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7620发布日期:2020-04-07 20:5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



背景技术:

cn201610242248.8公开了一种藤椅,所述的藤椅的骨架分为侧边架和顶边架,侧边架和顶边架分别穿入藤条编织的椅面后,进行翻转撑开椅面,并用固定件固定;所述的固定件分为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上设有凸点和凹槽;固定件设在侧边架和顶边架的两端,侧边架和顶边架翻转后,相应的边角上,为一组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的组合,每组固定件上的凸点分别嵌入相应的凹槽中;为了获得更稳固的固定效果,可在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上设骨架固定孔和固定件固定孔,使用螺栓穿过骨架固定孔将固定件和骨架固定在一起,使用螺栓穿过固定件固定孔将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固定在一起。

这种产品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利用凸点和凹槽进行定位,然后再用螺栓进行固定,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凸点和凹槽再承受巨大冲击之下容易发生断裂,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相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外圈设置有一圈挡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圈设置有一圈台阶,所述挡板内圈卡在所述台阶的外圈上。我们采用挡板和台阶的配合,实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定位,相比于原来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我们的定位强度大大提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管,第一管一端开口,所述第一管插入套在椅子顶部的套管内,第一固定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入椅面边缘的藤条凸结。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管,第二管一端开口,所述第二管插入椅子侧边的套管内,第二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入椅面边缘的藤条凸结。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所述台阶设置在藤椅转角靠外侧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我们采用挡板和台阶的配合,实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定位,相比于原来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我们的定位强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4,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包括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所述第一固定件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上设置有相通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所述第一固定件1外圈设置有一圈挡板12,所述第二固定件2的外圈设置有一圈台阶22,所述挡板12内圈卡在所述台阶22的外圈上。所述挡板12和所述台阶22设置在藤椅转角靠外侧的两端。

所述第一固定件1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管13,第一管13一端开口131,所述第一管13插入套在椅子顶部的套管内,第一固定件1的外侧设置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用于卡入椅面边缘的藤条凸结。

所述第二固定件2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管23,第二管23一端开口231,所述第二管23插入椅子侧边的套管内,第二固定件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卡槽24,所述第二卡槽24用于卡入椅面边缘的藤条凸结。

我们采用挡板和台阶的配合,实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定位,相比于原来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我们的定位强度大大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相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外圈设置有一圈挡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圈设置有一圈台阶,所述挡板内圈卡在所述台阶的外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椅转角锁紧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管,第一管一端开口,所述第一管插入套在椅子顶部的套管内,第一固定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入椅面边缘的藤条凸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椅转角锁紧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管,第二管一端开口,所述第二管插入椅子侧边的套管内,第二固定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入椅面边缘的藤条凸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椅转角锁紧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台阶设置在藤椅转角靠外侧的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藤椅转角锁紧块,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相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外圈设置有一圈挡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圈设置有一圈台阶,所述挡板内圈卡在所述台阶的外圈上。我们采用挡板和台阶的配合,实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定位,相比于原来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我们的定位强度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华;黄国胜;李开路;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易力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