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自动醒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33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酒用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自动醒酒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醒酒器结构复杂,部件繁多,存在使用不便性。现市面上有一种利用磁吸原理的自动醒酒器,通过马达联动磁铁使得置于红酒中的磁铁棒自动搅拌从而达到醒酒的目的,然而这种设计的醒酒器效率很低,磁铁棒的搅拌并不能使得空气与酒瓶中的红酒得到高效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自动醒酒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自动醒酒器,其包括带动部、供氧装置、磁搅拌棒、底座、控制部和瓶体,所述磁搅拌棒置于瓶体中,所述带动部埋设于底座中并对磁搅拌棒磁性驱动,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机和与供氧机依次连通并密封设置的固定管、伸缩软管、连接管和氧气棒,所述氧气棒下半部分管壁上均布有通孔,所述氧气棒竖立设置在瓶体中,所述供氧机埋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控制部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所述供氧机和带动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瓶体置于底座上并位于带动部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动部包括马达和至少一个磁铁,所述磁铁与马达的传动轴相连接且位于非中心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传动轴两侧保持中心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搅拌棒为食品级硅胶制成的磁性软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搅拌棒具有荧光涂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气棒由金属材质制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供氧装置中的氧气棒直接对瓶体中的红酒进行供氧,同时利用带动部对置于瓶体中的磁搅拌棒进行磁性驱动,使得磁搅拌棒在瓶体中绕圆周转动,实现了红酒与氧气的高效混合,红酒醒酒更均匀快速。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高效自动醒酒器,其包括带动部、供氧装置3、磁搅拌棒13、底座4、控制部35和瓶体5,所述磁搅拌棒13置于瓶体5中,所述带动部埋设于底座4中并对磁搅拌棒13磁性驱动,所述供氧装置3包括供氧机和与供氧机依次连通并密封设置的固定管31、伸缩软管32、连接管33和氧气棒34,所述氧气棒34下半部分管壁上均布有通孔341,所述氧气棒34竖立设置在瓶体5中,所述供氧机埋设于所述底座4中,所述控制部35设置在底座4上并与所述供氧机和带动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瓶体5置于底座4上并位于带动部上方。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动部包括马达11和至少一个磁铁12,所述磁铁12与马达11的传动轴相连接且位于非中心位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铁12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传动轴两侧保持中心对称。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搅拌棒13为食品级硅胶制成的磁性软棒。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搅拌棒13具有荧光涂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氧气棒34由金属材质制备而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自动醒酒器,其包括带动部、供氧装置、磁搅拌棒、底座、控制部和瓶体,所述磁搅拌棒置于瓶体中,所述带动部埋设于底座中并对磁搅拌棒磁性驱动,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机和与供氧机依次连通并密封设置的固定管、伸缩软管、连接管和氧气棒,所述氧气棒下半部分管壁上均布有通孔,所述供氧机埋设于所述底座中,所述控制部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所述供氧机和带动部分别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供氧装置中的氧气棒直接对瓶体中的红酒进行供氧,同时利用带动部对置于瓶体中的磁搅拌棒进行磁性驱动,使得磁搅拌棒在瓶体中绕圆周转动,实现了红酒与氧气的高效混合。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炳华
技术研发日:2017.04.06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