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更换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93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尿布更换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尿布更换台。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被设置在电车车站等的公共设施的厕所等的壁面上的、作为用于更换婴幼儿的尿布的基台的尿布更换台(例如专利文献1)。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尿布更换台,一般具有平板状的更换台主体、被设置于更换台主体上且供婴幼儿平躺的垫、被固定于壁面上且对更换台主体以能够使之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基座。因此,尿布更换台能够切换为,更换台主体与壁面平行配置的未使用状态、和更换台主体与壁面垂直、即被水平配置的使用状态。

在尿布更换台的施工时,需要根据所设置的壁面的位置或周围的空间来变更垫相对于更换台主体的方向。此外,存在垫由于尿布更换台的持续使用而产生脏或破损等的必须进行更换的情况。因此,垫能够相对于更换台主体进行拆装。

垫相对于更换台主体的安装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即,在与更换台主体的上表面对置的垫的底面上设置爪状的多个突起,将各突起插入到被设置于与突起对应的位置处的更换台主体的孔部中,并且各突起以按扣方式嵌合在孔部内。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3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这样的按扣式的安装机构,如果在将垫安装于更换台主体之后欲再次将其拆下并对方向进行调节的情况下,爪部有时会发生弯折。由于在该情况下,必须将垫整体更换为新产品,因此,要求垫相对于更换台主体的的安装机构的耐用性。此外,由于根据该产品的特征,尿布更换台经常是跨数年而长期使用的,从而也要求安装机构的耐用性。另一方面,也要求垫的施工时以及维护时的拆装的简易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施拆装且具有耐用性优良的垫的安装机构的尿布更换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尿布更换台,其特征在于,具备:更换台主体,其具有卡合部;垫,其被配置在所述更换台主体上且具有能够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或所述被卡合部的一方为向横向延伸的突起,且另一方为接受该突起的接受部,所述突起与所述接受部卡合以使所述垫不从所述更换台主体脱离。并且,“横向”是指与在垫上供婴幼儿平躺的平坦的垫面平行的方向。

此外,根据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尿布更换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部为凹部或孔部。

此外,根据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尿布更换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卡合部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垫上,从而即使以使平躺在所述垫上的婴幼儿上下颠倒的方式将所述垫旋转180度而配置在所述更换台主体上,所述被卡合部也能够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此外,根据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尿布更换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台主体具有具备所述卡合部的分体的安装部件。

此外,根据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尿布更换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附近的所述更换台主体上,设置有物品载置部。

此外,根据另外的方式,提供一种尿布更换台,其特征在于,该尿布更换台为折叠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实现了如下的共有效果,即,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施拆装且具有耐用性优良的垫的安装机构的尿布更换台。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尿布更换台的立体图。

图2为从正上方对使用状态下的尿布更换台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3为垫的立体图。

图4为垫的另外的立体图。

图5为垫的纵剖视图。

图6为垫、上部第一外壳和上部第二外壳的俯视图。

图7为被安装于下部外壳上的上部第一外壳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突起与凹部的卡合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突起与凹部的卡合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垫的安装方法的图。

图11为表示突起与孔部的卡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全部附图中,对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共用的参照符号。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尿布更换台1的立体图。图2为对使用状态下的尿布更换台1从正上方进行观察时的图。

尿布更换台1具有用于对婴幼儿进行保护的带2、更换台主体10、设置于更换台主体10上的垫20、固定于壁面上的基座30。更换台主体10为平板状的部件,其上固定有垫20。垫20具有:表面被具有缓冲性能的缓冲部件覆盖并供婴幼儿平躺的平坦的垫面21、将平躺着的婴幼儿的头部配置于其中的头部侧部分22、和将脚部配置于其中的脚部侧部分23。

基座30具有上部基座31以及下部基座32。上部基座31对更换台主体10以能够使之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因此,尿布更换台1为,能够切换为更换台主体10与壁面平行配置的未使用状态(未图示)、和更换台主体10与壁面垂直、即被水平地配置的使用状态(图1)的折叠式。另外,由于下部基座32为从下方对上部基座31进行加强性支承的脚状的部件,因此,在上部基座31相对于壁面而被充分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将其省略。

在图2中,固定安装有尿布更换台1的壁面(未图示)位于图中上方。垫20的头部侧部分22被配置于图中左侧,垫20的脚部侧部分23被配置于图中右侧。因此,看护者朝向壁面而站在更换台主体10的右侧,并实施婴幼儿的尿布的更换操作等。另一方面,在于设置有尿布更换台1的壁面的右侧处存在有其他壁面或障碍物从而无法确保充分的空间的情况下,将垫20旋转180度而安装在更换台主体10上。即,在图2中,为了使平躺的婴幼儿的上下颠倒,在右侧配置垫20的头部侧部分22,在左侧配置垫20的脚部侧部分23。此时,看护者朝向壁面而站在更换台主体10的左侧实施婴幼儿的尿布的更换操作等。

