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289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通过喷射清洗水来实施餐具的清洗的餐具清洗机等中的、用于收纳餐具的餐具筐。



背景技术:

餐具清洗机使清洗水从旋转的喷嘴喷射至载置于设置在清洗槽内的餐具筐的餐具类上来对餐具类进行清洗。

以下,说明以往的餐具清洗机和其餐具筐。

首先,参照图11,说明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

图11是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侧面剖视图。

如图11所示,以往的餐具清洗机具有清洗槽3,该清洗槽3用于将盘子、杯子等餐具2收纳在壳体1内,该清洗槽3在前表面具有存取餐具2的开口部3a。利用由一分为二的包括上门体4a和下门体4b的门体4对开口部3a进行开闭。上门体4a向壳体1的上方打开,下门体4b以下端为轴向前方打开,从而对开口部3a进行开闭。

清洗槽3在内部配设有清洗喷嘴6、供水装置7、清洗泵8、送风装置9、加热器10、控制装置11以及用于载置餐具2的餐具筐5等。餐具筐5以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的两部分方式配设在清洗槽3内。清洗喷嘴6配设在各个餐具筐5的下侧。供水装置7配设于清洗槽3的下侧,与自来水道相连接从而用于供给清洗水。清洗泵8配置于清洗槽3的下侧,用于对存留在清洗槽3的清洗水进行加压从而将清洗水送至清洗喷嘴6。送风装置9配置于清洗槽3的下侧,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清洗槽3内。清洗喷嘴6与清洗泵8相连接,一边旋转一边将加压过的清洗水朝向餐具2喷射。加热器10配设在清洗槽3内的底部。加热器10用于对在清洗步骤中循环的清洗水进行加热,并且在干燥步骤中对通过送风装置9送出的空气进行加热。

控制装置11配设于门体4的下侧。控制装置11用于控制供水装置7、清洗泵8、送风装置9以及加热器10等,并且实施餐具清洗机的一系列的清洗运转。

如上所述,构成以往的餐具清洗机。

接下来,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038410号公报(以下,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的结构。

图12是设置于以往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以往的餐具筐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的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餐具筐5在底部具有在配置线材15上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第1载置用线材16和第2载置用线材17。在第1载置用线材16的附近设置有与第1载置用线材16大致平行的第1抵接用线材21。同样,在第2载置用线材17的附近设置有与第2载置用线材17大致平行的第2抵接用线材22。

多个连结部件18(18a~18f)转动自如地沿着第1载置用线材16的长度方向配设于该第1载置用线材16。

各个连结部件18由支承用线材19、转动部25、固定部26等构成。转动部25以保持连结部件18可相对于第1载置用线材16转动的方式保持连结部件18。固定部26用于固定支承用线材19。由此,支承用线材19可相对于第1载置用线材16转动。各个支承用线材19a~19f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沿着第1载置用线材16和第2载置用线材17的长度方向彼此大致平行且大致等间隔地配置。

此外,连结部件18a~18f具有突起部20a~20f。突起部20在与其对应的支承用线材19处于立起状态时,与第1抵接用线材21或者第2抵接用线材22的上侧抵接。由此,限制连结部件18的进一步的转动。

连结部件18的转动部25具有槽部25a。第1载置用线材16或者第2载置用线材17嵌入槽部25a,以防止连结部件18的脱落。

如上所述,构成以往的餐具筐。

接下来,参照图13说明配置于以往的餐具筐的连结部件18和支承用线材19的动作和作用。

如图13所示,第1载置用线材16侧的结构和第2载置用线材17侧的结构以彼此的中心c为界线大致对称(包含对称)地配置。突起部20配置为,以在支承用线材19处于立起状态的情况下,在处于相对位置的支承用线材19的下端(固定部26侧)间的距离为上端(自由端侧)间的距离以下的、例如呈倒“八”字形状(v字形状)的位置,与第1抵接用线材21和第2抵接用线材22抵接。而且,在立起状态下,利用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用线材19来支承餐具。

此外,如图13的左侧的支承用线材19所示,支承用线材19的长度设定为在倾倒状态下与第1载置用线材16抵接。也就是说,相对配置的支承用线材19以彼此相对地倾倒的方式构成。此时,与第1载置用线材16和第2载置用线材17相对地配置的支承用线材19彼此,在第1载置用线材16和第2载置用线材17的长度方向上配置在稍微错开的位置。由此,防止倾倒时的支承用线材19彼此的干涉(例如,碰撞等)。

