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6547发布日期:2019-08-17 02:3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子,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



背景技术:

梯子是日常生活用具,该工具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用于爬高,目前最为常用的椅子主要为升降单梯和升降人字梯,但是目前的梯子存在如下缺点:功能单一,只能用于攀爬;缺少多用性,用途单一,占地空间大,不利于在小空间范围中使用。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但目前的椅子同样存在如下缺点:功能单一,只能用于坐;缺少多用性,用途单一。

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工作等。但是目前的桌子存在如下缺点:功能单一,缺少多用性,用途单一,占地空间大,不利于在小空间范围中使用。

梯子、椅子、桌子都属于日常生活用具,目前市场上没有快速、高效实现将梯子、椅子以及桌子进行转换的产品,因此研究发明一种可以在梯子、椅子以及桌子间快速转换的产品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发明创造性的将多种功能集合在一个梯子上,把多个东西组合在一起,使其具备多种形态,可以减少存放空间,满足了大众化的多样性需求,减少了成本,可以使人们变向的以更低的价格买更多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可变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技术特点的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包括一号三角梯、二号三角梯,所述一号三角梯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一号三角形框架,所述一号三角形框架间连接有一号台阶踏板,所述一号三角形框架上端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铰接有座板,所述座板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架组,所述支架组与座板间围成二号三角形框架,两个二号三角形框架间连接有二号台阶踏板,所述座板下端面连接有椅背以支撑座板。

作为一种改进,支架组包括一号椅子腿、一号梯子扶手,所述一号椅子腿垂直连在座板上表面上,所述一号梯子扶手一端连在一号椅子腿上端,另一端连接在座板上表面上,所述一号三角形框架包括二号椅子腿、二号梯子扶手,所述二号椅子腿垂直连接在连接板下端面上,所述二号梯子扶手一端与二号椅子腿上端连接,另一端与二号椅子腿间水平连接有加强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椅背包括固定板、活动板以及两根支撑杆,所述固定板连接在座板上,自固定板上端面而下,在固定板表面上竖直开设有两条一号凹槽,两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个凹槽下端,自活动板下端面而上,所述活动板表面上开设有二号凹槽,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二号凹槽21内,所述支撑杆可嵌入或脱出一号凹槽,所述固定板上端可滑动的设置在二号凹槽内,当固定板与活动板垂直时,所述支撑杆、固定板、活动板间构成直角三角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三角形框架直角端间以及二号三角形框架上端间均连接有连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三角形框架、二号三角形框架大小、尺寸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台阶踏板、二号台阶踏板分别水平连接在一号三角形框架、二号三角形框架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二号凹槽宽度与固定板宽度相同;所述二号凹槽深度与固定板厚度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号台阶踏板、二号台阶踏板一端面为倾斜面,顺时针转动座板以使所述一号梯子扶手、二号梯子扶手相贴合时,所述一号台阶踏板倾斜面与二号台阶踏板倾斜面相切合。

有益效果:可以在梯子、椅子以及桌子间快速转换,变形稳固,结构简单,变形方便,无需使用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变形;功能多样,具有一物多用性,占地空间小,可以在小空间范围中使用;作为桌子使用时,一号台阶踏板、二号台阶踏板、座板以及活动板上均可以置物;作为梯子使用时,一号台阶踏板、二号台阶踏板、座板可以踩踏爬高;作为椅子使用时,座板可以用于坐着休息,活动板可以用作靠背,一号台阶踏板、二号台阶踏板可以用来放置物品或撑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之二。

图中1-一号三角梯;2-二号三角梯;3-一号三角形框架;4-一号台阶踏板;5-连接板;6-座板;7-支架组;8-二号三角形框架;9-二号台阶踏板;10-椅背;11-一号椅子腿;12-一号梯子扶手;13-二号椅子腿;14-二号梯子扶手;15-加强杆;16-连杆;17-固定板;18-活动板;19-支撑杆;20-一号凹槽;21-二号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为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一种三和一多功能变形梯子,包括一号三角梯1、二号三角梯2,一号三角梯1包括两个一号三角形框架3,两个一号三角形框架3对称设置,在一号三角形框架3间连接有一号台阶踏板4以用于第一阶段的踩踏,在一号三角形框架3上端间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铰接有座板6以用于第二阶段的踩踏,转动座板6可以实现连接板5上端面与座板6下端面共面,在座板6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架组7,支架组7与座板6间围成二号三角形框架8,两个二号三角形框架8对称设置,在两个二号三角形框架8间连接有二号台阶踏板9用于第三阶段的踩踏,由于连接板5与座板6间铰接,踩踏后的稳性差,因此在座板6下端面连接有椅背10用以支撑座板6实现二号三角梯2的固定;

