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57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椅背包括窄幅部、宽幅部以及过渡部;过渡部的两侧边沿形成靠腿部,宽幅部与过渡部的两侧连接处形成包围侧翼;椅座包括设置侧方靠部以及支撑部;侧方靠部的最外侧边沿形成支撑侧翼,侧方靠部最外侧边沿形成弧形靠边,侧方靠部的另一侧边沿与支撑部的前端边沿弧形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在方便人朝四个方向坐都能得到舒适感且造型美观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专利说明】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椅领域,具体涉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背景技术】
[0002]餐椅一般设置在比较休闲的场所,如餐厅、咖啡厅等,一般这些休闲场所人主要是放松为主,这样就会有各个方向坐的需求,但是现有设计的餐椅,由于椅背的设计问题,人在反向坐的时候会压迫胸口导致胸部不适,侧重则会压迫大腿下侧,导致容易腿麻。
[0003]又如发明专利,号CN102389228A所公开的一种餐椅,其特征在于,椅背和座面为一体式结构,椅背和座面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面,在座面的下方四角分别安装有椅腿。但是该发明还是没有解决解决让人可以舒适的在椅子上四方向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在方便人朝四个方向坐都能得到舒适感且造型美观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椅背、椅座以及椅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包括设置在所述椅背的底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窄幅部、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顶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窄副部与所述宽幅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窄幅部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两端点的连线距离小于所述宽幅部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两端点的连线距离,所述过渡部的两侧边沿的上端与所述宽幅部的宽度方向上两侧最外端相连,所述过渡部的两侧边沿的下端与所述窄幅部的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最外端相连,所述过渡部的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向所述椅背的中心轴线方向弧形弯曲靠拢形成能契合人体大腿正面上侧曲线的靠腿部,所述宽幅部与所述过渡部的两侧连接处朝向人体方向弯曲形成配合人体背部弧线的包围侧翼;所述的椅座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部长度方向上的可以在人侧坐时支撑人体大腿部的侧方靠部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方靠部之间的用以支撑人体臀部的支撑部;所述侧方靠部的最外侧边沿的中间部沿着所述椅座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弯曲形成可以贴合人体臀部侧面曲线同时又可以在人体侧坐时分开人体双脚的支撑侧翼,所述侧方靠部自所述支撑侧翼最外侧端点至所述支撑部后端边沿的相同侧最外侧端点的方向上的边沿的中间部向所述椅座的中心点方向弯曲形成贴合人体大腿下侧曲线的弧形靠边,所述侧方靠部的另一侧边沿与所述支撑部的前端边沿弧形连接。
[000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椅背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压紧所述椅背的表面使被压紧处下陷的压紧线,两条相邻的所述压紧线之间凸起形成能提供人体接触部柔软舒适感的软质凸垫。这么设置的目的是提升人在坐的时候得舒适感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压紧线自所述窄幅部的底端边沿穿过所述过渡部至所述宽幅部的上端边沿辐射线型设置在所述椅背的表面,所述的软质凸垫的宽度自所述窄幅部至所述宽幅部方向逐渐增大。这样就能兼顾到人侧坐的时候得接触面的舒适度,同时美观。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椅座表面设置有多条所述压紧线,且所述压紧线由所述椅座的后端边沿向所述椅座的前端边沿与所述支撑侧翼的最外侧端点方向辐射线型设置,相邻两条所述压紧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软质凸垫,所述软质凸垫的宽度自所述椅座的后端边沿至所述椅座的前端边沿方向逐渐增大。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椅背的所述压紧线的数量与所述椅座的所述压紧线的数量相坐寸ο
[00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宽幅部的顶端边沿由中心点处向两侧边沿弧形向下弯曲连接所述的包围侧翼,所述的包围侧翼的水平位置至所述椅座表面的水平面的距离为480mnT550mm。在这个距离上,包围侧翼的最外侧端点位于人体的腋下,这样第一不会对肩部造成挤压感,第二还能在向后坐的时候不顶到人的肩膀。
[00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椅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椅脚的椅脚固定装置,所述的椅脚固定装置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椅背的L型连接装置。
[00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L型连接装置的椅背连接处的最下端至所述椅脚固定装置的连接处为向外侧弯曲的弧线型。
