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28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枕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

背景技术:
每一使用者个体的身体构造、睡姿喜好、睡感要求均存在差异。传统概念的枕头,在高度、软硬度、材质等不可更换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个体之间千差万别的睡眠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户不同的睡眠需求,提供一种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一种组合式枕头的枕头模块,所述枕头模块为长条形的软性包体,具有枕面、侧面、端面及背面,所述枕头模块在其枕面的中部向其背面所在方向凹陷形成弧线形的护颈部,所述枕头模块的背面平整,位于所述护颈部的枕面至所述枕头模块的背面的距离从所述护颈部的中线位置向所述枕头模块的侧面逐渐减小,且所述枕头模块在其两所述端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其他枕头模块连接的纽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颈部在其中线位置的最大深度为2cm。一种组合式枕头,由多个枕头模块拼接构成,所述组合式枕头中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枕头的枕头模块且该枕头模块作为第一枕头模块,所述组合式枕头中还具有第二枕头模块;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为长方形软性包体,具有枕面、四个侧面及背面;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上设有弹力带和连接布;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弹力带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枕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连接布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背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自身的背面及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配合扣接;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设有所述连接布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设有所述弹力带的侧面相邻;所述第一枕头模块通过所述弹力带绑在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枕头中还具有第三枕头模块;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为长方形软性包体,具有枕面、四个侧面及背面;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上设有连接布;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连接布从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背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自身的背面及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配合扣接;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中较长的侧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中较长的侧面的长度,且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中较短的侧面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中较短的侧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并排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连接的侧面齐平,相邻的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枕头模块上的连接布与另一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上设有连接布的侧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上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的长度;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上连接布与相应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该侧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上弹力带与相应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该侧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上的连接布是从其较长的侧面与背面的交界处引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头模块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枕头模块并排放置且相邻的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枕头模块的连接布与另一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多个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连接的侧面齐平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枕头中还具有第四枕头模块,所述第四枕头模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的长度,所述第四枕头模块通过所述弹力带绑在相应地侧面上,且所述第四枕头模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的端面相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上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枕头模块长度的1/3,所述第四枕头模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枕头模块长度的1/3。