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811发布日期:2018-07-18 00:53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梯装置,其用于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依照电梯的实际维护需求,电梯需要配置专用的可进出电梯井道底坑的爬梯。

设置爬梯需要考虑设备所引发的空间布局问题,特别是:爬梯和井道运动部件间的距离、爬梯和井道壁间的距离、爬梯足够的宽度尺寸和爬梯距离厅门的距离。但为了布局爬梯而扩大井道尺寸显然在经济性上是难以接受的。

在使用爬梯时,使用人员显然需要通过底层的厅门接近爬梯,但目前主流的电梯门通常设计为左右分开,而爬梯的放置位置必须要远离门的运动空间,这样在梯子取用时人员需要将身体探入井道去抓取爬梯,容易跌入井道,安全风险大。

为了能够使工作人员安全的使用爬梯,就需要设计专用的电梯爬梯方案,并且爬梯的设计参数能符合相关的电梯标准和爬梯相关的使用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爬梯装置,其用于电梯井道,爬梯装置包括爬梯主体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具有悬挂支架和放置支架,放置支架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壁上,爬梯主体通过悬挂支架安置在放置支架上并且能够借助于旋转装置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到脱开位置中,其中,悬挂支架设置在爬梯主体纵长延伸的端部处。爬梯主体通常由横梁和纵梁组成,其中横梁起到梯级的作用。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将悬挂支架设置于爬梯主体的纵长延伸的端部处、即悬挂支架处于纵梁的末端,爬梯的旋转轴线能够延伸穿过纵梁的尽可能最末端,从而爬梯主体在绕旋转轴线旋转时不因纵梁的端部区段而受墙壁阻挡,由此爬梯能够尽可能贴靠墙壁悬挂,从而节省放置空间。此外,在取用爬梯时仅需相对小的力即可将爬梯从悬挂位置移动到厅门位置,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安全方便地操作。

有利的是,旋转轴线平行于电梯井道壁。由此,在爬梯主体旋转时,爬梯主体的与悬挂支架相对置的纵向端部随着旋转而远离电梯井道壁,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更容易地触及到爬梯主体以将其取下。

更有利的是,放置支架具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沿放置支架延伸并且从放置支架突起。通过止挡结构能够阻止爬梯主体在悬挂在电梯井道壁的状态下从放置支架滑落。

有利的是,其特征在于,旋转轴线垂直于电梯井道壁。由此,爬梯主体能够贴着电梯井道壁旋转移动到靠近厅门的位置处,以便工作人员将其取下。

更有利的是,放置支架的上侧为曲面,爬梯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形状配合地搁置在放置支架的上侧上。通过形状配合的搁置,爬梯主体能够在不使用的悬挂状态下安全可靠地安置在放置支架上。

有利的是,爬梯装置包括牵引机构,通过牵引机构能够驱动爬梯主体旋转。由此能够使工作人员取用爬梯更加方便。牵引机构可以为简单的连杆、绳、链。

更有利的是,牵引机构的一端固定在爬梯主体上并且另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壁的门附近。由此能够灵活地设置爬梯在电梯井道内的存放位置,并且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

更有利的是,牵引机构集成在放置支架中并且能够通过电子遥控方式驱动爬梯主体旋转。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爬梯装置,能够更加灵活地设计爬梯的外形尺寸,使爬梯在存放状态下贴紧井道壁悬挂从而节约井道空间,爬梯的存放位置更加灵活,操作人员能够更方便安全地取用和复位爬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a和图1b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爬梯的存放状态和取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2a和图2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爬梯的存放状态和取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爬梯装置在旋转装置区域中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爬梯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爬梯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在平行于电梯井道壁的平面中的截面示意图。

在各附图中,相同或功能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仅为示意性表示,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起限制作用。

附图标记列表:

