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15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坐姿监管功能的椅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弯腰、低头、耸肩的坐姿是习惯性不良坐姿,不知不觉中发生,很难通过 人们的意识加以控制。但是,日积月累就会导致人们患上脊椎、腰椎、颈椎和近视等疾病。目 前,虽然已经涌现了很多通过矫正不良坐姿预防脊椎和腰椎疾病、预防近视的专利技术及 其产品,比如坐姿矫正支架或者身姿矫正背带等。但是,这些产品往往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弊 病,那就是使用者一旦佩戴或者使用该矫正产品,就必须受其约束而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 从而令使用者一直处于受迫、不舒服的状态,久而久之会从心里上产生对该产品的排斥,并 由此导致使用者有意无意地不使用该产品的结果。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制力较差的中小学生 而言,往往都是在父母面前使用该矫正产品,父母一离开就将其搁置一边。这样一来,通过 矫正坐姿来达到预防腰脊椎疾病或者预防近视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具有提醒不良坐姿的椅子被提出,其专利号为 ZL200720169308. 4。该专利技术通过对人们在学习或者办公时必须都使用的座椅进行改 进,不仅能够起到纠正使用者不良坐姿的作用,而且根本不存在上述“有意无意不使用”的 问题。但是,该结构的座椅却解决不了使用者弯腰之后,由于其上身重心仍然在椅子靠背一 侧而不能使动固定件翻转的问题,这样眼睛离书本虽然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可能会使 腰椎和脊椎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未能做到“大腿和上身基本保持垂直”的正确坐姿要求。 此外,该结构的座椅因使用上下位移检测开关,动固定件旋转装置等复杂结构,从而导致生 产成本高、使用可靠性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坐姿监管功能的椅子,可以对落座在其上的 人体坐姿进行检测,并在坐姿不良时进行主动提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椅子,包括椅腿、坐板、靠背、以及用于检测坐板受压状态的倾斜检测开关和 用于检测靠背受压状态的倚靠检测开关,所述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 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判断人体的坐姿是否正 确,并在检测到坐姿不良时或者保持不良坐姿的持续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输出信号驱动 提醒装置告警。进一步的,在所述椅腿和坐板之间设置有静固定件和动固定件,静固定件固定在 椅腿上,动固定件固定在坐板上,动固定件与静固定件相铰接,且动固定件可相对静固定件 前后摆动;在所述静固定件的上表面或者动固定件的下表面设置所述的倾斜检测开关,所 述倾斜检测开关根据坐板是否受压来改变其开关状态。为了实现人体坐姿的准确检测,所述倾斜检测开关优选设置两个,其中,前倾斜检测开关位于坐板下方的前半部分,后倾斜检测开关位于坐板下方的后半部分。为了使倾斜检测开关在坐板未受压时保持断开状态,在所述静固定件的上表面或 者动固定件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弹性物体,所述弹性物体在坐板处于未受压状态时施力上抬 所述的动固定件,使倾斜检测开关处于初始的断开状态。又进一步的,所述靠背与靠背支撑相连接;为了实现靠背受压与否的准确检测,对 于倚靠检测开关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结构形式其一是,将所述倚靠检测开关安装在靠背的背面且与靠背支撑相对的位置处,或 者安装在靠背支撑上且与靠背相对的位置处。其二是,在所述靠背上安装铰接件,靠背支撑铰接在所述的铰接件上;在所述铰接 件的内部空腔中安装有弹簧片和所述的倚靠检测开关,在靠背受压时,所述的倚靠检测开 关与弹簧片接触。其三是,将所述靠背与靠背支撑的一端连接,靠背支撑的另一端铰接于用于固定 坐板和椅腿的固定件(可以是静固定件,也可以是动固定件)的下表面;所述倚靠检测开关 安装于固定件的下表面且与靠背支撑相对的位置处,或者安装于靠背支撑上且与固定件下 表面相对的位置处。