在更换台主体10上,为了使看护者方便实施尿布更换等的操作而设置有几处放置行李等的物品的部位。例如,在图2中位于垫20的上方的更换台主体10的较宽的平面区域a上,能够配置较大的行李。平面区域a为被形成于垫20的外周壁和上部基座31的前表面之间的区域。即,平面区域a为被设置于垫20附近的物品载置部。此外,在更换台主体10的从壁面分离的两个角附近处,形成有构成用于卡挂行李的钩的凹部b。

在使用状态下的尿布更换台1上,更换台主体10具有:位于底面的下部外壳11、具有平面区域a的上部第一外壳12、和具有凹部b的上部第二外壳13。上部第一外壳12和上部第二外壳13在将垫20夹于其间的同时通过螺栓结合等的结合方法而被安装在下部外壳11上。因此,上部第一外壳12和上部第二外壳13实现了与垫20分体的安装部件的功能。下部外壳11、上部第一外壳12、和上部第二外壳13通过对硬质的塑料例如abs树脂实施一体成型从而被形成。

图3为垫20的立体图。图4为垫20的另外的立体图。图5为垫20的纵剖视图。图6为垫20、上部第一外壳12、和上部第二外壳13的俯视图。在图3至图6中,省略了覆盖垫20的表面的缓冲部件。即,垫20通过利用缓冲部件而对使硬质的塑料例如abs树脂一体成型而得到的结构体进行覆盖从而被形成。另外,在垫20中,也将在婴幼儿仰卧的状态下观察婴幼儿时的头部侧称为“上”,将脚部侧称为“下”,将左右仍然称之为“左右”。

如图2及图6所示,垫20从正上方和正下方观察时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外形。如上文所述,垫20具有头部侧部分22和脚部侧部分23,在头部侧部分22与脚部侧部分23之间,具有朝向中央而变得狭窄的躯干部分24。在垫20的外周处形成有通过连续的曲面而被构成的周壁25。另外,在图6中,为了对垫20和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的形状以及结构进行比较而将其以分离的方式来进行表示。

如图3及图5所示,周壁25被形成为左右和头部侧较高,脚部侧较低。具体而言,当将从垫面21起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设为高度时,左右第一周壁部25a例如具有70mm的高度,头部侧的第二周壁部25b例如具有85mm的高度。此外,垫20的躯干部分24的左右的第三周壁部25c与周围相比被形成为稍低,例如具有40mm的高度。并且,垫20的脚部侧的第四周壁部25d例如具有30mm的高度,且具有朝向垫面21而延伸的与其他周壁25的对应部分相比而较缓的倾斜面25e。

通过使垫20具有上文所述的结构,从而能够对平躺的婴幼儿以将其包入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保护,并能够以较为舒适的方式限制婴幼儿的移动。即,由于左右的第一周壁部25a被形成得较高,且具有狭窄的躯干部分24,从而能够防止婴幼儿的翻身,进而会顺利地实施尿布的更换操作。换言之,为了防止婴幼儿的翻身而将垫20的宽度设定得较窄,其结果为,与现有产品相比,能够不使整体的尺寸增大,而仅仅进一步扩大了用于放置行李的更换台主体10的平面区域a(物品载置部)。

此外,通过使与更换台主体10的平面区域a邻接的左右的第一周壁部25a具有一定程度的高度,从而即使看护者将行李放置在平面区域a上,也会防止行李倒向平躺在垫20中的婴幼儿的情况。此外,通过将头部侧的第二周壁部25b形成为最高,从而防止婴幼儿在平躺的状态下蹬踏着垫面21而向上移动的情况。并且,由于脚部侧的第四周壁部25d被形成为更低,因此能够防止婴幼儿坠下,并能够使婴幼儿沿着周壁25的倾斜面25e而落座,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鞋的更换等。

垫20具有向横向延伸的突起26。并且,“横向”是指与垫面21平行的方向。并且,“向横向延伸”并不一定为沿着垫面21的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还包括包含横向的方向成分在内的向斜下方等延伸的情况。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垫20的左右的第一周壁部25a的各自的外周面起、向左右方向外方、即向横向分别延伸有两个、共计四个突起26。各突起26为,与垫面21平行且整体上为平板状的部件。

图7为被安装于下部外壳11上的上部第一外壳12的立体图。参照图7与图6来对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进行说明。

参照图7,上部第一外壳12在与垫20的左右的一侧的两个突起26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两个凹部14以作为对突起26进行接受的接受部。此外,如图6所示,上部第二外壳13也与上部第一外壳12同样,在与垫20的左右的另一侧的两个突起2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两个凹部14以作为对突起26进行接受的接受部。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的与垫20对置的周缘部以与垫20的左右的第一周壁部25a的外形互补的方式形成。

此外,如图7所示,在与垫20对置的上部第一外壳12的表面上且周缘部附近的两端部上,形成有弯曲的槽部15。虽然未图示,但在上部第二外壳13的相应位置处也形成有的同样的槽部。因此,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具有共计四个槽部15。各槽部15被形成为与垫20的四个薄壁的角部27(图4以及图6)嵌合。

