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靠背床用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78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活动靠背床用床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靠背床用床垫,能够提高抬起靠背时的床垫的弯曲性,并防止对床使用者施加不舒服的应力。在罩体(40)上设有伸展部(50),所述罩体(40)对床垫的具有缓冲性的床垫主体进行包覆。伸展部(50)是在罩体(40)的下半部(40b)的一部分上,在床垫主体(1)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实施褶裥加工而成的。该伸展部(50)是包括床垫主体(1)弯曲的弯曲部的部分,伸展部(50)的区域是在床垫长度方向上的500mm以下的区域。若该区域的长度为L,对伸展部(50)的褶裥加工为将L+70mm至200mm的长度的罩体原材料加褶加工至L的长度。
【专利说明】活动靠背床用床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动靠背床用床垫,在活动靠背床抬起靠背地动作时,相对于床 的背部底部的抬起靠背动作而提高弯曲性。

【背景技术】
[0002] 在活动靠背床的底部上载置有床垫,患者等的床使用者横卧于床垫上。而且,活 动靠背床的底部被分割为对应于使用者的背的部分的背部底部、对应于腰的部分的腰部底 部、对应于大腿部的部分的膝部底部、以及对应于脚的部分的脚部底部,通常腰部底部被固 定,但是背部底部将腰部底部侧的端部作为转动中心而摆动。当该背部底部上升,作抬起靠 背动作时,床垫上的使用者的上半身被抬高,使用者构成容易读书或者看电视的姿势。
[0003] 另一方面,载置于活动靠背床的底部上的床垫是用布制的罩体对聚氨酯制的床 垫主体进行包覆而构成的。在该活动靠背床中,当背部底部相对于腰部底部摆动并上升 时(抬起靠背时),在背部底部与腰部底部的边界的部分,床垫也需要以锐角或者顺畅地弯 曲。在该床垫弯曲时,在床垫主体上,在其上表面侧施加收缩方向的应力,在其下表面侧施 加伸展方向的应力。因此,为了消除抬起靠背时的床垫主体的上表面侧的长度与下表面侧 的长度的相对差引起的弯曲性的劣化,公开有下述床垫:在床垫主体(芯材)中埋入波纹状 的伸缩部,通过该伸缩部伸缩,从而提高床垫主体的弯曲性(专利文献1)。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562940号公报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 但是,上述以往的床垫虽然提高了床垫主体的弯曲性,但是作为床垫来看的情况 下,在弯曲性上还存在问题。由于活动靠背床用的床垫的罩体的在抬起靠背时弯曲部分的 外周侧(下表面侧)被作用伸展的应力,因此一般使用编织物等的伸缩性优良的材质。但 是,作为罩体原材料,即使使用伸缩性优良的原材料,使宽度达到1m的床垫下表面的罩体 部分伸展也会产生较大的负担,是阻碍床垫主体下表面的伸展的主要原因。即,作为罩体原 材料,即使使用伸缩性优良的原材料,也会妨碍抬起靠背时的床垫的弯曲性。
[0009] 因此,提高靠背时,由于在床垫的上表面侧床垫(床垫主体以及罩体)容易收缩, 横卧于床垫上的床使用者(患者)的身体的下表面容易伸展,因此抬起靠背引起的床垫上 表面与身体下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动差容易变大。由此,剪切力作用于床垫使用者的皮 肤,在抬起靠背时床使用者受到不舒服的应力。
[0010] 另外,若要提高罩体的材质的伸缩性,则清洗时容易产生尺寸变化,在伸展的状态 下不收缩的可能性较大。在拉伸时越是不抵抗地伸展的材质原材料,这种问题越大。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靠背床用床垫,提高抬起靠 背时的床垫的弯曲性,并防止对床使用者施加不舒服的应力。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本发明的活动靠背床用床垫,用于活动靠背床,所述活动靠背床至少具有:支承床 使用者的背部的背部底部、支承腰部的腰部底部以及支承大腿部的腿部底部,所述背部底 部相对于所述腰部底部摆动,
[0014] 该活动靠背床用床垫的特点是,具有:
[0015] 床垫主体,所述床垫主体具有缓冲性,所述床垫主体支承床使用者的体重;以及
[0016] 罩体,所述罩体对该床垫主体进行包覆,
[0017] 所述罩体在包括弯曲部的一部分通过褶裥加工,仅在所述罩体的下表面或者在所 述罩体的下表面以及侧面设有床垫的长度方向的余长,所述弯曲部是在所述背部底部进行 抬起靠背以及放下靠背动作时所述床垫主体弯曲的部分。
