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279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百叶窗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横式百叶窗、百褶帘或挽起式窗帘等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百叶窗的升降装置,存在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在该百叶窗的升降装置中,在沿横向固定于窗框上的横长形上梁内的一侧配设有叶片操作装置,从该叶片操作装置朝向上梁的下方垂悬有操作绳。进而,叶片升降轴(驱动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上梁内,在叶片升降轴上沿横向安装有卷绕升降绳的圆筒状卷绕锥筒(卷绕轴)。

在上述构成的升降装置中,当向叶片拉升方向操作操作绳时,叶片升降轴向升降绳卷绕方向转动,从而升降绳呈螺旋状地卷绕于卷绕锥筒的外周面上。通过该卷绕,安装在升降绳下端部的下梁和叶片被拉升。

在此,对于向卷绕锥筒安装升降绳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在卷绕锥筒的开口端部形成有贯通该开口端部的内外面的切口状的槽。另外,将升降绳的前端系紧打结,形成结扣。将该升降绳的结扣的根部插入卷绕锥筒的槽内并将结扣引入卷绕锥筒内。由此,经由槽将结扣卡定在卷绕锥筒的内部,从该结扣开始经由槽延伸的绳部分呈被配置于卷绕锥筒的外周面上的状态。当将盖体的凸缘部插入该卷绕锥筒的开口端部并嵌合时,被引入卷绕锥筒内部的结扣被夹在该卷绕锥筒内部与盖体的凸缘部之间,从而被固定。通过该固定,使得升降绳不会从卷绕锥筒中脱落。

另外,作为向卷绕锥筒安装升降绳的安装结构的其他例子,存在有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具备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能够嵌合于卷绕锥筒外周面上的C字形固定用环,利用该固定用环以如下方式固定升降绳。即,将升降绳的前端部分配置在卷绕锥筒的开口端部的外周面上,使固定用环在夹着该配置的升降绳的状态下嵌在卷绕锥筒的外周面上。由此,升降绳以被固定用环夹住而不会从卷绕锥筒脱落的 方式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许3249785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许3249617号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在升降绳于中途断裂等情况下,需要更换升降绳。此时,必须从卷绕锥筒上拆下盖体后取下断裂的升降绳。但是,从卷绕锥筒上拆下盖体时,需要进行拧下多个螺丝、或拆下牢固地组装于卷绕锥筒而难以取下的盖体等耗费工时的操作。因此,存在用于更换升降绳的操作工时变高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为了将升降绳固定在卷绕锥筒上,使用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固定用环进行固定。因此,升降装置的部件数增加,故存在组装工时变高、或因为制造固定用环而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在上述背景下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更换升降绳,并且能够降低因升降绳的安装而产生的组装成本或制造成本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具有将升降绳的端部固定在卷绕轴上的结构,其中,该升降绳根据用于使遮蔽部件上升或下降的操作绳的操作而卷绕在卷绕轴上或者从卷绕轴上解绕,该百叶窗的升降装置的特征在于:将设置在所述升降绳一端的被卡定部以该被卡定部露出于外部的方式卡定在卡定部中,所述卡定部设置在所述卷绕轴、与所述卷绕轴的一端部嵌合的盖体、所述卷绕轴与所述盖体之间这三处位置中的任意一处位置上。

根据该构成,在升降绳于中途断裂的情况下,由于升降绳一端的被卡定部呈露出于外部的状态,因此,操作者仅通过捏住该露出的被卡定部将升降绳拔出,便能够从卷绕轴上取下升降绳。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卷绕轴上取下升降绳。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是设置在所述卷绕轴与所述盖体之间的第一卡定部;该第一卡定部配置在与嵌合有该盖体的所述卷 绕轴的外周面相对置的位置处,并且具有所述卷绕轴侧敞开且沿该卷绕轴的轴向贯通的开口;在将所述盖体嵌合在所述卷绕轴上的状态下,形成四周被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卷绕轴的外周面包围、且直径小于所述被卡定部的贯通孔,插入该贯通孔中的所述升降绳的所述被卡定部卡定在该贯通孔的一端侧上;所述第一卡定部具有使卡定在该贯通孔一端侧的被卡定部露出于外部的露出部。

