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24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副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锁。具体地说是一种节约锁内空间的副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防盗门的安全性,通常设置有与主锁配合使用 的副锁,主锁在开闭的过程中带动副锁内的拉板上下运动,使得副锁的锁 舌向锁壳外侧伸出或收回锁壳内部,^t人而实现防盗门上锁或开锁。例如,
中国专利文献CN201141243Y公开了一种多栓头副锁,其包括锁壳、锁栓、 摆杆、联动块等,锁壳上设置有轨迹槽,联动块上设置有同步槽,锁栓尾 销穿在同步槽和轨迹槽中。主锁通过摆杆推动联动块上下运动,从而使锁 栓在锁栓尾销的带动下向锁壳外侧伸出或收回锁壳中。由于在锁壳内设置 了联动块,使得需要占用锁壳内较大的空间,并且多了一个传动部件,使 得锁栓向锁壳外侧伸出或收回锁壳内的传动机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约锁壳内部空 间、并且锁舌向锁壳外侧伸出或收回锁壳内的传动机构简单的副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 副锁,包括 一个锁壳,由相对设置的一个盖板、 一个底板及连接在所 述盖才反和所述底才反之间的面板和侧壁^反构成;
锁舌机构,由锁舌和支撑所述锁舌的支撑架构成,所述锁舌机构设置在 所述锁壳内,并由所述锁壳限制在沿所述面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 锁舌机构的锁舌从所述面板伸出或缩回;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临近并平行于 所述锁壳的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设置;还包括一个锁壳引导槽,所述锁壳S1导槽成型在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之一上,
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设置;
一个锁舌引导槽,至少面对成型有所述锁壳引导槽的所述盖板或所述 底板成型在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底板上,并相对于所述锁壳引导槽倾斜一角 度设置,所述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
一个导向柱,其配合地嵌在所述锁壳引导槽和所述锁舌引导槽中,并 可在所述锁壳^ 1导槽和所述锁舌引导槽中滑动;所述导向柱的固定安装在 沿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方向移动的传动杆上。
所述副锁,所述锁舌引导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呈钝角设置并平行于所 述锁壳引导槽的延伸部分。
所述副锁,所述锁壳引导槽为一通槽;所述导向柱的一端配合地穿过 所述锁壳引导槽并嵌入所述锁舌引导槽中,其另 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 杆上,所述传动杆设置在所述锁壳外侧。
所述副锁,所述锁舌引导槽的长度与所述锁舌机构伸出及缩回的距离 相对应。
所述副锁,所述锁壳引导槽与所述锁舌引导槽之间倾斜的所述角度为 45度。
所述副锁,所述锁舌机构中的所述锁舌具有矩形锁定轮廓,并且所述 锁舌中具有适于安装钩舌的收纳空间;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安装有在所述锁 舌机构伸出时,从所述收纳空间中伸出的钩舌。
所述副锁,所述钩舌包括一对平行于门扇面转动的纵钩舌,所述纵钩 舌分别通过一个枢轴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在所述纵钩舌上朝向未成型 有所述锁壳引导槽的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伸出一个控制销;在未成型有所 述锁壳引导槽的所述盖板或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控制销的移动路径成型有 相对应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形状适于在所述锁舌机构伸出时,控制所 述纵钩舌的钩形部伸出所述收纳空间,在所述锁舌机构缩回时,控制所述 纵钩舌的钩形部缩入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副锁,所述枢轴安装在所述纵钩舌的中部位置;所述控制销设置 在与所述钩形部相对的一端;所述控制槽包括垂直于所述面板设置的远面 板段和近面板段以及一斜向连接段,其中所述远面板段偏向所述纵钩舌伸 出的一侧,所述近面板段偏向所述纵钩舌缩回的一侧,在所述远面板段对 应所述纵钩舌突出所述面板的位置通过呈钝角设置的斜向连接段与所述近 面板段连接。
所述副锁,所述钩舌包括垂直于门扇面转动的横钩舌,所述横钩舌通 过一个枢轴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横钩舌包括钩部和杆部,所述杆 部远离所述钩部的一端通过枢轴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杆部上成型 有一个钩舌导向槽,所述钩舌导向槽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横钩舌枢轴的所述 杆部的侧面上,所述钩舌导向槽在所述杆部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适于在所述钩舌导向槽中滑动的导向销;所述钩舌导向 槽的所述弯折形状与所述导向销配合驱动所述钩部伸出或缩回。