一种组合式枕头,由多个枕头模块拼接构成,所述组合式枕头中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枕头的枕头模块且该枕头模块作为第一枕头模块,所述组合式枕头还具有第三枕头模块;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为长方体的软性包体,具有枕面、四个侧面及背面;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上设有连接布及弹力带;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连接布从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背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自身的背面及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配合扣接;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弹力带从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枕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设有连接布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相邻,且所述第三枕头模块设有连接布的侧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的长度;所述第一枕头模块通过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弹力带绑在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相应的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枕头模块有多个;所述组合式枕头还具有第四枕头模块,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上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枕头模块长度的1/3,所述第四枕头模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枕头模块长度的1/3,所述第四枕头模块通过所述第三枕头模块的弹力带绑在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上,且所述第四枕头模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的端面相对;多个所述第三枕头模块并排放置且设有弹力带的侧面齐平,相邻的所述第三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枕头模块的连接布与另一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上述组合式枕头的枕头模块(即第一枕头模块)为长条形的软性包体,主要用于颈肩部睡区,其能护颈和护肩并用,该枕头模块在中部凹陷形成护颈部,具有良好的承托力和回弹力,能够使仰睡到侧睡颈肩部都能平稳过渡与承托。特别是位于护颈部的枕面至枕头模块的背面的距离从护颈部的中线位置(所述中线位置在护颈部的中间,且沿枕头模块的长度方向延伸)向枕头模块的侧面逐渐减小,形成平稳的流线型过渡,较之传统的在中部直接凹陷且凹陷的底部与两侧具有较大的高度差,更符合人体颈肩部的工程学原理,特别适合喜爱仰侧睡且需要护颈肩的人群。并且,该枕头模块的两端设有纽扣,可用于与其他枕头模块相配合连接,以在端部对该枕头模块形成限位,防止枕头模块移动,保证组合式枕头的稳定性。纽扣设计简单大方,无需复杂的制作工艺,在保证组合式枕头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组合式枕头的第一枕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组合式枕头中第二枕头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组合式枕头中第四枕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组合式枕头中第三枕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其他实施例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其他实施例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其他实施例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式枕头的第一枕头模块10呈长条形,为软性包体。第一枕头模块10具有枕面、侧面、端面及背面。第一枕头模块10的枕面呈流线型设计,且在其枕面的中部向其背面所在方向凹陷形成弧线形的护颈部11。第一枕头模块10的背面平整,便于平稳的放置在床等睡眠场合。位于护颈部11的枕面至枕头模块的背面的距离从护颈部的中部向第一枕头模块10的侧面逐渐减小,且第一枕头模块10在其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其他枕头模块连接的纽扣12。第一枕头模块10中填充有乳胶或记忆棉,以使具有不同的软硬度,如填充乳胶的第一枕头模块10中度柔软,具有弹性触感,可无缝贴合颈椎,有利于释放肩颈部压力;又如填充记忆棉的第一枕头模块10硬度相对较硬,采用零压力或温感配方,配合护颈部的颈椎生理曲度,可零间隙托扶肩颈。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具有良好透气性和稳固定的乳胶,承托力好,弹性佳。本实施例的乳胶含有蜂巢式排气孔,具有良好的排湿和散热效果。记忆棉采用零压力与温感配方的记忆棉,以适应肩颈部支撑所需,如零压力配方能充分吸收压力,高密度均匀完整地支撑肩颈部,温感配方在稳固睡姿之余,能够充分感应人体重量及温度,自动调节受力状态,给予肩颈饱满支撑。第一枕头模块10的长度和宽度优选但不限于69cm*8cm,厚度根据不同的填充物类型,有不同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护颈部11在其中部的最大深度为2cm。该组合式枕头的第一枕头模块10为长条形的软性包体,主要用于颈肩部睡区,其能护颈和护肩并用。该第一枕头模块10的中部凹陷形成护颈部11,具有良好的承托力和回弹力,能够使仰睡到侧睡颈肩部都能平稳过渡与承托。特别是位于护颈部11的枕面至枕头模块的背面的距离从护颈部11的中部向第一枕头模块10的侧面逐渐减小,形成平稳的流线型过渡,较之传统的在中部直接凹陷且凹陷部分与两侧具有较大的高度差,更符合人体颈肩部的工程学原理。该护颈部11具有柔缓的翻身弧线,能够充分吸收压力,减少压迫感,可以满足各种睡姿,尤其是适合喜爱仰侧睡且需要护颈肩的人群。