使用过程1:如图1所示作为梯子使用:转动座板6,连接板5上端面与座板6上端面共面,实现二号三角梯2紧接一号三角梯1往上抬高,座板6下端面连接有椅背10,通过椅背10实现支撑座板6,此时实现二号三角梯2固定稳固,依次踩踏一号台阶踏板4、座板6上端面(作为第二阶段的踩踏)、二号台阶踏板9既可以实现爬高的效果;

使用过程2:如图3所示作为椅子使用:转动座板6,连接板5上端面与座板6下端面共面,连接板5和座板6共同组成椅子坐板,一号三角梯1、二号三角梯2相对接贴合顶紧,即一号三角形框架3、二号三角形框架8的斜边紧紧贴合顶住,一号三角梯1、二号三角梯2组合成了椅子主体部分,当连接板5上端面与座板6下端面共面时,座板6下端面的椅背10同步被旋转上来形成椅子的靠背,此时实现了将梯子转换为椅子。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支架组7包括一号椅子腿11、一号梯子扶手12,一号椅子腿11垂直连在座板6上表面上,一号梯子扶手12一端连在一号椅子腿11上端,一号梯子扶手12另一端连接在座板6上表面上,一号三角形框架3包括二号椅子腿13、二号梯子扶手14,二号椅子腿13垂直连接在连接板5下端面上,二号梯子扶手14一端与二号椅子腿13上端连接,二号梯子扶手14另一端与二号椅子腿13间水平连接有加强杆15,采用多个三角形的构建,使得整体结构稳固,变化后的结构,不易在承重外力的情况下破坏,当作为椅子使用时,二号梯子扶手14紧紧贴合顶住、一号梯子扶手12,加强杆15、二号梯子扶手14间配合且紧紧顶住一号椅子腿11实现稳固,结构简单,变形方便,无需使用螺丝等紧固件。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椅背10包括固定板17、活动板18以及两根支撑杆19,固定板17连接在座板6上,自固定板17上端面而下,在固定板17表面上竖直开设有两条一号凹槽20,两根支撑杆19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个凹槽20下端,自活动板18下端面而上,活动板18表面上开设有二号凹槽21,两根支撑杆19的另一端铰接在二号凹槽21内,支撑杆19可嵌入或脱出一号凹槽20,固定板17上端可滑动的设置在二号凹槽21内,当固定板17与活动板18垂直时,支撑杆19、固定板17、活动板18间构成直角三角形;

使用过程3:如图2所示作为桌子使用:基于图3的基础上,逆时针方向转动且提起活动板18,最终实现将活动板18垂直放置在固定板17上端,此时支撑杆19、固定板17、活动板18间构成直角三角形,活动板18水平且稳固,可以在活动板18上放置物品,也可以在座板6上放置物品,也可以在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上放置物品,实现了椅子向桌子快捷转换,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其中为了进一步固定活动板18、固定板17在各个状态下的位置,可以设置螺丝锁紧固定。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在一号三角形框架3直角端间以及二号三角形框架8上端间均连接有连杆16,使得结构稳固,即使结构变形后,依然稳固,具体的连杆16还分别加强了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的连接稳固性。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所述一号三角形框架3、二号三角形框架8大小、尺寸相同,使得变化后的结构稳定性好,不会出现与地面接触不平稳。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分别水平连接在一号三角形框架3、二号三角形框架8的中间位置处,使得作为梯子使用时,便于攀爬,且作为椅子、桌子使用时,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刚好顶住,避免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间留有空隙,利于将小物品置于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二号凹槽21宽度与固定板17宽度相同,二号凹槽21深度与固定板17厚度相同,当作为椅子使用时,二号凹槽21与固定板17紧紧贴合,结构稳固,不易发生晃动,外观优美。

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一端面为倾斜面,顺时针转动座板6以使一号梯子扶手12、二号梯子扶手14相贴合时,一号台阶踏板4倾斜面与二号台阶踏板9倾斜面相切合,避免一号台阶踏板4、二号台阶踏板9间留有空隙,一号台阶踏板4倾斜面与二号台阶踏板9倾斜面相切合,使得作为椅子、桌子使用时,卡合牢固,不易晃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