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餐饮防丢勺/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9601发布日期:2020-07-29 02:1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儿童餐饮防丢勺/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餐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餐饮防丢勺/叉。



背景技术:

儿童在吃饭时,通常是不会用筷子的,一般都是拿勺子或者叉子吃饭,而大部分儿童在拿勺子或者叉子吃饭时,由于不能很好的掌握勺子,勺子或者叉子经常会掉在地上,有时候大人也不在身边,有的儿童就直接捡起勺子或者叉子继续吃饭,不卫生。而对于婴儿来说,拿勺子吃辅食时,勺子会反复掉地上,需要大人反复捡起清洗擦拭干净,也很麻烦。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适合低龄儿童使用且不容易掉地上的勺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低龄儿童使用,安全环保,且不易脱手掉地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包括头部和柄部,所述柄部上套设有柔性材质可自由弯折的把手,所述把手前端为一个环形封闭的且套入柄部前端定位的环圈,所述把手尾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柄部的尾端,所述把手弯折后与柄部之间围成封闭的便于儿童手掌放入抓握的环形容腔。

优选的,所述把手尾部为一个带开口的腔体,所述柄部由前端往后端的外径总体保持增大趋势,所述柄部尾端为平滑缩小的端面,所述腔体套入柄部尾端定位。

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表面和柄部尾端外表面之间涂覆有胶水,两者通过粘接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柄部尾端为球形,所述腔体内腔为相对应的球形。

优选的,所述柄部尾端设置有卡柱,所述把手尾部设置有对应卡入卡柱定位的卡孔。

优选的,所述柄部前端设置有垂直柄部长度方向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环圈套设在定位槽内定位。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勺/叉柄部上增加把手结构以适合低龄儿童手持,尤其是低龄儿童,在拿勺/叉吃饭时可以更有力的抓握勺/叉,避免勺/叉在吃饭时反复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头部为叉子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部为勺子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把手后端自由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把手前端自由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头部为勺子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头部为勺子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头部;2—柄部;3—把手;4—环圈;5—腔体;6—卡柱;7—卡孔;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包括头部1和柄部2,所述柄部2上套设有柔性硅胶材质可自由弯折的把手3,所述把手3前端为一个环形封闭的且套入柄部2前端定位的环圈4,所述把手3尾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柄部2的尾端,所述把手3弯折后与柄部2之间围成封闭的便于儿童手掌放入抓握的环形容腔。

优选的,所述把手3尾部为一个带开口的腔体5,所述柄部2由前端往后端的外径总体保持增大趋势,所述柄部2尾端为平滑缩小的端面,所述腔体5套入柄部2尾端定位。使用时,将把手3尾部的腔体5套入柄部2尾部,腔体5会形变吸附在柄部的尾端,此时如图1或者图2所示,把手3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柄部2的前后端,中部向外弯曲,整体和柄部2形成一个封闭的容腔,儿童手掌握在柄部2处,手背靠在把手3的内侧面,整个勺/叉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掉落。

优选的,所述腔体5内表面和柄部2尾端外表面之间涂覆有胶水,两者通过粘接方式固定,直接将把手3尾端和柄部2尾端粘接固定住。

优选的方案,如图6所示,所述柄部2尾端为球形,所述腔体5内腔为相对应的球形。

优选的方案,如图7所示,所述柄部2尾端设置有卡柱6,所述把手3尾部设置有对应卡入卡柱6定位的卡孔7。

优选的,所述柄部2前端设置有垂直柄部2长度方向的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环圈4套设在定位槽8内定位,环圈4套入不同的定位槽8内改变整个环形容腔的大小,便于不同手掌大小的儿童握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包括头部(1)和柄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上套设有柔性材质可自由弯折的把手(3),所述把手(3)前端为一个环形封闭的且套入柄部(2)前端定位的环圈(4),所述把手(3)尾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柄部(2)的尾端,所述把手(3)弯折后与柄部(2)之间围成封闭的便于儿童手掌放入抓握的环形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尾部为一个带开口的腔体(5),所述柄部(2)由前端往后端的外径总体保持增大趋势,所述柄部(2)尾端为平滑缩小的端面,所述腔体(5)套入柄部(2)尾端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5)内表面和柄部(2)尾端外表面之间涂覆有胶水,两者通过粘接方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尾端为球形,所述腔体(5)内腔为相对应的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尾端设置有卡柱(6),所述把手(3)尾部设置有对应卡入卡柱(6)定位的卡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2)前端设置有垂直柄部(2)长度方向的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环圈(4)套设在定位槽(8)内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的材质为硅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餐饮防丢勺/叉,包括头部和柄部,所述柄部上套设有柔性材质可自由弯折的把手,所述把手前端为一个环形封闭的且套入柄部前端定位的环圈,所述把手尾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柄部的尾端,所述把手弯折后与柄部之间围成封闭的便于儿童手掌放入抓握的环形容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柄部增加把手结构以适合低龄儿童手持,尤其是婴儿,在拿勺/叉子吃饭时可以更有力的抓握勺/叉子,避免勺/叉子在吃饭时反复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边文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家明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