[0018] 在该活动靠背床用床垫中,最好是,所述褶裥加工的部分形成于床垫的长度方向 上的长度L为500mm以下的区域,在所述长度L的区域,加褶加工有L+75mm至200mm长度 的罩体原材料。
[0019] 发明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床垫的罩体的包括弯曲部的部分的下半部实施褶裥加工,因 此在抬起靠背时床垫主体要弯曲时,褶裥加工的部分在床垫长度方向上扩展,成为罩体中 的弯曲部分下表面在床垫长度方向上伸展的状态。因此,没有罩体引起的弯曲性阻碍的限 制,提高了床垫主体的弯曲性,防止了床垫上表面的收缩。由此,尽量地缩小床垫上的床使 用者的身体的下表面与床垫上表面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差,不会有剪切力作用于床使用者的 皮肤,在抬起靠背时床使用者不会感到不舒服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 (a)是表不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床垫上表面的俯视图,图1 (b)是表不其主视图。
[0022]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床垫的床垫主体的立体图。
[0023] 图3是上述床垫主体的主视图。
[0024]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动作的立体图。
[0025] 图5(a)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床垫主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5(b)是 其主视图。
[0026] 图6(a)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床垫主体的其他变形例的立体图,图 6(b)是其主视图。
[0027] 符号说明
[0028] 1床垫主体
[0029] 2第1部件
[0030] 3, 4 第 2 部件
[0031] 5第4部件
[0032] 6第3部件
[0033] 10, 20上层床垫部件
[0034] 11第5部件
[0035] 13第6部件
[0036] 21第7部件
[0037] 22第8部件
[0038] 24第9部件
[0039] 25 第 10 部件
[0040] 26 第 11 部件
[0041] 27 第 12 部件
[0042] 28 第 13 部件
[0043] 40 罩体
[0044] 40a上半部
[0045] 40b 下半部
[0046] 50伸展部
[0047] 50a弯曲部
[0048] 50b长尺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活动靠背床用床垫进行说明。图1至图3是 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床垫的示图,图1表示床垫主体被罩体40包覆而成的床垫,图2以 及图3表示床垫主体。
[0050] 活动靠背床通常在床的长度方向上配置有背部底部、腰部底部、膝部底部以及脚 部底部,腰部底部被固定,背部底部相对于腰部底部将腰部底部侧的端部作为摆动中心而 摆动。另外,该膝部底部以及脚部底部构成腿部底部,大多情况下分别能够单独独立地摆 动,但腿部底部有时也不分割为膝部底部以及脚部底部而一体地被固定。背部底部支承床 使用者的背部,腰部底部支承腰部。因此,床使用者的大腿部被膝部底部或者脚部底部支 承。
[0051] 床垫主体1包括:具有对应于床的整个面宽度以及长度的第1部件2 ;第2部件3、 4,所述第2部件3、4与该第1部件2的头部侧以及脚部侧的部分的下表面接合;第3部件 6,所述第3部件6与第1部件2的腰部的部分的上表面接合;以及第4部件5,所述第4部 件5与在俯视时的第1部件2上的第3部件6与脚部侧第2部件4之间的部分的下表面接 合。第1部件2与第3部件6的上表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第2部件3、4以及第4部件5 的下表面与第1部件2中的腰部部分的下表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床垫主体1整体 构成为板状。第1部件2是,例如,硬度为200N(40%压缩)以上的聚酯硬质棉制的,第2部 件3、4以及第3部件6是,例如,硬度为50至130(40%压缩)的聚氨酯制的。第4部件5 相同的是聚氨酯制的,但硬度为150至500N(40%压缩),使其硬度比第2部件3、4以及第3 部件6高。聚酯硬质棉制的第1部件2构成床垫主体1的基本的结构材料,是在床的长度 方向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区域延伸的基材。另外,相当于腰部的第3部件6由稍微柔软的原 材料形成。另一方面,相当于大腿部的第4部件5由较硬的原材料形成,该第4部件5是由 比腰部的第3部件6硬的原材料形成的辅助部件。另外,该辅助部件即第4部件5的截面 形状如图2所示,腰部侧的部分为楔形,脚部侧的部分构成均匀厚度的平板状。该辅助部件 最好在床的长度方向上具有100mm以上的长度,宽度为150mm以上。
