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盖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9181发布日期:2021-08-03 14:2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蒸汽锅盖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锅盖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锅包括锅体和盖合锅体的锅盖,其加热系统设置于锅体的底部。蒸锅在使用时,由于在锅体内会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水和食材,加热系统将以逐渐升高锅内的温度的方式用于煮熟食材。但是,这个加热食材的过程无疑是缓慢的,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蒸汽锅盖及烹饪器具,该蒸汽盖能够产生蒸汽,并将蒸汽自上而下传输到锅体内,有利于提升加热食物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锅盖,用于盖合于锅体,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设置有安装位;所述盖体设有腔体以及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通于所述锅体的内腔;

蒸汽发生器,设置于所述腔体,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产生室和开设于所述蒸汽产生室的至少一个蒸汽分配口,所述蒸汽产生室具有积水面;

供水容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位,所述供水容器具有排水面和开口;

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盖体,用于控制蒸汽发生器;以及

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将所述供水容器与所述蒸汽产生室连通;

其中,沿着所述盖体的中轴线,所述排水面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积水面所在高度。

如此设置,蒸汽发生器设置于盖体的腔体内,供水容器设置于盖体上,通过蒸汽盖体产生蒸汽以提升加热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另外,由于蒸汽发生器和供水容器分别设置于盖体的内部和外部,便于蒸汽锅盖的维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腔体,且所述水泵分别连通于所述供水容器与所述蒸汽产生室。

如此设置,在供水容器和蒸汽产生室之间设置水泵,能够避免蒸汽锅盖在晃动过程中,供水容器的排水面或者蒸汽产生室的水位变化可能会影响供水容器供水的稳定性,水泵能够不受到供水容器的排水面或者蒸汽产生室的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为蒸汽产生室精确供水,进而提升蒸汽锅盖加热食物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转接组件和阀门,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管和转接头,所述转接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蒸汽产生室,另一端与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水容器的所述开口;当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转接头时,所述阀门打开,所述供水容器与所述蒸汽产生室通过所述转接组件连通。

如此设置,转接组件的转接头能够实现在供水容器放置到盖体上时,转接头自动地将阀门打开,实现为蒸汽产生室自动供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转接组件和阀门,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管和转接头,所述转接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蒸汽产生室,另一端与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水容器的所述开口,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转接管设置于所述蒸汽产生室与所述转接头之间;

当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转接头时,所述阀门打开,所述供水容器与所述蒸汽产生室通过所述转接组件连通。

如此设置,所述水泵通过所述转接管设置于所述蒸汽产生室与所述转接头之间,实现为蒸汽产生室自动精确的供水,且不会受到供水容器的排水面或者蒸汽产生室的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具有一槽体,所述转接头包括凸柱,所述凸柱位于所述槽体内,当所述阀门容置于所述槽体时,所述凸柱将所述阀门推向打开位置。

如此设置,通过凸柱,实现将阀门打开,以将水通过槽体和转接管流入到蒸汽产生室内,实现方式简单可靠,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包括阀体、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杆、弹性元件和密封圈,其中,所述阀杆的一端设为支撑端部,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杆的另一端,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和所述支撑端部之间,当供水容器的所述阀门容置于所述槽体,所述凸柱推动所述阀杆带动所述密封圈移动打开所述阀门。

如此设置,阀门通过阀体内的阀杆、弹性元件和密封圈之间的配合实现对供水容器中的水的控制,结构简单,实现方式可靠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面所在高度与所述积水面所在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20mm。

设置排水面所在高度与所述积水面所在高度之间的高度差小于20mm,一方面有利于供水容器中的水能够通过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将水供给至蒸汽产生室内;另一方面,二者之间的高度差小于20mm,避免高度差过大,导致通过供水容器供给至蒸汽产生室内的水太多,不利于快速将水加热成蒸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锅盖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将所述盖体和所述供水容器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定位组件便于将盖体和供水容器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便于为供水容器内加水后,盖体和供水容器之间的装配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凸筋和适配于所述定位凸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筋设置于所述盖体和所述供水容器中的一者,所述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供水容器中的另一者。

如此设置,盖体和供水容置之间通过凸筋和定位槽固定,实现方式简单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位为自所述盖体朝向所述锅体凹陷的凹槽,所述供水容器设置于所述凹槽,以使得所述供水容器的外表面与所述盖体的表面共同形成基本连续的表面。

