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铰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73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门铰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特别是一种新型的车门铰接机构。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轻型工程车车门铰接机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车门铰接机 构运动原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车门铰接机构车门开启极限位置示意图,现有技术的该 车门铰接机构通过车门件100和车身件200分别与车门500及车身600连接,在车门开启 过程中当限位臂300触及限位轴400时,车门无法继续开启,开度达到最大状态,该四连杆 车门铰链机构,车门开度小(仅45°左右)且车身开度小、长时间使用后车门容易下垂、车 门开启时易与前围装饰件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车门开度较大且避免长时间使 用后车门下垂现象的车门铰接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铰接机构,其中,包括车门铰链与 车门限位器,所述车门铰链分别与车门及车身连接,所述车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车门铰链 上方或下方,所述车门限位器包括限位体和限位臂,所述限位体连接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限 位体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臂穿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臂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体与所述车门 连接,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在所述限位体外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限位臂滑脱的阻挡结构。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限位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将所述 限位臂分隔为至少两个档位部,所述限位体内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块抵靠 在所述限位臂上,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体的内壁上。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凸起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 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将所述限位臂分隔为第一档位部、第二档位部和第三档位 部。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限位臂通过车门连接件与所述车门连接。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限位臂通过销轴与所述车门连接件连接,所述车 门连接件与所述车门的内板通过螺栓连接。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限位臂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限位臂的上下面上 对称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弹簧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臂的上下两侧。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限位臂与所述车门连接的一端为U型开口结构。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阻挡结构为一销轴。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凸台。上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中,所述车门铰链包括车门件和车身件,所述车门件与所 述车门连接,所述车身件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车门件和所述车身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铰 接孔,所述车门件与所述车身件通过所述铰接孔铰接连接。[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采用独立外让式车门铰链及独立的限位器,加大了 限位臂运动位移量;车门铰链采用合页式结构,使车门开度加大,车门开度由原来的45° 加大到77°左右,提高了上车方便性;该新型车门铰接机构对现有技术的四连杆机构进行 简化,更加轻便,减少累计误差,提高了精度,有效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车门下垂现象;同 时,外让式车门铰链使车门开启时车门与前围装饰件的间隙加大,避免了车门开启时因制 造误差等造成的车门与前围装饰件的干涉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车门铰接机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车门铰接机构运动原理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车门铰接机构车门开启极限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接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门铰接机构车门开启极限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限位器与车门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门铰链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门限位器示意图;图9A 图9C为图8所示的车门限位器不同档位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0026]100车门件200车身件[0027]300限位臂400限位轴[0028]500车门600车身[0029]本实用新型[0030]1车身[0031]11车身侧围[0032]2车门[0033]3车门铰接机构[0034]31车门铰链[0035]311车门件[0036]312车身件[0037]32车门限位器[0038]321限位体[0039]3211限位块[0040]3212限位弹簧[0041]3213限位槽[0042]322限位臂[0043]3221第一档位部[0044]3222第二档位部[0045]3223第三档位部[0046]32 第一凸起[0047]3225第二凸起[0048]3226阻挡结构[0049]323销轴[0050]3 车门连接件[0051]32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 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 制。参见图4及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接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 门铰接机构车门开启极限位置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接机构3包括车门铰链31与 车门限位器32,所述车门铰链31分别与车门2及车身1连接,所述车门限位器32设置在所 述车门铰链31上方或下方,所述车门限位器32包括限位体321和限位臂322,所述限位体 321连接在所述车身1上,所述限位体321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臂322穿过的限位槽3213, 所述限位臂322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体321与所述车门2连接,所述限位臂322的另一端 在所述限位体321外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限位臂322滑脱的阻挡结构32沈。