所述副锁,所述钩舌包括平行于门扇面移动的纵钩舌和垂直于门扇面 移动的横钩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在 锁舌机构上设置锁舌引导槽,在盖板或底板之一上设置锁壳引导槽,通过 导向柱在所述锁壳? 1导槽和所述锁舌引导槽内的运动使得锁舌机构的锁舌 从面板伸出或缩回;从而不必借助拉板或联动块的上下运动而实现锁舌的 伸出或缩回,节约锁内空间,并且简化了锁舌的传动机构。(2)所述锁壳 引导槽平行于所述面板,便于所述传动杆与主锁连接以及主锁和副锁的整 体设计和安装。(3)所述锁舌引导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所述锁壳引导槽 向所述锁壳侧壁板延伸的延伸部分,使得副锁的锁舌完全伸出或缩回以后, 导向柱仍然能够沿所述锁壳引导槽运动一定的距离;避免副锁安装的精确 度较低的情况下,主锁的锁舌不能完全伸出或缩回而导致钥匙难以拔出; 因此, 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副锁的安装精度要求低、提高安装质量,另 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通用性提高,能够与多种主锁配合使用。(4) 所述锁舌引导槽相对于所述锁壳引导槽倾斜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优选的倾斜角度45度; 一方面使得主锁通过传动杆使用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实 现副锁锁舌的伸出和缩回,另一方面使得锁壳的体积大小比较合理。(5) 由于纵钩舌和/或横钩舌的设置,使得锁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具有4艮强的 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l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锁舌伸出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锁舌缩回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锁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锁舌机构的另 一种结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8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纵钩舌的结构示意图9是本实用新型副锁的横钩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盖板,1 —1-第一侧壁板,2-底板,21-第二 侧壁板,22-第三侧壁板,3-面板,31-第四侧壁板,32-锁舌伸出通道,33-导向销,4-锁舌,5-锁舌引导槽,51-延伸部分,6-锁壳引导槽,7_导向柱, 8-传动杆,9-l一纵钩舌,9-ll一控制销,9-2—横钩舌,10-杆部,ll-钩 部,12-钩舌导向槽,13-远面板段,14-近面板段,15-斜向连接段,16-钩 形部,17-控制销插孔,18-枢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副锁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 一个锁壳,设置在所述锁 壳内的锁舌机构, 一个设置在所述锁壳上的锁壳引导槽6, 一个设置在所述 锁舌机构上的锁舌引导槽5以及一个导向柱7。
所述锁壳由相对设置的一个盖板1、 一个底板2及连接在所述盖板1和所述底板2之间的面板3和侧壁板构成。如图7所示,所述盖板1的垂直
1。如图4所示,所述底板2远离所述面板3的一个侧边上成型有第三侧壁 板22,两个垂直于所述面板3的侧边上分别成型有具有安装孔的第二侧壁 板21。如图5所示,所述面板3上成型有锁舌伸出通道32,并且在所述锁 舌伸出通道32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成型有第四侧壁^L 31,所述第四侧壁4反 31上成型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侧壁板1 — 1、第二侧壁板21以及第四侧壁 板31上的安装孔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盖板1、所述底板2和所述面板3能 够配合安装在 一起形成所述锁壳。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锁舌机构由锁舌4和支撑所述锁舌4的 支撑架构成,所述锁舌机构设置在所述锁壳内,并由所述锁壳限制在沿所 述面板3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机构的锁舌4从所述面板3伸出 或缩回;所述锁舌机构中的所述锁舌4具有矩形锁定轮廓,并且所述锁舌4 中具有适于安装钩舌的收纳空间,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安装有在所述锁舌机 构伸出时,从所述收纳空间中伸出的钩舌;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临近并平行 于所述锁壳的所述盖板1或所述底板2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锁壳引导槽6成型在所述底板2上,垂直于门扇转 动平面设置;所述锁壳引导槽6为一通槽。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锁舌 引导槽5成型在临近所述底板2的所述支撑架上,并相对于所述锁壳引导 槽6倾斜45度,其长度与所述锁舌机构伸出及缩回的距离相对应,并且所 述锁舌引导槽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呈钝角设置并平行于所述锁壳引导槽6 的延伸部分51。
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导向柱7可在所述锁壳引导槽6和所述锁舌 引导槽5中滑动,其一端配合地穿过所述锁壳引导槽6并嵌入所述锁舌引 导槽5中,其另 一端固定安装在沿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方向移动的传动杆8 上,所述传动杆8设置在所述锁壳外侧。