当上述座椅的使用群体为中小学生时,为了使房间外面的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坐姿 进行监控,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电路中设置了一个无线发射模块,以用于与远端的无线接收 装置实现无线通信,将产生的告警信息发送至无线接收装置,以通知家长对孩子的坐姿进 行督导。再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使用者在处于正确坐姿的情况下,后背一定能够倚靠在所 述的靠背上,实现坐姿的准确的检测,本实用新型优选将靠背前倾设置,并通过靠背支撑与 用于固定坐板和椅腿的固定件(可以是静固定件,也可以是动固定件)相铰接;用一根螺杆 依次穿过所述的固定件和靠背支撑,然后依次套装细弹簧和粗弹簧,并在螺杆的末端安装 压缩弹簧用螺帽。更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群体,优选在所述靠背支撑上再螺纹连接 一调节螺杆,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件的底面,通过转动调节螺杆改变靠 背支撑与固定件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靠背前倾角度的自由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人们工作 学习时都必须使用的座椅上加装检测装置,使座椅兼具了检测人体坐姿、并在人体坐姿保 持不良状态达到一定时间后进行主动提醒的监管功能,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 著,而且由于该座椅允许使用者在短时间内以不良姿势就坐,从而在不会对使用者的脊椎、 腰椎和视力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提高了使用者的就坐舒适度和心理接受程度,达到了预防 近视和腰、颈、脊椎疾病的目的。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 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具 坐姿监管功能的椅子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 图;[0020]图2是图1所示椅子的内部控制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以正确姿势就坐于图1所示椅子的示意图;图4是三种不良坐姿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椅子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椅子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7是图6所示椅子向后倚靠后的状态图;图8是具有靠背前倾角度自由调节功能的椅子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椅子不仅设置有传统座椅都包括的椅腿、坐板、靠背等主要组成部 分,而且为了实现坐姿监管功能,还进一步在座椅中设置了用于检测坐板受压状态的倾斜 检测开关和用于检测靠背受压状态的倚靠检测开关。将所述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 与座椅内部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根据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判 断人体的坐姿是否正确。其工作原理是当使用者坐在座椅坐板上时,倾斜检测开关受压 动作,改变其初始状态(比如由初始的断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或者由初始的闭合状态 切换至断开状态,以下仅以第一种状态切换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唤醒控制电路进入运行模 式,并同时对倚靠检测开关的状态进行检测,以判断使用者是否倚靠在座椅靠背上。由于人 体落座后的正确坐姿是保持大腿与上身基本垂直,因此,控制电路在检测到倚靠检测开关 动作时,即人体后背倚靠在靠背上时,认为人体坐姿正确;反之,认为人体坐姿不正确,并在 检测到不良坐姿的同时或者保持不良坐姿的持续时间到达预先设定的时间后,驱动提醒装 置告警,以提醒使用者立即纠正坐姿。