并且,该第一枕头模块10的两端设有纽扣12,可用于与其他枕头模块相配合连接,以在端部对该第一枕头模块10形成限位,防止第一枕头模块10移动,保证组合式枕头的稳定性。纽扣12设计简单大方,无需复杂的制作工艺,在保证组合式枕头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以下结合几个具体的组合式枕头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组合式枕头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请结合图1、图2和图3,实施例1的组合式枕头1由多个枕头模块构成。该组合式枕头1包括三个第二枕头模块20和一个上述第一枕头模块10。该组合式枕头1可区别仰睡与侧睡的头部睡感,稳定肩颈部支撑,适宜喜爱仰睡且需要护肩颈的人群。第二枕头模块20为长条形的软性包体,具有枕面、四个侧面及背面。第二枕头模块20的背面平整。第二枕头模块20上设有弹力带21和连接布22。第二枕头模块20的弹力带21从第二枕头模块20的枕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第二枕头模块20的背面扣接。第二枕头模块20的连接布22从第二枕头模块20的背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自身的背面及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配合扣接。第二枕头模块20的设有连接布22的侧面与设有弹力带21的侧面相邻。三个第二枕头模块20并排放置且相邻的第二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第二枕头模块的连接布22与另一第二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三个第二枕头模块20用于与第一枕头模块10连接的侧面齐平放置。第一枕头模块10通过弹力带21绑在第二枕头模块20的侧面上。弹力带21采用弹性布料制作,柔软舒适,且具有弹性,可以根据第一枕头模块10的外形充分包裹第一枕头模块10。第二枕头模块20的弹力带21及连接布22上设有扣眼(又称扣孔)23,相应地,第二枕头模块20的背面设有与该扣眼23位置及尺寸相适配的纽扣24。第二枕头模块20的弹力带21及连接布22通过扣眼23与纽扣24相配合扣接在第二枕头模块20的背面。弹力带21上的扣眼23的数量及与之相适配的纽扣24的数量优选有多个,配合弹力带21的弹性,在包裹第一枕头模块10后,纽扣24扣接的稳定性好,不易松散,可以保证第二枕头模块20与第一枕头模块10的稳定连接。此外,连接布22上的扣眼23的数量及与之相适配的纽扣24的数量也优选有多个,并呈阵列分布,如2*2的阵列,从而使相邻的第二枕头模块20之间可以稳定连接,不易移位或在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连接布22在与侧面的连接部位设有多条弹力条25。通过在该连接部位设置弹力条25,在与其他枕头模块连接时,可以使连接布22具有一定的弹性拉伸能力,可避免因枕头模块之间拉扯损坏连接布22,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弹力带21与连接布22优选为长方形。第二枕头模块20上设有连接布22的侧面的长度大于设有弹力带21的侧面的长度,且第二枕头模块20的连接布22与相应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该侧面的长度相等,第二枕头模块20的弹力带21与相应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该侧面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第二枕头模块20上设有弹力带21的侧面的长度等于枕头模块20的长度的1/3,从而三个第二枕头模块20的弹力带21可以完整的将枕头模块20包裹,形成有效且稳定的包覆力。由于弹力带21在枕面与侧面的交接处引出,再与背面扣接,在弹力带21包裹住第一枕头模块10时,弹力带21在枕面侧与背面侧对其他枕头模块施力平衡抵消,只有向侧面的挤压力,使第一枕头模块10与设有弹力带21的侧面紧密且完全贴合,不会形成间隙,并且由于三个弹力带21可以完全包裹第一枕头模块10,第一枕头模块10不会翻转滚动或移位,可以充分保证使用者的睡眠体验,不会有因连接部位脱节形成间隙或枕头模块之间发生相对移位有不舒服的体验。第二枕头模块20根据内部填充物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软硬度。第二枕头模块20填充有纤维、乳胶、乳胶颗粒及记忆棉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填充纤维的第二枕头模块20柔软,其中,纤维可以为聚酯纤维与植物纤维的复合纤维,纤维质感柔软,富有弹性,自然蓬松,保暖舒适,包裹感佳,适合用于头部睡区,尤其是仰睡时睡感更佳。乳胶颗粒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稳固性,且承托力好,弹性佳。乳胶颗粒优选圆柱形颗粒,睡感均匀,略带按摩感,配合承托力与透气性,可适用于多个睡区和多种睡姿,尤其适合头部支撑。填充乳胶或记忆棉的性质类似上述第一枕头模块10。第二枕头模块20的长度和宽度优选但不限于23cm*31cm,根据软硬度的不同,具有多种不同的厚度,以适应不同的人群的睡眠需求。第二枕头模块20上的连接布22的数量为两块,便于与其他枕头模块连接。实施例1的三个第二枕头模块20中填充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使使用者可以体验不同的睡感。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枕头模块2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如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如图8所示,该组合式枕头中第二枕头模块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枕头模块20与第一枕头模块10采用如实施例1类似的绑定方式拼接在一起,或者将连接布22与弹力带21的设置位置互换,以使两个第二枕头模块20的较长侧面齐平。实施例2请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实施例2的组合式枕头2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组合式枕头2在实施例1的组合式枕头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第二枕头模块20和一个第四枕头模块30。第四枕头模块30的长度小于第一枕头模块10的长度。第四枕头模块30的长度优选与第二枕头模块20设有弹力带21的侧面的长度一致。第四枕头模块30通过弹力带21绑在相应地侧面上,且第四枕头模块30的端面与第一枕头模块10的端面相对。第四枕头模块30的厚度从用于与第二枕头模块20连接的侧面至与该侧面相对的侧面逐渐减小,以适应人体肩颈部的曲线。