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93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包括:手柄、指圈弹簧、挡圈、复位弹簧、拨轮和卡圈,在手柄的方孔内至少有二个向方孔中心突出的凸起,在手柄安装端的圆周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豁口,在挡圈有一限位块,指圈弹簧装在挡圈的外侧,指圈弹簧包括:套圈和指簧,套圈套装在手柄安装端,指簧通过一个豁口装在手柄的方孔内,复位弹簧装在指圈弹簧的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豁口内,拨轮装在复位弹簧的外侧,拨轮是一个有两个拨轮内臂和两个拨轮外臂的圆环,两个拨轮内臂分别插装在两个豁口内,两个拨轮外臂之一抵住限位块,卡圈固定安装在拨轮的外侧的手柄安装端上,指圈弹簧、复位弹簧和拨轮被固定在挡圈和卡圈之间。
【专利说明】门把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门把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门把手种类繁多,它们成对地安装在门的内、外两侧,两个门把手通过方杆连成一体,方杆通常是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把手上,在螺钉脱落的情况下,门把手容易脱落,在使用过程中,方杆与把手中的方孔的进行配合,由于门把手经常受到冲击,方杆和方孔均容易磨损,使方杆和方孔之间间隙变大,这时,在转动门把手时,会产生噪音,方杆与方孔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久而久之无法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在现有门把手中,用螺钉将方铁把手连接在一起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用螺钉来连接的门把手,它克服了现有门把手的缺陷。
[0004]为了完成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它包括:手柄、指圈弹簧、挡圈、复位弹簧、拨轮和卡圈,手柄是一个中空的手柄,在手柄的中心有一方孔,在手柄安装端与手柄之间有一台阶,挡圈套装在手柄安装端,并靠在台阶上,其中:在手柄的方孔内至少有二个向方孔中心突出的凸起,在手柄安装端的圆周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豁口,在挡圈有一限位块,指圈弹簧装在挡圈的外侦U,指圈弹簧包括:套圈和指簧,套圈套装在手柄安装端,指簧通过一个豁口装在手柄的方孔内,复位弹簧装在指圈弹簧的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豁口内,拨轮装在复位弹簧的外侧,拨轮是一个有两个拨轮内臂和两个拨轮外臂的圆环,两个拨轮内臂分别插装在两个豁口内,两个拨轮外臂之一抵住限位块,卡圈固定安装在拨轮的外侧的手柄安装端上,指圈弹簧、复位弹簧和拨轮被固定在挡圈和卡圈之间;
[0006]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其中:所述凸起为四个,它们沿着在手柄的方孔径向均匀分布。
[0007]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其中:所述复位弹簧为圆形盘簧;
[0008]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其中:所述挡圈上还开有两个安装孔;
[0009]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其中:在手柄安装端开有一个卡圈槽,卡圈被装在卡圈槽内;
[0010]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其中:所述的门把手还包括:面板,面板扣装在远离手柄安装端侧的挡圈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其中:所述的门把手还包括:面板,面板固定在远离手柄安装端侧的手柄上,挡圈扣装面板内。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门把手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方杆与门把手之间无需螺钉连接,安装方便;
[0014]2、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中装有指圈弹簧,该指圈弹簧可以缓冲来自外力的冲击,减少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相互磨损,消除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晃动间隙。
[0015]3、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可以与各种各样的门进行配合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把手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侧向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在图2中,拆除了面板和方杆,只画出了装配有挡圈的状态;
[0018]图3为图1的侧向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在图3中,拆除了面板和方杆,只画出了装配有挡圈和指圈弹簧的状态;
[0019]图4为图1的侧向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在图4中,拆除了面板和方杆,只画出了装配有挡圈、指圈弹簧和复位弹簧的状态;