由于人体在工作或者学习时不可能一直保持正确坐姿不动,偶尔也会出现伸伸懒 腰、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笔或者上身前倾取放物品等动作,此时,人体上身可能会离开座椅 靠背,使控制电路判断为当前为不良坐姿状态。如果采用立即报警方式,则此时提醒装置应 该立即输出告警。很显然这种设计方式对于某些使用者来说是不愿接受的。为了能够更好 地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接受要求,本实用新型优选在设计控制电路时,使控制电路在检 测到不良坐姿出现时先不进行告警,而是在检测到这种不良坐姿持续到达设定时间后,再 驱动提醒装置告警,以使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提醒机制更加合理。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坐姿监管功能的椅子的具体组建结 构及其工作原理。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椅子利用固定件将坐板7与椅腿1固定在一 起,其中,固定件可以由用于安装固定椅腿1的静固定件2和用于安装固定坐板7的动固定 件3两部分组成。本实施例仅以带万向轮的压力升降杆式椅腿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 示,在静固定件2的中间部位开设一圆孔,将椅腿1的压力升降杆的上端插入此圆孔后固 定。将所述静固定件2与动固定件3铰接,并使动固定件3可以相对静固定件2前后摆动。 具体来讲,可以在静固定件2和动固定件3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开设轴孔,利用销轴51穿 过所述轴孔,实现静固定件2与动固定件3的铰接。将倾斜检测开关安装于坐板7的下方, 比如安装在静固定件2的上表面或者动固定件3的下表面,使坐板7受压后,能够在坐板的压力下改变其初始状态(比如由初始的断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或者由初始的闭合状态 切换至断开状态,本实施例以下仅以前一种情况的开关为例进行说明),以通知控制电路进 入运行模式,开始对人体的坐姿进行检测。为了实现人体坐姿的准确检测,本实施例优选在坐板7下方一前一后设置两个倾 斜检测开关41、42,如图1所示,以设置在静固定件2的上表面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前倾斜 检测开关41位于坐板7下方的前半部分中间位置,后倾斜检测开关42位于坐板7下方的 后半部分中间位置,根据人体落座后的重心位置压迫其中一个倾斜检测开关闭合或者两个 倾斜检测开关同时闭合。为了保证倾斜检测开关41、42在坐板7处于未受压状态时断开,本实施例在静固 定件2的上表面或者动固定件3的下表面还进一步设置了弹性物体,比如螺旋弹簧或者条 状弹簧片等,利用弹性物体的弹力上抬所述的动固定件3,以保持倾斜检测开关41、42在坐 板7未受力时的断开状态。以螺旋弹簧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优选在静固定件2的上表 面设置两个螺旋弹簧61、62,并分别安装于前倾斜检测开关41和后倾斜检测开关42的旁 边,同时向上支持动固定件3,使前倾斜检测开关41和后倾斜检测开关42在座椅没有人落 座时,保证倾斜检测开关41、42保持断开状态。将座椅的靠背8通过靠背支撑9与静固定件2铰接,具体可以通过销轴82将靠背 支撑9铰接在静固定件2的下表面,如图1所示,靠背支撑9的另一端通过轴52与铰接件 10铰接,所述铰接件10固定于靠背7的背面。在所述轴52上还套装有螺旋弹簧63,此螺 旋弹簧63 —端的弹簧丝施力于靠背支撑9,另一端施力于铰接件10,从而在人体未倚靠在 靠背8上时,使靠背8受螺旋弹簧63的弹力作用而呈底部向后倾斜的状态,即抵靠在靠背 支撑9上。将倚靠检测开关43安装在靠背8的背面且与靠背支撑9相对的位置处,如图1 所示,或者安装在靠背支撑9上且与靠背8相对的位置处,在人体未倚靠在靠背8上时,倚 靠检测开关43由于受压于靠背8或者靠背支撑9而处于闭合状态;而在人体以正确坐姿倚 靠在靠背8上时,靠背8的顶部后倾,底部前倾,如图3所示,从而使倚靠检测开关43断开, 通知控制电路人体后背已经倚靠在靠背8上了。控制电路根据倾斜检测开关41、42和倚靠 检测开关43的开闭状态判断人体的坐姿是否正确。图2为所述座椅内部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主要包括计时器111、预定时间存储器 114、声音信息存储器113、信号执行器115、中央信号处理器112、提醒装置121和显示装置 I3等部分。其中,计时器1111、1112、1113分别与倾斜检测开关41、42和倚靠检测开关43 对应连接,对各开关的触发时间进行计时。