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8809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榨汁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逐渐加强,其中由于果蔬汁具有较高的高营养价值,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无论成年人、老年人和儿童,只要坚持饮用,对于提高体质、预防和治疗病症,都大有益处。因此,很多家庭纷纷选择榨汁机自制果蔬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全封闭式榨汁机虽然能够做到干净卫生,但是其固液分离结构较为复杂,尤其在倾倒液汁的过程中需要额外设置泵体结构将其倾倒出储液腔,而加重榨汁机的重量。

果蔬汁作为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的重要饮品,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病患,在其只能饮食水或稀饭的特殊时期,可以饮用新鲜的果蔬汁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但是现有的榨汁机由于没有直接加热功能,使得所榨出的果蔬汁一般不适合直接给伤病敏感的病患饮用,常常需要单独进行加热,这样会使得鲜果蔬汁的营养在进行外部加热时,营养容易流失,且无法保持新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全封闭式榨汁机固液分离结构复杂,较为笨重,且无法进行自动加热的问题,提供一种固液分离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且能够自动加热的榨汁机。

一种榨汁机,包括:榨汁容器与榨汁组件;

所述榨汁容器内开设有榨汁腔,所述榨汁腔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榨汁腔内设置有漏液斗与调液板,所述漏液斗活动设置于所述榨汁腔的所述开口处,所述调液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漏液斗的底部;

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与封液按钮,所述封液按钮的一端凸伸于所述榨汁腔内,所述封液按钮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调液板固定连接;

所述榨汁组件包括容置于所述榨汁腔内的挡设体、加热棒、检测器以及搅拌器,所述加热棒与所述检测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挡设体上,所述挡设体上还设置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电机与控制器,所述加热棒与所述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斗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每一所述过滤孔与所述榨汁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孔的直径小于0.5厘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斗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榨汁腔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设置有倒液斗,所述倒液斗设置有倒液通道,所述倒液通道与所述榨汁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液板具有圆形截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容器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开设有卡设槽,所述漏液斗的侧边凸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卡设于所述卡设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液板的周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榨汁腔的内壁。

上述榨汁机,通过在榨汁腔内活动设置一用于过滤果蔬渣的漏液斗,从而可通过这一简单的过滤结构将果蔬固液进行分离。并且在所述榨汁腔内转动地设置一能够控制所述调液板的所述封液按钮,从而实现通过所述调液板将榨汁腔内的果蔬液封存于所述榨汁腔内,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倾倒果蔬汁的出液角度,使得在打开榨汁组件上的挡设体时,能够将果蔬汁沿所述调液板相对于所述榨汁腔的侧壁的打开口处流出。同时,在进行榨汁的过程中,根据饮用者需要启动加热棒进行加热果汁,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果汁温度检测,从而实现自动加热果蔬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榨汁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榨汁机的部分组件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榨汁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榨汁机,包括:榨汁容器与榨汁组件;所述榨汁容器内开设有榨汁腔,所述榨汁腔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榨汁腔内设置有漏液斗与调液板,所述漏液斗活动设置于所述榨汁腔的所述开口处,所述调液板转动设置于所述漏液斗的底部;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与封液按钮,所述封液按钮的一端凸伸于所述榨汁腔内,所述封液按钮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调液板固定连接;所述榨汁组件包括容置于所述榨汁腔内的挡设体、加热棒、检测器以及搅拌器,所述加热棒与所述检测器固定设置于所述挡设体上,所述挡设体上还设置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电机与控制器,所述加热棒与所述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搅拌器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榨汁机10,包括:榨汁容器200与榨汁组件100;其中榨汁容器200为收纳果蔬汁的容器。具体地,所述榨汁容器200内开设有榨汁腔210,所述榨汁腔一端具有开口,即被榨果蔬汁收纳于所述榨汁腔210内。所述榨汁腔210内还设置有漏液斗220与调液板230,所述漏液斗220活动设置于所述榨汁腔210的开口处,即所述漏液斗220可拆卸于榨汁腔210,且设置于榨汁腔210的上半部分,去皮之后的果蔬放置于所述漏液斗220内进行果蔬汁榨取。也就是说,榨汁过程在所述漏液斗220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漏液斗220为一固液分离器,在果蔬被榨后,果蔬汁流入到榨汁腔210内,残留的果蔬渣被留在所述漏液斗220上。例如,所述调液板230转动设置于所述漏液斗220的底部。即所述调液板230紧邻述漏液斗220设置,并且所述调液板230能够转动,例如,所述调液板230具有圆形截面。其圆形截面的直径与所述榨汁腔210的开口的直径相适应,也就是说,所述调液板230转动至与所述榨汁腔210的开口相平行时,能够将所述榨汁腔210予以封闭,当调液板230转动至倾斜时,则漏液斗220的液体能够从调液板230以及榨汁腔21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入榨汁腔210内。具体地,例如,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设置有调节组件240,所述调节组件240包括连接杆241与封液按钮242,所述封液按钮242的一端凸伸于所述榨汁腔210内,所述封液按钮242通过所述连接杆241与所述调液板230固定连接。例如,所述连接杆241的一端与所述封液按钮24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调液板230的中部。例如,所述连接杆241连接所述调液板230的一端设置有活动圆轴,也就是说,所述连接杆241在所述封液按钮242的转动控制下,沿着所述活动圆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所述封液按钮242调节所述调液板230转动。

