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双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17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双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部件技术领域,尤指ー种矿用双铰链机构。
背景技术
普通自卸车多为公路运输,运输物料体积较小,因此可以在货箱后端上部加焊拉杠以保证货箱整体结构,铰链只起固定货箱后门板的作用;与普通自卸车相比,矿用自卸车多为矿区使用,环境恶劣,运输物料体积较大,为了装卸物料方便,矿用自卸车在货箱后部只设铰链没有设拉杠,不能保证货箱的整体结构,而且货箱在举升倾卸物料吋,受到物料大的冲击,货箱磨损增大,且货箱在举升时后门板向下支地,影响物料倾倒。在此使用エ况下,铰链容易受到物料的冲击而损坏、遗失销轴并丢失货箱后门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矿用双铰链机构,其兼具铰链与拉杠的作用,保证货箱的整体结构,在恶劣エ况使用时能够减小物料对货箱的冲击,货箱在举升倾卸时不会影响物料且后门板不会支地,保护铰链销轴,防止遗失货箱后门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ー种矿用双铰链机构,其中包括铰链座、中间铰链座、铰链臂、第一、ニ铰链销轴及第一、ニ销轴挡块,所述铰链座焊接于货箱边板的上端后部,所述铰链臂的一端焊接于货箱后门板上,所述中间连接座位于铰链座与铰链臂之间,所述铰链座上部通过第一铰链销轴与中间铰链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铰链销轴穿过中间铰链座与铰链座后与第一销轴挡块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铰链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销轴与铰链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销轴穿过中间铰链座与铰链臂后与第二销轴挡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销轴与第一销轴挡块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与第一六角开槽螺母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铰链销轴与第二销轴挡块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与第二六角开槽螺母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其中所述第一、ニ销轴挡块分别由位于上部的半圆块和位于下部的矩形块一体构成,所述半圆块的直径大于矩形块长度、第一及第ニ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其中所述第一、ニ铰链销轴均为润滑销轴,所述第一、ニ铰链销轴的一端分别设有轴阶,另一端分别设有圆柱形沉孔,所述第一、ニ铰链销轴上分別设有进油孔和泄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泄油孔垂直相通,所述进油孔与圆柱形沉孔相通,一直通式润脂嘴穿过所述圆柱形沉孔后密封安装于进油孔的端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的中间连接座分别通过第一、ニ铰链销轴与焊接于货箱边板上的铰链座和焊接于后门板上的铰链臂铰接,使中间铰链座強度得到加强,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该机构的整体強度,本实用新型双铰链机构与货箱后门板共同作用,能够起到拉杠作用,以保证货箱的整体结构,当装载于货箱上的装载物料较多或物料体积较大倾卸时,出现物料拖抬货箱后门板时,该双铰链机构可以有效减小冲击,将后门板抬起,増大后门板开启量,从而解决后门板与物料干涉问题,另外还解决了货箱举升时后门板支地的情況,并保护铰链销轴,防止遗失货箱后门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的立体结构实施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包括铰链座I、中间铰链座
2、铰链臂3、第一铰链销轴4、第二铰链销轴5、第一销轴挡块6及第ニ销轴挡块7。铰链座I焊接于货箱边板8的上端后部,铰链臂3的一端焊接于货箱后门板9的侧而上部,中间连接座2位于铰链座I与铰链臂3之间,铰链座I上部通过第一铰链销轴4与中间铰链座2的一端连接,第一铰链销轴4穿过中间铰链座2与铰链座I后与第一销轴挡块6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与第一六角开槽螺母11连接固定,中间铰链座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销轴5与铰链臂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铰链销轴5穿过中间铰链座2与铰链臂3后与第二销轴挡块7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2与第二六角开槽螺母13连接固定。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第一六角开槽螺母11位于第一铰链销轴4的下部,第二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2与第二六角开槽螺母13位于第二铰链销轴5的下部。第一铰链销轴4和第二铰链销轴5均为润滑销轴,保证销轴与铰链座I和铰链臂3之间的润滑,减小相互之间的磨擦力。參见图3所示,第一铰链销轴4的一端加工有轴阶41,另一端加工有圆柱形沉孔42,第一铰链销轴4上加工有进油孔43和泄油孔44,进油孔43经过第一链链销轴轴心,进油孔43与泄油孔44垂直相通,进油孔43与沉孔42相通,直通式润脂嘴45穿过沉孔42后密封安装于进油孔43的端部。