如此设置,所述盖体具有朝向锅体凹陷的凹槽,所述水容器设置于所述凹槽,以使得所述水容器的外表面与所述盖体的表面共同形成基本连续的表面,使得盖体和水容器之间配合得更紧凑,便于收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锅盖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锅体的一侧,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锅体时,所述密封组件使所述盖体与所述锅体之间密封配合。

如此设置,在盖体的底座上设置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能够实现盖体和锅体之间的密封配合,以避免盖体和锅体之间漏气,有利于提升加热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且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腔体;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件部分抵接于形成所述锅体的内壁。

如此设置,第一密封件能够部分抵接于锅体的锅口的内壁,以避免蒸汽从锅体的锅口和盖体之间漏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卡接部和自所述卡接部朝向远离所述底座外周延伸的密封部,所述底座背离所述上盖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密封部抵接于形成所述锅体的内壁。

如此设置,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卡接槽,有利于将第一密封件固定在底座上,密封部抵接于形成锅体的锅口的内壁,有利于提升盖体的底座和锅体之间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压板的边缘抵接于至少部分所述卡接部,以使得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底座之间。

如此设置,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底座之间,以便压板将第一密封件固定在底座上,以便更好地将第一密封件固定在底座上,防止第一密封件从底座上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底座的侧壁及所述上盖的侧壁中的一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将所述底座的侧壁和所述上盖的侧壁密封配合。

如此设置,由于蒸汽发生器位于盖体内,且上盖位于锅体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侧壁及所述上盖的侧壁中的一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一侧面贴附于所述第二卡接槽以将所述底座的侧壁和所述上盖的侧壁密封配合,以避免蒸汽进入到腔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自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另一侧面凸起且与所述第二密封件一体成型,所述底座的侧壁及所述上盖的侧壁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加强筋过盈配合。

如此设置,所述底座的侧壁及所述上盖的侧壁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加强筋过盈配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上盖的侧壁和底座的侧壁之间的密封配合,防止蒸汽进入到腔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壁或者所述上盖的侧壁中的另一者,且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且抵接于所述第二密封件。

如此设置,所述卡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将底座和上盖之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至所述底座朝向所述上盖延伸,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于所述排气口,形成所述排气口的内壁自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底座凸起延伸。

如此设置,形成所述排气口的内壁自所述上盖背离所述底座凸起延伸,有利于将蒸汽排出到空气中,避免蒸汽在上盖的顶部聚集,造成上盖的温度过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蒸汽密封圈,所述蒸汽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以使得所述排气通道与形成排气口的内壁密封配合。

如此设置,所述蒸汽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靠近所述上盖的一端,以使得所述排气通道与形成排气口的内壁密封配合,避免在排气通道和排气口之间蒸汽泄漏,导致蒸汽进入盖体的内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蒸汽产生室底部的盘状加热件。

如此设置,在蒸汽产生室的底部设置盘状的加热件,相对于传统的设置于蒸汽产生室内的加热件来说,节省了占用蒸汽产生室的体积,从而相对增加蒸汽产生室的体积,能够产生更多的蒸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产生室包括蒸汽室上盖和蒸汽室底座,所述蒸汽室上盖固定于所述蒸汽室底座,所述蒸汽室底座为五金件,所述蒸汽室上盖为五金件或者塑胶盖,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蒸汽室底座。

如此设置,所述蒸汽室底座为五金件,所述蒸汽室上盖为五金件或者塑胶盖,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蒸汽室底座,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锅盖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盖体的外表面。

如此设置,把手的设置便于蒸汽锅盖从锅体上取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锅盖包括至少两个把手,至少两个所述把手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侧边,所述把手外凸形成于所述盖体的侧边表面或者所述把手自所述盖体的侧边表面凹陷形成;或

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顶部,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盖体的顶部之间具有握持空间。

