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折叠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08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Pvc折叠门的制作方法
PVC折叠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折叠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VC折叠门。
背景技术
PVC折叠门以PVC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折叠门。PVC折叠门具有门体质轻,保温隔冷 热、防潮、降噪隔音、不沾油烟、易清洗、不易变色的优点,使其能适于各种场所,例如厨房、 浴室、卫生间、工厂等场合。同时,PVC折叠门安装也非常简便。PVC折叠门上市以来,深受 广大使用者青睐。
目前市场上PVC折叠门主要包扇叶、连接条、滑轮、导轨等结构。其中,扇叶是由 PVC材料一体型成,该扇叶形成中通的结构。在使用时容易造成灰尘落入扇叶内。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灰尘落入扇叶内的PVC折叠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折叠门,包括扇叶、具 有软性连接体的连接条;扇叶由面板和卡接在面板上的封条形成,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一 个封条相连接,还包括盖条,该盖条覆盖在扇叶的端部,盖条与扇叶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面板包括壁板、第一肋板、 第二肋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的两端分别与壁板相连接并且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有 间隙,还包括筋板,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相连接并且筋板与壁板之间有空 隙,筋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螺钉的收容腔,滑轮通过该螺钉与面板固 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肋板和/或第二肋板具有 弧形部,弧形部的弧口背对所述面板上的收容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第一肋板和/或第二肋板上 设有供螺钉相抵的凸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筋板具有弧部,弧部的弧口朝 向所述面板上的收容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在扇叶上的门把 手,门把手由拉手和连接件组成,在拉手上设有接合部,在连接件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头,连 接件穿过扇叶、插接头露在扇叶外部,插接头和接合部相插接并形成紧配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接头为柱状体,所述接 合部为用于收容柱状体的收容腔,柱状体和收容腔通过滑槽结构形成紧配合,滑槽结构由 凸块和凹槽形成,凹槽设置在柱状体上,凸块设置在收容腔的腔壁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在凹槽的 宽度方向上形成紧配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封条包括封条壁板以及与封条壁板相连接的凹槽部,凹槽部位于封条壁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稳固凹槽部 的加强板机构,该加强板与封条壁板、凹槽部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板机构由第一加强板 和第二加强板形成,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分别位于凹槽部的两侧,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 凹槽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封条壁板相连接,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与凹槽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封 条壁板相连接。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扇叶的端部设置盖 板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灰尘落入扇叶内。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4是本发明的面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5是本发明的拉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6是本发明的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是本发明的连接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8是本发明的封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图7 ;
如图1、图2、图8所示,PVC折叠门,包括扇叶1、具有软性连接体的连接条2,其中 扇叶包括面板10和封条80,面板和封条相卡接。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封条相连接。PVC 折叠门还包括盖条4,该盖条4覆盖在扇叶I的端部,盖条4与扇叶I固定连接。在盖条上 设有供螺钉穿入的通孔,通过用螺钉的固定方式使盖条与扇叶固定连接。当设有扇叶上设 有滑轮的结构时,可以用滑轮上的用于和扇叶相连接的螺钉结构,使盖条与扇叶固定连接。 盖条通过螺钉与扇叶相连接,可以通过螺钉紧固在面板上和/或封条上实现。作为本实例 的直接变形,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使盖条与扇叶固定连接,例如卡接、插接等,当扇叶上有 滑轮3结构时,在盖板上设置一个通孔供滑轮穿过。
在扇叶的下部也可以设有盖条。