第二铰链销轴5与第一铰链销轴4的形状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一销轴挡块6和第二销轴挡块7形状相同,均由位于上部的半圆块和位于下部的矩形块一体构成,半圆块的直径大于矩形块的长度,半圆块的直径还大于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及第ニ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2的长度。这样设计可以防止物料对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及第ニ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2的撞击,使其连接可靠。这样设计在分流落料时,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第一六角开槽螺母11、第二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2和第二六角开槽螺母13,避免其非正常损坏,保证销轴的可靠连接,避免遗失,从而提高铰链的耐用程度。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矿用双铰链机构的中间连接座2分别通过第一铰链销轴4和第二铰链销轴5与焊接于货箱边板8上的铰链座I和焊接于后门板9上的铰链臂3铰接,该结构中存在两个铰轴,当装载于货箱上的装载物料较多或物料体积较大倾卸出现物料拖抬货箱后门板时,该双铰链机构可以有效减小冲击,将后门板抬起,増大后门板开启量,从而解决后门板与物料干涉问题,另外还解决了货箱举升时后门板支地的情况;安装了第一铰链销轴4和第二铰链销轴5的中间铰链座2強度得到加強,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该双铰链机构的整体強度,本实用新型双铰链机构与货箱后门板共同作用,能够起到拉杠作用,以保证货箱的整体结构,并且保护第一铰链销轴4和第二铰链销轴5,防止遗失货箱后门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 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矿用双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座(I)、中间铰链座(2)、铰链臂(3)、第一、ニ铰链销轴(4,5)及第一、ニ销轴挡块(6,7),所述铰链座(I)焊接于货箱边板(8)的上端后部,所述铰链臂(3)的一端焊接于货箱后门板(9)上,所述中间连接座(2)位于铰链座(I)与铰链臂(3)之间,所述铰链座(I)上部通过第一铰链销轴(4)与中间铰链座(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铰链销轴(4)穿过中间铰链座(2)与铰链座(I)后与第一销轴挡块(6)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铰链座(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销轴(5)与铰链臂(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销轴(5)穿过中间铰链座(2)与铰链臂(3)后与第二销轴挡块(7)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矿用双铰链机构,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铰链销轴(4)与第一销轴挡块(6)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与第一六角开槽螺母(11)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铰链销轴(5)与第二销轴挡块(7)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2)与第二六角开槽螺母(13)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双铰链机构,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ニ销轴挡块(6,7)分别由位于上部的半圆块和位于下部的矩形块一体构成,所述半圆块的直径大于矩形块长度、第一、第二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10,12)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矿用双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ニ铰链销轴(4,5)均为润滑销轴,所述第一、ニ铰链销轴(4,5)的一端分别设有轴阶,另一端分别设有圆柱形沉孔,所述第一、ニ铰链销轴(4,5)上分別设有进油孔和泄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泄油孔垂直相通,所述进油孔与圆柱形沉孔相通,一直通式润脂嘴穿过所述圆柱形沉孔后密封安装于进油孔的端部。
专利摘要一种矿用双铰链机构,属于自卸车辅助设备领域,包括铰链座等,所述铰链座焊接于货箱边板的上端后部,所述铰链臂的一端焊接于货箱后门板上,所述中间连接座位于铰链座与铰链臂之间,所述铰链座上部通过第一铰链销轴与中间铰链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铰链销轴穿过中间铰链座与铰链座后与第一销轴挡块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铰链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销轴与铰链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销轴穿过中间铰链座与铰链臂后与第二销轴挡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兼具铰链与拉杠的作用,保证货箱的整体结构,在恶劣工况时能减轻物料对货箱的冲击,且货箱在举升倾卸时不会影响物料且后门板不会支地,保护铰链销轴,防止遗失货箱后门板。
文档编号E05D11/02GK202509921SQ2011204512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周景泉 申请人: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