[00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椅脚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椅脚固定装置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成15°?20°角度,与所述的椅脚固定装置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以及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成45°角度向外倾斜设置。通过实验得出,样的角度设置十分稳定。
[00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椅脚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平行短边朝向所述椅脚固定装置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方向。
[0015]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平面的椅背,这样的椅背没有特别为人体反向坐的时候为人体的大腿部让出容纳空间的设计,椅座的侧面也没有设置能在人体侧坐时不压迫人体大腿的设计,导致人在长时间保持以上两种方向的坐姿时容易腿麻和部位酸痛。
[0017]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过渡部的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向所述椅背的中心轴线方向弧形弯曲靠拢形成能契合人体大腿正面上侧曲线的靠腿部,所述宽幅部与所述过渡部的两侧连接处朝向人体方向弯曲形成配合人体背部弧线的包围侧翼;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在人体向后坐的时候保证人体两腿之间的阻隔物既椅背所占空间非常小,人的腿部有足够的容纳空间,同时靠腿部还能保证人的腿部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便调整放置姿势,消除了人腿麻痹的可能性。所述侧方靠部的最外侧边沿的中间部沿着所述椅座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弯曲形成可以贴合人体臀部侧面曲线同时又可以在人体侧坐时分开人体双脚的支撑侧翼,这样的设置就可以在人正坐的时候分散了人臀部侧面的压迫力,为臀部侧面提供支撑感,同时在人侧坐时能支撑人的一侧大腿,使人不需要特别用力的去保持坐姿也能很好的坐在椅座上,同时侧方靠边与弧形靠边的根据人体曲线的设置更加能提升人大腿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中的特殊结构都能兼顾两种以上的用途,且都根据人体曲线设置,这是现有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如下:
[0021]1-椅背、2-椅座、3-椅脚、4-压紧线、5-软质凸垫、6_椅脚固定装置、7_L型连接装置、101-窄幅部、102-宽幅部、103-过渡部、201-侧方靠部、202-支撑部、203-弧形靠边、1031-靠腿部、1032-包围侧翼、2011-支撑侧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至图2所不,本实施例包括椅背1、椅座2以及椅脚3,椅背I与椅座2的表面采用软质的海绵材质制成,椅脚3采用木质材质,外表面涂漆工艺。椅座2的底部设置有用以连接椅脚3的椅脚固定装置6,椅脚固定装置6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椅背I的L型连接装置7。L型连接装置7的椅背I连接处的最下端至椅脚固定装置6的连接处为向外侧弯曲的弧线型。椅脚3的中心轴线与椅脚固定装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成15°角度,与椅脚固定装置6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以及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成45°角度向外倾斜设置。椅脚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平行短边朝向椅脚固定装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方向。L型连接装置7为椅脚固定装置6向后方方向的延伸段向上以一定的弧度翻起,翻起的弧度为0.41 π,L型连接装置7与椅背I的背面连接,连接部分为直板设置,不设有任何弧度曲线,4个椅脚3固定在椅脚固定装置6的两侧。L型连接装置7与椅脚固定装置6均为与椅脚3 —样的木质材质制成。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椅背I包括设置在椅背I的底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窄幅部101、设置在椅背I的顶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幅部102以及设置在窄副部与宽幅部102之间的过渡部103。窄幅部101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两端点的连线距离小于宽幅部102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两端点的连线距离,过渡部103的两侧边沿的上端与宽幅部102的宽度方向上两侧最外端相连,过渡部103的两侧边沿的下端与窄幅部101的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最外端相连,过渡部103的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向椅背I的中心轴线方向弧形弯曲靠拢形成能契合人体大腿正面上侧曲线的靠腿部1031,宽幅部102与过渡部103的两侧连接处朝向人体方向弯曲形成配合人体背部弧线的包围侧翼1032。椅座2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部长度方向上的可以在人侧坐时支撑人体大腿部的侧方靠部201以及设置在两个侧方靠部201之间的用以支撑人体臀部的支撑部202。侧方靠部201的最外侧边沿的中间部沿着椅座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弯曲形成可以贴合人体臀部侧面曲线同时又可以在人体侧坐时分开人体双脚的支撑侧翼2011,侧方靠部201自支撑侧翼2011最外侧端点至支撑部202后端边沿的相同侧最外侧端点的方向上的边沿的中间部向椅座2的中心点方向弯曲形成贴合人体大腿下侧曲线的弧形靠边203,侧方靠部201的另一侧边沿与支撑部202的前端边沿弧形连接。