图8为表示突起26与凹部14的卡合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突起26与凹部14的卡合的剖视图。虽然在图8中表示了上部第二外壳13的凹部14与垫20的突起26的卡合,但垫20的突起26与上部第一外壳12的凹部14的卡合也为相同。垫20的突起26在将垫20安装于更换台主体10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凹部14的下方、即下部外壳11侧。因此,相对于垫20向从更换台主体10脱离的方向(在图9中为上方向)的移动,垫20的突起26与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卡合,即与更换台主体10的凹部14卡合,从而对垫20脱离的情况进行限制。此外,通过利用从三个方向进行包围的隔壁14a(图8)而形成凹部14,从而限制了突起26的移动。

图10为表示垫20的安装方法的图。垫20的安装操作在如下的情况下实施,即,尿布更换台1的施工时所实施的上下的变更、或者垫20的缓冲部件产生脏或破损等从而更换为新的垫20的情况。垫20的更换操作在更换台主体10为水平的状态、即尿布更换台1的使用状态下的位置上实施。

首先,操作者从图7所示的下部外壳11以及上部第一外壳12的状态起,将与上部第一外壳12对置的垫20的一侧的两个突起26配置在所对应的上部第一外壳12的凹部14附近处。此时,为了使垫20在最终实现突起26与凹部14的卡合的同时使垫20的角部27嵌合于上部第一外壳12的槽部15上,从而将垫20设为围绕与更换台主体10的转动轴线平行的轴线而进行了旋转的状态,即相对于更换台主体10而倾斜了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准备好上部第二外壳13,以将垫20的另一侧的两个突起26与所对应的上部第二外壳13的凹部14卡合,并同时使垫20的角部27嵌合于上部第二外壳13的槽部15的方式来实施安装。该状态被表示于图10中。

另外,上述的图8为从下方观察该状态下的上部第二外壳13以及垫20时的图。接下来,当将上部第二外壳13以与下部外壳11嵌合的方式而使之向下方下降时,垫20的角部27会与上部第一外壳12的槽部15嵌合,并且上部第二外壳13以及垫20会被配置在下部外壳11上。最后,通过螺栓结合等的结合方法而对上部第二外壳13进行固定,并完成安装。另外,由于垫20与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卡合,并被夹在上部第一外壳12与上部第二外壳13之间,因此,无需使用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结合方法。

在上述的安装步骤中,从上部第一外壳12被预先安装在下部外壳11上的状态(图7)开始,将处于一体安装有上部第二外壳13的状态下的垫20的一侧与上部第一外壳12侧抵接,并且在进行旋转的同时完成安装。但是,在例如由多人进行操作等情况下,也可以将处于被预先安装为一体的状态下的上部第一外壳12、垫20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以相对于下部外壳11而从上方覆盖的方式进行安装。即,在预先被安装为一体的状态下的上部第一外壳12、垫20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中,由于处于如下状态,即:垫20的角部27与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的槽部15嵌合,且垫20的突起26与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的凹部14卡合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安装。

如图6所示,包括有四个突起26的垫20的外形以中心点c为中心而呈点对称。因此,即使将垫20在图6中以中心点c为中心而旋转180度,即,即使以使平躺的婴幼儿上下颠倒的方式来配置垫20,也能够相对于更换台主体10而以可卡合的方式进行安装。在对垫20的配置进行变更时,通过以与上述安装时相反的步骤来实施操作从而将垫20从更换台主体10拆下。

另外,作为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的卡合部的凹部14即更换台主体10的凹部14、和作为被卡合部的垫20的突起26,只要能够相对于垫20从更换台主体10脱离的方向而相互卡合,则其各自分别也可以为任意的形状。例如,突起26也可以不为平板状而为圆柱状。此外,作为接受部的凹部14无需由隔壁14a形成,也可以仅为平坦的部分,还可以如图11所示那样,为供突起26插入的孔部16。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更换台主体10侧设置于横向上延伸的突起,在垫20侧设置能够与突起卡合的凹部或孔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无需使垫20与更换台主体10螺栓结合等,而是仅使上部第一外壳12以及上部第二外壳13螺栓结合即可,因而能够容易地实施拆装。因此,提高了垫20的配置的变更时或更换时的操作性能,并能够实现尿布更换台1的顺利的施工以及之后的维护工作。此外,由于垫20的安装并未采用使部件伴随有较大的弹性变形的按扣式的嵌合,而是通过刚性较高的、突起26以及凹部14的卡合来限制垫20从更换台主体10脱离的情况,因此,能够实现耐用性非常优异的安装机构。并且,由于在垫20的安装结构上,垫20的缓冲部件不会与上部第一外壳12等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因此,不会使缓冲部件损伤。

符号说明

1尿布更换台;

10更换台主体;

11下部外壳;

12上部第一外壳;

13上部第二外壳;

14凹部;

20垫;

26突起;

30基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