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043阅读:18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开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开窗。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用窗多采用单铰链连接的合页,由于单铰链合页是固定在扇 框和扇窗一侧边框上,造成窗户开度不大、通风和采光不足,且当打开窗子后,人们无法伸出手将外面的玻璃擦净,这些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开窗的窗扇具有两个旋转的自由度,可360度旋转;双开窗配备有夹紧装置,在不需要往屋内开窗时,用夹紧装置压住活页的中间平面,通过减少窗扇的一个自由度避免了开关窗扇时的晃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开窗,包括窗框、窗扇和双活页旋转装置,所述的双活页旋转装置由中间联接板和活页片组成,中间联接板和活页片分别由旋转轴连接而成;窗扇通过双活页旋转装置与窗框相连接,活页片分别固定在窗扇和窗框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窗,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的夹紧装置由压板和压板上下两端的卡轴组成,卡轴的间距大于双活页旋转装置的长度,窗框上设有与卡轴相对应的的卡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窗,活页片与窗框、窗扇通过孔采用螺钉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窗扇通过双活页旋转装置与窗框相连接,双活页旋转装置的独特结构使窗扇具有两个旋转的自由度,可360度旋转。本实用新型的窗框上设有卡槽,在不需要往屋内开窗时,可以利用卡槽安装上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压住活页的中间平面,通过减少窗扇的一个自由度避免了开关窗扇时的晃动,提高了稳定性;将夹紧装置拆卸后,窗扇可以旋转到屋内贴墙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窗户开度不大、通风和采光不足、不方便擦洗的弊端,适合家庭、酒店、学校、办公大楼和公共场所使用。


图I是双开窗打开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双开窗关闭时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双活页旋转装置平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双活页旋转装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夹紧装置的主示图。图6是夹紧装置的左示图。图7是夹紧装置配套的窗框卡槽结构示意图。图8是双活页旋转装置用夹紧装置夹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成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对照图I、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窗,包括窗框I、窗扇2、双活页旋转装置3、夹紧装置4。窗扇2通过双活页旋转装置3与窗框I相连接,使窗扇2具有两个旋转的自由度,可360度旋转。在不需要往屋内开窗时,用夹紧装置4压住活页的中间平面,通过减少窗扇的一个自由度避免了开关窗扇时的晃动,提高稳定性;将夹紧装置4拆卸后,窗扇可以 旋转到屋内贴墙的位置。对照图3、图4,所述的双活页旋转装置由两片活页片6、7,一片中间联接板5,两根旋转轴8、9组成。活页片6和活页片7分别与窗框I、窗扇2通过孔10采用螺钉紧固连接。对照图5、图6,所述的夹紧装置由压板11和卡轴12、13组成,两卡轴之间的距离大于双活页旋转装置的长度。对照图7,所述的窗框I内侧设有可与卡轴12、13配套的卡槽14、15。对照图8,在不需要往屋内开窗时,将夹紧装置4上的卡轴12卡进卡槽14,由压板11压住双活页旋转装置3的中间连接片5,通过减少窗扇2的一个自由度避免了开关窗扇时的晃动,提高稳定性。将夹紧装置4拆卸后,窗扇2可以旋转到屋内贴墙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双开窗,包括窗框(I)、窗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活页旋转装置(3),所述的双活页旋转装置(3)由中间联接板(5)和活页片(6、7)组成,中间联接板(5)和活页片(6、7)分别由旋转轴(8、9)连接而成;窗扇(2)通过双活页旋转装置(3)与窗框(I)相连接,活页片(6、7)分别固定在窗框(I)和窗扇(2)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装置(4),所述的夹紧装置(4)由压板(11)和压板(11)上下两端的卡轴(12、13)组成,卡轴(12)和卡轴(13)的间距大于双活页旋转装置(3)的长度,窗框(I)上设有与卡轴(12、13)相对应的的卡槽(14、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活页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活页片(6、7)分别与窗框(I)、窗扇(2 )通过孔(10 )采用螺钉紧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开窗,包括窗框、窗扇、双活页旋转装置、夹紧装置。窗扇通过双活页旋转装置与窗框相连接,使窗扇具有两个旋转的自由度,可360度旋转。在不需要往屋内开窗时,用夹紧装置压住活页的中间平面,通过减少窗扇的一个自由度避免了开关窗扇时的晃动,提高稳定性;将夹紧装置拆卸后,窗扇可以旋转到屋内贴墙的位置,操作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窗户开度不大、通风和采光不足、不方便擦洗的弊端,适合家庭、酒店、学校、办公大楼和公共场所使用。
文档编号E06B3/32GK202718550SQ20122031886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陈伟珍, 陈炳森, 张海明, 赵新业, 张光勇, 韦革聪, 韦必浪, 李智文, 谢庆炼 申请人:张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