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快拆式锅柄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721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具有快拆式锅柄的锅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锅具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快拆式锅柄的锅具。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2,图中所示的现有锅具1主要包含有一锅体2与一锅柄5,锅体2的外周面具有一第一接合部3与一设于第一接合部3的螺孔4,锅柄5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接合部6与一贯穿第二接合部6的穿孔7。在组装时,锅柄5借由第二接合部6套接于锅体2的第一接合部3,再借由一螺丝8穿设于锅柄5的穿孔7后锁定于锅体2的螺孔4内,以完成锅体2与锅柄5之间的固定。

当有烹饪的需求而要对锅柄5进行拆卸时,使用者必须利用一手工具(如螺丝起子)将螺丝8拆下,才能将锅柄5从锅体2取下,接着在完成烹饪之后,使用者必须将锅柄5装回锅体2,再利用相同的手工具将螺丝8锁上,此时的使用者即可借由锅柄5将加热过的锅体2拿到适当的位置摆放。由上述可知,现有锅具1需要使用者通过手工具才能完成锅柄5的拆装,对于使用者来说相当的不方便,因此在结构方面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快拆式锅柄的锅具,其具有快拆式锅柄的设计,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快拆式锅柄的锅具包含有一锅体与一锅柄。该锅体的外周面具有一第一接合部与一设于该第一接合部的螺孔;该锅柄具有一接合件、一握杆及一快拆件,其中:该接合件的两相对端面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槽及一第二接合槽,该第一接合槽可拆卸地套接于该锅体的第一接合部,此外,该接合件具有一介于该第一、第二接合槽之间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具有一连通该第一、第二接合槽的穿孔;该握杆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接合部与一设于该第二接合部的轴孔,该第二接合部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接合件的第二接合槽内;该快拆件具有一穿接部、一螺杆部及一轴部,该穿接部穿设于该接合件的穿孔内,该螺杆部连接于该穿接部的一端且可拆卸地螺设于该锅体的螺孔,使该快拆件能够固定于该锅体或者与该锅体相互分离,该轴部连接于该穿接部的另一相对端且固设于该握杆的轴孔内,使该快拆件与该握杆之间相互固定在一起。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借由转动该握杆即能控制该快拆件与该锅体相互结合或分离,整个拆装过程并不需要使用到任何工具,因而使该锅柄能够达成快拆效果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快拆件的轴部的外周面可以利用一黏胶与该握杆的轴孔相互黏接,或者是不使用该黏胶,而是在该快拆件的轴部的外周面设置一自攻螺纹段,使该快拆件的轴部借由该自攻螺纹段固定于该握杆的轴孔内,甚至也可以同时使用该黏胶及该自攻螺纹段来进一步增加两者之间的固定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锅柄更具有一金属套环,该金属套环套设于该握杆的第二接合部且位于该接合件的第二接合槽内,用以限制该握杆的第二接合部因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锅体的第一接合部具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的末端具有该螺孔,该快拆件的穿接部具有一第一凸缘与一第二凸缘,该第一凸缘的外径大于该第二凸缘的外径,该第一凸缘抵靠于该接合件的分隔壁,该第二凸缘穿设于该接合件的穿孔内,该螺杆部连接于该第一凸缘相对于第二凸缘的一端,该轴部连接于该第二凸缘相对于该第一凸缘的一端。此外,该锅柄更具有一垫圈,该垫圈套设于该快拆件的螺杆部且抵接于该锅体的第一接合部的连接柱与该快拆件的穿接部的第一凸缘之间,用来限制该快拆件的螺杆部的螺合深度。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具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实用新型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这些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锅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现有锅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锅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锅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锅具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锅具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锅具 20锅体

21第一接合部 22凹弧壁

23连接柱 24螺孔

30锅柄 40接合件

41第一接合槽 42第二接合槽

43分隔壁 44穿孔

50握杆 51握持部

52第二接合部 53轴孔

60金属套环 70快拆件

71穿接部 72第一凸缘

73第二凸缘 74螺杆部

75轴部 76黏胶

77自攻螺纹段 80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先参阅图3至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快拆式锅柄的锅具10包含有一锅体20与一锅柄30。

