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32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尤其涉及窗框横截面长度在70 90mm范 围内的铝合金单层玻璃推拉窗。
背景技术
我国既有建筑的门窗多为单层玻璃门窗,与目前新兴的的双层玻璃中空门窗相 比,单玻门窗在保温密封、隔声防噪等性能上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将旧房的单玻门窗改造 为双玻中空门窗是建筑围护改造中节能改造的重要内容。近年既有建筑门窗中,钢实腹单玻窗,铝合金单玻窗和塑钢单玻窗在普通住宅中 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其中,铝合金单玻窗的窗型主要包括推拉窗和平开窗两种,平开窗是指 窗扇铰接在窗框上、可向内或向外开启的门窗;推拉窗是指窗扇可在窗框内沿水平导轨左 右推拉移动的门窗。推拉窗因为开启灵活,操作方便简单而广受青睐。但是,由于早年生产的铝合金单玻推拉门窗的窗框横截面长度通常在70 90mm 范围内,并且结构与新型的双层玻璃中空窗不同,新型双玻窗扇无法直接安装到老式单玻 窗框上,目前通常将旧有铝合金单玻推拉门窗改为双玻推拉门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 将旧有窗框拆除后重做;二是在原有门窗的外面再加装一层窗户,原来的窗户也保留 ’三 是将原有单玻窗扇改为中空玻璃窗扇。第一种方法的改造成本大、工期长、改造过程扰民,且会破坏建筑结构,第二种方 法受窗台宽度的限制,有些较窄的窗台上无法施工,第三种方法在一些房龄较老、窗框已经 老化,无法继续使用的建筑上缺乏可推广性。此外,旧窗改造中尚缺乏完整的改造规程可供 规范操作,以保证质量。因此,行业内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经济适用、较少扰民、改造简 便、适用面广泛等多方面要求的规范化铝合金单玻推拉门窗节能改造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拆除旧有窗框、经济适用、改 造简便、较少扰民、适用面广泛的铝合金单玻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嵌装在房屋墙体上的第 一单玻边框横截面呈“山”形,在第一水平腔体横条上有第一左腔体竖条、第一中腔体竖条、 和第一右腔体竖条,三个腔体竖条平行等高,其特征在于第一单玻边框上覆盖双玻窗框,双玻窗框的水平腔体底条长度大于第一单玻边框 的腔体横条长度;腔体底条右端向房屋墙体翻折、紧贴第一右腔体竖条抵压在房屋墙体上,左端超 出第一左腔体竖条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之间嵌设呈反“7”字形的插板,插板的水平端抵 压在第一左腔体竖条左侧上、竖直端抵压在房屋墙体上;腔体底条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左腔体竖直条、中腔体竖直条、右腔体竖直条,三个腔体竖直条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之间的距离;竖向配置的第一螺栓将双玻窗框紧固在第一单玻边框上。另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嵌装在房屋墙体上的 第二单玻边框横截面呈“山”形,在第二水平腔体横条上有左、中、右三个平行的竖直腔体竖 条,第二左腔体竖条高于第二中腔体竖条和第二右腔体竖条,其特征在于第二中腔体竖条和第二右腔体竖条上覆盖一个水平垫片,垫片的两端向房屋墙体 翻折,左端抵压在第二左腔体竖条和第二中腔体竖条之间的第二水平腔体横条上,右端紧 贴第二右腔体竖条抵压在房屋墙体上,安装后的垫片与第二左腔体竖条等高;垫片上覆盖双玻窗框,双玻窗框的水平腔体底条长度大于第二单玻边框的腔体横 条长度;腔体底条右端向房屋墙体翻折、紧贴垫片抵压在房屋墙体上,左端超出第二左腔 体竖条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之间嵌设呈反“7”字形的插板,插板的水平端抵压在第二左 腔体竖条左侧上、竖直端抵压在房屋墙体上;腔体底条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左腔体竖直条、中腔体竖直条和右腔体竖直 条,三个腔体竖直条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之间的距离;竖向配置的第二螺栓将双玻窗框和垫片紧固在第二单玻边框上。