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背带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661发布日期:2020-09-15 19:0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婴儿背带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婴儿背带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较小的孩子,通常是将孩子背在背上或者抱在胸前,传统的用于协助抱婴儿的工具大多为简单的条状的布料,将孩子捆绑在大人身上,使用较不安全,对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婴儿背带产品以供人们选择,但现有的婴儿背带产品无论是前置或后置结构均为缓冲机构,因此,大人在背或抱婴儿的过程中,在下蹲、起立或者弯腰动作时,会对婴儿产生不适的感觉或者对婴儿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背带缓冲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机构包括底板、安装板、设置在底板与安装板之间的缓冲机构、固定带、背带,所述固定带安装并包裹在底板上,所述背带安装在安装板上。

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导轨、弹簧,所述导轨设置有两个且分设在底板的两侧,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在直线轴承座上,所述直线轴承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每根导轨上均套接设置有两个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直线轴承座之间的导轨上套接设置有弹簧,同一导轨上的两个直线轴承之间设置有支撑套。

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通过安装座与导轨连接,所述直线轴承通过螺栓组与安装板固定。

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座。

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安装板呈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可实现固定板与安装板之间位置的位移差,从而起到减震效果,大人快速弯腰动作在弹簧的作用下得以减缓,且大人的一次松动,婴儿可以得到多次送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缓冲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去掉安装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安装板,3-导轨,4-弹簧,5-直线轴承座,6-螺钉,7-直线轴承,8-支撑套,9-安装座,10-螺栓组,11-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婴儿背带缓冲机构,用于安装到婴儿背带产品上,以便于大人在做快速弯腰、起立、下蹲等动作时,都能对抱着或背着的婴儿起到减震的效果,从而减少对婴儿的伤害。

其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缓冲机构包括底板1、与底板1平行的安装板2。将普通的婴儿背袋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背带,与婴儿背带缓冲机构的底座用铆扣固定,使底座能固定在大人胸前或后背;另一部分是背袋(即婴儿的座椅),也用铆扣固定在婴儿背带缓冲机构的安装板2上。

底板1上用螺钉6固定4个直线轴承座5,直线轴承座5上分别装有2支平行的导轨3,导轨3上各安装了2个直线轴承7,直线轴承7之间用支撑套8撑开,直线轴承7与直线轴承座5之间各套上弹簧4,直线轴承7的两端安装弹簧座11,以保护直线轴承7。4个直线轴承7上用2只卡簧各限定1个安装座9,用螺栓组10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座9上。

这样大人在做快速弯腰、起立、下蹲等动作时,由于弹簧4的作用,使底板1与安装板2出生移动的速度差,从而使背袋(婴儿座椅)的移动速度放缓,以减少对婴儿的影响。



技术特征:

1.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机构包括底板(1)、安装板(2)、设置在底板(1)与安装板(2)之间的缓冲机构、固定带、背带,所述固定带安装并包裹在底板(1)上,所述背带安装在安装板(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导轨(3)、弹簧(4),所述导轨(3)设置有两个且分设在底板(1)的两侧,所述导轨(3)的两端设置在直线轴承座(5)上,所述直线轴承座(5)通过螺钉(6)固定在底板(1)上,每根导轨(3)上均套接设置有两个直线轴承(7),所述直线轴承(7)与直线轴承座(5)之间的导轨(3)上套接设置有弹簧(4),同一导轨(3)上的两个直线轴承(7)之间设置有支撑套(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7)通过安装座(9)与导轨(3)连接,所述直线轴承(7)通过螺栓组(10)与安装板(2)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7)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座(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背带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安装板(2)呈平行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婴儿背带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包括底板、安装板、设置在底板与安装板之间的缓冲机构、固定带、背带,所述固定带安装并包裹在底板上,所述背带安装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缓冲机构可实现固定板与安装板之间位置的位移差,从而起到减震效果,大人快速弯腰动作在弹簧的作用下得以减缓,且大人的一次松动,婴儿可以得到多次送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汤奕杭;赵玉峰;章建海;方明强;丁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阳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