此外,如上所述,转动部25具有槽部25a。槽部25a的开口设置于在支承用线材19立起且利用突起部20限制转动的状态下朝向下方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支承用线材19立起时,连结部件18的突起部20在配置线材15之上且与平行于第1载置用线材16设置的第1抵接用线材21的上侧抵接。由此,限制连结部件18的转动。

配设于以往的餐具筐的连结部件18和支承用线材19如上所述进行动作。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餐具筐的作用。

如图12所示,以往的餐具筐在载置比较浅的盘子23的情况下,盘子23被立起的、相邻的支承用线材19b、19c夹住,以稳定的状态载置于较小的空间。由此,能够使从配置于餐具筐的下方的清洗喷嘴喷射出的清洗水高效地与餐具碰撞来清洗餐具。

此外,在载置比较深的锅24的情况下,例如使分离开的支承用线材19d、19f处于立起状态,并且使它们之间的支承用线材19e处于倾倒状态。由此,防止在支承用线材19e处于立起状态的情况下产生的锅24的外周面和支承用线材19e之间的干涉,能够利用支承用线材19d、19f夹住锅24的上下侧地载置锅24。其结果是,能够在稳定的立起状态下载置锅24。

也就是说,使用者根据所载置的餐具的形状、大小等,使任意的支承用线材19立起或者倾倒。由此,能够将不同深度的餐具、锅稳定地载置于餐具筐。而且,以与清洗水高效地碰撞的方式,将餐具、锅收纳在餐具筐内。

然而,以往的餐具筐将彼此相对的支承用线材19的位置在第1载置用线材16的长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并收纳餐具、锅等。因此,所收纳的餐具相对于大致平行配置的第1载置用线材16和第2载置用线材17稍微倾斜(斜着)地载置。由此,担忧清洗水不能有效地与餐具、锅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该餐具清洗机能够不使餐具、烹饪器具等被清洗物倾斜地稳定地收纳被清洗物,从而能够高效地与清洗水碰撞。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是一种如下餐具筐,该餐具筐具有平行的两个载置用线材和与载置用线材交叉并且彼此平行地相邻竖立的多个支承部件,支承部件具有转动自如地与载置用线材相连结的连结部件,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在立起状态下支承被清洗物。而且,支承部件在变成倾倒状态时,一边转动一边沿着载置用线材移动。

采用该结构,无需在立起状态下,使彼此相对的支承部件的位置在载置用线材的长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能够使所载置的、例如餐具等被清洗物不倾斜地配置。

此外,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在倾倒时,彼此沿着载置用线材向相反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倾倒状态下,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彼此错开倾倒。由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彼此不发生干涉地倾倒。其结果是,餐具等被清洗物收纳时的作业性、操作性等便利性提高。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无论餐具和烹饪器具等被清洗物的形状如何,都能够选择出最适合的支承形态进行收纳。由此,能够在餐具筐内稳定地保持被清洗物。而且,能够使清洗水高效地与被清洗物碰撞,从而清洗被清洗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餐具筐的支承部件处于立起状态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餐具筐的支承部件处于倾倒状态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餐具筐的其他剖面位置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该实施方式的餐具筐的支承部件的立起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餐具筐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的图。

图7是在该实施方式的餐具筐中载置了较浅的盘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在该实施方式的餐具筐中载置了有深度的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餐具筐的主要部分放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餐具筐的支承部件的连结部件和限制部件的相对移动的说明图。

图11是具有以往的餐具筐的餐具清洗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该餐具筐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该餐具筐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为例进行说明,但是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并不限于此是自不待言的。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特别是针对用于收纳大径且浅底的盘子或者深底的锅等被清洗物的餐具筐的收纳部分进行说明。因此,针对用于收纳碗、杯子等的部分的餐具筐简单地进行记载。

图1是餐具筐3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餐具筐30的支承部件34处于立起状态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图3是表示餐具筐30的支承部件34处于倾倒状态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餐具筐30的其他剖面位置的主要部分剖面的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餐具筐30的支承部件34的立起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筐30具有碗收纳部、杯子收纳部、收纳刀叉类等的小物件存放部以及收纳作为被清洗物的、大径且浅底的盘子等餐具或者深底的锅等烹饪器具的收纳部等。