[002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椅背I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压紧椅背I的表面使被压紧处下陷的压紧线4,两条相邻的压紧线4之间凸起形成能提供人体接触部柔软舒适感的软质凸垫5。压紧线4自窄幅部101的底端边沿穿过过渡部103至宽幅部102的上端边沿辐射线型设置在椅背I的表面,软质凸垫5的宽度自窄幅部101至宽幅部102方向逐渐增大。椅座2表面设置有多条压紧线4,且压紧线4由椅座2的后端边沿向椅座2的前端边沿与支撑侧翼2011的最外侧端点方向辐射线型设置,相邻两条压紧线4之间设置有软质凸垫5,软质凸垫5的宽度自椅座2的后端边沿至椅座2的前端边沿方向逐渐增大。椅背I的压紧线4的数量与椅座2的压紧线4的数量相等。
[002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宽幅部102的顶端边沿由中心点处向两侧边沿弧形向下弯曲连接包围侧翼1032,包围侧翼1032的水平位置至椅座2表面的水平面的距离为500mmo
[0027]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包括椅背(1)、椅座(2)以及椅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1)包括设置在所述椅背(1)的底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窄幅部(101 )、设置在所述椅背(1)的顶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幅部(102)以及设置在所述窄幅部与所述宽幅部(102)之间的过渡部(103);所述窄幅部(101)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两端点的连线距离小于所述宽幅部(102)的宽度方向上最外侧两端点的连线距离,所述过渡部(103)的两侧边沿的上端与所述宽幅部(102)的宽度方向上两侧最外端相连,所述过渡部(103)的两侧边沿的下端与所述窄幅部(101)的宽度方向上两侧的最外端相连,所述过渡部(103)的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向所述椅背(1)的中心轴线方向弧形弯曲靠拢形成能契合人体大腿正面上侧曲线的靠腿部(1031),所述宽幅部(102)与所述过渡部(103)的两侧连接处朝向人体方向弯曲形成配合人体背部弧线的包围侧翼(1032); 所述的椅座(2)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部长度方向上的可以在人侧坐时支撑人体大腿部的侧方靠部(20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方靠部(201)之间的用以支撑人体臀部的支撑部(202);所述侧方靠部(201)的最外侧边沿的中间部沿着所述椅座(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向上弯曲形成可以贴合人体臀部侧面曲线同时又可以在人体侧坐时分开人体双脚的支撑侧翼(2011 ),所述侧方靠部(201)自所述支撑侧翼(2011)最外侧端点至所述支撑部(202 )后端边沿的相同侧最外侧端点的方向上的边沿的中间部向所述椅座(2 )的中心点方向弯曲形成贴合人体大腿下侧曲线的弧形靠边(203),所述侧方靠部(201)的另一侧边沿与所述支撑部(202)的前端边沿弧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压紧所述椅背(1)的表面使被压紧处下陷的压紧线(4),两条相邻的所述压紧线(4)之间凸起形成能提供人体接触部柔软舒适感的软质凸垫(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线(4)自所述窄幅部(101)的底端边沿穿过所述过渡部(103)至所述宽幅部(102)的上端边沿辐射线型设置在所述椅背(1)的表面,所述的软质凸垫(5)的宽度自所述窄幅部(101)至所述宽幅部(102)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2)表面设置有多条所述压紧线(4),且所述压紧线(4)由所述椅座(2)的后端边沿向所述椅座(2)的前端边沿与所述支撑侧翼(2011)的最外侧端点方向辐射线型设置,相邻两条所述压紧线(4)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软质凸垫(5),所述软质凸垫(5)的宽度自所述椅座(2)的后端边沿至所述椅座(2)的前端边沿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1)的所述压紧线(4)的数量与所述椅座(2)的所述压紧线(4)的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幅部(102)的顶端边沿由中心点处向两侧边沿弧形向下弯曲连接所述的包围侧翼(1032),所述的包围侧翼(1032)的水平位置至所述椅座(2)表面的水平面的距离为480mnT5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2)的底部设置有用以连接所述椅脚(3)的椅脚固定装置(6),所述的椅脚固定装置(6)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椅背(1)的L型连接装置(7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连接装置(7)的椅背(1)连接处的最下端至所述椅脚固定装置(6)的连接处为向外侧弯曲的弧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脚(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的椅脚固定装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成15°?20°角度,与所述的椅脚固定装置(6)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以及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均成45°角度向外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四方向坐的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脚(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平行短边朝向所述椅脚固定装置(6)的垂直方向的中心轴线方向。
【文档编号】A47C7/00GK204071274SQ20142054455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国民 申请人:安吉县聚源家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