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0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习知的钥匙示意图,其中该习知的钥匙100,通常为一将钥匙本体裸露在外之设计,并于一端设有一穿孔供钥匙圈穿设收纳,然,此种结构设计,依现有之技术,容易仅藉由透过观察该钥匙本体之外观,即得以仿制如是相同之钥匙,故钥匙之隐蔽性确是很重要的,且仿间供钥匙收纳之钥匙收纳组,往往无法将钥匙完整并稳固的收纳于壳体内,容易因突出之锁匙刻纹将口袋及提袋之内侧勾破,其方便性及实用性亦有待于加强。由此可见,习知的钥匙及钥匙收纳所衍生之问题及不足,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特别是一种兼具避免仿制且防刮破口袋包包之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之一端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处并设有至少一卡掣点;一锁匙本体,该锁匙本体设有一定位槽;及一锁匙槽,该锁匙槽设有一定位槽、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其中,该壳体之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与该锁匙槽之定位槽配设,该锁匙槽之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与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配设,藉以达成二段式之收纳。较佳的是,该锁匙槽之定位槽内侧及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内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突部,并有一弹性元件分别夹设于该锁匙槽之定位槽与定位突部之间及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与定位突部之间。较佳的是,更进一步包含一弹性元件,设于壳体内之一沟槽,并与锁匙槽相对于壳体开口处之一端相抵触。较佳的是,更进一步包含一弹性元件设于锁匙槽内侧,并与锁匙本体相对于壳体开口处之一端相抵触。较佳的是,设有一纽槽,该纽槽与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及该锁匙槽之第一定位孔相配设。较佳的是,该锁匙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组。较佳的是,该沟槽两侧设有导槽,并将该定位组容设于内。较佳的是,该壳体上设有一穿孔,供钥匙圈收纳穿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该锁匙组合是包含一壳体用以容置锁匙本体,藉以增加锁匙之隐蔽性。[0014]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为提供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藉由壳体收纳锁匙本体以达防刮破裤子或提包之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二段式之锁匙结构,藉以提升该锁匙之方便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供穿设之穿孔,藉以用于与钥匙圈配设收纳。本实用新型不仅比起习知的钥匙及钥匙收纳更为隐蔽,且其稳固之结构及二段式之设计亦比起习知的钥匙及钥匙收纳要来得更为方便及实用。

[0018]图1为习知的钥匙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锁匙全展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一段收纳剖面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一段收纳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二段收纳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二段收纳局部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00)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 (1)壳体(11)第一定位孔(1 第二定位孔(13)纽槽(14)卡掣点(15)弾性元件(16)穿孔(17)开ロ处(18)沟槽(19)导槽⑵锁匙槽(21)定位槽011)定位突部(212)弾性元件02)第一定位孔(23)第二定位孔04)定位组(3)锁匙本体(31)定位槽(311)定位突部(312)弾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所示,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该第一实施例是为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200,其包含有一壳体1,该壳体上1设有一第一定位孔 11及一第二定位孔12,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之一端设有一开口处17,该开口处 17并设有至少一卡掣点14,并于该壳体1上设有一穿孔16,供钥匙圈收纳穿设;一锁匙本体3,该锁匙本体3设有一定位槽31,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内侧设有一定位突部311, 并有一弹性元件312分别夹设于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与定位突部311之间;及一锁匙槽2,该锁匙槽2设有一定位槽21、一第一定位孔22及一第二定位孔23,该锁匙槽2之定位槽21内侧设有一定位突部211,并有一弹性元件212分别夹设于该锁匙槽2之定位槽21 与定位突部211之间,且该锁匙槽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组M ;该壳体1更进一步包含一弹性组件15,设于壳体1内之一沟槽18,并与锁匙槽2相对于壳体1开口处17之一端相抵触;其中,该壳体1之第一定位孔11及第二定位孔12与该锁匙槽2之定位槽21配设,该锁匙槽2之第一定位孔22及第二定位孔23与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配设,藉以达成二段式之收纳;一纽槽13,该纽槽13与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及该锁匙槽2之第一定位孔22相配设;该锁匙槽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组对,该定位组M是限位于沟槽18两侧之导槽19,并藉由卡掣点14阻挡其定位组M,限制该定位组M的活动范围于导槽19内, 藉以使整体结构更稳固。请参阅图3所示,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锁匙全展剖面示意图,其中, 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是与锁匙槽2之第二定位孔23藉由定位突部311相卡合,该锁匙槽2之定位槽21与壳体1之第二定位孔12藉由定位突部211相卡合,此为本锁匙全展之情况。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一段收纳剖面示意图,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一段收纳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是与锁匙槽2之第一定位孔22藉由定位突部311相卡合,该锁匙槽2之定位槽 21与壳体1之第二定位孔12藉由定位突部211相卡合,此为本锁匙半展之情况。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二段收纳剖面示意图,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第二段收纳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是与锁匙槽2之第一定位孔22藉由定位突部311相卡合,该锁匙槽2之定位槽 21与壳体1之第一定位孔11藉由定位突部211相卡合,此为本锁匙全收之情况。请参阅图8所示,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该图是为本锁匙全收之外观。请参阅图9所示,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为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300,其中,于锁匙槽2之内侧是设有一弹性元件25,用以与锁匙本体3相抵触,使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脱离锁匙槽2之第一定位孔22时,产生一弹性位能将锁匙本体3向外推出直至该锁匙本体3之定位槽31与锁匙槽2之第二定位孔 23相卡合为止。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之一端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处并设有至少一卡掣点;一锁匙本体,该锁匙本体设有一定位槽;及一锁匙槽,该锁匙槽设有一定位槽、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其中,该壳体之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与该锁匙槽之定位槽配设,该锁匙槽之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与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配设, 藉以达成二段式之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锁匙槽之定位槽内侧及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内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突部,并有一弹性元件分别夹设于该锁匙槽之定位槽与定位突部之间及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与定位突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更进一步包含一弹性元件,设于壳体内之一沟槽,并与锁匙槽相对于壳体开口处之一端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更进一步包含一弹性元件设于锁匙槽内侧,并与锁匙本体相对于壳体开口处之一端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设有一纽槽,该纽槽与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及该锁匙槽之第一定位孔相配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锁匙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定位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沟槽两侧设有导槽,并将该定位组容设于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壳体上设有一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自动弹出的锁匙组合结构,其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上设有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位孔,并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之一端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处并设有至少一卡掣点;一锁匙本体,该锁匙本体设有一定位孔;一锁匙槽,该锁匙槽设有一第一定位孔、一第二定位孔及一第三定位孔;其中,该壳体之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与该锁匙槽之定位槽配设,该锁匙槽之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与该锁匙本体之定位槽配设,藉以达成二段式之收纳。
文档编号E05B19/00GK202157595SQ201120034658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范锦华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家德制锁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