以下,如上所述,针对作为被清洗物的、大径且浅底的盘子等餐具或者深底的锅等烹饪器具等的收纳部(以下,记为“收纳部”)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餐具筐30的收纳部在底部至少具有两个载置用线材31,该两个载置用线材31由在配置线材44之上实质平行配置的、第1载置用线材31a和第2载置用线材31b构成。

在第1载置用线材31a和第2载置用线材31b上配置多个支承部件33、34,这些多个支承部件33、34沿着长度方向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33、34以例如倒八字形状(v字形状),在自由端向外侧倾倒的状态下保持盘子的餐具、锅等被清洗物。

支承部件33例如由线材等形成,被固定配设于载置用线材31。另一方面,支承部件34由后述的线材部32和连结部件36等构成,转动自如地配设于载置用线材31。多个支承部件33和支承部件34沿着载置用线材31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配设于第1载置用线材31a的支承部件33和支承部件34的线材部32的长度与配设于第2载置用线材31b的支承部件33和支承部件34的线材部32的长度不同为例进行图示,但是也可以是相同的长度。此外,在台式的餐具清洗机的情况下,因为从前表面的开口部载置餐具等,所以优选将前表面侧的支承部件的长度设得较短。由此,前表面侧的支承部件不会妨碍餐具等的载置。其结果是,作业性提高。

支承部件34分别以载置用线材31为中心,沿着配置线材44的长度方向转动。具体而言,支承部件34的自由端在向外侧倾倒的状态下支承餐具等的立起状态(参照图2)和倾倒至沿着餐具筐30的底面的配置线材44的程度为止的倾倒状态(参照图3)之间进行转动。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设置有支承部件34的位置设置有在水平方向上与载置用线材31呈直角地交叉的、例如由线材形成的限制部件35。支承部件34利用限制部件35限制转动范围,在后面详细描述。

支承部件34借助供载置用线材31嵌入的、形成为槽形状的连结部件36的转动部37与载置用线材31相连结。连结部件36由例如聚缩醛等具有弹性且滑动性优异的树脂形成。转动部37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包含u字形状),具有供载置用线材31插入的开口部38。

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为,在支承部件34的立起状态下,与铅垂下方向相比,朝着与该支承部件34相对的那一侧的支承部件34的方向。开口部38形成为比载置用线材31的直径小的开口尺寸。由此,转动部37利用树脂的弹性一边扩大开口部38一边夹入载置用线材31。而且,支承部件34以相对于载置用线材31可转动的方式与载置用线材31相连结。此时,嵌入在转动部37的载置用线材31以若没有被沿着规定方向施加规定以上的外力就不会从支承部件34脱离的方式与支承部件34相连结。

而且,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具有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在与转动部37呈直角的方向上,沿着限制部件35形成为槽形状。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在连结部件36的转动方向上配置为v字形状,而且连续地形成。第1卡定部39在支承部件34处于立起状态下与限制部件35抵接。另一方面,第2卡定部40在支承部件34处于倾倒状态下与限制部件35抵接。由此,利用支承部件34与限制部件35的抵接来限制支承部件34从立起状态至倾倒状态的转动范围。

第1卡定部39具有突起部41。突起部41在支承部件34处于立起状态下与限制部件35卡定,并且轻轻地将支承部件34固定。由此,只要使用者未向倾倒的方向施力,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34的转动就被限制。其结果是,能够防止非使用者有意图地地使支承部件34向倾倒方向的转动。

此外,如之后的图10详细描述的那样,第2卡定部40形成在沿着载置用线材31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1卡定部39稍微错开的位置。由此,伴随着支承部件34的转动,限制部件35在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之间移动之际,支承部件34沿着载置用线材31的长度方向稍微移动。此时,对于配设于第1载置用线材31a的支承部件34和配置于第2载置用线材31b的支承部件34而言,以使第1卡定部39相对于第2卡定部40的错开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方式形成。

如上所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30。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上述结构的餐具筐30的连结部件36的转动部37的开口部38的位置和朝向(开口方向)所起到的作用。此外,为了帮助理解,在以下内容中,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角度θ以载置用线材31的中心的角度为基准进行说明。