该阻挡结构 3226可为凸台结构或者销轴等,本实施例中,优选销轴。参见图8、图9A 图9C,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门限位器示意图,图9A 图9C为图8所示的车门限位器不同档位剖视图。所述限位臂3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 所述凸起将所述限位臂322分隔为至少两个档位部,所述限位体321内设置有限位块3211 和限位弹簧3212,所述限位块3211抵靠在所述限位臂322上,所述限位弹簧3212两端分别 抵靠在所述限位块3211和所述限位体321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优选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32 和第二凸起3225,所述 第一凸起32M和所述第二凸起3225分别将所述限位臂322分隔为第一档位部3221、第二 档位部3222和第三档位部3223。车门开启时,可依次通过图9A 图9C中1、2、3三个档 位,其中第一档位部3221车门开度最小,可达到30°左右,第二档位部3222时车门开度可 达到45°左右,第三档位部3223时车门开度最大,达到77°左右,此时阻挡结构32 触及 限位体321左侧,无法继续向右侧移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受力均勻及方便使用,所述限 位臂322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限位臂322的上下面上对称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限位块 3211和所述限位弹簧3212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臂322的上下两侧。为了连接方便,所述限 位臂322与所述车门2连接的一端为U型开口结构,如图9A 图9C所示。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限位器与车门连接示意图。所述限位臂322 通过车门连接件3M与所述车门2连接。所述限位臂322通过销轴323与所述车门连接件 324连接,所述车门连接件3M与所述车门2的内板通过螺栓325连接。[0057]参见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门铰链示意图。所述车门铰链31包括 车门件311和车身件312,所述车门件311与所述车门2连接,所述车身件312与所述车身 1连接,所述车门件311和所述车身件31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铰接孔,所述车门件311与所 述车身件312通过所述铰接孔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外让式车门铰链及独立的限位器,加大了限位臂运动位移 量;车门铰链采用合页式结构,使车门开度加大,车门开度由原来的45°加大到77°左右, 提高了上车方便性;该新型车门铰接机构对现有技术的四连杆机构进行简化,更加轻便,减 少累计误差,提高了精度,有效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车门下垂现象;同时,外让式车门铰链 使车门开启时车门与前围装饰件的间隙加大,避免了车门开启时因制造误差等造成的车门 与前围装饰件的干涉现象。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铰链与车门限位器,所述车门铰链分别与 车门及车身连接,所述车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车门铰链上方或下方,所述车门限位器包括 限位体和限位臂,所述限位体连接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限位体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臂穿过 的限位槽,所述限位臂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体与所述车门连接,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在所 述限位体外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限位臂滑脱的阻挡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 起,所述凸起将所述限位臂分隔为至少两个档位部,所述限位体内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弹 簧,所述限位块抵靠在所述限位臂的档位部,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限位块和 所述限位体的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 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将所述限位臂分隔为第一档位部、第二档 位部和第三档位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通过车门连接件 与所述车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通过销轴与所述车门 连接件连接,所述车门连接件与所述车门的内板通过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为上下对称结 构,所述限位臂的上下面上对称设置有所述凸起,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弹簧对称设置在 所述限位臂的上下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与所述车门连接的一 端为U型开口结构。
8.如权利要求1、2、3、5或7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为一销轴。
9.如权利要求1、2、3、5或7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凸台。
10.如权利要求1、2、3、5或7所述的车门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铰链包括车 门件和车身件,所述车门件与所述车门连接,所述车身件与所述车身连接,所述车门件和所 述车身件上分别对应设置有铰接孔,所述车门件与所述车身件通过所述铰接孔铰接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车门铰接机构,其中,包括车门铰链与车门限位器,所述车门铰链分别与车门及车身连接,所述车门限位器设置在所述车门铰链上方或下方,所述车门限位器包括限位体和限位臂,所述限位体连接在所述车身上,所述限位体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臂穿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臂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体与所述车门连接,所述限位臂的另一端在所述限位体外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限位臂滑脱的阻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铰链,可使车门开度显著加大,提高了上车方便性,有效地避免了车门开启时因制造误差等造成的车门与前围装饰件干涉现象并减小了累积误差,提高了精度,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车门下垂的现象。
文档编号E05D3/06GK201924720SQ20102069626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娄永富, 张国华, 张培智, 李菲, 李观峰, 王志胜, 赵大伟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