既有铝合金单玻推拉窗的窗框嵌装在房屋墙体上,露于窗台外的方形框架由上、 下、左、右四道边框组合而成,四道边框的横截面均为“山”型,底部的水平腔体横条上有左、 中、右三个平行的竖直腔体竖条,从左至右依次为一道纱窗导轨及二道玻璃导轨。但是,上、下边框及左右两侧边框三道导轨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上边框及左、右边 框,即第一单玻边框的三道导轨等高;下边框、即第二单玻边框的纱窗导轨高于两道玻璃导 轨。因此,下边框的节能改造结构要比其它边框多一个垫片,用于将不平整的下边框上缘找 平后再在垫片上安装新的双玻窗框;上边框及左、右边框则可以直接利用三道等高导轨形 成的水平上缘安装双玻窗框。双玻窗框的基本结构也是水平腔体底条加三道导轨,但是,由于双玻窗框的窗扇 结构为双层玻璃加中空层,窗扇的厚度更大。因此,三导轨之间的间隔距离及窗框的整体厚 度均大于单玻窗框。此外,腔体底条靠近室外一侧的右端向房屋墙体翻折、紧贴垫片或原单玻窗框抵 压在房屋墙体上;靠近室内一侧的左端则超出左腔体竖条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之间嵌 设呈反“7”字形的插板。翻折边及插板的设计均是为了将原有的老旧结构包裹在新双玻窗 框的内部,使窗框整体外形更为整体美观,并进一步优化了窗框结构的保温密封性。进一步的,考虑到目前使用的双玻窗扇的厚度,优选双玻窗框的三个腔体竖直条 之间的距离为旧有单玻边框的三个腔体竖条之间距离的1. 1 1. 5倍。再进一步,考虑到窗框材料的经济性、耐用性,双玻窗框优选为铝合金窗框或塑钢 窗框。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所提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使用 的一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是对所述方位的绝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无需拆除旧有窗框,改造工期短,改造过程较少扰民;[0028]②节能改造结构的通用性强,易形成完整的改造规程可供规范操作,改造质量有 保证,便于对旧有铝合金单玻推拉窗的批量化改造;③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利于推广。
图1为铝合金推拉窗平面示意图图2为旧有单玻推拉窗窗框的上边框沿图1中A-A向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窗框结构的上边框沿图1中A-A向的截面图图4为旧有单玻推拉窗窗框的下边框沿图1中B-B向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窗框结构的下边框沿图1中B-B向的截面图图6为图2中的上边框与单玻窗扇、纱窗扇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图3中的上边框与单玻窗扇、纱窗扇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图4中的下边框与单玻窗扇、纱窗扇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图5中的下边框与单玻窗扇、纱窗扇的装配示意图图1-9中1为双玻窗框,1-1为左腔体竖直条,1-2为中腔体竖直条,1-3为右腔体 竖直条,1-4为腔体底条,2为垫片,3为第二单玻边框,3-1为第二左腔体竖条,3-2为第二中 腔体竖条,3-3为第二右腔体竖条,3-4为第二水平腔体横条,4为房屋墙体,5为插板,6为第 一单玻边框,6-1为第一左腔体竖条,6-2为第一中腔体竖条,6-3为第一右腔体竖条,6-4为 第一水平腔体横条,7为单玻窗扇,7-1为单层玻璃,8为纱窗扇,9为双玻窗扇,9-1为双层中 空玻璃,10为第二螺栓,11为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2为旧式铝合金单玻推拉窗框的上边框横截面图,嵌装在房屋墙体4上的上边 框、即第一单玻边框6横截面呈“山”形,在第一水平腔体横条6-4上有第一左腔体竖条6-1、 第一中腔体竖条6-2、和第一右腔体竖条6-3,三个腔体竖条从左至右,依次为一道纱窗导 轨及二道玻璃导轨,三道导轨平行等高;图6反映了上边框与纱窗扇8、嵌装了单层玻璃7-1 的单玻窗扇7的装配位置关系。