图6表示图4所示的餐具筐3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的图。

图6示出在支承部件34处于立起状态下第1卡定部39与限制部件35抵接的状态。此时,连结部件36的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l1形成为,从支承部件34的线材部32的方向l0朝向上方转动角度θ1而成的方向。

首先,如图6所示,在支承部件34处于立起状态下,使用者使餐具等被清洗物在支承部件34与支承部件33之间与支承部件34和支承部件33接触地配置。此时,由于接触的餐具,而对支承部件34施加要使其以限制部件35和第1卡定部39的最外侧的抵接点c1为支点向外侧倾倒的外力f1。由此,以抵接点c1为中心,在连结部件36上产生力矩r。同样,作为力矩r的反作用力,在载置用线材31和转动部37的抵接点c2上,外力f2起作用。

此时,在转动部37的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l1形成为铅垂向下方向(外力f2方向)的情况下,开口方向l1和外力f2的施加方向一致。因此,担忧载置用线材31自转动部37脱离。然而,采用本实施方式,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l1比外力f2施加的方向l2朝向相对的支承部件34的方向偏移角度θ2地配置。因此,即使向转动部37施加外力f2,也不担忧载置用线材31从转动部37脱离。

此外,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l1形成为与在使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34向外侧转动的外力f1作用的情况下以第1卡定部39的抵接点c1为支点作用于转动部37的外力f2的延长线上不同的角度位置即可。上述延长线上指的是图6所示的比载置用线材31的下侧而不包含上侧(即,上述延长线上指的是作为反力的f2的施力方向,而不包含与f2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

也就是说,将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l1设计成相对于外力f2所作用的延长线例如呈角度θ2即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作为角度θ2虽然图示出设计成接近90度的角度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角度θ2只要为10度以上即可,能够获得与难以脱离等同样的效果。特别是,角度θ2是比当做支承部件34自身的立起方向的方向l0朝向上方的角度(θ1≥0度)即可。由此,能够不担忧载置用线材31从转动部37脱离。

而且,在将支承部件34与餐具筐相连结之际,配合开口部38的开口方向l1地将连结部件36压向载置用线材31。由此,载置用线材31容易从开口部38嵌入转动部37,从而配设支承部件34。因此,能够以简单的动作容易地实施支承部件34向餐具筐的组装。

如上所述,配置连结部件36的转动部37的开口部38,获得载置用线材31难以从转动部37脱离的作用。

接下来,参照图7至图9,说明餐具等被清洗物载置时的支承部件34的动作和作用。

图7是将较浅的盘子42载置于餐具筐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将有深度的碗43载置于餐具筐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餐具筐30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首先,如图7所示,使用者在将较浅的盘子42载置于餐具筐的情况下,转动支承部件34而使其处于立起状态,用以载置盘子42。此时,盘子42在支承部件34和固定配置的支承部件33之间,以立起的状态被稳定地保持。由此,能够在更小的配置空间中配置盘子42。其结果是,来自下方的清洗水高效地与盘子42碰撞,能够迅速地进行清洗。

另一方面,如图8和图9所示,在使用者将有深度的碗43载置于餐具筐的情况下,使与载置位置相对应的支承部件34转动而处于倾倒状态,用以载置碗43。在该情况下,碗43的外周面和支承部件34不相互干涉。因此,能够将碗43以立起的状态稳定地保持在固定配置的支承部件33之间。而且,来自下方的清洗水高效地与碗43碰撞,能够迅速地进行清洗。

如上所述,在载置被清洗物时,根据被清洗物的形状、大小,适当地转动支承部件34,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清洗。

以下,参照图10的(a)至(d),说明从立起状态至倾倒状态的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与限制部件35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图10是表示餐具筐30中的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和限制部件35的相对移动的说明图。更详细而言,图10的(a)~图10的(d)是分别表示立起状态、转动中的中间状态、转动中的其他的中间状态、倾倒状态的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和限制部件35的相对移动的图。此外,图10的(a)至(d)的上半部分表示相对地相面对的支承部件34的状态的侧视图。另一方面,图10的(a)至(d)的下半部分表示从下观察上半部分所示的左侧的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的仰视图。

也就是说,支承部件34按照图10的(a)→(b)→(c)→(d)或者图10的(d)→(c)→(b)→(a)的顺序转动。

首先,如上所述,针对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以沿着载置用线材31的长度方向错开的状态形成的理由进行说明。

