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09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折叠的椅子,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椅主要由支架、面架和布料组成,展开后就可用于使用者休息。但现有的躺椅靠架和坐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十分不便,操作麻烦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躺椅角度调节十分不便,操作麻烦且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结构简单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主要由面架、设置于该面架上的布料以及与面架连接的支架组成,所述面架由端部顺次铰接的坐架、靠架和脚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架上与靠架铰接的一端设置有坐架延伸段,所述支架包括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上的第一底架,中间部位铰接于坐架另一端的第二底架,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底端、另一端与脚架铰接的连接杆,一端铰接于靠架、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顶端的扶杆,固定于第一底架上的角度调节杆,以及一端铰接于靠架上、另一端固定有角度调节件的角度调节架;所述角度调节件上设置有与角度调节杆大小相匹配的调节槽。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所述靠架上端铰接有支撑架。为了便于折叠,所述支撑架通过铰接件与靠架相铰接。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所述靠架通过“U”型铰接件铰接于坐架上平面,所述第一底架通过“L”型铰接件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下平面。为了便于坐架与靠架之间角度的调节,从而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求,所述调节槽的数量为四个。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度,所述扶杆上设置有扶手。为了便于折叠、使本实用新型折叠时更加方便,所述角度调节架铰接于扶杆与靠架铰接的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架上固定有角度调节杆,靠架上铰接有角度调节架,该角度调节架上设置有与角度调节杆配合卡接的角度调节件,通过角度调节件上的调节槽与角度调节杆配合,从而实现靠架与坐架之间角度的调节,进而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端与第二底架下端铰接、另一端与脚架中间部位铰接的连接杆,展开时,通过连接杆可以将脚架撑起,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平面的长度以及坐架、靠架、脚架之间的平整度,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度;3、本实用新型靠架上端铰接有支撑架,有效避免展开时靠架端部下坠,提高使用者的休息质量,该支撑架通过铰接件与靠架相铰接,通过该铰接件的设置,更好地实现支撑件的折叠;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方便、舒适、实用;适于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底架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坐架,2-靠架,3-脚架,4-第一底架,5-第二底架,6-连接杆,7 一扶杆,8_角度调节杆,9-角度调节件,10-角度调节架,11-调节槽,12-支撑架,13-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所示,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主要由面架、设置于该面架上的布料以及与面架连接的支架组成,所述面架由端部顺次铰接的坐架1、靠架2和脚架3组成,所述坐架I上与靠架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坐架延伸段,所述支架包括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上的第一底架4,中间部位铰接于坐架I另一端的第二底架5,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5底端、另一端与脚架3铰接的连接杆6,一端铰接于靠架2、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5顶端的扶杆7,固定于第一底架4上的角度调节杆8,以及一端铰接于靠架2上、另一端固定有角度调节件9的角度调节架10 ;所述角度调节件9上设置有与角度调节杆8大小相匹配的调节槽11。本实用新型完全展开时,通过该连接杆可以有效撑起脚架,使脚架、坐架以及靠架位于同一平面上,进而达到展开平整的目的。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舒适度,所述扶杆上还设置有扶手。所述靠架2上端铰接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通过铰接件13与靠架2相铰接。通过该支撑架的设置,有效避免完全展开时靠架闭合端下坠,提高使用者的休息质量,同时可有效减轻角度调节杆的受力程度,达到增加稳定性的目的。本实施例中脚架、靠架、第一底架、第二底架、支撑杆均设置为“U”型,其连接设置关系如下坐架由两根横杆组成,所述两根横杆的一端与脚架的开口端铰接、两根横杆的另一端与靠架的开口端铰接,第一底架开口端铰接于坐架延伸段,第二底架开口端与扶杆铰接,支撑杆开口端铰接于靠架顶端,如图1所示。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同时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所述靠架2通过“U”型铰接件铰接于坐架I上平面,所述第一底架4通过“L”型铰接件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下平面,如图2所示。为了满足使用者需求,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槽1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该数量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设置。[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槽优选为四个,分别命名为第一调节槽、第二调节槽、第三调节槽、第四调节槽。当角度调节杆卡接于第四调节槽时,坐架与靠架之间的角度为120度;当角度调节杆卡接于第三调节槽时,坐架与靠架之间的角度为140度,角度调节杆卡接于第二调节槽时,坐架与靠架之间的角度为160度,角度调节杆卡接于第四调节槽时,坐架与靠架位于同一平面,通过对该第一调节槽的设置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平整的目的。同时,该调节槽对应的角度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设置,即如图1所示的折叠躺椅中,可将第一调节槽、第二调节槽、第三调节槽、第四调节槽对应的角度设置为90度、110度、130度以及150度,此时,完全展开后,用支撑杆作支撑时,坐架与靠架之间的角度为180 度。为了达到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目的,所述角度调节架10铰接于扶杆7与靠架2铰接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需要收拢时,只需将角度调节架从角度调节杆上分开,使脚架和靠架均向坐架靠拢,并将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分别向对方也向坐架靠拢即可收起该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当需要调节坐架与靠架之间的角度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调节件从调节槽内取出,卡接于使用者所需的调节槽内即可。根据以上设计,就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主要由面架、设置于该面架上的布料以及与面架连接的支架组成,所述面架由端部顺次铰接的坐架(I)、靠架(2)和脚架(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架(I)上与靠架(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坐架延伸段,所述支架包括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上的第一底架(4),中间部位铰接于坐架(I)另一端的第二底架(5),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5)底端、另一端与脚架(3)铰接的连接杆(6),一端铰接于靠架(2)、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5)顶端的扶杆(7),固定于第一底架(4)上的角度调节杆(8),以及一端铰接于靠架(2)上、另一端固定有角度调节件(9)的角度调节架(10);所述角度调节件(9)上设置有与角度调节杆(8)大小相匹配的调节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架(2)上端铰接有支撑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通过铰接件(13)与靠架(2)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架(2)通过“U”型铰接件铰接于坐架(I)上平面,所述第一底架(4)通过“L”型铰接件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下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11)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7)上设置有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架(10)铰接于扶杆(7)与 靠架(2)铰接的位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稳定可调式折叠躺椅,主要解决了现有躺椅角度调节十分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面架、设置于该面架上的布料以及与面架连接的支架组成,所述面架由端部顺次铰接的坐架、靠架和脚架组成,所述坐架上与靠架铰接的一端设置有坐架延伸段,所述支架包括铰接于坐架延伸段上的第一底架,中间部位铰接于坐架另一端的第二底架,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底端、另一端与脚架铰接的连接杆,一端铰接于靠架、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架顶端的扶杆,固定于第一底架上的角度调节杆,以及一端铰接于靠架上、另一端固定有角度调节件的角度调节架;所述角度调节件上设置有与角度调节杆大小相匹配的调节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舒适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C1/035GK202908242SQ20122063105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勇 申请人:张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