同时计时器111还与中央信号处理器112连接, 中央信号处理器112同时连接各检测开关41、42、43、以及预定时间存储器114、信号执行器 115和声音信息存储器113。一旦中央信号处理器112检测到前、后倾斜检测开关41、42的 其中之一闭合时,认为有人坐在椅子上了,立即发出控制指令唤醒各功能模块上电运行,开 始对人体坐姿进行判断。当后倾斜检测开关42闭合、倚靠检测开关43断开时,中央信号处 理器112认为人体坐姿正确,即如图3所示的坐姿,此时中央信号处理器112不驱动提醒装 置121告警。当人体以正确姿势就坐时间很长而感觉到不好受时,自然会变换就坐姿势,比 如变换成如图4所示的不良坐姿,此时不会同时保证后倾斜检测开关42闭合、倚靠检测开 关43断开的状态,计时器111开始计时,并在计时到达预定时间存储器114中保存的设定 时间(比如1141存储器存储的时间,例如30秒)后,中央信号处理器112向信号执行器115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提醒装置121进行语音提醒。若人体在设定时间内(比如30秒内)调 整坐姿到正确姿势,或者在听到提醒后改变坐姿到正确姿势,从而满足后倾斜检测开关42 闭合、倚靠检测开关43断开的条件,此时,计时器111停止计时并清空,中央信号处理器112 通知信号执行器115控制提醒装置121停止告警。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座椅允许人体在 合理时间范围内以不良姿势就坐,从而避免使用者长时间以“大腿和上身基本保持垂直”的 正确姿势就座后,容易出现与颈椎和眼睛相关的肌肉产生疲劳的问题。针对某些自觉性不高的使用者,比如某些中小学生,为了避免出现在提醒装置121 进行告警后,这些使用者为了不让提醒装置121继续告警,而立即短暂的以正确坐姿就坐, 而后再恢复到不良坐姿继续就坐,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很长时 间的不良坐姿,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正确坐姿的持续时间设定值(比如设定40秒), 该设定值可以预先保存在预定时间存储器114中(比如存储器1142中等)。当中央信号 处理器112通知信号执行器115控制提醒装置121由告警模式切换至停止告警模式后,同 时启动计时器111开始计时,若人体保持正确坐姿的持续时间未超过上述预先设置的持续 时间设定值(比如40秒),则中央信号处理器112立即通知信号执行器115控制提醒装置 121进行报警提醒。若人体保持正确坐姿的持续时间超过上述预先设置的持续时间设定值 (比如40秒),则控制计时器111停止计时并清空,对于下一次的不良坐姿,在保持到达预 定时间存储器114中保存的设定时间(比如1141存储器存储的时间,例如30秒)后,再启 动告警提醒。本实施例考虑到语音提醒的人性化,将提醒语音采取由弱渐强的声音输出。开始 以低声音提醒使用者,如果使用者立即纠正坐姿就马上停止提醒;倘若使用者不予理睬,则 中央信号处理器112根据已播出的提醒时间(不同的时间段数据保存于不同的预定时间存 储器114中,比如1142……114N),用更高的声音进行提醒,直至纠正不良坐姿为止。这样 既考虑到了自觉性高的使用者,又考虑到了自觉性不高的使用者。总而言之,中央信号处理 器112不断分析计时器111提供的开关41、42、43的闭合与断开的时间,进而与预定时间存 储器114中已经存储的多个预定时间进行比较,并且根据在声音信息存储113中存储的多 种内容的声音信息,通过控制信号执行器115驱动提醒装置121发出不同的提醒语音,从而 极大地提高了该座椅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所述提醒装置121可以采用微型振动电机、蜂鸣器、扬声器或者发光器等器件实 现,也可以采用上述器件的组合形式,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颗单片机11实现上述计时器111、预定时间存储器 114、声音信息存储器113、信号执行器115和中央信号处理器112的功能。对于通过单片机 11存储的坐姿记录,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13进行输出显示,以供用户后期查阅。当上述座椅的使用群体为中小学生时,为了使房间外面的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坐姿 进行监控,本实施例在控制电路中还进一步设置了无线发射模块14,与所述的单片机11相 连接,以用于与远端的无线接收装置15进行无线通信,将产生的告警信息发送至无线接收 装置15,并通过与所述无线接收装置15相连接的提醒装置122语音通知家长,以对孩子的 坐姿进行督导。当然,所述倚靠检测开关43也可以安装于其他位置,比如安装在铰接件10的内部 空腔中,如图5所示,并在所述空腔中进一步安装弹簧片64。