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98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栅栏,特别涉及一种内嵌金属网 的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
技术背景防盗对每个家庭、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破窗而 入是盗贼入室偷窃的常用手段,为了防盗有很多人在窗外安装了铁栅 栏。但存在很多不足造价高;不美观;特别是高层,安装麻烦;在 紧急情况下屋里的人也出不来;存在安全隐患,盗贼可利用栅栏爬到 上一个楼层入室偷盗,给他人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 即美观又价廉、安全的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 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框体l、金属网2、绝缘垫3、接线柱8、 9和报 警器4,金属网2用金属丝编织成网状结构,在金属网2的每个交叉 点有绝缘垫3,将金属网2注塑在塑料框体1内,金属网2的两端分 别连接接线柱8、 9,接线柱8、 9与报警器4连接。
所述的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专用导 线5,专用导线5由金属环6和导线7组成,所述的专用导线5是导 线7两端连接金属环6或导线7只有一端连接金属环6,专用导线5 首尾相连,每两个金属环6重叠并通过螺栓压紧,连成后, 一端通过 导线7与报警器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7与一个接线柱8连接。
金属网可由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丝(如8号铁线)编织成网状结
构,实际上相当于一根铁丝,而且在每个交叉点上用绝缘垫做了绝缘
处理,能保证30V电压的电流通过时,在交叉点不短路。 报警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断线式防盗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塑料框体内安装了金属网,金 属网通过接线柱与报警器连接,当盗贼用工具在栅栏的任一点断开, 就会造成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专用导线增加了防盗功能,专用导线 首尾相连,两个专用导线的金属环相重叠,并在栅栏安装孔处用紧固 螺栓压紧,连成后的专用导线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接,另一端通 过导线与一个接线柱连接,接线柱与金属网连接,金属网的另一端通 过接线柱与报警器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当盗贼试图通过松动螺栓卸 下栅栏时,因螺栓松动而导致线路断开,报警器报警;本实用新型可 根据用户门或窗的实际大小确定,可安装在两层窗户的中间,即价廉 又美观;通过角铁与墙体固定,安装方便,遇到紧急情况,只要松开 螺栓,即可卸下栅栏;由于安装在室内,不会给盗贼造成可乘之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是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1中M放大图4是一种专用导线结构示意图5是另一种专用导线结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1
如图l所示, 一种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包括塑料框体l、
金属网2、绝缘垫3、接线柱8、 9和报警器4,如图2所示,金属网 2用金属丝编织成网状结构,如图3所示,将金属网2注塑在塑料框 体1内,在金属网2的每个交叉点有绝缘垫3,将两股金属丝格开, 金属网2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柱8、 9,接线柱8、 9与报警器4连接。
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在安装孔10处,通过螺栓和角铁与墙 体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若干专用导线5,专用导线5由金 属环6和导线7组成,如图4、 5所示,专用导线5有导线7两端分 别连接金属环6和导线7只有一端连接金属环6两种,专用导线5首 尾相连,在安装孔10处,每两个金属环6重叠并通过螺栓压紧,在 两端使用导线7只有一端连接金属环6的专用导线5,连成后, 一端 通过导线7与报警器4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7与一个接线柱8连接, 接线柱8与金属网2连接,金属网2的另一端与接线柱9连接,接线 柱9与报警器4连接。
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在安装孔10处,通过螺栓和角铁与墙 体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框体(1)、金属网(2)、绝缘垫(3)、接线柱(8)、(9)和报警器(4),金属网(2)用金属丝编织成网状结构,在金属网(2)的每个交叉点有绝缘垫(3),将金属网(2)注塑在塑料框体(1)内,金属网(2)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柱(8)、(9),接线柱(8)、(9)与报警器(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门、窗用防范栅栏,包括塑料框体、金属网、绝缘垫、接线柱和报警器,金属网用金属丝编织成网状结构,在金属网的每个交叉点以绝缘垫连接两股金属丝,将金属网注塑在塑料框体内,金属网的两端分别连接接线柱,接线柱与报警器连接。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专用导线,专用导线由金属环和导线组成,专用导线首尾相连,一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接线柱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既美观又价廉,并且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E06B9/01GK201059154SQ20072001318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9日
发明者李砚泰 申请人:李砚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