如图1所示,例如,所述榨汁组件100包括容置于所述榨汁腔内210的挡设体110、加热棒120、检测器130以及搅拌器140。其中,挡设体110用于盖设所述榨汁腔内210的开口。所述加热棒120用于加热所述榨汁腔内210内的果蔬汁。所述检测器130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榨汁腔内210内的果蔬汁的温度,根据饮用者需求,加热果蔬汁至控制温度内。例如,所述检测器为温度计,为现有技术。具体地,例如,所述加热棒120与所述检测器130固定设置于所述挡设体110上,所述挡设体110上还设置有电机盒150,所述电机盒150内设置有电性连接的电机与控制器(其被所述电机盒150挡住),其中所述控制器为一供电接收装置,为现有技术。所述加热棒120与所述检测器13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具有转轴,所述搅拌器140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其中控制器内具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通电,从而能够驱动电机盒内的电机转动,同时向所述加热棒120及所述检测器130供电。所述搅拌器140在所述电机的转轴的转动下转动。例如,所述搅拌器140为一具有挤压刀片的金属搅拌棒。当果蔬放置于所述漏液斗220上时,高速转动的金属搅拌棒上的挤压刀片一边挤压果蔬,一边通过刀片切碎果蔬,直至果蔬被搅碎,使得果蔬体内的汁液被充分榨取。

如图2所示,所述封液按钮242的部分设置于所述榨汁容器的外侧,具体地,例如,所述封液按钮242包括第一推抵部与第二推抵部,所述第一推抵部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推抵部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推抵部凸伸于所述榨汁腔内,所述第二推抵部靠近所述榨汁容器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层,例如,所述密封层为橡胶层,这样,所述第二推抵部通过所述密封层与榨汁容器紧密抵接,有效提高了榨汁腔的密闭性,避免果蔬汁漏出腔体。

应该理解的是,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不宜太厚,密封层太厚则使得所述第二抵接部在进行旋转时抵接力会发生抖动,而密封层的厚度也不宜太薄,密封层太薄则使得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之间的缝隙较大,果汁液容易漏出,为了使得密封效果更佳,例如,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5mm~9.3mm,例如,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6.7mm。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紧密抵接,有效防止果蔬液从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流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漏液斗220的底部具有漏网,所述漏液斗220的上端具有开口,在进行榨汁时,将所述榨汁组件的挡设体110盖设于所述榨汁腔210的开口处,即同时也将漏液斗220的开口予以封闭。使得被榨果蔬于封闭的所述漏液斗220中,在所述搅拌器140的作用下充分榨取汁液。汁液通过所述漏液斗220的底部漏网进入到榨汁腔210的下部,剩余残留的果蔬渣留存于所述漏液斗220上,在榨汁结束后,将所述漏液斗220取出榨汁腔。在榨汁之前,通过调节所述封液按钮242,使得与其固定连接的所述调液板230旋转至与所述榨汁腔210的侧壁相平行,这样果蔬汁便不受限制地流入榨汁腔内。当结束榨汁时,转动所述封液按钮242,使得所述调液板230旋转至垂直于所述榨汁腔的侧壁,从而将所述榨汁腔210通过与所述榨汁腔相适应的圆形调液板予以封闭。适当地调整所述调液板230,使得所述调液板230与所述榨汁腔210的内壁之间漏出出液缝隙,以保证榨汁腔210内的果蔬汁能够被干净卫生倾倒出。

例如,所述榨汁机的制备果蔬汁的过程如下:

