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9252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具套件。



背景技术:

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对人体而言,能够满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动需求并利于寿命延长的物质称之为食物。食物通常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构成,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人类或者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发酵产品像是酒精。人类借由采集、耕种、畜牧、狩猎、渔猎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获得食物。通常的,为了使得食物更加可口美味,需要对食物进行加工,例如,采用加热的方式对食物加工,能够使得食物更加可口美味。

然而,现有的锅具类的加热工具在煲汤时,容易使作为汤底的食材,尤其是肉类和根茎类的食物出现烧糊问题,即与锅底接触的食物容易出现烧糊问题。

进一步地,现有的锅具类的加热工具在煲汤时容易出现加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轻食物烧糊问题,以及在煲汤时能够使得加热效果更均匀的锅具套件。

一种锅具套件,包括:

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上还设置有辅助烹饪区;

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包括锅底及筒体,所述锅底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上,所述筒体套置于所述锅底外;

防烧糊传热装置,所述防烧糊传热装置包括传热柱体、传热圆台及多个防烧糊传热棱,所述传热柱体设置于所述锅底的中部位置处,所述传热圆台设置于所述锅底上,所述传热圆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传热柱体穿设所述安装孔,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间隔设置于所述传热圆台远离所述锅底的一侧面上,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以所述传热柱体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每相邻两个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之间均设置有一传热区,所述传热区开设有传热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烹饪区与所述锅具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具有圆筒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柱体具有圆柱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烧糊传热棱具有正三角形的横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槽的深度与所述传热圆台的高度的比例为1:(2~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罩设于所述筒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柱体的高度大于所述传热圆台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壳体及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锅底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上。

上述锅具套件的防烧糊传热装置通过设置传热柱体、传热圆台及多个防烧糊传热棱,能够增大防烧糊传热装置与锅具本体内的汤水的接触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锅具本体内汤水中,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并且各防烧糊传热棱能够承托起作为汤底的食物,从而能够减少作为汤底的食物直接与烹饪承载盘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减轻食物烧糊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锅具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锅具套件,包括:加热底座,锅具本体及防烧糊传热装置,所述加热底座上还设置有辅助烹饪区;所述锅具本体包括锅底及筒体,所述锅底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上,所述筒体套置于所述锅底外;所述防烧糊传热装置包括传热柱体、传热圆台及多个防烧糊传热棱,所述传热柱体设置于所述锅底的中部位置处,所述传热圆台设置于所述锅底上,所述传热圆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传热柱体穿设所述安装孔,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间隔设置于所述传热圆台远离所述锅底的一侧面上,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以所述传热柱体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每相邻两个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之间均设置有一传热区,所述传热区开设有传热槽,这样,上述锅具套件的防烧糊传热装置通过设置传热柱体、传热圆台及多个防烧糊传热棱,能够增大防烧糊传热装置与锅具本体内的汤水的接触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锅具本体内汤水中,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并且各防烧糊传热棱能够承托起作为汤底的食物,从而能够减少作为汤底的食物直接与烹饪承载盘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减轻食物烧糊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锅具套件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锅具套件的构思,请参阅图1,锅具套件10包括:加热底座100、锅具本体200及防烧糊传热装置300,锅具本体200设置于加热底座100上,加热底座100用于对锅具本体200进行加热,防烧糊传热装置300设置于所述锅具本体200内,防烧糊传热装置300用于在锅具本体200煲汤时,增大汤水与防烧糊传热装置300接触的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锅具本体200内汤水中,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1,加热底座100还设置有辅助烹饪区110,辅助烹饪区110用于放置辅助烹饪锅具,以同时进行其余烹饪操作,提高对食物的烹饪效率。

请参阅图1,锅具本体200包括锅底210及筒体220,所述锅底210设置于所述加热底座220上,所述筒体220套置于所述锅底210外,例如,所述锅底的边缘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相固定,又如,所述锅底与所述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能够提高所述锅具本体整体结构的牢靠度。

请参阅图1,防烧糊传热装置300包括传热柱体310、传热圆台320及多个防烧糊传热棱330,所述传热柱体310设置于所述锅底210的中部位置处,所述传热圆台320设置于所述锅底210上,所述传热圆台320开设有安装孔321,所述传热柱体310穿设所述安装孔321,这样,通过设置传热柱体310及传热圆台320,能够增大防烧糊传热装置300与锅具本体200内的汤水的接触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锅具本体200内汤水中,加热效果更加均匀。例如,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为棱锥体或棱柱体,例如,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为三棱锥体。

请参阅图1,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330间隔设置于所述传热圆台320远离所述锅底210的一侧面上,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330以所述传热柱体310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例如,各所述防烧糊传热棱围绕所述传热柱体设置。这样,各防烧糊传热棱330能够承托起作为汤底的食物,从而能够减少作为汤底的食物直接与烹饪承载盘220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减轻食物烧糊问题。

请参阅图1,每相邻两个所述防烧糊传热棱330之间均设置有一传热区340,所述传热区开设有传热槽341,这样,通过各防烧糊传热棱330以及各传热槽341的内侧壁能够进一步增大防烧糊传热装置300与锅具本体200内的汤水的接触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锅具本体200内汤水中,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烹饪区与所述锅具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又如,所述筒体具有圆筒状结构;又如,所述传热柱体具有圆柱状结构;又如,所述防烧糊传热棱具有正三角形的横截面,这样,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又如,所述传热槽的深度与所述传热圆台的高度的比例为1:(2~3.5);又如,所述锅具本体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罩设于所述筒体上;又如,每相邻两个所述防烧糊传热棱之间的距离相等;又如,所述传热柱体的高度大于所述传热圆台的高度;又如,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壳体及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锅底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上,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所述加热组件,例如,所述加热组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

