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实木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781阅读:1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实木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具,确切的说是一种组合式实木方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使用的坐凳,大都由榫眼、挂钩固定式连接,这种结构的坐凳存在着体积大,制造工艺复杂,不易装配和携带使用不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凹槽式活动连接的组合凳,以替代传统的榫眼、挂接等固定连接的旧方式,本结构方案制作工艺简单,安装使用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面板、左凳腿、右凳腿及承重连接板,其结构特点是在面板下面左右的两端各设有一条燕尾形凹槽,凹槽的一端留有边框,以便于凳腿的定位,在面板的下中部设有两个稳定孔。在面板下端的燕尾形凹槽内装有左右两个凳腿,左右两凳腿均由前腿、后腿及横拉板组合为一体,在横拉板内侧的中部开有承重连接槽,连接槽内开有固定螺孔,在两凳腿的上端分别设有与燕尾槽相对应的燕尾榫。在两凳腿的内侧设有承重连接板,承重连接板安装在面板下面及左右凳腿横拉板内侧的连接槽内。在承重连接板的上端设有与面板稳定孔相对应的稳定销,在承重连接板两端的横断面开有螺孔,螺孔内装有固定螺母。组装时,由面板、左右凳腿及承重连接板通过燕尾槽、稳定销、连接槽和螺栓连接安装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作一详细说明图1为组合凳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组合凳面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组合凳承重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榔头螺母结构示意图;图5为左右凳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示出的组合凳由面板1、左凳腿4、右凳腿3、承重连接板2组成,在面板1的下侧左右两端各设有一条燕尾形凹槽5,在面板的下底端开有两个稳定孔6。
图3、图4中示出的承重连接板2安装在面板1的下端及左右凳腿内侧的连接槽内,在连接板的上端设有与面板稳定孔6相对应的稳定销7,在连接板两端的横断面各开有两个螺孔8,在螺孔8的内底端开有直孔9,直孔内装有圆柱形榔头螺母10,榔头螺母为圆柱形状,中部开有内螺纹11,榔头螺母垂直的安装于承重连接板两端的直孔9内,并使其螺纹开口与螺孔8相对应。
图5中示出的左凳腿与右凳腿结构相同,凳腿由前腿12、后腿18及横拉板13组成,在前后腿的内侧及横拉板左右两端的横断面处开有木塞孔,木塞孔内装有木塞销17,前后腿及横拉板由木塞销17连接为一体,在横拉板的中部开有插接槽14,插接槽内设有与承重连接板螺孔8相对应的固定螺孔15,在凳腿的上端部设有与面板燕尾槽相对应的燕尾榫16。
安装时,先将左右凳腿通过燕尾榫槽装入面板内,再将承重连接板由凳腿内侧的插接槽插入,并将上端的稳定销与面板的稳定孔对直插接到位,再用螺栓由左右凳腿插接槽内的固定螺孔内穿入紧固在连接板直孔内的榔头螺母上,即为统一整体的组合凳。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实木凳,由面板、左凳腿、右凳腿及承重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面板(1)下面左右的两端各设有一条燕尾形凹槽(5),凹槽的一端留有边框,在面板的下中部设有两个稳定孔(6),在面板下端的燕尾形凹槽内装有左右两个凳腿,在两凳腿的内侧装有承重连接板(2),承重连接板安装在面板下面及左右凳腿横拉板内侧的连接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实木凳,其特征在于承重连接板的上端设有稳定销(7),在连接板两端的横断面开有螺孔(8),在螺孔(8)的内底端设有直孔(9),直孔内装有榔头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实木凳,其特征在于左右两凳腿结构相同,凳腿由前腿(12)、后腿(18)及横拉板(13)组成,在前后腿的内侧及横拉板左右两端的断面处设有木塞孔,木塞孔内装有木塞销(17),前后腿及横拉板由木塞连接为一体,在横拉板的中部设有插接槽(14),插接槽内开有固定螺孔(15),在凳腿的上端部设有与面板燕尾槽相对应的燕尾榫(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实木凳,其特征在于榔头螺母(10)为圆柱形状,中部设有内螺纹(11),榔头螺母垂直的安装于承重连接板两端的直孔内,其螺纹开口与螺孔(8)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实木凳,它是由面板、凳腿及连接板组成,在面板的下面左右两端设有燕尾形凹槽,凹槽内装有凳腿,凳腿的内侧装有承重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凹槽及销孔活动式连接组合工艺,替代了常规下的榫眼、挂接等固定式连接旧方法,工艺制作简单,部件小巧灵活,安装使用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7C4/00GK2834316SQ20052012868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7日
发明者孙振 申请人:孙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