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900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家电产品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大,包括近几年快速兴起的吸尘器,它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商店、图书馆、实验室、机房、家庭等处,采用不同规格的吸头,可分别用来清除地毯、衣物、沙发、家用电器产品及电子仪器上的尘屑,使用十分方便。

以旋风吸尘器为例,吸尘器的清洁原理是吸尘器电机高度旋转,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的大气压形成负压差,从地板、地毯、墙壁、夹具及其它不易用扫帚清除污垢的表面吸走灰尘和干的脏物,如线头、纸屑、头发等。

如今各种不同型号、规格的吸尘器,它们的结构性能、功能特点不尽相同,外观日趋美化,其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尽管如此,却仍然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现有吸尘器的尘杯多采用塑料制成,无论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在放置过程中,难免损坏吸尘器的尘杯,导致吸尘器无法正常使用;此外,现有吸尘器设有提手,提手或是设置在尘杯的一侧,方便尘杯的拆装,或是设置在尘杯的顶端部,当移动吸尘器时,只具备了提手功能,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尘器提手功能单一以及吸尘器尘杯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吸尘器,包括机体和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尘杯,还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提手部和固设在所述提手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在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

所述尘杯位于所述机体、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提手部所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为提手,所述提手为“U型”提手,其中间部位为提手部,两端部位为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提手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垂直固接有相向且同轴设置的圆柱轴。

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圆柱轴穿入的圆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提手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有同轴设置的圆通孔。

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圆通孔相配合的圆柱轴。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母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滑体。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体为软胶。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该吸尘器移动的滚轮,所述滚轮枢接在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通过转轴枢接在所述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连接部铰接在所述滚轮的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尘器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设有防护件,其中,防护件包括提手部和连接部,连接部铰接在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一方面,本吸尘器工作时,当需要移动吸尘器的位置时,由于连接部铰接在机体相对的两侧壁上,此时手握提手部,从而使防护件被提起可以作为提手,方便吸尘器的移动;另一方面,当不需要移动吸尘器的位置时,自然状态下,提手部置于尘杯的外侧面处,对尘杯的杯身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了对尘杯杯身的磕碰,从而使尘杯不易损坏。

此外,本吸尘器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以及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体 2-尘杯

3-提手 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是一种吸尘器,参照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体1和连接在机体1上的尘杯2,还包括防护件,防护件包括提手部和固设在提手部两侧的连接部,连接部铰接在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尘杯2位于机体1、连接部和提手部所围成的空间内。

本吸尘器设有防护件,其中,防护件包括提手部和连接部,连接部铰接在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一方面,本吸尘器工作时,当需要移动吸尘器的位置时,由于连接部铰接在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此时手握提手部,从而使防护件被提起可以作为提手,方便吸尘器的移动;另一方面,当不需要移动吸尘器的位置时,自然状态下,提手部能够置于尘杯2的外侧面处,对尘杯2的杯身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了对尘杯2的杯身磕碰,从而使尘杯2不易损坏。

此外,本吸尘器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以及实用性强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机体1和尘杯2为可拆卸固定连接,以方便尘杯2的拆装、更换。

本实施例中,防护件为提手3,提手3大致呈“U型”提手,其中间部位为提手部,两端部位为连接部。除此之外,提手3还可以为能够实现其作为提手用以及能够置于尘杯2的杯身处对尘杯2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其他结构形式。

具体地,提手3与机体1的连接形式可以为多种,但不仅限于以下两种,只要能够实现提手3作用的连接方式均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之内。以下针对两种连接方式做具体说明。

第一种:提手3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提手部的两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垂直固接有相向且同轴设置的圆柱轴;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供圆柱轴穿入的圆通孔。

第二种:提手3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提手部的两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同轴设置的圆通孔;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圆通孔相配合的圆柱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母锁紧。

其中,提手3为一体成型结构。提手3可以通过注塑成型,不仅结构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

