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小火锅加热包装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4268阅读:115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热小火锅加热包装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到,自热食品也得到大量的推广与运用。自热食品卡已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无需任何烹饪加热工具,即可迅速吃上热食。随着自热食品技术的发展,自热火锅应运而生。然而现有技术的自然火锅需要使用者自行向加热腔体加入冷水,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发热小火锅加热包装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发热小火锅加热包装的使用方法,所述的包装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和密封盖,内壳体与密封盖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为放置待加热食品的空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的第二空腔为放置水和加热包的空腔;

所述的第二空腔内部设置有隔离层,所述的隔离层将第二空腔分隔为放置水的第三空腔和放置加热包的第四空腔,所述的第三空腔设置于第四空腔的上方;

所述的第三空腔内还设置有餐筷,所述的餐筷的其中一端穿过内壳体位于第一空腔内部,餐筷的另外一端穿过隔离层位于第四空腔内部;

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者先将密封盖打开,将所有待加热食物放入第一空腔,之后将餐筷取出,处于第三空腔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隔离层上的通孔流入至第四空腔中,在水的作用下加热包对第一空腔内部的食品进行加热,此时需要使用者将密封盖盖上;等待一段时间后,加热完成,开始进行食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餐筷外部包装有塑料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离层平行于外壳体底部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密封盖打开,将所有待加热食物放入第一空腔,之后将餐筷取出,处于第三空腔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隔离层上的通孔流入至第四空腔中,在水的作用下加热包对第一空腔内部的食品进行加热,可以方便的食用加热的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依赖的包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壳体,2-外壳体,3-密封盖,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加热包,7-隔离层,8-第三空腔,9-第四空腔,10-餐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发热小火锅加热包装的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的包装包括内壳体1、外壳体2和密封盖3,内壳体1与密封盖3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4为放置待加热食品的空腔,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形成的第二空腔5为放置水和加热包6的空腔;

所述的第二空腔5内部设置有隔离层7,所述的隔离层7将第二空腔5分隔为放置水的第三空腔8和放置加热包6的第四空腔9,所述的第三空腔8设置于第四空腔9的上方;

所述的第三空腔8内还设置有餐筷10,所述的餐筷10的其中一端穿过内壳体1位于第一空腔4内部,餐筷10的另外一端穿过隔离层7位于第四空腔9内部;

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者先将密封盖3打开,将所有待加热食物放入第一空腔4,之后将餐筷10取出,处于第三空腔8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隔离层7上的通孔流入至第四空腔9中,在水的作用下加热包6对第一空腔4内部的食品进行加热,此时需要使用者将密封盖3盖上;等待一段时间后,加热完成,开始进行食用。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餐筷10外部包装有塑料套。塑料套使得餐筷10还未进行使用时处于干燥状态,更加卫生。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离层7平行于外壳体2底部设置。

本发明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小火锅加热包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者先将密封盖(3)打开,将所有待加热食物放入第一空腔(4),之后将餐筷(10)取出,处于第三空腔(8)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隔离层(7)上的通孔流入至第四空腔(9)中,在水的作用下加热包(6)对第一空腔(4)内部的食品进行加热,此时需要使用者将密封盖(3)盖上;等待一段时间后,加热完成,开始进行食用。本发明可以方便的食用加热的食物。

技术研发人员:廖芸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兴放牛娃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0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