为了避免螺钉或滑轮连接在面板10上而造成面板的壁板11被撑开、变形,面板I 采用如下如下结构如图2—图4所示,面板10包括壁板11、第一肋板12、第二肋板13,第 一肋板12、第二肋板13的两端分别与壁板11相连接并且第一肋板12与第二肋板13之间 有间隙,还包括筋板14,筋板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肋板12、第二肋板13相连接并且筋板14 与壁板11之间有空隙15。筋板14、第一肋板12和第二肋板13形成一个收容腔16,即如图 中所示,筋板有两条,筋板之间有间距,筋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形成截面为四边形的收 容腔16。通过螺钉将拧到收容腔上,由于筋板和壁板之间有空隙,并且筋板是与肋板相连接 的,从而筋板所承受的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面板上;同时,肋板由于和面板是相交的,肋板上 所承受的力绝大部分形成平行于壁板的分向力。因此,通过设置肋板和筋板结构,使用于和螺钉直接接触的部位所承受的力不会直接作用于面板的壁板上,以达到不易造成面板的壁 板损坏的目的。
如图3、图4所示,第一肋板12和第二肋板13具有弧形部17。由于面板的整个材 料由PVC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以减小、甚至避免面板向收容腔方向产生变 形。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直接变形,也可以仅在第一肋板或者第二肋板上设有弧形部。
弧形部17的弧口 171背对收容腔16,即其凸出的部分朝向收容腔。作为本实施例 的直接变形,弧形部的弧口也可以朝向收容腔。
与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上设置弧形部的原理相同,筋板14具有弧部18。弧部18 的弧口 181朝向收容腔。作为本实施例弧口结构的直接变形,弧口背向收容腔。
在第一肋板12和第二肋板13上设有供螺钉相抵的凸条19。通过在肋板上设有 凸条,使螺钉和凸条相接触,相对于螺钉和肋板相接触的方式而言,螺钉与凸条的接触面较 小,凸条对螺钉的夹持力更大,使得螺钉与面板之间的接合力更大。本为本实施例的直接变 形,凸条也可以设置在筋板上。较佳地,在肋板设有凸条的基础上,还在筋板上设有凸条。
作为筋板数量为2条的实施例的直接变形,筋板的数量为I条,筋板、第一肋板和 第二肋板形成截面为三边形的收容腔。作为对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也可以采用上述实 施例中描述的其它结构,例如进一步采用弧形部、弧部、凸条的结构。
为了便于打开折叠门或收拢折叠门,最好在扇叶上设有门把手。如图5—图7所 示,该门把手5主要由拉手51、连接件52组成。装配到扇叶上时,将连接件安装在门板上、 拉手装配到连接件上。为实现拉手与连接件能实现装配简便的目的,拉手和连接件采用如 下结构在拉手51上设有接合部511,在连接件52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头521,连接件52穿 过扇叶、插接头521露在扇叶外部,即在扇叶在设有一个与连接件相适配的孔,连接件穿过 该孔,同时插接头从扇叶的表面上露出。插接头和接合部相插接并形成紧配合。其中,紧配 合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的配合方式。通过插接头和接合部相插接并且以紧配合的 连接方式实现相连接,使得该门把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便的优点。
插接头521为柱状体5210。如图1所示,接合部511为用于收容柱状体的收容腔 511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插接头和接合部具体结构的直接变形,接合部为柱状体,插接头为 用于收容柱状体的收容腔。为了保证拉手和连接件插接在一起后能够保持相对固定,其可 以通过柱状体和收容腔通过滑槽结构形成紧配合的方式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以柱状体 与收容腔的侧壁形成紧配合的方式实现,即柱状体上用于插入收容腔内部的外径稍大于收 容腔的内径。
滑槽结构由凸块5111和凹槽5211形成,凹槽5211设置在柱状体5210上,凸块 5111设置在收容腔5110的腔壁5112上。通过凸块和凹槽的尺寸结构实现紧配合,即凸块 的外径微大于凹槽的内径,凸块与凹槽可以是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或者是其组合。其中, 面接触可以是全部的面都接触或者局部的面接触。由于门把手在使用时,柱状体与收容腔 的插接方向和开、关门的人向门把手的施力方向不同向,故该门把手对柱状体与收容腔之 间的接合力的大小要求不高,降低了柱状体和收容腔的加工精度要求。因而,其优选采用用 点接触、线接触结构,以便于拉手和连接件装配。点接触可以采用在凹槽5211的槽壁5212 上设有呈球面形的凸点或者相类似的结构,通过凹槽上的凸点与凸块形成紧配合。线接触 可以采用在凸块5111的侧壁5113或者凹槽的槽壁5212设有圆弧面,通过圆弧面和与其相对的接触的面形成紧配合。作为凸块设置收容腔的腔壁上、凹槽设置在柱状体上的实施例 直接变形,凹槽设置在收容腔的腔壁上、凸块设置在柱状体上。在这两个实施例之间,优选 采用第一种实施例给出的结构,柱状体的厚度远大于收容腔的腔壁,在柱状体上开设凹槽, 使该凹槽具有较厚的外壁5214,其可承力凸块的压力更大,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同时 也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方便描述,将垂直于凹槽延伸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凹槽底部与柱状体表面 之间的距离为深度。凹槽5211和凸块5111在凹槽的宽度方向上形成紧配合。当然也可以 在其它的方向上形成紧配合。当然,凹槽和凸块也可以在凸块的深度方向上形成紧配合。在 宽度方向形成紧配合,凹槽和凸块插接在一起后,收容腔的腔壁5112不受力,可以减小腔 壁的厚度,进一进减小门把手的耗材,降低制造成本。
拉手51和连接件52均由塑料材料一体型成。当然,也可以由其它的材料制成。
面板10和封条80相卡接,即在呈板状的面板的侧边设有凸部7,在封条80上设有 凹槽部82,凸部7卡接在凹槽部上,使面板与封条可拆卸连接。为避免面板和封条采用正面 插入的方式装配而造成封条损坏,封条采用如下结构