根据该构成,在升降绳于中途断裂的情况下,操作者仅通过捏住从第一卡定部的露出部露出的被卡定部将升降绳拔出,便能够从卷绕轴上取下升降绳。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卷绕轴上取下升降绳。

另外,在将新的升降绳安装到卷绕轴上时,将处于未设置被卡定部的状态的升降绳的一端从贯通孔的一侧插入,并向另一侧伸出。进而,将该伸出的升降绳的一端从露出部拉出并形成被卡定部(例如结扣),使该被卡定部卡定在贯通孔中即可。因而,能够容易地将升降绳安装到卷绕轴上,从而能够容易地更换升降绳。

另外,也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利用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固定用环来安装升降绳。因此,由于无需其他独立部件,故与需要固定用环的现有装置相比,能够降低因升降绳的安装而产生的组装成本或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卡定部是设置在所述卷绕轴或所述盖体上的第二卡定部;该第二卡定部呈凸状地竖立设置在所述卷绕轴或所述盖体的外周面上,并且,在该凸状的部分上具有沿该卷绕轴的轴向贯通且宽度小于所述被卡定部的槽;在所述第二卡定部的槽中插入所述升降绳并将所述被卡定部卡定在该槽的一端侧上。

根据该构成,在升降绳断裂时,若第二卡定部的上端处于朝向下方的状态,则升降绳会从第二卡定部的槽中脱落,因此无需进行将升降绳取下的处理。即使第二卡定部的上端处于朝向上方的状态,由于被卡定部仅处于嵌在第二卡定部的槽中的状态,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第二卡定部取下升降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能够容易地更换升降绳,并且能够降低因升降绳的安装而产生的组装成本或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的结构,其中,(a)是升降装置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A1-A1剖面图。

图3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中嵌合在卷绕轴上的盖体和卷绕轴的一端部分的结构,其中,(a)是盖体和卷绕轴的一端部分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A2-A2剖面图。

图4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中将盖体嵌合在卷绕轴上的部分的结构,其中,(a)是将盖体嵌合在卷绕轴上的部分的剖面图,(b)是从(a)所示的箭头Y1方向观察时的向视图。

图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中有关将升降绳安装于卷绕轴上的安装结构,其中,(a)是表示配设有绳卡定部的卷绕轴一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b)是配设有绳卡定部的卷绕轴一端部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横式百叶窗

2 梁

3 操作绳

4 升降绳

4a 结扣

5 方向控制绳

6 下梁

7 叶片

10 升降装置

11 滑轮

12 离合器机构

13 驱动轴

14 卷绕轴

15 轴承部件

18 障碍物检测停止装置

20 叶片驱动装置

30 速度调节装置

40 盖体

41 第一盖体部件

42 第一圆筒部

43 第二圆筒部

44 圆环板

45 绳卡定部

45a 横梁

45b 纵梁

45c 开口

47 第二盖体部件

48 第三圆筒部

49 第四圆筒部

50 绳卡定部

50a 纵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构成>

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应用于横式百叶窗中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横式百叶窗的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横式百叶窗1具备:固定在窗框上的上梁(head box)2、从上梁2的侧端部悬挂下来的环状操作绳3、从上梁2悬挂下来的升降绳4、以及从上梁2悬挂下来的方向控制绳(rudder cord)5。

