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及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216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加热器及烹饪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煮食用的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器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锅机包含一个用于容装液体的储液箱,及一个能对该储液箱所容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并搭配一个设置有一个蒸气通道的锅子使用,该蒸气通道由该锅子底部向上延伸连通该锅子的内部。

使用时,先将装有食物的该锅子放置于该汽锅机上方,并启动该加热单元进行加热,该储液箱所容装的液体经过加热沸腾后,会汽化成蒸气,并经由该蒸气通道进入该锅子内,而能对该锅子内的食物进行蒸煮。

然而,现有汽锅机的设计,该加热单元会直接对该储液箱内全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因此在该汽锅机进行蒸煮时,该加热单元必须花费一段时间让全部的液体升温到沸腾状态,导致现有的汽锅机蒸煮的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蒸煮效率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适用于将液体加热产生蒸气来对一个锅子内的食物进行蒸煮,包含一个供该锅子放置的基座、一个设置于该基座并界定出一个用以容装液体的容液空间的储液箱,及一个用于对该储液箱所容装的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该储液箱具有一个箱底壁、一个由该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并与该箱底壁相配合围绕界定出该容液空间的箱围壁,及一个底端抵接于该箱底壁并将该容液空间分隔成彼此间隔的一个储液区与一个汽化区的隔热壁,该箱底壁具有至少一个凹设于顶面且连通该储液区与该汽化区的补液通道,该汽化区连通该锅子内部,该加热单元位于该汽化区内,并用于将该汽化区内的液体加热煮沸产生蒸气,使蒸气注入该锅子内,在该汽化区内的液体减少时,该储液区内的液体会经由该补液通道流入该汽化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储液箱可抽离地设置于该基座,并包括一个围绕界定出该容液空间的下箱体,及一个可拆离地盖设于该下箱体上方的上盖体,该下箱体具有该箱底壁,及该箱围壁,该上盖体具有一个与该箱围壁顶端对接并盖设于该容液空间上方的箱顶壁,及该隔热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箱顶壁呈环形,该隔热壁由该箱顶壁内周缘向下延伸并与该箱围壁彼此内外间隔,该隔热壁围绕界定出开口朝上的该汽化区,该储液区间隔围绕于该汽化区周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箱底壁具有数个沿该隔热壁底缘角度间隔排列的补液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加热器还包含一个能对该加热单元的温度进行侦测的温度感测单元,及一个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驱动该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并于该温度感测单元所感测的温度高于一特定阀值时,停止驱动该加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加热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该箱底壁并突伸入该汽化区的导热块,及一个设置于该导热块并能通电而加热该导热块的电热管,该温度感测单元能对该导热块的温度进行侦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隔热壁具有彼此内外间隔设置且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一层内隔热层与一层外隔热层,该外隔热层与该内隔热层彼此间隔界定出一个环隔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器,该外隔热层为聚丙烯制成,该内隔热层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蒸煮效率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包含一个可容装食物的锅子。该烹饪装置还包含一个所述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烹饪装置,该锅子包括一个锅体,及一个锅盖,该锅体具有一个环形底壁、一个由该环形底壁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外围壁,及一个由该环形底壁的内周缘向上延伸的内围壁,该环形底壁、该外围壁与该内围壁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一个用于容装食物的蒸煮空间,该内围壁围绕界定出一个与该蒸煮空间相连通的蒸气通道,该锅盖能拆离地盖设于该外围壁的顶端并封闭该蒸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加热器的储液箱的设计,能将蒸煮用的液体部分分隔,且仅对一部分位于该汽化区的液体加热,并于该汽化区内的液体蒸发减少时,透过所述补液通道自动对该汽化区补充液体,且逐渐补入的液体也会被快速加热沸腾,借此不需对全部的液体进行加热,而可增加蒸煮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加热器;

图3是一个剖视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内部结构;

图4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加热器的一个储液箱向后抽离;

图5是一个不完整的放大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其中一个补液通道;