当没有人坐在椅子上时,靠背8受螺旋弹簧63的弹力使倚靠检测开关43处在未受力状态;当有人坐在椅子上且后背倚 靠在靠背8上时,靠背8顺时针转动,从而使依靠检测开关43受条状弹簧片64的压力被触 发。采用这种设计结构,需要对控制电路中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倚靠在靠背8上的开关—— 倚靠检测开关43的相应开闭状态进行适应性调整。当然,也可以将倚靠检测开关43设置在靠背8背面、靠背支撑9的上方,并在靠背 支撑9的上方设置与所述倚靠检测开关43相接近的弹簧片,在有人倚靠在靠背8上时,使 倚靠检测开关43与该弹簧片接触,达到检测的目的。此外,也可以把倚靠检测开关43替换为红外传感器。当人体离开红外线传感器发 射和接收的有效距离时,红外传感器发送给控制电路一个信号,实现后背是否倚靠在座椅 靠背8上的检测。当然,本实施例对倚靠检测开关43的安装位置和具体设计方式并不仅限于以上 举例。考虑到人体在长时间写字或画画时,如果“大腿和上身基本保持垂直”则不是要脖 子往前弯曲较大就是要眼珠往下俯视,这样可能给脖子或眼睛相关的局部肌肉带来长时间 紧张。并且只要人体就坐后,眼睛能够离桌面保持30公分,即使上身前倾也应算是正确姿 势,因此,本实施例为了实现座椅在后一种坐姿时也能自动判定为正确姿势,优选将座椅的 靠背8设计成前倾状态,如图6所示,并通过靠背支撑9铰接于静固定件2的下表面。在静 固定件2和靠背支撑9上安装逍遥装置。本实施例的逍遥装置与传统椅子上设置的逍遥装 置不同,用一根螺杆6依次穿过静固定件2和靠背支撑9,然后依次套装细弹簧71和粗弹簧 72,并在螺杆6的弹簧侧的末端拧上一个压缩弹簧用螺帽10。为了美观,在弹簧71、72的外 部还可以加装上弹簧盒161和下弹簧盒162。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将倚靠检测开关43安装 于静固定件2的下表面且与靠背支撑9相对的位置处,如图6所示,或者安装于靠背支撑9 上且与静固定件2下表面相对的位置处。当无人就坐时,细弹簧71以轻微的力始终顶住靠 背支撑9紧靠在静固定件2上,使倚靠检测开关43处于闭合状态。当有人就坐且后背向后 倚靠靠背8时,细弹簧71压缩,靠背支撑9与静固定件2的下表面分离,如图7所示,使倚 靠检测开关43断开,控制电路在检测到倚靠检测开关43断开时,认为人体倚靠在靠背8上 了。不难看出在无人就坐的情况下,靠背8向前倾斜的角度越大,允许人体上身前倾 的角度就越大,否则越小。而此时靠背8向前倾斜的支持力来自细弹簧71顶压靠背支撑9。 当人体上身向后靠在靠背8上时,只要克服细弹簧71的很小弹力就可以了。如果像目前普 通椅子只使用粗弹簧72,当纠正坐姿上身往后仰时,上身必须使用很大的力才能使靠背8 往后移,以停止提醒。这样的椅子很显然会使人坐着很不舒服。因此,本实施例的设计方式 既解决了长时间写字时允许上身长时间适当前倾的问题,又解决了当上身后靠需要适当休 息时,上身不用使用很大的力,以避免腰部承受较大压力的问题。考虑到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在使用图6所示的座椅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在上身倚 靠在靠背8上时,眼睛都能距离桌面30公分或者以上。比如对于身高较矮的使用者来说, 可能坐在图6所示靠背8倾斜度的座椅上,当其后背靠在靠背8上时,眼睛刚好能够离桌 面30公分。而对于身高较高的使用者来说,当其后背倚靠在靠背8上时,可能眼睛离桌面 的距离还不到30公分,这样座椅就无法实现准确的坐姿检测。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群体,本实施例优选在靠背支撑9上再螺纹连接一个调节螺杆5,如图8所示,将所述调节螺 杆5的一端顶靠于静固定件2的底面,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来改变靠背支撑9与静固定件2 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靠背前倾角度的自由调节,使人体就坐后,上身稍微倚靠到靠背8上 时,眼睛能够距离桌面30公分或者以上。采用这种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倚靠检测开关43不 能再像图6那样设置在静固定件2的下表面,而是应该采用如图1或者图5所示的安装方 式来实现控制电路对坐姿的正确检测。考虑到目前需要在办公桌前长时间办公的办公族们,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 对健康是有很大危害的,应该每工作一个小时至少休息5 10分种,以缓解长时间紧张疲 劳的肌肉。本实施例在单片机11的软件编程中设计了只要倾斜检测开关41、42其中之一 闭合,记录闭合的持续时间,并与设定的时间(比如60分钟)进行比较,一旦到达设定时间 就提醒人们起来休息,以增强座椅的人性化设计。