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防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04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防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锁,具体说是一种在普通防盗锁上加装了密码装置 防盗性能更强的锁。
背景技术
目前弹子锁防盗性能低,防盗性能高的造价高而不下,使用又有大的局 限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盗性能高,使用局限性小 的双防锁。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弹子锁和密码锁两大部分组成,把密码锁设置 在其与弹子锁共用的一个推拉杆上,且密码锁设在弹子锁与锁栓之间。上锁步骤是插入钥 匙旋向上锁方向,若旋不到位此锁自动控制无法倒旋,以防误锁,旋到加力位置倒旋取下则 为只用弹子锁起作用,若旋到加力位置继续加力旋转到密码锁上锁,此状态为密码锁,弹子 锁,双锁锁上。开锁时对好旋钮上的密码,旋转钥匙,即开锁。密码锁的原理为密码板上设 有开锁槽,推拉杆上设有上锁槽,且密码板的运动方向与推拉杆的运动方向垂直且交叉。密 码锁设有多个密码板只有当多个密码板上的开锁槽均在推拉杆上时,推拉杆则可作开锁运 动,推拉杆上的回位口运动到密码板位置时,密码板自动回到零位。密码板四侧面中两两对 面平行,有四条侧棱,侧棱上设有分布无规律竖直方向上宽度与开锁槽相同的干扰槽,干扰 槽只是切入四条侧棱的一定深度,而不是可切穿的槽。上锁时推拉杆运动向上锁方向,密码 板跃过回位口上的斜坡落入上锁槽即上锁。回位口靠上锁槽一侧为斜坡状。推拉杆上设有 上锁锁定位置,开锁到全开位置的锁止槽。密码板上所设干扰槽起加大识破密码的难度。采 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防盗程度大大提高;2、制作安装方便、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码板1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密码锁部分由推拉杆2和密码板1相互作用开锁 和上锁。密码板1控制运动方向与推拉杆2的运动方向垂直且交叉,只有当多个开锁槽12 和推拉杆2相重合时,推拉杆2才能进行推拉运动。当旋转弹子锁钥匙10时,即带动前进柄 8,推动推拉杆2向前运动,当推拉杆2上的回位口 17的上坡下点运动到定位板7位置时, 若反旋钥匙到取下位置,此时后退柄9正挡在防止推拉杆2的后退位置。此时只有弹子锁 起作用。若钥匙10加力,使定位板7跃上推拉杆2的上坡到定位槽13即停止,此时密码板 1也都跃过回位口 17的上坡点落入上锁槽16即上锁,此时推拉杆2上的铁6与压在对码旋 钮4上的板簧5相吸合。当开锁时先将码旋钮正向旋到密码位,即开锁槽12均在推拉杆2 上,由于板簧5的压力压在对码旋钮4上,所以对码旋钮4可自由定在任一位置。反向旋转 钥匙10带动推拉杆2后退,同时磁铁6拉动板簧5,使板簧5对对码旋钮4的压力减小,对 码旋钮4在回位拉簧3的作用下归到零位,推拉杆2继续后退,则磁铁6与板簧5分开,定 位板7落到定位槽13内,同时后退柄9带动手控杆19后退到全开位置,此时锁即全开,推 拉杆2和手控杆19设有前进、后退极限装置,手控柄15旋在顶端,手控杆19在拉簧作用上 在自由状态。干扰槽11呈无规律分布,宽度与开锁槽12相同,干扰槽11之间的凸棱高低 也不相同。密码板1的两侧各有一个开锁槽12,在更换密码将密码板1倒置、扭转或对换、 更换使用。[0006] 此锁在听觉、手感、视觉都很难准确判断开锁槽12的正确位置,密码板所设多少因保险程度而定。
权利要求双防锁由密码锁、弹子锁和手控部分(19)、(15)组成,其征在于推拉杆(2)上加装密码锁,弹子锁与密码锁并用,密码锁有密码版(1)和推拉杆(2)两个部分,多个密码板(1)上设有开锁槽(12),推拉杆(2)上设有上锁槽(16),密码板(1)和推拉杆(2)的运动方向垂直且交叉,只有当全部开锁槽(12)与推拉杆(2)重合时才能开锁,开锁过程中码位自动归零,上锁过程中由于回位口(17)斜坡作用无需再对密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锁,其特征在于密码板(1)的四条棱上分布着无规律, 宽度与开锁槽(12)相同的干扰槽(11),干扰槽(11)之间的凸棱高低不同且无规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锁其特征在于推拉杆(2)上设回位口(17),回位口 (17)靠上锁槽(16)的一侧为斜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锁其特征在于密码锁设在弹子锁与锁栓(1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锁其特征在于对码旋钮(4)的自定位是由板簧(5)压 力来实现,对码旋钮(4)的回零时由磁铁对板簧(5)的拉力控制实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锁,它是密码锁与弹子锁上组合,此锁可只用弹子锁也可密码与弹子锁并用安全方便。由于本锁的密码锁加有抗手感,抗听感、抗视感的一些干扰因素,所以此锁更加保险。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1588455SQ20092002044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7日
发明者孔德明 申请人:孔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