[0052]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罩体40的俯视图。如该图3所示,罩体40构成袋状,将 床垫主体1收纳于内部,并对床垫主体1进行包覆。在罩体40的床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边 和与其相连的两侧的边的一部分设有拉链41,通过开闭该拉链41,从而将床垫主体1收纳 于内部。该拉链41设于床的脚部侧。在罩体40的两侧部设有2对把手42,从而提供对床 垫进行搬运时的便利。例如,罩体40的上半部40a为编织制的,下半部40b为纺织制的,通 过将这些上半部40a以及下半部40b在罩体40的侧部接合,从而做成袋状。另外,能够在 罩体40的上表面上通过丝印产品标志等而进行标示。
[0053]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体40的下半部40b的一部分上,在床垫主体1的整个 宽度方向上实施褶裥加工,从而形成伸展部50。该伸展部50是,在背部底部相对于腰部底 部摆动时,在背部底部与腰部底部的边界包括床垫主体1弯曲的弯曲部的部分。而且,设于 包括该弯曲部的部分的伸展部50的区域是在床垫长度方向上500mm以下的区域。若该区 域的长度为L,对伸展部50的褶裥加工为将L+70mm至200mm的长度的罩体原材料加褶加工 至L的长度。
[0054] 即,褶裥加工也被称为在西服等中的褶子加工或者缝褶加工,是使材质带上褶子 并进行缝制的加工。S卩,作为罩体40的下半部40b,准备比上半部40a长75mm至200mm,例 如100mm的原材料。在该原材料阶段,将下半部40b比上半部40a长的尺寸作为Λ L。然 后,在长度为L的伸展部50,将下半部40b的侧部的上端部褶状地折叠,将L+ Λ L的部分折 叠为L的长度。然后,当将上半部40a与下半部40b在它们的侧面的下端部以及上端部进 行接合或者缝制,则在下半部40b的长度为L的伸展部50的区域,相当于长度为L+ Λ L的 部分汇集成褶状。
[0055] 另外,伸展部50设于包括弯曲部的罩体40的一部分,所述弯曲部是在背部底部进 行抬起靠背以及放下靠背动作时床垫主体1弯曲的部分,通过褶裥加工,仅在罩体40的下 表面或者在下表面以及侧面设有床垫的长度方向的余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展部50设 于罩体40的下半部。但是,由于在包括罩体40的下表面的位置进行褶裥加工,就能够在床 垫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余长,因此将伸展部50仅设在罩体40的下表面或者设在下表面以及 侧面即可。关于侧面,可以是侧面的整个范围,可以是从侧面的下表面开始的1/2或者1/3 的范围等的侧面的一部分。但是,罩体的上表面需要不出现褶裥加工。若罩体的上表面出 现褶裥加工,则罩体的上表面产生皱纹,会损害睡眠舒适感。褶裥加工的方向,例如,如上述 实施方式所示为床垫的宽度方向,需要在床垫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余长。
[0056] 在如上述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床垫中,将床垫载置于活动靠背床的底部上,若 将背部底部抬起,则如图4所示,在摆动的背部底部与固定的腰部底部之间的范围,床垫主 体1弯曲,罩体40也变形。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罩体40上形成有伸展部50,通过抬起靠背 而拉伸罩体40的下半部40b时,该伸展部50的褶裥加工伸展,罩体40的下半部40b的长度 相对于上半部40a变长。即,伸展部50的折叠的褶子被释放,构成长尺寸的长尺寸部50b。 此时,虽然罩体40的上半部40a的弯曲部50a的长度稍微缩小,但下半部40b在伸展部50b 伸展,因此上半部40a的弯曲部50a不会因为下半部40b受到较大的限制,上半部40a的弯 曲部50a的缩小尺寸极小。因此,床垫上的床使用者的身体的下表面与床垫上表面之间的 位置变化较小,不会在身体的皮肤上产生剪切力。另外,由于罩体40在抬起靠背时,其下半 部40b具有充足的长度伸展,因此能够防止罩体40在长度方向上对床垫主体1产生限制, 妨碍床垫主体1的弯曲。