进而,横式百叶窗1还具备:安装在升降绳4的下端部的下梁(bottom rail)6和支承于方向控制绳5上的多枚叶片7(遮蔽部件)。

方向控制绳5呈前后一对地配置于室内侧和室外侧。多枚叶片7沿上下方向呈等间隔地支承于前后的方向控制绳5、5之间。

上梁2内收纳有用于使下梁6及各叶片7上升或下降的升降装置10和用于使各叶片7翻动的叶片驱动装置20。

升降装置10具备滑轮(pulley)11、与滑轮11相连接的离合器机 构12、与离合器机构12相连接的驱动轴13、与驱动轴13相连接的卷绕轴14、以及将卷绕轴1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加以支承的轴承部件15。

滑轮11收纳于上梁2的侧端部,操作绳3的上端部挂在该滑轮11上。

离合器机构12是将滑轮11和驱动轴13之间连接或分离的装置。在离合器机构12的一侧(图1的左侧)上配置有轴承部件15。

轴承部件15具有底板部和竖立设置在底板部上的左右两个侧壁,且轴承部件15是将卷绕轴1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加以支承的支架。

另外,在轴承部件15的底板部的图1的右侧端部上,形成有用于引导升降绳4和方向控制绳5沿垂直方向垂挂的孔部。

卷绕轴14为圆筒状的部件,卷绕轴14的两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轴承部件15的两侧壁上。其中,在卷绕轴14的一端部(面向图面时的左侧)上安装有后述的盖体40。

驱动轴13插入于卷绕轴14中,并且以卷绕轴14与驱动轴13联动而进行转动的方式将驱动轴13和卷绕轴14嵌合。卷绕轴14上固定有升降绳4的上端部。

在升降装置10中,当转动操作操作绳3而使滑轮11转动时,经由离合器机构12使驱动轴13和卷绕轴14进行转动。

然后,通过将升降绳4卷绕在卷绕轴14上,能够使下梁6上升,从而通过下梁6从下方的叶片7开始依次将各叶片7抬升,由此能够使各叶片7上升。

另外,当将卷绕在卷绕轴14上的升降绳4解绕而使下梁6下降时,从上方的叶片7开始各叶片7依次被方向控制绳5支承并依次展开。

当使下梁6下降时,通过利用离合器机构12将滑轮11与驱动轴13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能够使下梁6利用其自重而下降。

上梁2内收纳有速度调节装置30,当下梁6利用其自重下降时,该速度调节装置30通过对卷绕轴14施加制动力而调节下梁6的下降速度。作为速度调节装置30,能够利用调速器或液压缓冲器等的减速装置。

另外,在盖体40的内部设有障碍物检测停止装置18(参照图2中的(b)),当下梁6在下降过程中接触到障碍物时,障碍物检测停止装置18使卷绕轴14停止转动,从而使下梁6停止。

障碍物检测停止装置18构成为:当下梁6在下降过程中接触到障碍物从而升降绳4的张力变小时,使挡块(stopper)从卷绕轴14的端部突出并与轴承部件15卡合,从而使卷绕轴14停止转动。

叶片驱动装置20具备倾斜轴21和与倾斜轴21相连接的倾斜卷筒(tilt drum)22。另外,叶片驱动装置20支承在轴承部件15上。

倾斜轴21经由齿轮机构与滑轮11相连接,并且,倾斜轴21构成为与滑轮11联动而进行转动。

倾斜卷筒22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轴承部件15上的圆筒状部件。倾斜轴21经由齿轮机构与倾斜卷筒22连接,从而倾斜卷筒22与倾斜轴21联动而进行转动。