按照饮用需要,将所述漏液斗220放置于所述榨汁腔210内,旋转所述封液按钮242,使得所述调液板230转动至与所述榨汁容器200的侧壁相平行的位置处。接通控制器,启动电机,使得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所述搅拌器运动榨取果蔬汁。当有饮用者需要热饮果蔬汁时,在榨取果蔬汁将近结束时,启动加热棒130进行加热,通过检测器140感应果蔬汁温度,当感测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停止继续加热。断开控制器,使得电机停止工作果蔬汁制备完成。调整所述封液按钮242,使的所述调液板230转动至紧邻所述漏液斗的底部,并与所述榨汁腔的侧壁垂直,也就是说,调整所述调液板230将所述榨汁腔予以封闭。当需要饮用果蔬汁时,稍微调整所述调液板230,使其与所述榨汁腔210的侧壁形成一定的缝隙,此时榨汁腔内的果蔬汁缓慢地从所述榨汁腔内流出。具体可根据需要调整缝隙的宽度,以控制出液速度。

上述榨汁机,通过在榨汁腔210内活动设置用于过滤果蔬渣的漏液斗220,从而可实现通过简单的过滤结构将果蔬固液进行分离。并且在所述榨汁腔内转动地设置一能够控制所述调液板230的所述封液按钮240,从而实现通过所述调液板230将榨汁腔内的果蔬液封存于所述榨汁腔210内,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果蔬汁的出液角度,使得在打开挡设体110时,能够将果蔬汁沿所述调液板230相对于所述榨汁腔210的侧壁的打开口流出。同时,在进行榨汁的过程中,根据饮用者需要启动加热棒130进行加热果蔬汁,并通过检测器140进行果汁温度检测,从而实现自动加热果蔬汁的功能。

为了使得所榨取的果蔬汁细腻滑润,减少果蔬汁中的固渣,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漏液斗22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221,每一所述过滤孔221与所述榨汁腔210连通。即所述漏液斗220的底部形成漏网结构。例如,所述过滤孔221的直径小于0.5厘米,例如,所述过滤孔221的直径为0.3厘米。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过滤孔221的直径越小时,则果蔬汁内的固渣便越少。从而使得所榨取的果蔬汁细腻滑润,特别适合病患饮用。例如,所述漏液斗220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榨汁腔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即所述漏液斗为漏斗型结构,由于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研磨中,果蔬汁也随着做旋转运动,通过漏液斗能够使得果蔬汁在被榨取后,沿着漏斗壁集中流入到榨汁腔内,而不容易甩至榨汁容器外部。

为了较为方便地取用所述榨汁腔内的果蔬汁,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榨汁容器200的侧壁设置有倒液斗260,所述倒液斗260设置有倒液通道,所述倒液通道与所述榨汁腔210连通。这样所述榨汁腔210内的果蔬汁便能够从所述榨汁容器200上的所述倒液斗260流出,而不再倾倒整个榨汁容器将果汁液倒出。例如,所述倒液斗260具有盖体,在榨取果蔬汁时,所述倒液斗上盖设有盖体,从而保证所述榨汁腔处于密封状态。具体地,例如,所述榨汁容器200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固定片270,所述固定片270上开设有第一出液孔,所述榨汁容器20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液孔,所述第一出液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出液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倒液斗260设置于所述固定片270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倒液斗260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倒液斗260的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孔连通,这样当滑动所述固定片270,使得所述第一出液孔与所述第二出液孔对齐连通,从而使得所述榨汁腔内的果蔬液由所述第二出液孔中流出于所述倒液斗260,饮用者只需在所述倒液斗260处放置水杯即可取得果蔬汁进行饮用。

为了使得所述调液板能够紧密地封闭所述榨汁腔,例如,所述调液板230的周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榨汁腔的内壁。例如,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圈,这样当旋转所述封液按钮242时,使得所述调液板230紧密抵接于所述榨汁腔210的内壁上。这样使得所述榨汁腔210内的果蔬液只能从所述倒液斗260流出,从而保证果蔬汁的新鲜度。