[0057] 另外,若在床垫主体1的背部底部的弯曲部附近设置缝隙等的切口,能够提高床 垫主体1自身的弯曲性。由此,在抬起靠背时,由于提高了床垫主体1的弯曲性,并且没有 罩体40产生的限制(阻碍床垫主体1的弯曲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床垫的弯曲性。
[005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床垫中,由于辅助部件(第4部件5)由150至500N的较硬 的原材料形成,支承腰部的第3部件6由50至130N的较软的原材料形成,所以,床使用者的 腰部由于第3部件6而相对地容易下陷,由于支承大腿部的辅助部件(第4部件5)由150 至500N的较硬的原材料形成,所以床使用者的大腿部被辅助部件(第4部件5)支承,相对 地不下陷。因此,使用者的臀部(腰部)卡止于辅助部件(第4部件5),从而在床的长度方 向(脚下的方向)上不会偏移。另外,由于在罩体40上设有防滑加工部43,因此床垫自身 也与膝部底部(腿部底部)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不会在床的长度方向上产生偏移。 此外,在床使用者坐在床垫上的情况下,臀部受到来自辅助部件(第4部件5)的反作用力, 骨盆容易构成坐立的坐姿。
[0059] 另外,在该罩体40的下表面,对应于较硬的第4部件5的部分,S卩,对应于横卧于 床垫上的床使用者的大腿部的部分,通过防滑加工,也能够设置防滑部。该防滑部的防滑加 工能够通过贴附平面状的橡胶原材料而进行,该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该防滑部 最好是在床的长度方向上具有100mm以上的长度,宽度为150mm以上。
[0060] 床垫主体1的第1部件2由硬度为200N以上的聚酯硬质棉成型,该第1部件2配 置于床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但横卧于床上的使用者的腰部的部分在第1部件2上配置 有硬度为50至130N的较软的聚氨酯制的第3部件6,因此床使用者的背部以及腿部由较硬 的原材料支承,腰部由较软的原材料支承。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下层床垫部件1具有下述特 性:腰部容易下陷,背部以及腿部难以下陷。而且,将该床垫主体1的表里倒置的情况下,床 垫具有床使用者的腰部难以下陷,背部以及腿部容易下陷的特性。这样,仅通过选择床垫主 体1的表里,就能够改变床垫特性。
[0061] 图5是表示床垫主体1与上层床垫部件10层积的床垫的变形例的视图。如图5所 示,上层床垫部件10能够分离地重叠于床垫主体1上。该上层床垫部件10具有与床垫主 体1相同的平面形状(宽度以及长度),并由其中央部分的第5部件11与宽度方向的两端 部的第6部件13构成。第5部件11是例如硬度为50至130N(40%压缩)的聚氨酯制的, 第6部件13同样是例如聚氨酯制的,但硬度为150至500N(40%压缩),比中央部的第5部 件11硬。另外,端部的第6部件13的表面实施有粗面化处理12。
[0062] 在该情况下,上层床垫部件10与床垫主体1以重叠的状态收纳于罩体40内。在 上层床垫10的例如下表面的一部分上接合有子母贴,作为床垫主体1的上表面的原材料, 若采用具有子母贴功能的材料,则上层床垫部件10与床垫主体1能够通过子母贴可分离地 卡止,从而相互固定。作为具有该床垫主体1的子母贴功能的材料,能够用例如无膜聚氨酯 形成床垫主体1的第3部件6。该无膜聚氨酯是,为了提高清洗时的流水性以及干燥时的 通气性,而去除处于通常的聚氨酯泡沫组织中的较小的膜,仅留下框架的聚氨酯。由此,第 3部件6的上表面具有作为子母贴的功能,在上层床垫部件10的下表面的子母贴之间能够 使上层床垫部件10与床垫主体1相互卡止。
[0063] 在该床垫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与图2以及图3所示的床垫相同的效果。即,床垫 上的床使用者的身体的下表面与床垫上表面之间的位置变化较小,不会在身体的皮肤上产 生剪切力。另外,由于罩体40在抬起靠背时,其下半部40b具有充足的长度伸展,因此能够 防止罩体40在长度方向上对床垫主体1产生限制,妨碍床垫主体1的弯曲。此外,通过辅 助部件(第4部件5),能够防止床使用者的偏移。
[0064] 但是,在该床垫主体中,进一步通过上层床垫10能够对床垫的硬度进行各种调 整,从而取得能够改善睡眠舒适性的效果。即,在该床垫的情况下,患者坐在床的宽度方向 的端部,并构成要从床上起床的端坐的姿势时,由于上层床垫部件10的端部的第6部件13 的硬度比中央部高,所以患者容易从床上起床。而且,配置于床垫主体1的上面的上层床垫 部件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部分在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上被第5部件11占据,所述第5 部件11是由硬度为50至130N的较软的聚氨酯制的,因此通过床垫主体1进行的支承的相 对软硬关系不会变化。S卩,作为在床垫主体1上重叠有上层床垫部件10的床垫,床使用者 的背部以及腿部由比较硬的原材料支承,腰部由比较软的原材料支承。
