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撮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593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撮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清洁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撮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扫除时撮装地板上垃圾的撮箕,其宽度是固定的,只能撮装有足够宽度板面上的垃圾。对于狭窄的沟、槽中的垃圾,一般撮箕太宽,放不下去,清洁工人只能用铲片慢慢掏出到地面上,再扫进撮箕中,很费工时,人也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撮箕不能撮装狭窄沟槽中的垃圾,提供一种组合撮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撮箕,包括左半壳、右半壳、把杆。右半壳的后围板上设置了二个插壳,左半壳的后围板上设置有与插壳相对应的二个插块。每个插壳上都安装有用于锁紧插块的旋钮。把杆安装在右半壳上方。左、右二个半壳的后围板和底板叠合后组成一个撮箕。左、右二个半壳叠合时,插块插在插壳中,用旋钮锁紧。拧松旋钮,调整二个半壳叠合的宽度,可以使撮箕变宽与变窄,调整后拧紧旋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置左、右二个半壳,每个半壳的后围板上分别设置插壳、插块,可以改变二个半壳叠合部分的多少,调整撮箕的宽度,可以适应不同沟槽宽度,撮装沟槽中的垃圾,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组合撮箕前面结构图。

图2是一种组合撮箕的二个半壳分开时后围板背面结构图。

图3是是一种组合撮箕的二个半壳叠合时,后围板上的插块、插壳安装情况图。

图4是一种组合撮箕的二个半壳叠合靠拢情况图。

附图中:左半壳1、把杆2、右半壳3、插壳4、旋钮5、插块6。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是一种组合撮箕前面结构图。左半壳1、右半壳3的后围板和底板相互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撮箕。图1中,把杆2固定在右半壳3的后围板上。

图2中,是一种组合撮箕的二个半壳分开时后围板背面结构图,即二个半壳组合前结构图。图3中,是一种组合撮箕的二个半壳叠合时,后围板上的插块、插壳安装情况图。结合图2、图3一起叙述。

图2中的右、左半壳位置即是图1中的左、右半壳位置,图2中是图1中从撮箕背面观看情况,此时将二个半壳分开。图2中的左半壳1的后围板上设置了二个插块6,右半壳3的后围板上设置了与插块对应的二个插壳4。每个插壳4上都安装有旋扭5。图3中,拧松旋钮,将左半壳1后围板上的二个插块分别插进右半壳3后围板上的插壳中,拧紧旋钮,即固定了二个半壳。此时,左半壳叠合在右半壳上。

图4中,是一种组合撮箕的二个半壳叠合靠拢情况图。要调整两个半壳叠合的多少时,拧松旋钮5,调整插块6在插壳4中的长度,即可改变撮箕的宽度,拧紧旋钮,即可使用。图4中,左、右半壳相互靠拢,可以在较窄的沟槽中撮装垃圾。左、右半壳底板都较薄,叠合很平整。底板前端都很薄,并且底板前面有斜面,左半壳的底板前端略微超前一点,但放在地板上,二个半壳的底板都能同时着地。插块和插壳配合间隙很小,插块不晃动。左、右半壳及插块、插壳都用塑料制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组合撮箕,包括左半壳、右半壳、把杆。左、右半壳相互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撮箕。右半壳的后围板上设置了二个插壳,左半壳的后围板上设置了与插壳对应的二个插块。每个插壳上都安装有旋扭,用于锁紧插入插壳中的插块。把杆安装在右半壳上方。拧松旋钮,调整二个半壳叠合的宽度,把插块插进插壳中,用旋钮锁紧,即可改变撮箕的宽度。可根据不同宽窄的沟槽宽度调整撮箕宽度,用于撮装狭窄沟槽中的垃圾。

技术研发人员:邹家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遂宁达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4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