为了提高人手手握提手3的舒适度,提手3的外表面可包覆有防滑体。本实施例中的防滑体为软胶,但不仅限于软胶一种方式。

本吸尘器还包括供该吸尘器移动的滚轮4,滚轮4枢接在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

具体地,滚轮4通过转轴枢接在机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提手3的连接部铰接在滚轮4的转轴上。

其中,滚轮4的外周面还可采用软胶包边。该种形式使得吸尘器在移动时的声音不会太大,同时也可保护地板不会被刮伤,更加环保且经济、实用。

本实施例吸尘器的尘杯2还包括上盖,上盖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尘杯2的上部。例如:上盖通过锁扣锁合在尘杯2的本体上。其次,本吸尘器可设置便于倾倒垃圾的尘杯底盖。其中,底盖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尘杯2的底部。例如:底盖通过锁扣锁合在尘杯2的本体上,当需要将尘杯2内的大颗粒垃圾排出时,只需打开锁扣,即可方便地实现垃圾的倾倒,更加简单、便捷。

本吸尘器的尘杯2还包括进气口,进气口与用于连接吸头的主吸管可拆卸固定连接,主吸管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破损,如果直接将整个吸头、主吸管更换掉,比较浪费,按照上述设置,更能方便主吸管的拆装、更换;其次,当长时间不使用本吸尘器时,可将带有吸头的主吸管拆下保护起来,一方面更加节省吸尘器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防止灰尘堵塞吸头,可进一步延长吸头的使用时间。

本吸尘器的机体1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可连接出风管,可适当加长出风管的路径,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不会因为使用吸尘器而使室内噪声过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出风口处可设置HEPA过滤网。

本吸尘器尘杯2的腔室内可设有过滤装置。

其中,过滤装置可选用多级过滤装置,多级过滤装置由下至上依次为蜂窝过滤、锥体过滤和微织棉过滤。

具体地,吸入尘杯2的气体中的大颗粒垃圾会留在尘杯2的底部,气体在风流的作用下首先经过蜂窝过滤,蜂窝过滤主要过滤气体中的较小颗粒灰尘;后经锥体过滤,锥体过滤是在每个椎体内都形成一股强劲的“龙卷风”,涡旋中的气体围绕中心做圆周运动,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较大颗粒的灰尘绕锥体内壁向下坠落,同时越向下速度越快,带动其它灰尘快速落至尘杯2的底部,二锥体中央形成干净的气团继续上升,再通过微织棉过滤,最终排出干净的气体。采用多级过滤装置使得排出的气体很清新,更加环保、健康。

本吸尘器的尘杯2可选用圆筒状。除此之外,尘杯2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相同效果的结构形式,例如,尘杯2可选用方形筒状。

本吸尘器的尘杯2的底端面或者是尘杯2的底盖端面上设有多个用于阻挡大颗粒垃圾的阻挡件,阻挡件位于尘杯2的腔室内,以保证大颗粒垃圾随风流旋转转动时受到阻挡件的阻挡能够留在尘杯2的底部。

其中,阻挡件的具体个数应根据尘杯2的尺寸合理选择。

具体地,阻挡件为块状或板状。

除此之外,阻挡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相同阻挡效果的结构形式,例如,小密度的网状等。

为了保证阻挡件的阻挡效果,各阻挡件与尘杯2的底端面或者是尘杯2的底盖端面相垂直。

其中,阻挡件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多种。

例如:阻挡件与尘杯2的底端面或者是底盖的底端面一体成型。

又如:阻挡件与尘杯2的底端面或者是底盖的底端面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如:卡接。

具体地,尘杯2的内侧壁上固设有与阻挡件相同数量的U形卡扣,多个U形卡扣沿尘杯2的周向均匀排列,一个阻挡件放置于一个U形卡扣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阻挡件的阻挡效果,进气口位于尘杯2的上部,采用上部进风的方式,使得带有大颗粒垃圾的气体在进入尘杯2后受到向下的冲力,从而保证大颗粒垃圾能够快速落入尘杯2底部,以至于大颗粒垃圾在随旋风转动时受到阻挡件的约束,不会被旋风带至尘杯2上部的过滤装置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