如图10的(a)所示,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形成为供限制部件35嵌入的、分别具有尺寸d1的宽度的槽形状。而且,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相对于连结部件36的转动方向,连接成v字形状地配置。

此时,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沿着载置用线材31的长度方向,配置在错开尺寸d2的位置。此外,对于配置于第1载置用线材31a的支承部件34的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以及配置于第2载置用线材31b的支承部件34的第1卡定部39和第2卡定部40而言,作为错开量的尺寸d2的错开方向形成为相反方向。

接下来,使用图10的(a)至(d),具体说明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和限制部件35的针对移动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在图10的(a)所示的支承部件34的立起状态下,限制部件35嵌入第1卡定部39的槽且与槽抵接。由此,支承部件34被限制自立起状态的转动,从而不能进一步向外侧倾倒。

此外,连结部件36的突起部41以能够按压嵌入在第1卡定部39的槽中的限制部件35的方式配设。因此,如果使用者未向支承部件34施加使限制部件35越过突起部41的外力,则支承部件34不向倾倒状态的方向转动。此时,在连结部件36和相邻的配置线材44之间形成有尺寸d3的间隙。

接下来,图10的(b)所示的支承部件34的中间状态是:为了使支承部件34倾倒,使用者施加外力而使限制部件35越过突起部41的状态。此时,由树脂形成的突起部41的附近沿着限制部件35的外周向配置线材44侧弹性变形。

同时,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使第2卡定部40的配置线材44侧的槽的前端和限制部件35接触。由此,支承部件34自身也沿着第1载置用线材31a的长度方向,朝向配置线材44侧稍微移动。

接下来,图10的(c)所示的支承部件34的中间状态是连结部件36的突起部41越过限制部件35的状态。此时,限制部件35从第1卡定部39脱离。而且,限制部件35从第2卡定部40的配置线材44侧的槽的前端开始嵌入槽内。由此,支承部件34在向第2卡定部40内的槽的底部移动的同时,沿着第1载置用线材31a的长度方向进一步靠近配置线材44。

而且,在图10的(d)所示的支承部件34的倾倒状态下,将限制部件35嵌入且卡定在第2卡定部40的槽中。由此,支承部件34倾倒至沿着餐具筐30的底面的程度。因此,只要使用者不将支承部件34立起,支承部件34就不转动。其结果是,即使在转动的支承部件34之上载置有深度的碗43等,支承部件34和碗43也不会相互干涉。

此时,连结部件36和相邻的配置线材44隔着尺寸d4的间隙配置。而且,尺寸d4的间隙比立起状态的尺寸d3更窄。也就是说,形成d4=d3-d2所示的尺寸d4的间隙。

如上所述,配置于第1载置用线材31a的支承部件34在从立起状态至倾倒状态期间,向配置线材44侧移动至尺寸d4=d3-d2的间隙为止。

另一方面,配置于第2载置用线材31b的支承部件34在从立起状态至倾倒状态期间,向自配置线材44离开的方向移动至尺寸d4=d3+d2的间隙为止。

也就是说,彼此相对且配设于第1载置用线材31a和第2载置用线材31b的一对支承部件34彼此在倾倒时,沿着第1载置用线材31a和第2载置用线材31b向相反方向移动。由此,一对支承部件34彼此虽然在立起状态下配置于相对的相同位置,但是在倾倒状态下彼此移动到错开的位置,因此不发生干涉。因此,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34在倾斜状态下,不会发生碰撞、拉拽等不良情况,因此,能够使一对支承部件34顺畅地倾倒。其结果是,提高转动的支承部件34的操作性等的便利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一对支承部件34共同移动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能够确保彼此不发生干涉的移动量的结构,就可以是仅使任一方的支承部件34移动的结构。由此,能够简化一方的支承部件34的连结部件36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使转动的支承部件34和不转动的支承部件33沿着载置用线材的长度方向交替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全部转动的支承部件。而且,也可以将多个转动的支承部件配置在不转动的支承部件33之间。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位置的不同来改变在不转动的支承部件33之间配置的转动的支承部件的数量。由此,能够适当地配置形状不同的多个被清洗物。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餐具筐以如下方式构成:在使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转动而变成倾倒状态之际,支承部件转动的同时沿着各个载置用线材进行移动。由此,无需使在立起状态下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预先在各个载置用线材的长度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在餐具筐中,利用正对的一对支承部件34支承餐具、烹饪器具等被清洗物。其结果是,被清洗物倾斜而未载置于餐具筐。