为了便于倾倒果蔬液,例如,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榨汁容器200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手280,所述把手280上开设有卡设槽281,所述漏液斗220的侧边凸设有安装块222,所述安装块222卡设于所述卡设槽281内。例如,所述把手280上开设有手柄槽284,通过设置所述手柄槽284方便取放所述榨汁机。例如,所述手柄槽284的表面上设置有磨砂层,从而能够放置手滑,导致榨汁机在取放时脱离人手。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拆离所述漏液斗220于所述榨汁容器200时,将所述漏液斗220的安装块222取出所述卡设槽281即可。从而实现,在结束榨汁时,将留存于所述漏液斗220上的残渣进行倾倒,并同时可方便清洗所述漏液斗220。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控制果蔬汁的各个制备程序,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榨汁组件100的挡设体110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控制触摸屏111,所述控制触摸屏111具有多个功能键。例如,所述控制键包括启停键1111、加热键1112以及温度显示灯1113等。例如,按压启停键1111,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榨汁机中的电机的启停,按压加热键1112能够控制所述加热棒130加热果蔬汁。例如,温度显示灯1113为led数字灯,能够具体显示所述榨汁腔内的果蔬汁温度。使用者可通过阅读led数字灯上所显示的温度数字,例如,温度显示灯1113的led数字灯显示温度为35℃,从而可清楚了解并控制所述加热棒130的启停时间。

并且,为了紧密地将所述挡设体盖设于所述榨汁容器上。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挡设体110设置有紧固件160,所述紧固件160设置于所述挡设体110靠近所述电机盒150的一侧,所述紧固件160卡设于所述榨汁腔210的开口处。这样通过所述紧固件160使得所述挡设体110能够紧密地将所述榨汁腔封闭,从而可以防止在果蔬汁制备的过程中,所述搅拌器在飞速转动的过程中,使得果蔬汁液向外溅出。并且通过这样的密封结构同时可实现在封闭状态下进行榨汁,以保证汁液卫生,同时榨汁的声响也因此得到有效降低。为了使得所述紧固件160能够稳定地盖设于所述榨汁腔内,例如,所述紧固件160上设置有缓冲层161,例如,所述缓冲层161橡胶层,这样当所述紧固件160卡设于所述榨汁腔210内时,橡胶制的所述缓冲层161则受到挤压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紧固件160克服形变可靠地卡紧所述榨汁腔210内。并且,为了进一步,防止果蔬汁溢出,例如,所述紧固件160上设置有防溢电极162,所述防溢电极162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凸伸于所述榨汁腔210内。即在果蔬汁制备时,所述防溢电极162则伸入到榨汁容器的榨汁腔210内,这样当榨汁腔210内的果蔬汁由于容量过高而向外溢出时,防溢电极162将溢出信号传递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向电机传递停止工作的信号,从而停止制备果蔬汁。例如,所述控制触摸屏111的相应功能键会显示溢出报警信号。使用者可根据溢出信号指示,调整制备果蔬汁的容量。

为了便于外出携带重量轻便的所述榨汁容器,例如,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挡设体110凸设有连接部113,所述连接部113上设置有插接针115,其中所述插接针115为可导电的金属针。所述插接针115与所述控制触摸屏111电性连接。例如,所述插接针115与所述控制触摸屏111上的一控制键连接,该控制键控制接通插接针115。所述把手280内设置有保温管282,所述保温管282为金属管,其中,所述保温管与所述榨汁腔的金属壁相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包括塑料外层与金属内层,即所述榨汁腔的内侧壁为金属层。其中所述把手的一侧贴设于所述榨汁容器的侧壁上,且其相贴位置处,所述保温管与所述金属内层相贴。例如,所述把手280的一端开设有插设孔283,所述插接针115活动插设于所述插设孔283中。这样通过所述插接针115插接于所述把手280上的插设孔283中,使得所述保温管能够与所述控制触摸屏11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保温管接通电源后,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由于自身固有属性便不会继续升高温度。也就是说,当需要饮用热的果蔬汁时,可以通过接通加热棒进行加热,也可以通过接通保温管进行加热果蔬汁。另外,当需要外出携带榨汁容器时,可以采用保温管加热果蔬汁,这样在拆离榨汁组件时,由于保温管具有保温效果,这样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榨汁容器内的果蔬汁可以通过保温管的温度传递于金属内侧壁以保持榨汁腔内的温度。这样极大地方便使用者,将笨重的榨汁组件拆离,单独携带榨汁容器,在此过程中可以在榨汁容器的开口处盖设一挡设盖即可保持榨汁容器内的果蔬汁保持一定的温度,方便需要饮用的热的果蔬汁的病患。

为了使得所述榨汁机能够稳定地放置于平台上,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榨汁容器20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稳定脚250,各所述稳定脚250上均设置有防滑层。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稳定脚能够将所述榨汁容器拖持远离平台面,并且通过防滑层使得榨汁机稳定地放置于平台面上。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由于平台存在水或油污,而使得榨汁机容易发生倾覆,而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