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597发布日期:2020-05-29 12:1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火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火锅,包括支承锅、烹煮锅、升降锅及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火锅需要将菜品倒入锅中,煮熟后用筷子在锅中捞来捞去,这样既不文明,也不卫生,还看不见菜品的位置,难以捞取,普遍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因此,方便人们取食火锅内食品的新型火锅的开发研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地捞取火锅内的食材以享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火锅,包括支承锅、烹煮锅、升降锅及升降机构,所述烹煮锅叠放在所述支承锅内周沿口与所述支承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并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锅内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所述烹煮锅内设有两端开口的垂直通管,所述升降柱、垂直通管及垂直盲管依次套接,所述升降柱顶端顶住所述垂直盲管顶端升降实现所述升降锅升降。

优选地,所述升降锅、升降机构至少两个,以根据不同食材烹煮时间按需烹煮以保持食物风味。

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包括支承板、升降柱、电机、皮带轮及齿轮及皮带,所述皮带轮及齿轮连为一体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支承板固定,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所述升降柱上开设有t形滑槽及齿条,所述支承板上、下部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适应的t形滑块并通过所述t形滑块与设有所述t形滑槽的升降柱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适应啮合传动,所述皮带套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轮及所述皮带轮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锅分为大升降锅、小升降锅,所述升降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大升降锅、小升降锅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相配合使用。

进一步,所述大升降锅底面匀布有排水孔,中央设有内径比所述小升降锅外径大的垂直通道,所述垂直通道旁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所述垂直盲管套接插入所述垂直通管内。

所述小升降锅底面匀布有排水孔,中央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所述小升降锅套在所述垂直通道内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相抵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取出火锅内的食品并可以根据不同食材的烹煮时间按需烹煮,保证不同食材的独特风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示出了一种升降火锅,包括支承锅1、烹煮锅2、升降锅3及升降机构4,烹煮锅2叠放在支承锅1内周沿口与支承锅1之间形成空腔,升降机构4固定在空腔内并设有升降柱41,升降锅3内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烹煮锅2内设有两端开口的垂直通管21,升降柱、垂直通管及垂直盲管依次套接,升降柱顶端顶住垂直盲管顶端升降实现升降锅3升降。

优选地,升降锅、升降机构至少两个,以根据不同食材烹煮时间按需烹煮以保持食物风味。

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4固定在空腔内,包括支承板(图中未画出)、升降柱401、电机402、皮带轮403及齿轮404及皮带405,皮带轮403及齿轮404连为一体通过转动轴与支承板固定,电机402固定在支承板上,升降柱401上开设有t形滑槽4011及齿条4012,支承板上、下部设有与t形滑槽4011相适应的t形滑块并通过t形滑块与设有t形滑槽4011的升降柱401滑动连接,齿条4012与齿轮404相适应啮合传动,皮带405套在电机402的输出轮及皮带轮403上。

优选地,升降锅3分为大升降锅31、小升降锅32,升降机构4分为第一升降机构41、第二升降机构42,大升降锅31、小升降锅32分别与第一升降机构41、第二升降机构42相配合使用。

进一步,大升降锅3底面匀布有排水孔,中央设有内径比小升降锅4外径大的垂直通道31,垂直通道31旁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32,垂直盲管32套接插入垂直通管21内。

小升降锅4底面匀布有排水孔,中央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41,小升降锅4套在垂直通道31内与第二升降机构6相抵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不同食材分别投入不同的升降锅中,由烹煮锅的底料沸汤对食材进行烹煮,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升降锅的食材的不同烹煮时间需要,灵活地启动不同的升降锅升降开关,电机启动,经过皮带的传动带动齿轮转动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作用将升降柱升起实现升降锅的升起,享用完毕,按下复位开关,将电机反转,升降锅复位下降回到起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取出火锅内的食品并可以根据不同食材的烹煮时间按需烹煮,保证不同食材的独特风味。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升降火锅,包括支承锅、烹煮锅、升降锅及升降机构,所述烹煮锅叠放在所述支承锅内周沿口与所述支承锅之间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并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锅内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所述烹煮锅内设有两端开口的垂直通管,所述升降柱、垂直通管及垂直盲管依次套接,所述升降柱顶端顶住所述垂直盲管顶端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锅、升降机构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空腔内,包括支承板、升降柱、电机、皮带轮及齿轮及皮带,所述皮带轮及齿轮连为一体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支承板固定,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承板上,所述升降柱上开设有t形滑槽及齿条,所述支承板上、下部设有与所述t形滑槽相适应的t形滑块并通过所述t形滑块与设有所述t形滑槽的升降柱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适应啮合传动,所述皮带套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轮及所述皮带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锅分为大升降锅、小升降锅,所述升降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大升降锅、小升降锅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相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升降锅底面匀布有排水孔,中央设有内径比所述小升降锅外径大的垂直通道,所述垂直通道旁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所述垂直盲管套接插入所述垂直通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升降锅底面匀布有排水孔,中央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所述小升降锅套在所述垂直通道内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相抵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火锅,包括支承锅、烹煮锅、升降锅及升降机构,烹煮锅叠放在支承锅内周沿口与支承锅之间形成空腔,升降机构固定在空腔内并设有升降柱,升降锅内设有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垂直盲管,烹煮锅内设有两端开口的垂直通管,升降柱、垂直通管及垂直盲管依次套接,升降柱顶端顶住垂直盲管顶端升降实现升降锅升降。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取出火锅内的食品并可以根据不同食材的烹煮时间按需烹煮,保证不同食材的独特风味。

技术研发人员:卢传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德米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