套插在两滑动框13、13内的伸缩腿9、9各自所需要的销孔9a、9a内,从而将可动踏杆部件2b固定在伸缩腿9、9上的所要滑动位置上。
使用如图14所示的梯子装置,如图8所示,在使卡车t的车厢板12的上端部12b被卡止部件5进行卡止时,即使从地面F到车厢板12的上端的高度较高,另外,即使该高度因车种而异,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使梯子2的伸缩腿9伸长来与其相对应,并且,通过使可动踏杆部件2b沿伸缩腿9、9滑动,可以将踏杆14的位置设定在任意的位置上,即,因为可以在从梯子主体2a的两侧框7、7下端延伸了的伸缩腿9、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固定踏杆14,所以容易登上梯子、并有效地使用伸缩腿9、9。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伸缩腿9、9上安装多根可动踏杆部件2b,那么即使在伸缩腿9、9的长度很长时,由于安装多根踏杆14,所以可以更有效且安全地使用伸缩腿9、9。
另外,通过上述那样的锁定装置L1,可以简单容易地将左右两伸缩腿9、9固定在相对于梯子主体2a的左右两侧框7、7所要伸缩的位置上,另外通过锁定装置L2,可以简单容易地将可动踏杆部件2b固定在相对于左右两伸缩腿9、9所要滑动的位置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梯子的上端部借助于连接零部件以可以折叠的方式连接踏板的一端部,并且在此踏板的前端部上设有卡止部件,该卡止部件被卡止在卡车的车厢板等被卡止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梯子的上端部且在其一侧或两侧上,安装有向踏板的上方凸出的扶手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止部件构成为由上板部和卡止用板部形成的L字状的部件,所述上板部被一体地设置在踏板的前端部上,并且以与踏板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凸出,所述卡止用板部从该上板部的前端向下凸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止部件由在踏板的前端部的左右两侧上所设置的左右一对卡止钩构成,各卡止钩由上杆部和卡止用杆部形成为L字状,所述上杆部从踏板的前端部向前方凸出,所述卡止用杆部从此上杆部的前端向下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卡止钩被安装在踏板上,可以调整从踏板的前端部凸出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梯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子由梯子主体、伸缩腿和可动踏杆部件构成,所述梯子主体由横架在左右一对侧框上的多根踏杆构成,所述伸缩腿为左右一对,可以伸缩地被安装在梯子主体的两侧框上,并通过锁定装置可以固定在所要伸缩位置上,所述可动踏杆部件为一根或多根,通过锁定装置可以固定在所要滑动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子装置,该梯子装置在使用时不需要作业者一个一个地保持梯子,而是可以由其自身使之保持在卡车的车厢端部或车箱板的上端部等上。在梯子(2)的上端部上借助于连接零部件(4)而可以折叠地连接踏板(3)的一端部,并在此踏板(3)的前端部上设有被卡止在卡车的车厢板(12)等被卡止部上的卡止部件(5)。
文档编号E06C7/00GK1834400SQ200510080288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4日
发明者山冈丰, 上村昌司 申请人:阿禄因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