此外,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彼此在倾倒时,彼此沿着载置用线材向相反方向移动。由此,即使在立起状态下一对支承部件配置在彼此相对的相同位置,在倾倒状态下彼此也会错开倾倒。其结果是,一对支承部件能够彼此不干涉地倾倒,因此,作业性、操作性等便利性提高。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筐而言,将支承部件的转动部的开口部设置于与在对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施加要使其进一步向外侧转动的外力的情况下以卡定部为支点作用于转动部的反作用力的延长线上不同的位置。由此,无论是载置较浅的盘子类等被清洗物的情况下,还是载置有深度的餐具、锅等烹饪器具等被清洗物的情况下,都能够稳定地保持所载置的被清洗物。而且,即使从上方向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作用有载荷等外力的情况下,连结部件也不会从载置用线材脱离。因此,作业性、操作性等便利性提高。此外,因为能够稳定地保持餐具等被清洗物,所以能够使清洗水高效地与被清洗物碰撞,从而能够高效地清洗被清洗物。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是一种如下餐具筐,该餐具筐具有:平行的两个载置用线材和与载置用线材交叉且彼此平行地相邻竖立的多个支承部件,支承部件具有转动自如地与载置用线材相连结的连结部件,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在立起状态下支承被清洗物。而且,支承部件在变成倾倒状态时,一边转动一边沿着载置用线材移动。

采用该结构,无需将相对的支承部件配置为在立起状态下彼此的位置沿着载置用线材的长度方向错开。因此,能够不将所载置的例如餐具等被清洗物倾斜地配置。此外,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彼此在倾倒时,相互沿着载置用线材向相反方向移动。因此,在倾倒状态下,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彼此以错开的方式倾倒。由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彼此不发生干涉地倾倒。其结果是,餐具等被清洗物收纳时的作业性、操作性等便利性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具有设置在与载置用线材呈直角的方向上的限制部件,连结部件具有沿着限制部件形成为槽形状的第1卡定部和第2卡定部,第1卡定部和第2卡定部也可以在沿着连结部件的外周连续地形成的同时,配设在沿着载置用线材的长度方向彼此错开的位置。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34的碰撞、拉拽等干涉引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其结果是,能够使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顺畅地倾倒。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而言,也可以是,第1卡定部具有突起部,突起部与限制部件卡定,从而将支承部件卡定在立起状态。

由此,只要使用者不向使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倾倒的方向施加力,支承部件就不转动。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不经意地使支承部件向倾倒状态的方向转动。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而言,连结部件具有供载置用线材嵌入的转动部,转动部具有供载置用线材插入的开口部,开口部设置于与在施加要使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向外侧转动的外力时以第1卡定部为支点作用于转动部的反作用力的延长线上不同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无论是载置较浅的盘子类等的情况下,还是载置有深度的餐具、锅等烹饪器具的情况下,餐具筐都能够稳定地保持所载置的被清洗物。而且,即使从上方向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作用有载荷等外力的情况下,连结部件也不会从载置用线材脱离。因此,作业性、操作性等便利性提高。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而言,也可以将开口部配置在以作用于转动部的反作用力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载置用线材的中心的角度为基准错开10度以上角度的位置。由此,在载置餐具等进行使用时,即使向立起状态的支承部件施加外力,连结部件也难以从载置用线材脱离。而且,在餐具筐的组装时、分解时,连结部件也能够容易地自载置用线材拆装。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而言,开口部的开口尺寸也可以形成为比载置用线材的直径小。由此,若没有沿着规定的方向向嵌入转动部的载置用线材施加规定以上的外力,则转动部难以容易地脱离。

此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也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在倾倒时不发生干涉。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的、碰撞、拉拽等干涉引起的不良情况发生。其结果是,能够使支承部件顺畅地倾倒。

此外,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的餐具筐也可以构成为,彼此相对的一对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承部件在倾倒的同时沿着载置用线材移动。由此,无需将相对的支承部件彼此的位置配置为沿着载置用线材的长度方向错开。其结果是,能够不使所载置的餐具等被清洗物倾斜地载置于餐具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