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后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6831发布日期:2020-08-25 19:0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车后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后爬梯。



背景技术:

在器材消防车实际设计中,为了便于消防员爬上厢体顶部,在不损失厢体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外挂爬梯的方式,如果爬梯布置在厢体两侧,则可能导致厢体宽度超过标准要求,因此爬梯往往布置在厢体尾部。以上消防车爬梯存在的问题是,在需要把大件器材或较重器材从厢体后部的门口搬出时,需要两个搬运人员站在箱体后部的两边协同抬起器材,但位于箱体尾部的爬梯会阻碍搬运人员作业,操作不方便;而且厢体尾部的空间有限,如果爬梯远离门口安装,则受安装位置限制爬梯宽度需减小,导致爬梯宽度不满足法定的蹬梯宽度不小于250mm的宽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妨碍器材搬运的消防车后爬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包括上梯体、固定座和下梯体,固定座固定在消防车的厢体上,所述上梯体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以使得所述上梯体能够朝消防车侧面转动;所述下梯体的上端铰接于所述上梯体,以使得下梯体能够朝下翻转或朝上与上梯体相折叠;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上梯体转动的把手组件和用于限制所述下梯体翻转的锁扣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锁扣组件均安装在上梯体上。

具体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消防车的厢体上,所述上梯体的上端部铰接于所述上固定座,所述下梯体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下固定座。

具体的,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拉杆和弹簧,拉杆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上梯体上,所述固定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拉杆插入所述限位孔以限制所述上梯体转动,朝下拉动拉杆脱离所述限位孔以解除对上梯体的限制,所述弹簧对所述拉杆施加朝上恢复力。

具体的,所述拉杆沿纵向布置。

具体的,该消防车后爬梯还包括下固定板和螺栓,在所述上梯体未翻转的状态下,所述上梯体的另一侧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具体的,所述上梯体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块,所述下梯体朝下翻转后抵住所述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后爬梯,当消防员需要使用该后爬梯上厢体顶时,保持把手组件对上梯体的限制,使上梯体固定于厢体,操作锁扣组件解除对下梯体的限制,以使得下梯体朝下翻转,消防员即可顺着下梯体和上梯体爬上厢体顶;当需要从厢体后部搬运器材时,为了避免后爬梯阻碍搬运,操作把手组件解除对上梯体的限制,则上梯体朝消防车侧面转动远离厢体的门口,腾出更大空间给消防员搬运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消防车后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消防车后爬梯在下梯体朝下翻转后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实施例中的消防车后爬梯在上梯体朝消防车侧面翻转后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上梯体1、上固定座2、下固定座3、下梯体4;

把手组件5、拉杆51、弹簧52;

锁扣组件6;

固定板7;

缓冲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消防车后爬梯,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上梯体1、上固定座2和下固定座3和下梯体4,上固定座2和下固定座3分别固定在消防车的厢体上,上梯体1的上端部右侧铰接于上固定座2,下梯体4的下端部右侧铰接于下固定座3,以使得上梯体1能够朝消防车侧面转动。上固定座2和下固定座3能够保障上梯体1的稳定安装在厢体上,当然实际中也可以仅在上梯体1的中部设置一个固定座。下梯体4的上端铰接于上梯体1,以使得下梯体4能够朝下翻转或朝上与上梯体1相折叠。该消防车后爬梯还包括用于限制上梯体1转动的把手组件5和用于限制下梯体4翻转的锁扣组件6,把手组件5和锁扣组件6均安装在上梯体1上,锁扣组件6可以为螺栓螺母,也可以为锁钩,只要能把下梯体4和上梯体1相互可拆卸地固定即可。

实际使用中,在行车时如图1状态,上梯体1受把手组件5限制而不可转动地固定于厢体,下梯体4受锁扣组件6限制而不能朝下翻转,如此保证消防车的整体尺寸符合标准要求。当消防员需要使用该后爬梯上厢体顶时,保持把手组件5对上梯体1的限制,使上梯体1固定于厢体,操作锁扣组件6解除对下梯体4的限制,以使得下梯体4朝下翻转,消防员即可顺着下梯体4和上梯体1爬上厢体顶;当需要从厢体后部搬运器材时,为了避免后爬梯阻碍搬运,操作把手组件5解除对上梯体1的限制,则上梯体1朝消防车侧面转动远离厢体的门口,腾出更大空间给消防员搬运作业。

本实施例中,把手组件5包括拉杆51和弹簧52,拉杆51沿纵向布置,拉杆51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上梯体1上,固定座设置有限位孔,拉杆51插入限位孔以限制上梯体1转动,朝下拉动拉杆51脱离限位孔以解除对上梯体1的限制,弹簧52对拉杆51施加朝上恢复力。

本实施例中,该消防车后爬梯还包括下固定板7和螺栓,在上梯体1未翻转的状态下,上梯体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与下固定板7连接,好处是确保上梯体1不翻转状态下,上端和下端都稳定固定于厢体。

本实施例中,上梯体1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块8,下梯体4朝下翻转后抵住缓冲块8,避免下梯体4朝下翻转撞击厢体。缓冲块8设置有倾斜面,以使得下梯体4朝下翻转后如图3所示朝外倾斜布置,便于消防员攀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其特征是:包括上梯体、固定座和下梯体,固定座固定在消防车的厢体上,所述上梯体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以使得所述上梯体能够朝消防车侧面转动;所述下梯体的上端铰接于所述上梯体,以使得下梯体能够朝下翻转或朝上与上梯体相折叠;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上梯体转动的把手组件和用于限制所述下梯体翻转的锁扣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和所述锁扣组件均安装在上梯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消防车的厢体上,所述上梯体的上端部铰接于所述上固定座,所述下梯体的下端部铰接于所述下固定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其特征是: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拉杆和弹簧,拉杆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上梯体上,所述固定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拉杆插入所述限位孔以限制所述上梯体转动,朝下拉动拉杆脱离所述限位孔以解除对上梯体的限制,所述弹簧对所述拉杆施加朝上恢复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其特征是:所述拉杆沿纵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其特征是:该消防车后爬梯还包括下固定板和螺栓,在所述上梯体未翻转的状态下,所述上梯体的另一侧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下固定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其特征是:所述上梯体的下端设置有缓冲块,所述下梯体朝下翻转后抵住所述缓冲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防车后爬梯,包括上梯体、固定座和下梯体,固定座固定在消防车的厢体上,上梯体的一侧铰接于固定座,下梯体的上端铰接于上梯体;还包括用于限制上梯体转动的把手组件和用于限制下梯体翻转的锁扣组件,把手组件和锁扣组件均安装在上梯体上。当消防员需要使用该后爬梯上厢体顶时,保持把手组件对上梯体的限制,使上梯体固定于厢体,操作锁扣组件解除对下梯体的限制,以使得下梯体朝下翻转,消防员即可顺着下梯体和上梯体爬上厢体顶;当需要从厢体后部搬运器材时,为了避免后爬梯阻碍搬运,操作把手组件解除对上梯体的限制,则上梯体朝消防车侧面转动远离厢体的门口,腾出更大空间给消防员搬运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艾建荣;古旺胜;蒋艳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