如图8所示,封条80包括封条壁板81以及与封条壁板相连接的凹槽部82,凹槽 部82位于封条壁板81之间。还包括第一加强板831和第二加强板832,第一加强板831、 第二加强板832分别位于凹槽部82的两侧。如图1所示,第一加强板831的一端与凹槽部 82相连接、另一端与封条壁板81相连接,即第一加强板与相对于凹槽部在同一侧的封条壁 板相连接,第二加强板832的一端与凹槽部82相连接、另一端与封条壁板81相连接,即第 二加强板与相对于凹槽部在同一侧的封条壁板相连接。封条具有加强板机构,通过设置加 强板机构,提高了封条的凹槽部的受力能力,使得面板与封条按其高度方向上对齐、凸部从 凹槽部的开口处正面插入凹槽部的方式装配时,封条的凹槽部不会产生大角度晃动,有效 地避免了在装配时造成封条损坏。该门封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作为本实施例的直接变形,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形成交叉后与封条壁板相连 接,也同样能起到稳定凹槽部的作用。第一加强板831和第二加强板832形成加强板机构 83,在面板和封条插接过程中,进一步为封条的凹槽部提供支撑力,使封条的凹槽部在装配 过程中不会产生大角度晃动,有效地避免了在装配时造成封条损坏。
第一加强板831、第二加强板831、两个封条壁板81和凹槽部82 —体型成。其由 PVC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塑料制成。
作为由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形成加强板机构的直接变形,其可以是由一根加 强板形成,该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封条壁板相连接、加强板的中部与凹槽部相连接。
加强板、两个封条壁板和凹槽部一体型成。该实施例给出的折叠门封条也可以是 由PVC材料或者由其它的塑料制成。
凹槽部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不采用图1中给出的呈大于半圆的圆弧形,还可以是其 它的形状,例如方形、椭圆形。
作为上述实施例中扇叶采用一体式结构,即由面板和封条分体形成。作为其直接 变形的实施方式,扇叶也可以采用一体式型成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 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PVC折叠门,包括扇叶、具有软性连接体的连接条;扇叶由面板和卡接在面板上的封条形成,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封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条,该盖条覆盖在扇叶的端部,盖条与扇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壁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的两端分别与壁板相连接并且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之间有间隙,还包括筋板,筋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肋板、第二肋板相连接并且筋板与壁板之间有空隙,筋板、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形成一个用于容纳螺钉的收容腔,滑轮通过该螺钉与面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第一肋板和/或第二肋板具有弧形部,弧形部的弧口背对所述面板上的收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肋板和/或第二肋板上设有供螺钉相抵的凸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筋板具有弧部,弧部的弧口朝向所述面板上的收容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扇叶上的门把手,门把手由拉手和连接件组成,在拉手上设有接合部,在连接件的两端均设有插接头,连接件穿过扇叶、插接头露在扇叶外部,插接头和接合部相插接并形成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为柱状体,所述接合部为用于收容柱状体的收容腔,柱状体和收容腔通过滑槽结构形成紧配合,滑槽结构由凸块和凹槽形成,凹槽设置在柱状体上,凸块设置在收容腔的腔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在凹槽的宽度方向上形成紧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条包括封条壁板以及与封条壁板相连接的凹槽部,凹槽部位于封条壁板之间,还包括用于稳固凹槽部的加强板机构,该加强板与封条壁板、凹槽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VC折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机构由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形成,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分别位于凹槽部的两侧,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凹槽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封条壁板相连接,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与凹槽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封条壁板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折叠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PVC折叠门。其包括扇叶、具有软性连接体的连接条;扇叶由面板和卡接在面板上的封条形成,连接条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封条相连接,还包括盖条,该盖条覆盖在扇叶的端部,盖条与扇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扇叶的端部设置盖板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灰尘落入扇叶内。
文档编号E06B3/48GK102996028SQ20121054967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许修锋 申请人:浙江宝盛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