本实施例的副锁在使用的时候,通过传动杆8与主锁配合使用。如图1 所示,在主锁和副锁锁出状态时,所述导向柱7位于D处,即位于所述锁壳引导槽6的F端、所述锁舌引导槽5的G端的位置,当在主锁从锁出状 态变为锁入状态时,所述导向柱7随所述传动杆8 /人A向B方向运动,即 所述导向柱7在所述锁壳引导槽6内从F端向C端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锁 舌机构随着所述导向柱7在所述锁舌引导槽5内从G端向E端运动的过程 逐渐缩回所述副锁的锁壳内,实现与主锁的联动。相类似的,当主锁从锁 入状态变化到锁出状态时,副锁同样可以实现与主锁的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锁舌机构上设置有所述锁舌引导槽5,在所述底 板2上设置有所述锁壳引导槽6,通过所述导向柱7在所述锁壳引导槽6和 所述锁舌引导槽5内的运动使得锁舌机构的锁舌4从所述面板3伸出或缩 回;从而不必借助拉板或联动块的上下运动而实现锁舌4的伸出或缩回, 节约锁内空间,并且简化了锁舌4的传动机构。所述锁壳引导槽6平行于 所述面板3,便于所述传动杆8与主锁连接以及主锁和副锁的整体设计和安 装。并且,本实施例所述锁舌引导槽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沿所述锁壳引导 槽6向所述锁壳侧壁板延伸的延伸部分51,使得副锁的锁舌4完全伸出或 缩回以后,导向柱7仍然能够沿所述锁壳引导槽6运动一定的距离;避免 副锁安装的精确度较低的情况下,主锁的锁舌不能完全伸出或缩回而导致 钥匙难以拔出;因此, 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副锁的安装精度要求低、提 高安装质量,另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副锁的通用性提高,能够与多种主 锁配合使用。所述锁舌引导槽相对于所述锁壳引导槽倾斜角度大于0度、 小于90度,优选的倾斜角度45度; 一方面使得主锁通过传动杆使用较小 的作用力即可实现副锁锁舌4的伸出和缩回,另一方面使得锁壳的体积大 小比较合理。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舌引导槽5与所述导向柱7运动方向的 夹角可以为任意锐角,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其夹角越大,所述锁舌4 伸出所述面板3相同的距离时,所述导向柱7在所述所述锁舌引导槽5运 动的距离越小,锁壳的体积也就可以做得越小,但是需要传动杆8施加在 导向柱7上的作用力就越大,即需要主锁传递给传动杆8较大的作用力, 锁的开闭相对比较困难;反之,其夹角越小,所述锁舌4伸出所述面板3相同的距离时锁壳的体积越大,但是需要传动杆8施加在导向柱7上的作 用力就越小,锁的开闭比较容易。
本实施例中,所述钩舌包括一对平行于门扇面转动的纵钩舌9-1和一 对垂直于门扇面转动的横钩舌9-2,所述横钩舌9-2设置在所述纵钩舌9-1 之间。如图8和图1所示,所述纵钩舌9-1具有一个钩形部16,远离所述 钩形部16的一端上成型有控制销插孔17和枢轴孔18;所述纵钩舌9-1通 过一个穿过所述枢轴孔18的枢轴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内,在所述纵钩舌9-1 伸出或缩回所述收纳空间的时候,所述纵钩舌9-1绕所述枢轴转动;控制 销9一1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控制销插孔17中,另 一端朝向所述盖板1伸出; 在所述盖板1上对应所述控制销9—11的移动路径成型有相对应的控制槽, 所述控制槽的形状适于在所述锁舌机构伸出时,控制所述纵钩舌9-1的钩 形部16伸出所述收纳空间,在所述锁舌^/L构缩回时,控制所述纵钩舌9-1 的钩形部16缩入所述收纳空间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槽包括垂直于所 述面板设置的远面板段13和近面板段14以及一斜向连接段15,其中所述 远面板段13偏向所述纵钩舌9-1伸出的一侧,所述近面板段14偏向所述 纵钩舌9-1缩回的一侧,在所述远面板段13对应所述纵钩舌9-1突出所述 面板的位置通过呈钝角设置的斜向连接段15与所述近面板段14连接。所 述枢轴安装在所述纵钩舌9-1的中部位置;所述控制销9一11 -没置在与所 述纵钩舌9-1的所述钩形部16相对的一端。如图9所示,所述^黄钩舌9-2 包括钩部11和杆部10,所述杆部10远离所述钩部11的一端通过枢轴安装 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杆部IO上成型有一个钩舌导向槽12,所述钩舌导 向槽12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横钩舌9-2枢轴的所述杆部10的侧面上,所述 钩舌导向槽12在所述杆部10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如图5所示, 所述面板3上设置有适于在所述钩舌导向槽12中滑动的导向销33;所述钩 舌导向槽12的所述弯折形状与所述导向销33配合驱动所述钩部11伸出或 缩回。
本实施例中,由于纵钩舌9-1和/或横钩舌9-2的设置,使得锁的安全 性进一步提高,具有很强的防止非法开启的能力。