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桌及其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5219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升降桌及其支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升降桌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桌的支撑结构,和具有该支撑结构的升降桌。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许多人必须维持长时间坐姿进行专注性劳动;根据医学研究,长时间的坐姿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肥胖等;对于单日维持长时间坐姿的人来说,将会增加其百分之五十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由于维持坐姿会减缓人体中脂肪酶的循环,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而站立时肌肉会促进脂肪酶作用,促使人体处理脂肪与胆固醇,这就应运而生了站立时使用的相对较高的工作台,但是高工作台的使用也产生了占用空间、成本增加的弊端,这就亟需既能用于坐姿又能用于站姿的升降桌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工作桌或者工作台中存在的占用空间,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连接板组件和水平推动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铰接形成x型,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铰接处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所述水平推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

优选地,还包括底框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下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框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底框组件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右侧外支撑柱、右侧外穿钉和右侧扭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右侧内支撑柱和右侧螺母;

所述右侧外穿钉依次穿过所述右侧外支撑柱中部、右侧扭簧和右侧内支撑柱中部,所述右侧外穿钉通过右侧螺母锁紧,所述右侧扭簧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右侧外支撑柱和右侧内支撑柱的受力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左侧外支撑柱、左侧外穿钉和左侧扭簧,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左侧内支撑柱和左侧螺母;

所述左侧外穿钉依次穿过所述左侧外支撑柱中部、左侧扭簧和左侧内支撑柱中部,所述左侧外穿钉通过左侧螺母锁紧,所述左侧扭簧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左侧外支撑柱和左侧内支撑柱的受力面。

优选地,所述左侧外支撑柱和右侧外支撑柱通过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内支撑柱和右侧内支撑柱通过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框组件包括左侧底框、右侧底框、前部扪端和后部扪端;

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扣合住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能水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的扪端固定座上,所述左侧底框一端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由前部扪端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一端侧面封住,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和所述左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另一端侧面封住。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左侧滑轮和右侧滑轮;

所述左侧滑轮和右侧滑轮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滑轮置于左侧底框的滑道中,所述右侧滑轮置于右侧底框的滑道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滑动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桌板下侧的前部,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滑道,所述滑动板内嵌在第一固定板的滑道上,所述水平推动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固定板能水平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滑动板还包括滑动板第一滑轮组和滑动板第二滑轮组;

所述滑动板第一滑轮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并位于所述滑动板的前端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的滑道相配合,所述滑动板第二滑轮组安装在滑动板后端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的滑道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升降桌,所述升降桌包括桌板和支撑所述桌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上述的支撑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为x型支撑结构,其不仅能解决现有工作桌或者工作台中存在的占用空间,成本增加的问题;且由于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的铰接处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同时,由于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通过水平推动件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使得支撑结构的支撑缓冲效果极好,收放自如。由于垂直下降重力极大容易造成夹伤风险,升降桌采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后,不但能防止夹伤风险,同时收起时不会产生噪音;此外升降桌基于弹性部件和水平推动件的作用,还能够自动上升,无需人为干预,展开时方便快捷,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方便。

在发明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桌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本发明的升降桌的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桌处于收纳状态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本发明的升降桌处于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升降桌的上部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升降桌的下部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升降桌

100—连接板组件

110—滑动板

111—滑动板第一滑轮组

112—滑动板第二滑轮组

120—第一固定板

130—扳手

140—第二固定板

200—第一支撑组件

210—右侧外支撑柱

211—右侧外穿钉

212—右侧扭簧

213—右侧滑轮

220—左侧外支撑柱

221—左侧外穿钉

222—左侧扭簧

230—第一连接柱

300—第二支撑组件

310—右侧内支撑柱

311—右侧螺母

320—左侧内支撑柱

321—左侧螺母

330—第二连接柱

400—底框组件

410—后部扪端

411—扪端固定座

420—前部扪端

430—右侧底框

431—右侧底框滑道

440—左侧底框

441—左侧底框滑道

500—水平推动件

600—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的支撑结构,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为x型支撑结构。本发明的x型支撑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之处的优势在于:收放自如,而且占用空间小。

图1-7从各个角度示出了一实施例支撑结构的整体以及支撑结构所包含的各个部件或部分。为了了解这些部件或者部分在支撑结构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首先对支撑结构进行整体性描述,以便彻底地理解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桌10的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100、第一支撑组件200、第二支撑组件300、底框组件400和水平推动件500。

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铰接形成x型,第一支撑组件200和第二支撑组件300的铰接处通过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所述弹性部件例如可采用扭簧或者弹片。

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下端(由于该下端为滑动连接,该下端也叫滑动端)滑动连接底框组件400的一端。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由于该上端为铰接,位置相对固定,该上端也叫固定端)连接底框组件400的另一端,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的一端,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由于该上端为滑动连接,该上端也叫滑动端)通过水平推动件500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的另一端;从而带动底框组件400和连接板组件100收放运动。升降桌的桌板600固定于连接板组件100上,示例性地,桌板600采用木质或者不锈钢材质;水平推动件500可采用气弹簧,且气弹簧500可采用自锁型气弹簧。

