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237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折叠椅,尤其涉及ー种两用折叠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折叠椅子一般都采用实木做成椅子的面板,实木的透气性比较差,且在有限的环境之内设置椅子,以及为了便于携带、收藏,需将椅子做成折叠式,就目前普通使用的折叠椅子种类繁多,但一般都是单向折叠,椅子和凳子都是单向使用,没有既能做椅子使用又能做凳子使用的两用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当椅子又能当凳子的两用折·叠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折叠椅,包括椅面、靠背、通过销轴与靠背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支架内侧,所述的椅面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布条,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支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布条(I)有5-10根,布条相对于木板或竹板具有弾力,长时间坐
着不至于腰酸。作为优选,所述的布条的宽度为2-5厘米,布条设置得太宽则透气性不好,太窄则易断。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条布条的间距为O. 5-1. 5cm,且间距相等,间距过宽不符合人机工学,过窄则透气性不好,且间距相等更加美观。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分别设有1-2根横档,横档的设置増加了椅子的牢固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帯方便,且又能当椅子又能当凳子,増加了使用了多祥性,布条造价低廉,不易损坏,维修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一种两用折叠椅,如图I所示,包括椅面、靠背2、通过销轴与靠背2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二支架4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支架3内側,所述的椅面包括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和连接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的6根布条1,布条的宽度为4厘米,且布条与布条的间距均为I厘米,第一固定板5与第一支架3粘接,第二固定板6和第二支架4粘接,所述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下端分别设有I根横档,靠背2的上端设有2根横档,横档的设置増加了椅子的牢固度。拉动靠背2向椅面方向运动,越过椅面的前端,直至椅面的底部,此刻的椅子就能当凳子使用了,拉动第二支架4的上端向第一支架3方向运动,由于布条是软的,所以当第二支架4的上端和第一支架3的上端靠在一起时,达到完全折叠的状态,此时携带更加方便,且又能当椅子又能当凳子的两用性,増加了外出时使用的方便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面、靠背(2)和通过销轴与靠背(2)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二支架(4)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支架(3)内侧,所述的椅面包括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和连接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的布条(I),第一固定板(5)与第一支架(3)连接,第二固定板(6)和第二支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两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条(I)有5-10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条(I)的宽度为2-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两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条布条(I)的间距为O. 5-1. 5cm,且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两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下端分别设有1-2根横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折叠椅,包括椅面、靠背和通过销轴连接在靠背内侧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通过销轴连接在第一支架内侧,所述的椅面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布条,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且又能当椅子又能当凳子,增加了使用了多样性,布条造价低廉,不易损坏,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A47C4/38GK202604205SQ2012201846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周松珍 申请人:浙江九川竹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