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第一单玻边框6的节能改造结构,第一单玻边框6上覆盖 双玻窗框1,双玻窗框1的水平腔体底条1-4长度大于第一单玻边框6的腔体横条6-4长 度;腔体底条1-4右端向房屋墙体4翻折、紧贴第一右腔体竖条6-3抵压在房屋墙体4上, 左端超出第一左腔体竖条6-1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4之间嵌设呈反“7”字形的插板5, 插板5的水平端抵压在第一左腔体竖条6-1左侧上、竖直端抵压在房屋墙体4上;腔体底条 1-4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左腔体竖直条1-1、中腔体竖直条1-2、右腔体竖直条1-3,三 个腔体竖直条1-1、1-2、1-3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3-1、3-2、3-3之间的距离;竖向 配置的第一螺栓11将双玻窗框1紧固在第一单玻边框6上。图7反映了改造后的上边框 与纱窗扇8、嵌装了双层玻璃9-1的双玻窗扇9的装配位置关系。单玻窗框的左右边框与上边框结构相同,也是三道导轨等高,因此节能改造结构一致。图4为旧式铝合金单玻推拉窗框的下边框横截面图,嵌装在房屋墙体4上的下边6框、即第二单玻边框3横截面呈“山,,形,在第二水平腔体横条3-4上有左、中、右三个平行 的竖直腔体竖条3-1、3-2、3-3,三个腔体竖条从左至右,依次为一道纱窗导轨及二道玻璃导 轨,纱窗导轨高于玻璃导轨;图8反映了下边框与纱窗扇8、嵌装了单层玻璃7-1的单玻窗 扇7的装配位置关系。图5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第二单玻边框3的节能改造结构,第二中腔体竖条3-2和 第二右腔体竖条3-3上覆盖一个水平垫片2,垫片2的两端向房屋墙体4翻折,左端抵压在 第二左腔体竖条3-1和第二中腔体竖条3-2之间的第二水平腔体横条3-4上,右端紧贴第 二右腔体竖条3-3抵压在房屋墙体4上,安装后的垫片2与第二左腔体竖条3-1等高,将原 有的窗框结构垫平;垫片2上覆盖双玻窗框1,双玻窗框1的水平腔体底条1-4长度大于第 二单玻边框3的腔体横条3-4长度;腔体底条1-4右端向房屋墙体4翻折、紧贴垫片2抵 压在房屋墙体4上,左端超出第二左腔体竖条3-1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4之间嵌设呈反 “7”字形的插板5,插板5的水平端抵压在第二左腔体竖条3-1左侧上、竖直端抵压在房屋 墙体4上;腔体底条1-4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左腔体竖直条1-1、中腔体竖直条1-2和 右腔体竖直条1-3,三个腔体竖直条1-1、1_2、1-3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3-1、3-2、 3-3之间的距离;竖向配置的第二螺栓10将双玻窗框1、垫片2紧固在第二单玻边框3上。 图9反映了改造后的下边框与纱窗扇8、嵌装了双层玻璃9-1的双玻窗扇9的装配位置关 系。具体施工时,先利用垫片2将下边框、即第二单玻边框3整体垫平,然后将四个双 玻窗框1组装为一个方形的双玻窗框架后嵌装到旧有的单玻窗框上,并使双玻窗框架的翻 折边紧贴旧有旧有单玻窗框或垫片2的右侧缘,然后利用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将双玻 窗框架固定在旧有单玻窗框架上,最后再将四个插板5分别嵌入双玻窗框架超出旧有单玻 窗框架的部分与墙体4之间,使窗框整体外形更为整体美观,并进一步优化了窗框结构的 保温密封性。