上述锅具套件10的防烧糊传热装置300通过设置传热柱体310、传热圆台320及多个防烧糊传热棱330,能够增大防烧糊传热装置300与锅具本体200内的汤水的接触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递至锅具本体200内汤水中,加热效果更加均匀。并且各防烧糊传热棱330能够承托起作为汤底的食物,从而能够减少作为汤底的食物直接与烹饪承载盘220接触的面积,从而能够减轻食物烧糊问题。

为了提供更佳的加热效果,一个例子是,所述加热底座设置火力输出单元和程序控制单元,火力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火力,火力包括用于实现加热的燃气或电力,亦即燃气燃烧或者电热转换;所述程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火力输出单元,例如,所述程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火力输出单元输出火力及其持续时间;例如,程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出火力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又如,程序控制单元用于按照加热的时间和火力曲线输出火力及其持续时间。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于各种菜谱信息,分别设计自动加热程序,尤其是火力曲线的设计,使得加热不限于传统的大火与小火或者武火与文火的加热方式,适应于现代计算机的控制方式,将火力实现无级调控。例如,程序控制单元设置火力曲线存储单元及火力曲线调控单元,火力曲线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至少一火力曲线,火力曲线调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火力曲线控制火力输出单元输出火力,即根据所述火力曲线在不同时间段输出不同大小的火力;例如,火力曲线中,将输出火力按百分比进行分类输出,配合输出火力的持续时间,能够达到精准加热,不粘锅以及控制成熟度的优秀烹饪效果。例如,火力曲线可以根据菜谱信息灵活设置,又如,根据用户云反馈,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菜谱信息的各火力曲线,这样,可以实现灵活控制,使得自动烹饪效果更好。例如,对于家庭用户,根据用户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菜谱信息的各火力曲线;对于区域用户,例如北京或成都,根据区域用户云反馈,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菜谱信息的各火力曲线;对于外国人,根据外国用户云反馈,动态调整或者自动升级自动加热程序中对于各菜谱信息的各火力曲线;以此类推。一个例子是,烹饪位置还设置热值反馈单元,热值反馈单元用于反馈热值,例如热值反馈单元用于获取输出火力的热值反馈,所述程序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热值反馈单元,所述程序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热值反馈判断输出火力是否异常,在发生异常时,进行报警或者通知用户,例如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可以理解,当存在多个烹饪位置时,则所述程序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各所述热值反馈单元;例如,热值反馈单元设置温度传感器或者导热结构,温度传感器或者导热结构用于获取输出火力的热值反馈,例如热值反馈包括输出火力的热值或者温度值或者受热形变程度,并且温度传感器或者导热结构输出热值反馈给所述程序控制单元;所述程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热值反馈判断输出火力是否异常,在发生异常时,进行报警或者通知用户,例如发送报警信息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又如,烹饪位置或者锅具套件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程序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发生异常时,控制烹饪位置或者锅具套件上的指示灯进行变色。例如,所述程序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热值反馈单元获取火力曲线的输出火力的曲线热值反馈,并根据所述曲线热值反馈判断输出火力是否符合火力曲线,在不符合火力曲线时,进行报警或者通知用户或者通知厂商,例如,报警包括控制烹饪位置或者锅具套件上的指示灯进行变色或者发出报警声音(但是调研发现有些用户不喜欢听到报警声音);又如,通知用户包括发送输出火力不符合火力曲线信息到用户的移动终端;又如,通知厂商包括发送输出火力不符合火力曲线信息到预设服务器或者服务中心。

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又如,所述加热底座设置与所述程序控制单元连接的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用于接受无线信号,传输到所述程序控制单元;所述程序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信号控制所述火力输出单元;又如,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还用于发送所述程序控制单元对于所述火力输出单元的控制结果,例如,所述控制结果包括火力曲线的调整以及输出火力是否异常等。

为了提高烹饪效率,还包括辅助烹饪锅具,所述辅助烹饪锅具设置于所述辅助烹饪区上,为了方便自动清洗辅助烹饪锅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烹饪锅具为平底锅;一个例子是,辅助烹饪锅具为无边沿式平底锅,即为一块平板;这样非常方便清洁,刷子一刷,水一冲即可,极大提升了处理效率,节约了洗涤消耗。又如,辅助烹饪锅具为组合式平底锅,例如,辅助烹饪锅具为两半式平底锅,即为两片平底锅相互组合在一起,例如,辅助烹饪锅具为连接部相互磁吸的两片平底锅,亦称磁吸两半式平底锅,是专门为所述烹饪方法进行设计的,两块平板上表面用于盛放食材,下表面于连接处凸设有磁性长条,两块平板的磁性长条相互磁吸,这种设计非常适合自动清洗辅助烹饪锅具,也有利于分开摆放,例如置入消毒柜中。一个例子是,在装盘后,将辅助烹饪锅具移动到洗涤槽上方,然后将辅助烹饪锅具拆分为两块平板,分别先用抹布擦净,然后用热风吹干即可;这样,平板上的残渣一擦就会掉落到洗涤槽,再擦就差不多干净了,然后用热风简单吹两下即可。例如,采用旋转出风口输出热风,用于所述热风吹干相关的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