第四枕头模块30的最大厚度与第二枕头模块20的厚度相同,从而在将第四枕头模块30绑在第二枕头模块20上后,第四枕头模块30与第二枕头模块20之间不会形成间隙且也没有高度差,不会有悬空的感觉,进一步保证睡眠体验。第四枕头模块30可填充记忆棉等填充物,具有不同的尺寸类型,如长度和宽度可以但不限于为23cm*8cm、23cm*8cm或23cm*8cm等。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枕头模块30及第二枕头模块20的数量也不限于上面所述,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组合,如也可以采用五个第二枕头模块20、一个第一枕头模块10和两个第四枕头模块30构成一组合式枕头,或采用更多的枕头模块构成。实施例3请结合图1、图6和图7,实施例3的组合式枕头3由多个枕头模块构成。该多个枕头模块包括三个第三枕头模块40和一个上述第一枕头模块10。第三枕头模块40为长方形的软性包体,具有枕面、四个侧面及背面。第三枕头模块40的背面平整。第三枕头模块40上设有弹力带(图未示)和连接布42。第三枕头模块40的弹力带从第三枕头模块40的枕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第三枕头模块40的背面扣接。第三枕头模块40的连接布42从第三枕头模块40的背面与其中一侧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自身的背面及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配合扣接。第三枕头模块40的设有连接布42的侧面与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相邻。三个第三枕头模块40并排放置且相邻的第二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第二枕头模块的连接布42与另一第二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三个第三枕头模块40用于与第一枕头模块10连接的侧面齐平放置。第一枕头模块10通过弹力带绑在第三枕头模块40的侧面上。弹力带采用弹性布料制作,柔软舒适,且具有弹性,可以根据第一枕头模块10的外形充分包裹第一枕头模块10。第三枕头模块40的弹力带及连接布42上设有扣眼43,相应地,第三枕头模块40的背面设有与该扣眼43位置及尺寸相适配的纽扣44。第三枕头模块40的弹力带及连接布42通过扣眼43与纽扣44相配合扣接在第三枕头模块40的背面。弹力带上的扣眼43的数量及与之相适配的纽扣44的数量优选有多个,配合弹力带的弹性,在包裹第一枕头模块10后,纽扣44扣接的稳定性好,不易松散,可以保证第三枕头模块40与第一枕头模块10的稳定连接。此外,连接布42上的扣眼43的数量及与之相适配的纽扣44的数量也优选有多个,并呈阵列分布,从而使相邻的第三枕头模块40之间可以稳定连接,不易移位或在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连接布42在与侧面的连接部位设有多条弹力条45。通过在该连接部位设置弹力条45,在与其他枕头模块连接时,可以使连接布11具有一定的弹性拉伸能力,可避免因枕头模块之间拉扯损坏连接布42,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弹力带与连接布42优选为长方形。第三枕头模块40的设有连接布42的侧面的长度大于第三枕头模块40的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的长度。第三枕头模块40的连接布42与相应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小于该侧面的长度,第三枕头模块40的弹力带与相应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该侧面的长度相等,且第三枕头模块40的连接布42的一侧与设有弹力带的侧面齐平。进一步,第三枕头模块40的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的长度等于枕头模块20的长度的1/3,从而三个第三枕头模块40的弹力带可以完整的将枕头模块20包裹,形成有效且稳定的包覆力。由于弹力带在枕面与侧面的交接处引出,再与背面扣接,在弹力带包裹住第一枕头模块10时,弹力带在枕面侧与背面侧对其他枕头模块施力平衡抵消,只有向侧面的挤压力,使第一枕头模块10与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紧密且完全贴合,不会形成间隙,并且由于三个弹力带可以完全包裹第一枕头模块10,第一枕头模块10不会翻转滚动或移位,可以充分保证使用者的睡眠体验,不会有因连接部位脱节形成间隙或枕头模块之间发生相对移位有不舒服的体验。第三枕头模块40根据内部填充物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软硬度。第三枕头模块40填充有纤维、乳胶、乳胶颗粒及记忆棉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填充纤维与乳胶颗粒的复合填充物的第三枕头模块40柔软,其中,纤维可以为聚酯纤维与植物纤维的复合纤维,纤维质感柔软,富有弹性,自然蓬松,保暖舒适,包裹感佳,适合用于头部睡区,尤其是仰睡时睡感更佳。乳胶颗粒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稳固性,且承托力好,弹性佳。乳胶颗粒优选圆柱形颗粒,睡感均匀,略带按摩感,配合承托力与透气性,可适用于多个睡区和多种睡姿,尤其适合头部支撑。填充纤维与记忆棉的具有中性硬度。填充乳胶或记忆棉的性质类似上述第一枕头模块10。第三枕头模块40的长度和宽度优选但不限于23cm*39cm,根据软硬度的不同,具有多种不同的厚度,以适应不同的人群的睡眠需求。第三枕头模块40上的连接布42的数量为两块,便于与其他枕头模块连接。实施例3的三个第三枕头模块40中填充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使使用者可以体验不同的睡感。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枕头模块4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如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如图8所示,用第三枕头模块40替换其中的第二枕头模块20,也即该组合式枕头中第三枕头模块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枕头模块40与第一枕头模块10采用如实施例1类似的绑定方式拼接在一起;或者采用如图4所示的组合方式,将其中的某一个第二枕头模块20换成第三枕头模块40即可;或者采用如9所示的组合方式,将一个第二枕头模块20、一个第三枕头模块40及一个第一枕头模块10组合;或者采用其他合适的组合方式。此外,如图10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多个第一枕头模块10并列放置且端面齐平的组合式枕头。多个第一枕头模块10可以采用绑带绑在一起,并在端部用绳扣将纽扣12锁在一起。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