权利要求1.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嵌装在房屋墙体(4)上的 第一单玻边框(6)横截面呈“山”字形,在第一水平腔体横条(6-4)上有第一左腔体竖条 (6-1)、第一中腔体竖条(6-2)、和第一右腔体竖条(6-3),三个腔体竖条平行等高,其特征 在于第一单玻边框(6)上覆盖双玻窗框(1),双玻窗框(1)的水平腔体底条(1-4)长度大于 第一单玻边框(6)的腔体横条(6-4)长度;腔体底条(1-4)右端向房屋墙体(4)翻折、紧贴第一右腔体竖条(6-3)抵压在房屋墙 体(4)上,左端超出第一左腔体竖条(6-1)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4)之间嵌设呈反“7” 字形的插板(5),插板(5)的水平端抵压在第一左腔体竖条(6-1)左侧上、竖直端抵压在房 屋墙体⑷上;腔体底条(1-4)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左腔体竖直条(1-1)、中腔体竖直条(1-2)、 右腔体竖直条(1-3),三个腔体竖直条(1-1、1_2、1-3)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3-1、 3-2、3-3)之间的距离;竖向配置的第一螺栓(11)将双玻窗框(1)紧固在第一单玻边框(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其特征 在于三个腔体竖直条(1-1、1_2、1-3)之间距离为三个腔体竖条(3-1、3-2、3-3)之间距离 的1. 1 1. 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双玻窗框(1)为塑钢窗框或铝合金窗框。
4.另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嵌装在房屋墙体(4)上 的第二单玻边框C3)横截面呈“山”字形,在第二水平腔体横条(3-4)上有左、中、右三个平 行的竖直腔体竖条(3-1、3-2、3-3),第二左腔体竖条(3-1)高于第二中腔体竖条(3- 和第 二右腔体竖条(3-3),其特征在于第二中腔体竖条(3- 和第二右腔体竖条(3- 上覆盖一个水平垫片O),垫片(2)的 两端向房屋墙体(4)翻折,左端抵压在第二左腔体竖条(3-1)和第二中腔体竖条(3-2)之 间的第二水平腔体横条(3-4)上,右端紧贴第二右腔体竖条(3- 抵压在房屋墙体(4)上, 安装后的垫片(2)与第二左腔体竖条(3-1)等高;垫片( 上覆盖双玻窗框(1),双玻窗框(1)的水平腔体底条(1-4)长度大于第二单玻 边框(3)的腔体横条(3-4)长度;腔体底条(1-4)右端向房屋墙体(4)翻折、紧贴垫片(2)抵压在房屋墙体(4)上,左 端超出第二左腔体竖条(3-1)外,超出部分与房屋墙体(4)之间嵌设呈反“7”字形的插板 (5),插板(5)的水平端抵压在第二左腔体竖条(3-1)左侧上、竖直端抵压在房屋墙体(4) 上;腔体底条(1-4)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左腔体竖直条(1-1)、中腔体竖直条(1-2)和 右腔体竖直条(1-3),三个腔体竖直条(1-1、1_2、1-3)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3-1、 3-2、3-3)之间的距离;竖向配置的第二螺栓(10)将双玻窗框(1)和垫片( 紧固在第二单玻边框C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其特征 在于三个腔体竖直条(1-1、1_2、1-3)之间的距离为三个腔体竖条(3-1、3-2、3-3)之间距离的1. 1 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双玻窗框(1)为塑钢窗框或铝合金窗框。
专利摘要一种既有建筑上单玻铝合金推拉窗窗框的节能改造结构,嵌装在房屋墙体上的第一单玻边框横截面呈“山”形,其水平腔体横条上有三个平行等高的腔体竖条,第一单玻边框上覆盖双玻窗框,双玻窗框的水平腔体底条右端向房屋墙体翻折、紧贴第一单玻边框右缘抵压在房屋墙体上,左端超出第一单玻边框的部分与房屋墙体之间嵌设呈反“7”字形的插板;腔体底条的水平段上有相互平行的三道腔体竖直条,三道腔体竖直条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腔体竖条之间的距离;竖向配置的第一螺栓将双玻窗框紧固在第一单玻边框上。本结构无需拆除旧有窗框,改造工期短、较少扰民;通用性强,易形成完整的改造规程可供规范操作,便于对旧有窗框的批量化改造;结构简单,经济适用。
文档编号E06B3/46GK201835682SQ20102020021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春国, 李艮杰, 王伟, 黄晓波 申请人:上海众迅住宅配套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