关于符合什么条件开始累加计时,什么时 候累加计时结束等问题,因技术处理大同小异,在这里不一一说明。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椅子,包括椅腿、坐板和靠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坐板受压状态的倾斜检测开关和用于检测靠背受压状态的倚靠检测开关,所述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判断人体的坐姿是否正确,并在检测到坐姿不良时或者保持不良坐姿的持续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输出信号驱动提醒装置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腿和坐板之间设置有静固定件 和动固定件,静固定件固定在椅腿上,动固定件固定在坐板上,动固定件与静固定件相铰 接,且动固定件可相对静固定件前后摆动;在所述静固定件的上表面或者动固定件的下表 面设置所述的倾斜检测开关,所述倾斜检测开关根据坐板是否受压来改变其开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检测开关包括两个,其中,前倾 斜检测开关位于坐板下方的前半部分,后倾斜检测开关位于坐板下方的后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固定件的上表面或者动固定件 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弹性物体,所述弹性物体在坐板处于未受压状态时施力上抬所述的动固 定件,使倾斜检测开关处于初始的断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与靠背支撑相连接;所述倚靠检 测开关安装在靠背的背面且与靠背支撑相对的位置处,或者安装在靠背支撑上且与靠背相 对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上安装有铰接件,靠背支撑铰 接在所述的铰接件上;在所述铰接件的内部空腔中安装有弹簧片和所述的倚靠检测开关, 在靠背受压时,所述的倚靠检测开关与弹簧片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与靠背支撑的一端连接,靠背支 撑的另一端铰接于用于固定坐板和椅腿的固定件的下表面;所述倚靠检测开关安装于固定 件的下表面且与靠背支撑相对的位置处,或者安装于靠背支撑上且与固定件下表面相对的 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中包含有一无线发射模 块,将产生的告警信息发送至远端的无线接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前倾,通过靠背 支撑与用于固定坐板和椅腿的固定件相铰接;用一根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的固定件和靠背支 撑,然后依次套装细弹簧和粗弹簧,并在螺杆的末端安装压缩弹簧用螺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撑与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件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椅子,包括椅腿、坐板、靠背、以及用于检测坐板受压状态的倾斜检测开关和用于检测靠背受压状态的倚靠检测开关,所述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倾斜检测开关和倚靠检测开关的开闭状态判断人体的坐姿是否正确,并在检测到坐姿不良时或者保持不良坐姿的持续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输出信号驱动提醒装置告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人们工作学习时都必须使用的座椅上加装检测装置,使座椅兼具了检测人体坐姿的监管功能。由于该座椅允许使用者在短时间内以不良姿势就坐,从而在不会对使用者的脊椎、腰椎和视力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提高了使用者的就坐舒适度和心理接受程度。
文档编号A47C7/00GK201752302SQ20102022042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申春爱 申请人:郑世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