1爬梯主体;2横梁;3纵梁;4井道壁;5厅门;6爬梯装置;7旋转装置;8悬挂支架;9放置支架;10止挡结构;11牵引结构;L旋转轴线;α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以侧视图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爬梯的存放状态并且图1b以侧视图示出其取用状态。爬梯主体1通常由横梁2和纵梁3以本领域已知的方式构成,其中横梁2在爬梯的使用状态下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起到梯级的作用,纵梁3通常基本上垂直于横梁2延伸并且在两端超过横梁2。如图1b所示,在取用爬梯时由于爬梯主体1的这种构造而使其相对于电梯井道壁4的倾斜角度α受到限制,因为纵梁3最上部的区段会抵住电梯井道壁4。为了安全取用爬梯,通常希望爬梯主体1能够尽量接近厅门5,即希望倾斜角度α尽可能大,则这需要增大爬梯主体1在存放时相对于井道壁4可能移动的距离,如图1a中虚线所示,而这又造成爬梯在井道中的存放空间的浪费。

图2a以侧视图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爬梯的存放状态并且图2b以侧视图示出其取用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爬梯装置6包括爬梯主体1和旋转装置7。爬梯主体1在此可以为通常的钢管焊接结构,优选采用铝合金的框梁结构,尤其横梁2能够采用轻质铝合金制造。旋转装置7具有悬挂支架8和放置支架9。悬挂支架8设置在爬梯主体1纵长延伸的端部处。放置支架9固定安装在电梯井道壁4上。如图2a所示,爬梯主体1通过悬挂支架8安置在放置支架9上。如图2b所示,爬梯主体1能够借助于旋转装置7绕一旋转轴线L旋转到脱开位置中。该旋转可以是悬挂支架绕该旋转轴线相对于放置支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悬挂支架可以与纵梁固定连接。该旋转也可以是纵梁相对于悬挂支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悬挂支架可以与纵梁旋转连接。由图2b可见,旋转轴线L在此平行于井道壁4延伸。在图2b中示出的旋转过程中,爬梯主体1相对于电梯井道壁4基本上能够转动180度。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爬梯装置6在旋转装置7区域中的局部的立体图。在图3中示出的放置支架9具有从其主体突起的止挡结构10。止挡结构10的长度可以与放置支架相同,也可以不同。止挡结构10的形状可以任意地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止挡结构10能够阻止爬梯主体1在存放时不期望地滑落,以及能够使爬梯主体1在旋转时其旋转轴线L尽量贴靠井道壁4,从而工作人员操作起来更稳定安全。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爬梯的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爬梯装置6附加地具有牵引机构11,通过牵引机构11能够驱动爬梯主体1旋转。图4中的牵引机构11实施为钢链。钢链可以具有较小的径向尺寸,并且一端可以方便的布局在厅门5旁边,而另一端和爬梯主体1连接。该牵引机构11也可以实施为连杆、绳等任意起牵引作用的装置。牵引机构11也可以是集成在放置支架9中的电子控制的牵引装置(未示出),由此能够自动地将爬梯主体1移动到厅门5附近易于取放的区域中。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爬梯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爬梯能够存放在厅门侧的井道壁上。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装置7的旋转轴线L垂直于井道壁4延伸。爬梯主体1在此能够贴着井道壁4绕旋转轴线L旋转,如虚线所示,由此运动到厅门5的区域中以供取用。当然,也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爬梯装置6设置如图4中所示的牵引机构11。

图6示出第三实施例中旋转装置7在平行于电梯井道壁的平面中的示意截面图。由图6可见,放置支架9的上侧为拱突的曲面,悬挂支架8在其下侧具有与曲面互补的轮廓,从而爬梯主体1能够通过悬挂支架8与放置支架9的形状配合而可靠地存放。同时,这种形状配合也有利于爬梯主体1在取用时的旋转,因为悬挂支架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地绕形状配合的枢转区域旋转,而放置支架不在旋转时沿着悬挂支架相对滑动。当然,也可以是爬梯主体1的一横梁2形状配合地搁置在放置支架9的上侧上,其中优选爬梯主体上部的横梁2形状配合地搁置在放置支架上9。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曲面,例如凹面。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对本说明书中所阐释的特征进行任意修改、替换或组合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