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7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连接装置,尤其是连接较重的或者是需要承受一定外力 的门窗、柜门,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特别是在一些上下翻转的门窗、柜门中,需要能够提供摩擦阻力的铰 链装置连接,以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现有普遍应用一种由多块固套于铰链轴套内的 弹簧垫片卡在铰链的圆形心轴上,与心轴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该铰链装置由于轴套的空间受限,心轴的轴径相对较小,弹簧卡片是一端有开口 的环状垫圈,虽叠加多块的弹簧垫片,但是在心轴表面的摩擦力距较小,产生摩擦力的接触 面也相对较小,由此而产生的摩擦力亦相对较小,所以在这种铰链装置中,存在这样的技术 缺陷,当连接较重的或者是需要承受一定外力的门窗、柜门,就不能提供足够的摩擦阻力以 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铰链连接装置,即使连接较重的或者是 需要承受一定外力的门窗、柜门,也能很好地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铰链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均与第一连接部件通 过连动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在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侧设有轴套,在该轴 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轴套紧固套合的外锥套,两外锥套分别设有圆锥柱状的中央通孔,两 中央通孔呈相对扩孔设置,两内锥套分别与两外锥套的中央通孔成锥度套合,两内锥套之 间设有提供轴向压力的弹性部件,两内锥套分别设有中央通孔,所述连动轴贯穿两内锥套 的中央通孔,连动轴与两内锥套成连动配合,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分别与连动轴 的两端紧固连接。所述的轴套两端内壁分别设有键槽,所述两外锥套的外表面分别设有与键槽相配 合的凸键,两外锥套通过有键连接方式固定套合在轴套的两端,轴套的中间部形成阶梯孔, 以限制两外锥套相对的轴向移动。所述的连动轴为非圆形轴,优选为方形轴,两内锥套的中央通孔亦配合地设成方 形中央通孔,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压缩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两内锥套连接套置于连动轴上, 在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的一端部分别设有一轴柄,两轴柄端部分别设有配合方形 连动轴的方形套孔,与连动轴的两端紧固地套合在一起,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设 成相对地连接于连动轴的两端,在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的相对侧设成拼接成一体 状,在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的拼接处分别设有相吻合的凹槽与凸隼,使得紧密地 拼接成一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外锥套通过轴套固定套合在第一连接部件上,内锥套
3通过连动轴与拼接成一体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连动地连接在一起,当第二连接 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相对第一连接部件转动时,带动内锥套相对外锥套转动,由于压缩弹 簧的紧压,使得内锥套的外表面与外锥套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从 而保持转动侧连接件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双锥套摩擦的结构,在双锥套的接触面上的摩擦力距相对 在心轴表面的摩擦力距较大,并且产生摩擦力的接触面较大,因此而产生摩擦力亦相对较 大,所以当连接的是较重的或者是需要承受一定外力门窗、柜门时,也能提供足够的摩擦阻 力以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锥套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锥套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的轴柄半剖视图。图7为图6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的整体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与第一连接部件1通过连动 轴5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在第一连接部件1的一侧设有轴套11,在 该轴套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轴套11固定套合的外锥套3a、3b,在轴套11两端内壁分别设 一键槽111,轴套11的中间部形成阶梯孔112,以限制两外锥套3a、3b相对的轴向移动,两 外锥套3a、3b的外表面分别设一与键槽111相配合的凸键32,两外锥套3a、3b通过有键连 接方式紧固套合在轴套11的两端,两外锥套3a、3b分别设一圆锥柱状的中央通孔31,两中 央通孔31呈相对扩孔设置,两内锥套4a、4b设成分别与两外锥套3a、3b的中央通孔31成 锥度套合,两内锥套4a、4b分别设一方形中央通孔41,两内锥套4a、4b之间设有提供轴向 压力的压缩弹簧6,方形连动轴5贯穿两内锥套4a、4b的中央通孔41和两端分别与两内锥 套4a、4b连接的压缩弹簧6,在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的一端部分别设有一轴 柄23a、23b,两轴柄23a、23b端部分别设有配合方形连动轴5的方形套孔24a、24b,方形套 孔24a、24b与连动轴5的两端紧固地套合在一起,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设 成相对地连接于连动轴的两端,在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的相对侧设成拼接 成一体状,在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的拼接处分别设有相吻合的凹槽22与凸 隼21,使得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拼接成一体。
权利要求一种铰链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均与第一连接部件(1)通过连动轴(5)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的一侧设有轴套(11),在轴套(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该轴套(11)紧固套合的外锥套(3a、3b),两外锥套(3a、3b)分别设有圆锥柱状的中央通孔(31),两中央通孔(31)呈相对扩孔设置,两内锥套(4a、4b)分别与上述两外锥套(3a、3b)的中央通孔(31)成锥度套合,两内锥套(4a、4b)之间设有提供轴向压力的弹性部件(6),两内锥套(4a、4b)分别设有中央通孔(41),所述连动轴(5)贯穿两内锥套(4a、4b)的中央通孔(41),所述连动轴(5)与两内锥套(4a、4b)成连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a)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件(2b)分别与所述连动轴(5)的两端紧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1)两端内壁分别设有键槽 (111),所述两外锥套(3a、3b)的外表面分别设有与键槽(111)相配合的凸键(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1)的中间部形成以限制所 述两外锥套(3a、3b)相对的轴向移动的阶梯孔(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轴(5)为非圆形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6)为压缩弹簧,该压缩 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两内锥套(4a、4b)连接套置于所述连动轴(5)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 件(2b)的端部分别设有一轴柄(23a、23b),两轴柄(23a、23b)端部分别设有与连动轴(5) 的两端紧固套合的套孔(24a、24b)。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 件(2b)设成相对地连接于连动轴的两端,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部件(2b) 的相对侧设成拼接成一体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a)和第三连接 部件(2b)的拼接处分别设有相吻合的凹槽(22)与凸隼(21)。
专利摘要一种铰链装置,包括一侧设有轴套的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通过连动轴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在该轴套的两端固定套合两外锥套,两内锥套分别与两外锥套成锥度套合,两内锥套之间设有提供轴向压力的弹性部件,连动轴贯穿两内锥套,连动轴与两内锥套成连动配合,第二连接部件和第三连接部件分别与连动轴的两端紧固连接。由于采用了双锥套摩擦的结构,增大了摩擦力距和摩擦力的接触面,所以当连接的是较重的或者是需要承受一定外力门窗、柜门时,也能提供足够的摩擦阻力以保持门窗、柜门的开启角度。
文档编号E05D7/00GK201649927SQ2010201631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泳忠, 黄志文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盈伟灯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