图6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四个补液通道的分布位置;

图7是一个功能方块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通过将液体加热产生蒸气来进行蒸煮,液体可为水等其他液状物,并包含一个锅子1,及一个加热器2。

该锅子1包括一个锅体11,及一个锅盖12。该锅体11具有一个环形底壁111、一个由该环形底壁111的外周缘向上延伸的外围壁112,及一个由该环形底壁111的内周缘向上延伸的内围壁113。该环形底壁111、该外围壁112与该内围壁113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一个用于容装食物的蒸煮空间114。该内围壁113围绕界定出一个蒸气通道115。该锅盖12能拆离地盖设于该外围壁112的顶端并封闭该蒸煮空间114,使来自该蒸气通道115的蒸气能留在该蒸煮空间114。

该加热器2包括一个基座3、一个储液箱4、一个加热单元5、一个温度感测单元6,及一个控制单元7。该基座3具有一个下座壳体31,及一个组装于该下座壳体31上方的上座壳体32、一个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呈环形地设置于该上座壳体上32的隔热环壁33,及一个呈环形且安装于该上座壳体32顶侧并供该锅子1垫靠的第一气密环垫34。该下座壳体31与上座壳体32下上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一个开口向后的安装空间35。该上座壳体32具有一个连通于该蒸气通道115与该安装空间35之间的蒸气通口36。

参阅图3、图4与图5,该储液箱4可抽离的设置于该安装空间35内,并包括一个下箱体41,及一个可拆离地盖设于该下箱体41上方的上盖体42。该下箱体41具有一个箱底壁411,及一个由该箱底壁411周缘向上延伸并与该箱底壁411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一个容液空间412的箱围壁413。该箱底壁411具有数个凹设于顶面的补液通道416。

该上盖体42具有一个与该箱围壁413顶端对接并呈环状地盖设于该容液空间412上方的箱顶壁421、一个设置于该箱顶壁421顶面且围绕该箱顶壁421之内周缘的第二气密环垫426,及一个位于该容液空间412内并与该箱围壁413彼此内外径向间隔的隔热壁422。该箱围壁413呈环状是泛指形成有一个贯穿穿孔的板体,不以圆环状为必要。该隔热壁422由该箱顶壁421的内周缘向下延伸抵接该箱底壁411,并将该容液空间412分隔成一个由该隔热壁422围绕界定而成且开口朝上的汽化区414,及一个间隔围绕于该汽化区414周围的储液区415。

该隔热壁422为多层状管体,并具有径向内外间隔设置的一个内隔热层423与一个外隔热层424。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隔热层423与该外隔热层424彼此间隔界定出一个环隔空间425,该内隔热层423与该外隔热层424皆由该箱顶壁421向内并向下逐渐收束,而延伸抵接该箱底壁411。该内隔热层423与该外隔热层424皆由隔热材料制成。该外隔热层424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制成,该内隔热层423为SUS304不锈钢制成,并能将加热后的液体与该外隔热层424隔开。透过该内隔热层423、该外隔热层424与该环隔空间425的设计能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但实施上该内隔热层423与该外隔热层424也能为其他具有隔热特性的隔热材料制成,该内隔热层423与该外隔热层424也可相互贴靠,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参阅图3、图5与图6,所述补液通道416沿该隔热壁422底缘角度间隔排列,且每一个补液通道416连通该储液区415与该汽化区414,而使该储液区415内的液体能流入该汽化区414。补充说明的是,所述补液通道416的数量能依所需自行设计,可以为二个、三个或五个以上,或者仅一个补液通道416,不以上述实施态样为限。

该加热单元5可对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而使液体沸腾蒸发,在本实施例中,该加热单元5包含一个安装于该箱底壁411且突伸入该汽化区414的导热块51,及一个设置于该导热块51内的电热管52。该电热管52通电所产生的热会传导至该导热块51,使该导热块51升温而将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加热煮沸,但实施上也可直接于该汽化区414内设置该电热管52即可,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温度感测单元6能对该加热单元5的导热块51的温度进行侦测,实施上,该温度感测单元6能利用热电耦或电阻来进行接触式的量测,或者利用红外线测温器等来进行非接触式的量测,由于温度量测的方法众多且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详述。