[0065] 这样,在床使用者(患者)横卧于床上的情况下,其腰部(臀部)位于下述物体的 上面,所述物体是在最下层的硬度为200N以上的较硬的第1部件2的上面配置有硬度为50 至130N的第5部件11与硬度为50至130N的第3部件6的积层体,因此实质上腰部(臀 部)被硬度为50至130N的聚氨酯支承。另外,患者的背部位于下述物体的上面,所述物体 是在将硬度50至130N的第2部件3放置于最下层,并配置由硬度为200N (40 %压缩)以上 的较硬的聚酯硬质棉构成的第1部件2和硬度为50至130N的第5部件11的积层体,因此 较硬的第1部件2的影响较强,患者的背部被比腰部(臀部)硬的部分支承。腿部被与背 部相同硬度的部分支承。进一步,患者的大腿部位于硬度为150至500N的第4部件5、由 聚酯硬质棉构成的第1部件2和硬度为50至130N的第5部件11的积层体的上面,因此腰 部相比于原来,被比背部以及腿部硬的部件支承。这样,臀部被最软的部件(硬度为50至 130N)支承,背部以及腿部被比臀部的部件硬的部件支承,大腿部被比背部以及腿部的部件 硬的部件支承。因此,该床垫的患者容易翻身,并且患者的臀部被硬度为50至130N的部件 支承,所以体压分散性优良,睡眠舒适性与体压分散性的双方平衡优良。而且,如上所述,患 者容易从床上起床。因此,床垫主体1与上层床垫部件10的组合是具有睡眠舒适感与体压 分散性优良、端坐位置稳定的功能的标准型的床垫。
[0066] 图6表示其他的上层床垫部件20。该上层床垫部件20在床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沿 床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2个第7部件21以及第8部件22。该第8部件22的厚度均匀 的部分与厚度逐渐减小、上表面是倾斜的倾斜面23的部分在床的长度方向上相连。而且, 在第7部件21以及第8部件22的平坦的表面上配置有第9部件24以及第10部件25,在 第8部件22的倾斜面23上配置有第11部件26。这些第9部件24、第10部件25以及第 11部件26具有均等的厚度。在床的宽度方向上的这些第7部件21以及第8部件22的两 侧方上,配置有在床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上延伸的第12部件27,在该第12部件27的上面配 置有沿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13部件28。这些第7部件21?第13部件28相互接合,从 而一体地构成。第7部件21是例如硬度为50至130N(40%压缩)的聚氨酯制的,第8部 件22是例如硬度为150至500N(40%压缩)的聚氨酯制的,第9部件24、第10部件25以 及第11部件26是例如硬度为50至130N(40 %压缩)的聚氨酯制的。而且,第12部件27 是例如硬度为200N(40%压缩)以上的聚酯硬质棉制的,第13部件28是例如硬度为50至 130N(40%压缩)的聚氨酯制的。该上层床垫部件20为双层结构,从而能够更任意并且广 泛地调整床垫上的位置的硬度。
[0067] 另外,仅以床垫主体1,也具有作为床上的床垫所需要的功能。因此,床垫主体1具 有对于各种的患者等共同的必需的功能,具有最低限度的睡眠舒适感,仅以下层床垫部件 1,也具有作为供患者横卧的床垫的功能。床垫主体1,如上所述,横卧于其上的患者容易移 动,并且臀部的体压分散性优良。图2以及图3所示的床垫主体1的厚度为,例如7cm,可 以称为薄型的床垫。图5所示的下层床垫部件1与上层床垫部件10组合的标准型的平台 化床垫的上层床垫部件10的厚度为例如9cm,如图6所示的床垫主体1与上层床垫部件20 组合的防褥疮型的平台化床垫的上层床垫部件20的厚度为例如12. 5cm。如此,由于上层床 垫部件的厚度不同,最好准备对应于各厚度的罩体40。即,对应患者等的床使用者的特殊性 而附加的功能,即,每个床使用者所需的功能由上层床垫部件提供,床垫整体的厚度根据该 上层床垫部件的厚度而变化,因此最好准备对应于其的适当的罩体。
[0068] 如图6所示,代替上层床垫部件10而将上层床垫部件20与床垫主体1组合使用 的情况下,硬度为50至130N的第7部件21和硬度为150至500N的第8部件22配置在床 的长度方向上,硬度为150至500N的第8部件22的厚度在倾斜面23的部分沿床的长度方 向逐渐减小,因此硬度也同样地逐渐降低。因此,在上层床垫部件20的情况下,在床的长度 方向上硬度会变化。即,床使用者的背部被较软的第7部件21支承,臀部被相对较硬的第 8部件22支承,第8部件22的硬度随着向脚部侧而变低。而且,由于上层床垫部件20为 双层结构,在其上层配置有较软的第9部件24、第10部件25以及第11部件26,所以床使 用者的触感较好。另外,由于臀部的第8部件22的硬度相对较硬,所以即使在身体中相对 较重的臀部在上层床垫部件20内下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该臀部到达下层床垫部件1, 即防止所谓的触底。另外,在上层床垫部件20的情况下,由于在床的端坐位置的位置硬度 较高,端坐位置稳定,例如在康复中的患者在端坐位置容易站起来。但是,与上层床垫部件 10不同,在上层床垫部件20的情况下,端坐位为双层结构,若下层的第12部件27的硬度 为200N以上则较硬,但是由于若其上层的第13部件28的硬度为50至130N则较软,所以 床使用者的触感较舒适。