在倾斜卷筒22的外周面上卷绕有螺旋状的倾斜弹簧(tilt spring)22a,而且该倾斜弹簧22a被紧固在倾斜卷筒22的外周面上。

另外,在倾斜弹簧22a上固定有前后两条的方向控制绳5、5的上端部。

当在各叶片7呈水平的状态下转动操作操作绳3而使滑轮11转动时,驱动轴13和倾斜轴21进行转动。然后,在叶片驱动装置20中,倾斜卷筒22和倾斜弹簧22a与倾斜轴21联动而进行转动,从而使前后的方向控制绳5、5中的一条方向控制绳下降,而另一条方向控制绳上升。由此,被支承在前后的方向控制绳5、5之间的各叶片7立起,各叶片7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重叠。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对有关上述升降装置10中向卷绕轴14安装升降绳4的安装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2中示出升降装置10的结构,其中,(a)是升降装置10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A1-A1剖面图。图3中示出升降装置10中的嵌合于卷绕轴14的开口端部(也仅称为“端部”)上的盖体40和卷绕轴14的一端部分的结构,其中,(a)是盖体40和卷绕轴14的一端部分的俯视图,(b)是(a)所示的A2-A2剖面图。图4中示出将盖体40嵌合在卷绕轴14上的部分的结构,其中,(a)是将盖体40嵌合在卷绕轴14上的部分的剖面图,(b)是从(a)所示的箭头Y1方向观察时的向视图。

如图2中的(a)所示,在卷绕轴14的开口端部(面向图面时的左侧)上嵌合有盖体40。如图3中的(a)和(b)所示,盖体40是由第 一盖体部件41和第二盖体部件47组合而成。

第一盖体部件41形成为:直径尺寸彼此不同的圆筒状的第一圆筒部42和第二圆筒部43隔着圆环板44呈左右一体地被固定。进而,在圆环板44的处于卷绕轴14侧的侧面上,呈一体地形成有图3中的(a)所示的俯视形状呈“コ”形的绳卡定部45。需要说明的是:绳卡定部45是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卡定部或第一卡定部。

第一圆筒部42的直径小于第二圆筒部43的直径,如图4中的(a)所示,第一圆筒部42的直径形成为插入并嵌合于卷绕轴14的内部的直径尺寸。另外,圆环板44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筒部43的直径。当第一圆筒部42嵌合在卷绕轴14中时,呈卷绕轴14的开口端面与圆环板44抵接的状态。

绳卡定部45以下述方式被固定在圆环板44上,即:在第一圆筒部42被插入卷绕轴14的内部时,绳卡定部45位于卷绕轴14的外周侧(外周面的外侧)。另外,如图3中的(b)所示,绳卡定部45相对于第一圆筒部42呈上下对称地固定在圆环板44的一面上。在各绳卡定部45与第一圆筒部42之间分别形成有能够供卷绕轴14的开口端部插入的间隔G1。进而,如图3中的(a)所示,绳卡定部45的俯视形状呈“コ”形。该绳卡定部45是通过将平行延伸的两侧横梁45a的末端固定在圆环板44上并利用纵梁45b将两侧横梁45a的前端彼此之间连接,由此形成为“コ”形。

如图3中的(b)所示,各横梁45a具有高度H1,纵梁45b具有高度H1一半以下尺寸的高度H2。纵梁45b固定在横梁45a的超过高度H1一半的上侧,且其一部分从横梁45a的上方突出。在纵梁45b的下面侧形成有从该下面至卷绕轴14外周面的高度为H3的开口45c(参照图4中的(a)和(b))。该高度H3形成为比升降绳4的结扣4a的最小外径部分小的尺寸。另外,由各横梁45a、纵梁45b及圆环板44的面围成的俯视形状呈长方形的部分成为:在如图3中的(a)的虚线所示将升降绳4的结扣4a以下述方式卡定时使结扣4a露出于外部的露出窗(露出部)45d。

开口45c朝向卷绕轴14的插入方向贯通并开口,开口45c的第一圆筒部42侧(卷绕轴14侧)呈敞开状态。即,绳卡定部45具有弓状 的开口45c。另外,开口45c构成为:如图4中的(a)所示,在将第一圆筒部42插入卷绕轴14中并嵌合时,开口45c的敞开侧被卷绕轴14的外周面堵住而成为贯通孔。如图4中的(b)所示,该贯通孔从图4中的(a)的箭头Y1方向所观察到的形状呈:被以卷绕轴14的轴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的两段弧和由两条横梁45a形成的平行直线包围而成的大致方形。另外,贯通孔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升降绳4的结扣4a的外径,是结扣4a无法通过的尺寸。