其中,图4为该升降桌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收纳之后占用空间小,在同行业中能够达到很轻薄的状态,最优为5cm左右。

优选地,第一支撑组件200包括右侧外支撑柱210、右侧外穿钉211和右侧扭簧212,所述第二支撑组件300包括右侧内支撑柱310和右侧螺母311。右侧外穿钉211依次穿过右侧外支撑柱210中部、右侧扭簧212和右侧内支撑柱310中部,右侧外穿钉211通过右侧螺母311锁紧,右侧扭簧21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的受力面上。或者在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相对方向设置受力孔,将右侧扭簧21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插入右侧外支撑柱21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各自的受力孔中。

第一支撑组件200还包括左侧外支撑柱220、左侧外穿钉221和左侧扭簧222,第二支撑组件300包括左侧内支撑柱320和左侧螺母321。左侧外穿钉221依次穿过左侧外支撑柱220中部、左侧扭簧222和左侧内支撑柱320中部,左侧外穿钉221通过左侧螺母321锁紧,左侧扭簧22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放置在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的受力面上。或者在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相对方向设置受力孔,将所述左侧扭簧222的两个着力端分别插入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左侧内支撑柱320各自的受力孔中。

如图6-7所示,优选地,左侧外支撑柱220和右侧外支撑柱210通过第一连接柱230固定连接;左侧内支撑柱32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通过第二连接柱330固定连接。或者左侧外支撑柱220、第一连接柱230和右侧外支撑柱210为一体成型,以及左侧内支撑柱320、第二连接柱330和右侧内支撑柱310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底框组件400包括左侧底框440、右侧底框430、前部扪端420和后部扪端410。左侧底框440一端和右侧底框430一端扣合住第一支撑组件200的滑动端,第二支撑组件30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在后部扪端410的扪端固定座411上,左侧底框440一端和右侧底框430一端侧面由前部扪端420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前部扪端420和左侧底框440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430一端侧面封住,左侧底框440另一端和右侧底框430另一端侧面由后部扪端410盖合,通过紧固螺丝将后部扪端410和所述左侧底框440另一端侧面和右侧底框430另一端侧面封住。

优选地,第一支撑组件200还包括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200滑动端的左右两侧,左侧滑轮223放入左侧底框440的滑道中,右侧滑轮213放入右侧底框430的滑道中。其中滑道沿第一支撑组件200一侧开设均匀缝隙,使左侧滑轮223和右侧滑轮213能够在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带动下沿着滑道运行,在左侧底框440和右侧底框430内部分别设置左侧挡板441和右侧挡板431,其中左侧挡板441沿左侧底框440中空内侧依次设置,右侧挡板431沿右侧底框430中空内侧依次设置。

优选地,结合参阅图5和图6,连接板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板120、滑动板110和第二固定板140。第一固定板120固定在桌板600下侧的前部,第一固定板120设置滑道,滑动板110内嵌在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上,水平推动件500一端与滑动板110连接,以便水平推动件500伸缩时能带动滑动板110相对第一固定板120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滑动板110前端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第二固定板140能水平枢转地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的上端。其中第二固定板140为“u”形设计,第二固定板140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支撑组件200固定端。水平推动件500远离滑动板110的一端与扳手130接触,当转动扳手130时,能触动水平推动件500。

为了进一步起到说明作用,滑动板110还包括滑动板第一滑轮组111和滑动板第二滑轮组112。滑动板第一滑轮组111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300滑动端的左右两侧,然后安装在滑动板110前端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相配合,滑动板第二滑轮组112安装在滑动板110后端的左右两侧且与第一固定板120的滑道相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与升降桌有关的方位术语,例如“高”、“低”、“前”、“后”、“左”、“右”“上”和“下”等,均是相对于升降桌处于图1中所示的状态,即扳手130面向用户一侧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升降桌,升降桌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的铰接处的弹性部件形成张力作用,同时,由于第二支撑组件300的上端通过水平推动件500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组件100的另一端,当转动扳手130同时对桌板600施加向下的力时,第一支撑组件200的滑动端朝远离第二支撑组件3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撑组件300的滑动端朝远离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之间的角度α(见图2)增大,气弹簧500压缩,支撑结构整体高度下降,以满足坐姿需要。需要升高桌板时,可转动扳手130解除气弹簧500的自锁功能,在右侧扭簧212和左侧扭簧222的作用下,第一支撑组件200的滑动端朝靠近第二支撑组件3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二支撑组件300的滑动端朝靠近第一支撑组件200的固定端的方向滑动,第一支撑组件200与第二支撑组件300之间的角度α减小,支撑结构整体高度上升,以满足站姿需要。

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优点在于:支撑缓冲效果极好,收放自如。由于垂直下降重力极大容易造成夹伤风险,升降桌采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后,不但能防止夹伤风险,同时收起时不会产生噪音;此外升降桌基于弹性部件和水平推动件的作用,还能够自动上升,无需人为干预,展开时方便快捷,给用户使用带来了方便。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