[0069] 此外,在上层床垫部件20的情况下,如上述地,端坐位置稳定,并且在仰卧位以及 侧卧位的情况下都能够获得优良的体压分散性,另外在抬起靠背30°以下时也能够获得优 良的体压分散性。上层床垫部件20为双层结构,若厚度为例如12. 5cm,则比单层结构的上 层床垫部件10 (厚度为例如9cm)厚3. 5cm,因此与床使用者的接触面积比上层床垫部件10 的大。因此,组合该上层床垫部件20与床垫主体1而成的床垫的情况下,体压分散性极其 优良,对防止褥疮极其有效。即,该床垫是具有对仰卧位、侧卧位、以及抬起靠背时的体压分 散性优良的功能的防褥疮型的床垫。另外,若使上层床垫部件更软,厚度更厚,则与患者的 身体的接触面积更大,体压分散性更优良,从而能够组装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床垫。
[0070] 如上所述,对应于床使用者的固有的特性而选择具有必需的功能的上层床垫部 件,将其与共通使用的1个床垫主体1组合,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的特性的床垫。在一般的患 者的情况下,使用上层床垫部件10,在褥疮较显著的患者的情况下,使用上层床垫部件20。 床垫主体1共通地使用于全部患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更换上层床垫部件就能 够获得对应于患者的固有的特性必需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准备具有该功能的专用的床垫, 在医院以及护理设施中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在家庭护理的情况下,被护理者的病情也以月 单位或者年单位变化。当初没有褥疮的被护理者,经过长时间,褥疮有时会变严重,但即使 在这样病情变化的情况下,仅更换上层床垫部件,就能够获得当时最合适的特性的床垫。因 此,能够节约护理所需要的费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仅将上层床垫部件变更为适 当的上层床垫部件,从而能够附加对应于床使用者固有的特殊性的功能,因此能够容易并 且低成本地获得具有对于床的使用者来说最合适的功能的床垫,能够显著地减少用于该定 制的费用。
[0071]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72] 在本发明中,抬起活动靠背床的靠背时,罩体不会妨碍床垫主体的弯曲性,不会对 横卧于床垫上的床使用者的身体施加不舒服的应力。因此,本发明对活动靠背床的适宜的 使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权利要求】
1. 一种活动靠背床用床垫,用于活动靠背床,所述活动靠背床至少具有:支承床使用 者的背部的背部底部、支承腰部的腰部底部以及支承大腿部的腿部底部,所述背部底部相 对于所述腰部底部摆动, 该活动靠背床用床垫的特征在于,具有: 床垫主体,所述床垫主体具有缓冲性,所述床垫主体支承床使用者的体重;以及 罩体,所述罩体对该床垫主体进行包覆, 所述罩体在包括弯曲部的一部分通过褶裥加工,仅在所述罩体的下表面或者在所述罩 体的下表面以及侧面设有床垫的长度方向的余长,所述弯曲部是在所述背部底部进行抬起 靠背以及放下靠背动作时所述床垫主体弯曲的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靠背床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褶裥加工的部分形 成于床垫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为500mm以下的区域,在所述长度L的区域,加褶加工有 L+75mm至200mm长度的罩体原材料。
【文档编号】A47C27/14GK104116348SQ20141016344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三木勇人, 永野丰, 有松崇行, 加藤敦司 申请人: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