锅体20的外周面具有一第一接合部21,第一接合部21由一凹弧壁22与一位于凹弧壁22上方的连接柱23所构成,其中在连接柱23的末端具有一螺孔24。

如图4至6所示,锅柄30具有一接合件40、一握杆50、一金属套环60及一快拆件70,其中:

接合件40由金属材质所制成。接合件40的两相对端面分别具有一第一接合槽41与一第二接合槽42,第一接合槽41的断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二接合槽42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接合件40借由第一接合槽41套接于锅体20的第一接合部21。此外,接合件40更具有一介于第一、第二接合槽41、42之间的分隔壁43,分隔壁43具有一连通第一、第二接合槽41、42的穿孔44。

握杆50由木质材料所制成。握杆50具有一握持部51,握持部51的一端沿着本身的轴向往外延伸出一第二接合部52,第二接合部52的末端具有一轴孔53。第二接合部52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握杆50借由第二接合部52穿设于接合件40的第二接合槽42内,由于两者的断面形状均为圆形,使得握杆50能相对接合件40原地转动。

金属套环60套设于握杆50的第二接合部52且位于接合件40的第二接合槽42内,用以限制握杆50的第二接合部52因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变形。

快拆件70具有一穿接部71、一螺杆部74及一轴部75。穿接部71具有一第一凸缘72与一连接第一凸缘72的第二凸缘73,第一凸缘72的外径大于第二凸缘73的外径,螺杆部74连接于第一凸缘72相对于第二凸缘73的一端,轴部75连接于第二凸缘73相对于第一凸缘72的一端。快拆件70借由第二凸缘73穿设于接合件40的穿孔44内,并且借由轴部75穿设固定于握杆50的轴孔53内,使快拆件70、接合件40及握杆50之间相互组装固定在一起,在组装完成之后,快拆件70的第一凸缘72抵靠于接合件40的分隔壁43,借以对握杆50提供止挡效果,以避免握杆50的第二接合部52脱离接合件40的第二接合槽42,快拆件70的螺杆部74位于接合件40的第一接合槽41内以避免外露。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快拆件70的轴部75与握杆50的轴孔53之间可以借由一黏胶76相互黏接来完成固定,或者是不使用黏胶76,而是在快拆件70的轴部75的外周面设置一自攻螺纹段77,使快拆件70的轴部75借由自攻螺纹段77咬合固定于握杆50的轴孔53内。在本实施例中是同时使用前述两种方式,也就是说,快拆件70的轴部75一方面借由自攻螺纹段77咬合固定于握杆50的轴孔53内,另一方面借由黏胶76与握杆50的轴孔53相互黏接,如此可以让两者之间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由上述结构可知,当要将锅柄30组装于锅体20时,首先将接合件40的第一接合槽41套接于锅体20的第一接合部21,使快拆件70的螺杆部74对应于锅体20的连接柱23的螺孔24,接着开始转动握杆50,由于快拆件70是跟握杆50固定在一起,所以快拆件70会跟着握杆50一起转动,在快拆件70的转动过程中即能借由螺杆部74锁设于锅体20的连接柱23的螺孔24内,进而完成锅柄30与锅体20之间的组装。

当要将拆卸锅柄30时,只要对握杆50施以反向转动的力量,使快拆件70的螺杆部74脱离锅体20的连接柱23的螺孔24,即能轻易地将锅柄30从锅体20上拆卸下来。此外,锅柄30更提供一垫圈80,垫圈80套设于快拆件70的螺杆部74且抵接于锅体20的连接柱23与快拆件70的穿接部71的第一凸缘72之间,用来限制快拆件70的螺杆部74的螺合深度,以避免快拆件70的螺杆部74锁得太紧而造成不易拆卸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锅具10借由转动握杆50即能控制锅柄30与锅体20相互结合或分离,整个拆装过程并不需要使用到任何工具,因而使锅柄30能够达成快拆效果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