如图3中的(a)和(b)所示,在从卷绕轴14上拆下盖体40的状态下,将升降绳4的结扣4a的根部插入开口45c中,将结扣4a配置在绳卡定部45的露出窗45d中进行临时卡定。该临时卡定是通过由人用手按压插入于开口45c的结扣4a的根部等而进行。当在该临时卡定的状态下将第一圆筒部42插入卷绕轴14的内部并嵌合时,配置在绳卡定部45内侧部分的结扣4a被由开口45c形成的贯通孔卡定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结扣4a是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被卡定部。除了结扣4a以外,被卡定部也可以是能够安装在升降绳4的端部且不会从贯通孔通过的其他部件。

接下来,第二盖体部件47形成为下述形状,即:被插入并嵌合于第二圆筒部43内部的圆筒状的第三圆筒部48和直径尺寸小于第三圆筒部48的圆筒状的第四圆筒部49呈前后一体地固定而形成的错层形状。如图2中的(b)所示,在将障碍物检测停止装置18配置于第一盖体部件41的内部之后,将该第二盖体部件47嵌入第一盖体部件41中。该嵌入的第二盖体部件47如图3中的(b)所示被插入并嵌合于第二圆筒部43的内部。第二盖体部件47如图2中的(a)和(b)所示被轴承部件15以可转动的方式加以支承。

<实施方式的动作>

对在如上所述的构成中例如当升降绳4在中途断裂时将升降绳4拆下并安装新的升降绳4这一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当升降绳4在中途断裂时,由于升降绳4是在中途断裂,因此捏住从绳卡定部45的露出窗45d露出的结扣4a而拔出升降绳4即可。

之后,在将新的升降绳4安装到卷绕轴14上时,如图1所示,操 作者将下端(另一端)连接在下梁6上的升降绳4穿过轴承部件15的孔部并引导至卷绕轴14的外周面。进而,将该被引导的升降绳4的上端(一端)从图4中的(a)所示的利用开口45c形成的贯通孔的一侧插入,并向另一侧伸出。将该伸出的升降绳4的前端从露出窗45d拉出并打结,从而形成结扣4a。当将该结扣4a拉回露出窗45d时,升降绳4因下梁6的重量而被拉向卷绕轴14的方向,因此结扣4a被贯通孔卡定。另外,在升降绳4的上端难以从开口45c通过时,以利用金属丝状的夹具等挤压的方式使升降绳的上端从开口45c通过。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百叶窗的升降装置10,在升降绳4于中途断裂的情况下,操作者仅通过捏住从绳卡定部45的露出窗45d露出的结扣4a并拔出升降绳,便能够从卷绕轴14上取下升降绳4。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卷绕轴14上取下升降绳4。

另外,在将新的升降绳4安装到卷绕轴14上时,将升降绳4的下端固定在下梁6上,并且,将从轴承部件15的孔部通过后被引导至卷绕轴14外周面的升降绳4的上端从绳卡定部45的利用开口45c形成的贯通孔的一侧插入,并向另一侧伸出。将该伸出的升降绳4的前端从露出窗45d拉出并打结而形成结扣4a,将该结扣4a拉回露出窗45d,从而使结扣4a被贯通孔卡定。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升降绳4安装到卷绕轴14上。

但是,也可以与上述插通方向相反地实施,即:将升降绳4的与结扣4a呈相反端的下端侧从开口45c穿过后引导至卷绕轴14的外周面,进而,从轴承部件15的孔部穿过后引导至下梁6,然后将该被引导的升降绳4的下端侧连接在下梁6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0,能够容易地更换升降绳4。另外,也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利用作为其他独立部件的固定用环来安装升降绳4。因此,由于不需要其他独立部件,因此与需要固定用环的现有装置相比,能够降低因升降绳4的安装所产生的组装成本或制造成本。