[0020]图5为图1的侧向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在图5中,拆除了面板和方杆,只画出了装配有挡圈、指圈弹簧、复位弹簧和拨轮的状态;
[0021]图6为图1A-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7为指圈弹簧的放大示意图。
[0023]在图2至图5中,为了清楚起见,图中未画方孔8内的凸起7。
[0024]在图1至图7中,标号I为手柄;标号2为指圈弹簧;标号3为挡圈;标号4为复位弹簧;标号5为拨轮;标号6为卡圈;标号7为凸起;标号8为方孔;标号9为卡圈槽;标号10为安装孔;标号11为限位块;标号12为豁口 ;标号13为拨轮外臂;标号14为拨轮内臂;标号15为台阶;标号16为手柄安装端;标号17为指簧;标号18为套圈;标号19为方杆;标号20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包括:手柄1、指圈弹簧2、挡圈3、复位弹簧4、拨轮5、卡圈6和面板20,面板20扣装挡圈3上,或者面板20同时固定在手柄I和扣装在挡圈3上。手柄I是一个中空的手柄,在手柄I的中心有一方孔8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手柄安装端16与手柄I之间有一台阶15,挡圈3套装在手柄安装端16,并靠在台阶15上,挡圈3上还开有两个安装孔10。
[0026]如图1和图6所示,在方孔8内有四个向方孔8中心突出的凸起7。
[0027]如图2至图5所示,在手柄安装端16的圆周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豁口 12。在挡圈3有一限位块11,指圈弹簧2装在挡圈3的外侧。如图7所示,指圈弹簧2包括:套圈18和指簧17。如图1和图3所示,套圈18套装在手柄安装端16,指簧17通过一个豁口 12装在方孔8内。
[0028]如图1和图4所示,复位弹簧4装在指圈弹簧2的外侧,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11上,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豁口 12内,复位弹簧4为圆形盘簧。
[0029]如图1和图5所示拨轮5装在复位弹簧4的外侧,拨轮5是一个有两个拨轮内臂14和两个拨轮外臂13的圆环,两个拨轮内臂14分别插装在两个豁口 12内,两个拨轮外臂13之一抵住限位块11,限位块11在两个拨轮外臂13之间,两个拨轮外臂13之间距离决定门把手的转动角度。在拨轮5的外侧的手柄安装端16上开有一个卡圈槽9,卡圈6被装在卡圈槽9内,指圈弹簧2、复位弹簧4和拨轮5被固定在挡圈3和卡圈6之间。
[0030]在安装时,按照图2至图5的顺序,在两个手柄安装端16上分别依次安装挡圈3、指圈弹簧2、复位弹簧4、拨轮5和卡圈6,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门把手。然后将方杆19的一端插入一个门把手的方孔8中,上述方杆19的另一端插入到门的安装孔内,并从门的安装孔中伸出,再将从安装孔伸出的方杆19另一端插入到另一个门把手的方孔8中,然后通过螺栓(图中未画出)和挡圈3中的安装孔10,将上述两个门把手固定在门的两侧。最后再把面板20扣装在挡圈3上。
[0031]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门把手,它包括:手柄(1)、指圈弹簧(2)、挡圈(3)、复位弹簧(4)、拨轮(5)和卡圈(6),手柄⑴是一个中空的手柄,在手柄⑴的中心有一方孔(8),在手柄安装端(16)与手柄(I)之间有一台阶(15),挡圈(3)套装在手柄安装端(16),并靠在台阶(15)上,其特征在于:在方孔(8)内至少有二个向方孔(8)中心突出的凸起(7),在手柄安装端(16)的圆周上开有两个对称的豁口(12),在挡圈(3)有一限位块(11),指圈弹簧(2)装在挡圈(3)的外侧,指圈弹簧(2)包括:套圈(18)和指簧(17),套圈(18)套装在手柄安装端(16),指簧(17)通过一个豁口(12)装在方孔⑶内,复位弹簧⑷装在指圈弹簧(2)的外侧,复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11)上,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豁口(12)内,拨轮(5)装在复位弹簧(4)的外侧,拨轮(5)是一个有两个拨轮内臂(14)和两个拨轮外臂(13)的圆环,两个拨轮内臂(14)分别插装在两个豁口(12)内,两个拨轮外臂(13)之一抵住限位块(11),卡圈(6)固定安装在拨轮(5)的外侧的手柄安装端(16)上,指圈弹簧(2)、复位弹簧⑷和拨轮(5)被固定在挡圈(3)和卡圈(6)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为四个,它们沿着在方孔(8)径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4)为圆形盘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3)上还开有两个安装孔(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手柄安装端(16)开有一个卡圈槽(9),卡圈(6)被装在卡圈槽(9)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把手还包括:面板(20),面板(20)扣装在远离手柄安装端(16)侧的挡圈(3)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把手还包括:面板(20),面板(20)固定在远离手柄安装端(16)侧的手柄(I)上,挡圈(3)扣装面板(20)内。
【文档编号】E05B1/00GK204252649SQ201420708181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郭萌 申请人:北京安恒利通科技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