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 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 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 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副锁,包括一个锁壳,由相对设置的一个盖板(1)、一个底板(2)及连接在所述盖板(1)和所述底板(2)之间的面板(3)和侧壁板构成;锁舌机构,由锁舌(4)和支撑所述锁舌(4)的支撑架构成,所述锁舌机构设置在所述锁壳内,并由所述锁壳限制在沿所述面板(3)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机构的锁舌(4)从所述面板(3)伸出或缩回;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临近并平行于所述锁壳的所述盖板(1)或所述底板(2)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锁壳引导槽(6),所述锁壳引导槽(6)成型在所述盖板(1)或所述底板(2)之一上,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设置;一个锁舌引导槽(5),至少面对成型有所述锁壳引导槽(6)的所述盖板(1)或所述底板(2)成型在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底板上,并相对于所述锁壳引导槽(6)倾斜一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大于0度,小于90度;一个导向柱(7),其配合地嵌在所述锁壳引导槽(6)和所述锁舌引导槽(5)中,并可在所述锁壳引导槽(6)和所述锁舌引导槽(5)中滑动;所述导向柱(7)固定安装在沿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方向移动的传动杆(8)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引导槽(5)的 两端分别设置有呈钝角设置并平行于所述锁壳引导槽(6)的延伸部分(5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引导槽(6 ) 为一通槽;所述导向柱(7)的一端配合地穿过所述锁壳引导槽(6)并嵌入 所述锁舌引导槽(5)中,其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8)上,所述传 动杆(8)设置在所述锁壳外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引导槽(5 ) 的长度与所述锁舌机构伸出及缩回的距离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引导槽(6 ) 与所述锁舌引导槽(5)之间倾斜的所述角度为45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机构中的 所述锁舌(4)具有矩形锁定轮廓,并且所述锁舌(4)中具有适于安装钩舌 的收纳空间;在所述收纳空间中安装有在所述锁舌机构伸出时,从所述收纳 空间中伸出的钩舌。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包括一对平行 于门扇面转动的纵钩舌(9-1),所述纵钩舌(9-1)分别通过一个枢轴安装在 所述收纳空间内,在所述纵钩舌(9-1)上朝向未成型有所述锁壳引导槽(6) 的所述盖板(1)或所述底板(2 )伸出一个控制销(9 — 11 );在未成型有所 述锁壳引导槽(6 )的所述盖板(1)或所述底板(2 )上对应所述控制销(9一 11)的移动路径成型有相对应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形状适于在所述锁舌 机构伸出时,控制所述纵钩舌(9-1)的钩形部(16)伸出所述收纳空间,在 所述锁舌机构缩回时,控制所述纵钩舌(9-1)的钩形部(16)缩入所述收纳 空间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安装在所述纵 钩舌(9-1)的中部位置;所述控制销(9一11)设置在与所述纵钩舌(9-1) 的所述钩形部(16)相对的一端;所述控制槽包括垂直于所述面板设置的远 面板段(13 )和近面板段(14 )以及一斜向连接段(15 ),其中所述远面板段(13)偏向所述纵钩舌(9-1)伸出的一侧,所述近面板段(14)偏向所述纵 钩舌(9-1)缩回的一侧,在所述远面板段(13)对应所述纵钩舌(9-1)突 出所述面板的位置通过呈钝角设置的斜向连接段(15 )与所述近面板段(14 ) 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包括垂直于门 扇面转动的横钩舌(9-2),所述横钩舌(9-2)通过一个枢轴安装在所述收纳 空间内,所述横钩舌(9-2)包括钩部(ll)和杆部(10),所述杆部(10)远 离所述钩部(ll)的一端通过枢轴安装在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杆部(10)上 成型有一个钩舌导向槽(12),所述钩舌导向槽(12)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横钩 舌(9-2)枢轴的所述杆部(10)的侧面上,所述钩舌导向槽(12)在所述杆 部(10)的尾端部分具有一个弯折形状;所述面板(3)上设置有适于在所述 钩舌导向槽(12)中滑动的导向销(33);所述钩舌导向槽(12)的所述弯折 形状与所述导向销(33)配合驱动所述钩部(11)伸出或缩回。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舌包括平行于门 扇面移动的纵钩舌(9-1)和垂直于门扇面移动的横钩舌(9-2)。
专利摘要一种副锁,其包括一个锁壳;设置在所述锁壳内的锁舌机构,并由所述锁壳限制在沿所述面板的垂直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机构的锁舌从所述面板伸出或缩回;成型所述底板上所述锁壳引导槽,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设置;成型在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底板上的锁舌引导槽,并相对于所述锁壳引导槽倾斜45度;导向柱,其配合地嵌在所述锁壳引导槽和所述锁舌引导槽中,并可在所述锁壳引导槽和所述锁舌引导槽中滑动;所述导向柱的固定安装在沿垂直于门扇转动平面方向移动的传动杆上。本实用新型副锁节约锁壳内部空间、并且锁舌向锁壳外侧伸出或收回锁壳内的传动机构简单。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1363016SQ20092010566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王亚运 申请人:王亚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