<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有关将升降绳4安装于卷绕轴14上的安装结构的其他例子进行说明。

图5中示出将升降绳4安装于卷绕轴14上的安装结构,其中,(a)是表示配设有绳卡定部50的卷绕轴14的一端部结构的立体图,(b)是配设有绳卡定部50的卷绕轴14的一端部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绳卡定部50是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卡定部或第二卡定部。

如图5中的(a)和(b)所示,在卷绕轴14的一端部的外周面上竖立地设置有绳卡定部50。

如图5中的(a)所示,绳卡定部50呈大致方形的板状,板状的下端以与卷绕轴14外周面的弯曲面相同的曲率弯曲,并固定在该外周面上。绳卡定部50是以使板状的左右两面分别朝向卷绕轴14的轴向的状态被固定。

另外,在绳卡定部50中,从板状的上端中央部至下端附近的位置处形成有纵槽50a。纵槽50a沿卷绕轴14的轴向贯通该绳卡定部50,并且以相同的宽度从下方向上方延伸,在上端附近呈向两侧倾斜直至上端,由此在上端附近形成为宽度逐渐扩大的形状。即,纵槽50a的上端的角部50b实施了倒角处理。另外,纵槽50a的以相同宽度延伸的槽部分的尺寸形成为能够供升降绳4穿过但结扣4a无法通过的尺寸。

因此,如图5中的(b)所示,当将升降绳4的结扣4a的根部插入绳卡定部50的纵槽50a中并将结扣4a配置在卷绕轴14的开口端侧时,便能够将升降绳4卡定,使其不脱落。这是因为:升降绳4的下端侧因下梁6的重量而被拉紧,因此结扣4a被卡定在纵槽50a中。在该卡定的状态下,由于结扣4a的外形尺寸大于纵槽50a的宽度,因此结扣4a不会从纵槽50a中脱落。另外,在将升降绳4的结扣4a的根部插入于纵槽50a中时,由于纵槽50a的上端形成有经过倒角处理的角部50b,因此容易插入。

如上所述,将升降绳4挂在竖立设置于卷绕轴14的外周面的绳卡定部50上并卡定,便能够容易地进行升降绳4的更换。例如,在升降绳4于中途断裂时,用于将升降绳4卡定在绳卡定部50上的力、即由下梁6的重量引起的拉力消失。因此,将结扣4a从纵槽50a中取出即可, 故能够容易地从卷绕轴14上取下升降绳4。

之后,在将升降绳4安装到卷绕轴14上时,将下端连接在下梁6上的升降绳4的结扣4a的根部插入绳卡定部50的纵槽50a中并将结扣4a卡定即可。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能够容易地更换升降绳4。另外,在升降绳4断裂的情况下,若绳卡定部50的上端处于朝向下方的状态,则升降绳4便会从绳卡定部50上脱落,因此不需要进行将升降绳4拆下的处理。即使绳卡定部50的上端处于朝向上方的状态,由于结扣4a的根部仅处于嵌在绳卡定部50的纵槽50a中的状态,因此也能够容易地从绳卡定部50上取下升降绳4。

另外,绳卡定部50的纵槽50a也可以为下述形状,即:槽的宽度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逐渐变窄,且上端附近的角部50b被实施倒角处理。此时,在升降绳4未断裂的正常情况下,能够使结扣4a的根部难以脱落。进而,在上述说明中构成为在绳卡定部50上沿着纵向形成有纵槽50a这一结构,但也可以取代该纵槽50a,而是在竖立设置的绳卡定部50上形成横向的槽或斜向的槽。另外,作为第二卡定部的绳卡定部50也可以设置在盖体40的第二圆筒部43的外周面上。进而,可以在圆环板44的外周边缘部形成类似纵槽50a的槽,并将其作为第二卡定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应用于具有多枚叶片的横式百叶窗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升降装置能够应用于罗马帘(挽起式窗帘)或百褶帘等的各种百叶窗(日射遮蔽装置)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