参阅图2、图4与图7,该控制单元7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基座3的第一对接模块71、一个设置于该储液箱4并电连接该加热单元5的第二对接模块72,及一个加热控制模块73。该第一对接模块71电连接一个电源并讯号连接该加热控制模块73。该第二对接模块72讯号连接该加热单元5与该温度感测单元6,该第二对接模块72在该储液箱4插入该安装空间35时,会与设置于该基座3的该第一对接模块71对应插接,而与该第一对接模块72彼此电连接,使该电源的电力能通入该加热单元5,并使该加热控制模块73与该加热单元5及该温度感测单元6讯号连接。该加热控制模块73用于驱动该加热单元5进行加热,并于该温度感测单元6所感测的温度高于一特定阀值时,停止驱动该加热单元5,例如超过200度即停止该加热单元5。

参阅图3、图4与图7,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先将该储液箱4从该基座3内抽出,并将该上盖体42打开以在该容液空间412内装入蒸煮用的液体,透过该储液箱4可抽离以及该上盖体42可拆离的设计,能利于使用者日后清洗储液箱4内的脏污和液垢,相当地方便。在装完液体后,再将该上盖体42盖上,此时,该上盖体的该隔热壁422会将该容液空间412内的液体分隔,而使液体分别位于该储液区415与该汽化区414。再将该储液箱4插回基座3内,此时设置于该储液箱4的第二对接模块72会与设置于该基座3的第一对接模块71相互电连接。

接着,使用者再将装有欲蒸煮的食物的锅子1放置于该加热器2上方,该蒸气通道115会与该汽化区414连通,并通过该控制单元7驱动该加热单元5进行加热,当该加热单元5加热时,会使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升温沸腾,而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会经由该蒸气通道115注入该蒸煮空间114,以对食物进行蒸煮,且通过该隔热壁422的双层隔热设计,能有效地隔离该汽化区414与该储液区415间的热传导,也能将热量保留于该汽化区414,以提高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蒸气经由该汽化区414注入该蒸气通道115的过程中,该隔热环壁33能避免蒸气直接接触该上座壳体32。该第一气密环垫34用以密闭该锅子1与该上座壳体32之间的缝隙,以防止蒸气外泄。该第二气密环垫426用以密闭该上座壳体32与该储液箱4之间的缝隙,以防止蒸气流入该安装空间35。

而当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因为蒸发减少时,该储液区415内的液体会因为连通管原理,而经由所述补液通道416流入该汽化区414,以维持该储液区415与该汽化区414的液面等高,进而达到对该汽化区414自动补充液体的功能。

由于该加热单元5仅对少部分位于该汽化区414的液体加热,借此能大幅缩短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而可快速地开始对该锅子1内的食物进行蒸煮,以提高蒸煮效率,进而节省使用者蒸煮所花费的时间,且经由所述补液通道416流入该汽化区414的液体量少,而能快速地被加热沸腾,因此补充的液体对该汽化区414内的温度的影响并不大,使该加热单元5能将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稳定地维持在沸腾状态,而不会有影响蒸煮之虞。

值得一提的是,若该加热单元5于该储液区415与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皆蒸发完后继续加热,往往会使该导热块51快速升温,而造成过热的危险,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温度感测单元6与该控制单元7的设计,能在该导热块51升温至该特定阀值时,停止驱动该加热单元5,而达到自动断电的保护作用,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通过该加热器2的储液箱4的设计,能将蒸煮用的液体部分分隔于该汽化区414中,仅对位于该汽化区414的液体加热,并于该汽化区414内的液体蒸发减少时,透过所述补液通道416自动对该汽化区414补充液体,藉此不需对全部的液体进行加热,而可增加蒸煮效率,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