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23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移动限位机构、第一门扇、第二门扇,其中移动限位机构由导轨、滑块、连接杆和滑轮构成,所述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呈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门扇的侧面上还做出有供滑轮滑行的滑轮槽;所述导轨竖向安装于第一门扇的侧边上,所述滑块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导轨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套于滑块上,所述滑轮安装于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并嵌装于第二门扇的滑轮槽中。从而使得门扇在推拉过程中,通过滑块在导轨上竖向自适应调节,以及连接杆穿套在滑块上的横向自适应调节,即使遇到不够平整的地面,门扇亦能够推拉畅顺,易推拉、省力。
【专利说明】 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玻璃建筑领域,特别一种金属建筑物的趟门扇之间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金属玻璃建筑物的趟门扇之间大都是没有设置专门的限位移动机构,使在门扇在推拉过程中,当遇到地面不够平整时,门扇与门扇之间不能自行根据地面平整性,自动作出适应性的调节,从而造成门扇推拉起来非常不畅顺,阻力非常大,十分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该移动限位结构可以使门扇与门扇在推拉过程中,能够根据地面平整性,自动作出适应性的调节,使得门扇推拉起来非常畅顺,易推拉、省力,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耐用性、装配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移动限位机构、第一门扇、第二门扇,其中移动限位机构由导轨、滑块、连接杆和滑轮构成,所述第一门扇与第二门扇呈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门扇的侧面上还做出有供滑轮滑行的滑轮槽;所述导轨竖向安装于第一门扇的侧边上,所述滑块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导轨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套于滑块上,所述滑轮安装于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并嵌装于第二门扇的滑轮槽中。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门扇与门扇之间设置有由导轨、滑块、连接杆、滑轮及滑轮槽等构成的移动限位机构结构,从而使得门扇在推拉过程中,通过滑块在导轨上竖向自适应调节,以及连接杆穿套在滑块上的横向自适应调节,即使遇到不够平整的地面,门扇亦能够推拉畅顺,易推拉、省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限位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耐用性、装配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规格的推拉门上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包括移动限位机构1、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其中移动限位机构由导轨11、滑块12、连接杆13和滑轮14构成,所述第一门扇2与第二门扇3呈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门扇3的侧面上还做出有供滑轮14滑行的滑轮槽31 ;所述导轨11竖向安装于第一门扇2的侧边上,所述滑块1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导轨11上,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穿套于滑块12上,所述滑轮14安装于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上并嵌装于第二门扇3的滑轮槽31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门扇在推拉过程中,通过滑块12在导轨11上竖向自适应调节,以及连接杆13穿套在滑块12上的横向自适应调节,即使遇到不够平整的地面,门扇亦能够推拉畅顺,易推拉、省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限位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耐用性、装配方便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规格的推拉门上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建筑物的门扇与门扇之间移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限位机构(I)、第一门扇(2)、第二门扇(3),其中移动限位机构由导轨(11)、滑块(12)、连接杆(13)和滑轮(14)构成,所述第一门扇(2)与第二门扇(3)呈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门扇(3)的侧面上还做出有供滑轮(14)滑行的滑轮槽(31);所述导轨(11)竖向安装于第一门扇(2)的侧边上,所述滑块(1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导轨(11)上,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穿套于滑块(12)上,所述滑轮(14)安装于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上并嵌装于第二门扇(3)的滑轮槽(31)中。
【文档编号】E06B3/46GK203394281SQ201320478447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李迅, 吴志勇 申请人:李迅, 吴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