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睡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3660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睡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装饰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睡垫。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乘坐时的舒适和支撑,当汽车座椅被放平休息时,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会产生一个三角空隙,无法对人体的腰部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常规的靠垫时也无法对人体腰部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导致无法很舒服的休息,长时间休息后常常感到腰酸悲痛,身体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睡垫,放置于汽车座椅上,为身体提供一个较好的支撑,提高身体的舒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座椅睡垫,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填充物;所述壳体在使用状态下的横截面具有三条边,第一条边的所在面贴紧所述座椅的坐垫部,第二条边的所在面贴紧所述座椅的靠垫部,第三条边的所在面成拱形向外凸起且贴紧使用者的腰部,所述第一条边的所在面与所述第二条边的所在面的相交线向外突出且位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垫部之间;所述壳体的外侧还包括可拆卸外套,所述外套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相适配,且所述外套还设有弹性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座椅睡垫,如使用者在疲劳时或者在长期驾驶后,可将主驾或副驾的座椅放平,然后将该汽车座椅睡垫放置于该汽车座椅的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该汽车座椅睡垫在填充物填充在壳体后的使用状态下,壳体的横截面包括三条边,其中,第一条边的所在面贴紧汽车座椅的坐垫部,第二条边的所在面贴紧汽车座椅的靠垫部,也就是说第一条边的所在面和第二条边的所在面的相交线向外凸起,其中向外凸起指的是与该壳体的内侧相反,即向下凸出并位于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而第三条边的所在面成拱形向外凸起,即向上凸起,而该第三条边的所在面贴紧使用者的腰部,该拱形面为使用者的腰部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因为汽车座椅的坐垫部与靠垫部之间的三角空隙对使用者在平躺时造成的不适,提高使用者在平躺时的舒适性。

在壳体的外侧还设有可拆卸外套,该外套的形状与壳体相适配,使用时可将该外套套在壳体的外侧,该外套可拆卸,便于拆下清洗,使用方便。另外,该外套还设有弹性固定带,通过该弹性固定带可将该汽车座椅睡垫套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时,将汽车座椅放平后,将其位置摆正在汽车座椅的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即可,而在将该汽车座椅立起后,该汽车座椅睡垫可能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此时,可将其旋转至汽车座椅的后方,使弹性固定带留在前面,并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而在使用时,直接旋转将其转至汽车座椅前面即可。使用方便,且便于放置该汽车座椅睡垫。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壳体的横截面还包括第一壳体的第四条边和第二壳体的第五条边,所述第四条边的所在面贴紧所述第五条边的所在面;所述汽车座椅在放平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贴紧所述汽车坐垫,所述第二壳体贴紧所述使用者的腰部;所述汽车座椅在直立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的靠垫部的上方,且所述第四条边的所在面贴紧所述使用者的颈部,所述第二壳体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的靠垫部的下方,且所述第五条变的所在面贴紧所述使用者的背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设于所述第三条边的所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条边的所在面的外侧还设有充气层,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与所述充气层连通。

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具有与所述壳体相适配的形状的垫体。

优选地,所述垫体的材质为中空棉。

优选地,所述第一条边的所在面和所述第二条边的所在面上均设有防滑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睡垫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睡垫的横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 壳体

11 第一条边

12 第二条边

13 第三条边

14 第一壳体

141 第四条边

15 第二壳体

151 第五条边

2 填充物

3 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睡垫,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的填充物2,壳体1在使用状态下的横截面具有三条边,其中,第一条边11的所在面贴紧座椅的坐垫部,第二条边12的所在面贴紧座椅的靠垫部,第三条边13的所在面成拱形向外凸起且贴紧使用者的腰部,第一条边11的所在面与第二条边12的所在面的相交线向外突出且位于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壳体1还设有按摩凸起,按摩凸起设于第三条边13的所在面上。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座椅睡垫,如使用者在疲劳时或者在长期驾驶后,可将主驾或副驾的座椅放平,然后将该汽车座椅睡垫放置于该汽车座椅的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该汽车座椅睡垫在填充物2填充在壳体1后的使用状态下,壳体1的横截面包括三条边,其中,第一条边11的所在面贴紧汽车座椅的坐垫部,第二条边12的所在面贴紧汽车座椅的靠垫部,也就是说第一条边11的所在面和第二条边12的所在面的相交线向外凸起,其中向外凸起指的是与该壳体1的内侧相反,即向下凸出并位于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而第三条边13的所在面成拱形向外凸起,即向上凸起,而该第三条边13的所在面贴紧使用者的腰部,该拱形面为使用者的腰部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因为汽车座椅的坐垫部与靠垫部之间的三角空隙对使用者在平躺时造成的不适,提高使用者在平躺时的舒适性。

在壳体1的外侧还设有可拆卸外套3,该外套3的形状与壳体1相适配,使用时可将该外套3套在壳体1的外侧,该外套3可拆卸,便于拆下清洗,使用方便。另外,该外套3还设有弹性固定带,通过该弹性固定带可将该汽车座椅睡垫套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时,将汽车座椅放平后,将其位置摆正在汽车座椅的坐垫部和靠垫部之间即可,而在将该汽车座椅立起后,该汽车座椅睡垫可能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此时,可将其旋转至汽车座椅的后方,使弹性固定带留在前面,并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而在使用时,直接旋转将其转至汽车座椅前面即可。使用方便,且便于放置该汽车座椅睡垫。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壳体1还包括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如图1和图2所示,该壳体1的横截面还包括第一壳体14的第四条边141和第二壳体15的第五条边151,第四条边141的所在面贴紧第五条边151的所在面;汽车座椅在放平状态下,该汽车座椅睡垫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支撑腰部的睡垫,其中,第一壳体14贴紧汽车坐垫,第二壳体15贴紧使用者的腰部;而当汽车座椅在直立状态下,可以将该壳体1拆成第一壳体14和第二壳体15两个部分,其中,将第一壳体14放置于汽车座椅的靠垫部的上方,且第四条边141的所在面贴紧使用者的颈部,作为一个颈枕用,第二壳体15放置于汽车座椅的靠垫部的下方,且第五条边151的所在面贴紧使用者的背部,做一个靠背用。该壳体1的结构设计便于使用者在不同状态下根据需要改变其形状,使得使用者无论在平躺或者坐立的状态下均提高舒适性。另外,外套3也可根据该壳体1的结构设计为与第一壳体14相适配的第一外套,及与第二壳体15相适配的第二外套,第一外套和第二外套之间可通过拉链、纽扣或者魔术贴等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还设有按摩凸起,该按摩凸起设于第三条边13的所在面上,即在使用时,该按摩凸起贴紧使用者的腰部,对使用者的腰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在疲惫劳累时,该凸起可进一步提高该使用者的舒适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三条边13的所在面的外侧还设有充气层,该壳体1的侧壁设有充气孔,该充气孔与充气层连通。针对不同的使用人,可能使用时的需要不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充气孔对充气层进行充气,调节该汽车座椅靠垫的高度,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在上述实施例中,填充在壳体1内的填充物2可以是空气,使用时,将该壳体1内充气即可,不用时放气,便于放置,但是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物2选为具有与壳体1相适配的形状的垫体,其中,该垫体的材质选用中空棉材质,中空棉材质蓬松性好,保弹性好,且受压保型性好,质量轻盈,防霉防潮,使用寿命较长。当然,该垫体也可以选用棉花、羽绒等材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将该汽车座椅睡垫置放于汽车座椅上时,该汽车座椅睡垫会发生滑动,在第一条边11的所在面和第二条边12的所在面上均设有防滑件,该防滑件可以选用橡胶凸起或者橡胶垫片均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