如此设置,按照上述结构设置,方便施加更大的作用力于把手,能够避免在将蒸汽锅盖从锅体上取下时的过程中,避免蒸汽锅盖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中的蒸汽锅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蒸汽锅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2中蒸汽锅盖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蒸汽锅盖的蒸汽发生器和水容器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蒸汽发生器和连通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连通组件包括水泵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盖体;11、上盖;111、卡块;12、底座;121、第一卡接槽;122、第二卡接槽;13、安装位;14、排气口;15、排气通道;16、腔体;17、蒸汽密封圈;20、蒸汽发生器;21、蒸汽室上盖;22、蒸汽室底座;23、蒸汽产生室;24、蒸汽分配口;25、加热件;26、积水面;30、供水容器;31、开口;32、排水面;40、连通组件;41、阀门;411、阀体;412、阀杆;4121、支撑端部;413、弹性元件;414、密封圈;42、转接组件;421、转接管;422、转接头;423、槽体;424、凸柱;43、水泵;50、定位组件;51、定位凸筋;52、定位槽;60、密封组件;61、第一密封件;611、卡接部;612、密封部;62、压板;63、第二密封件;631、加强筋;70、把手;80、控制组件;100、蒸汽锅盖;200、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蒸汽锅盖100和用于盛放待加热食物的锅体200,该蒸汽锅盖100可以盖合于锅体200,即蒸汽锅盖100位于锅体200的上方,以使得蒸汽锅盖100和容器之间形成封闭的烹饪腔,该蒸汽锅盖100可以为锅体200提供自上而下的蒸汽以用来加热锅体200内的食物,加热食物更为均匀高效。此外,该蒸汽锅盖100可以搭配不同的蒸锅上,也可以使用到其他各种需要蒸汽的场景,具有体积小便携的特点。在本发明中,烹饪器具可以实施为电蒸锅、电热饭盒、煮蛋器或者酸奶机等。

如图2和图3所示,该蒸汽锅盖100包括盖体10、蒸汽发生器20和供水容器30,其中,蒸汽发生器20设置于盖体10内,供水容器30用于为蒸汽发生器20提供水,蒸汽发生器20用于将水加热蒸发变成蒸汽,以将该蒸汽导入至锅体200中,实现对待加热食物的加热。相对于传统的蒸锅,其通过蒸锅底部加热系统产生蒸汽,自下而上的加热食物,本发明提供的蒸汽通过蒸汽发生器20产生蒸汽,将蒸汽自上而下的传递至锅体200内以将食物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加热更为均匀。

具体地,盖体10具有腔体16,在盖体10开设有连通于锅体200的排气口14,蒸汽发生器20设置于腔体16,蒸汽发生器20包括蒸汽产生室,蒸汽产生室具有一积水面26和至少一个蒸汽分配口24,供水容器30设置于盖体10,供水容器30具有开口31,供水容器30具有排水面32,连通组件40将供水容器30和蒸汽产生室23连通,且沿着盖体10的中轴线方向,排水面32所在高度高于积水面26所在高度。供水容器30可以通过开口31补充水,并通过开口31将水供给至蒸汽产生室23。由于排水面32所在高度高于积水面26所在高度,使得供水容器30内的水通过连通组件40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补给至蒸汽产生室23内;而当蒸汽产生室23内的水位高度所在高度等于供水容器30内的排水面32所在高度时,供水容器30自动停止为蒸汽产生室23供水,实现方式简单可靠,能够自动控制蒸汽产生室23内水的高度,便于提升蒸汽发生器20产生蒸汽的效率。

为了提升蒸汽发生器20产生蒸汽的效率,排水面32所在高度与积水面26所在高度之间的高度差为小于20mm。设置排水面32所在高度与积水面26所在高度之间的高度差为小于20mm,可以避免二者之间的高度差过大,导致通过供水容器30供给至蒸汽产生室23内的水太多,不利于蒸汽发生器20快速地将水加热成蒸汽。所谓排水面32是指水从供水容器30内流出时所在的平面;所谓积水面26是指蒸汽产生室23所在的底面。

进一步地,盖体10上设有安装位13,供水容器30设置于安装位13,蒸汽发生器20设置于盖体10的腔体16中,实现将供水容器30、蒸汽发生器20分别设置于盖体10的外部和内部,以便于对蒸汽发生器20进行保护,以及便于供水容器30从盖体10上取下或者装配,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此外,连通组件40可以为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供水容器30的开口31和蒸汽产生室23。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蒸汽产生室23具有一个连通于连通管的进水口。优选地,进水口开设于蒸汽产生室23的侧壁(图中未示出)。

参阅图1和图5,安装位13为自盖体10朝向锅体200凹陷的凹槽,供水容器30设置于凹槽,以使得供水容器30的外表面与盖体10的表面共同形成基本连续的表面,使得盖体10和供水容器30之间配合的更紧凑,便于收纳。

可以理解的是,供水容器30安装于凹槽,考虑装配与制造原因,供水容器30的外表面与盖体10的表面之间存在缝隙,因此,供水容器30安装于凹槽时,忽略缝隙的存在,供水容器30的表面和盖体10的表面形成基本连续的表面。这里,所谓连续的表面是指盖体10的表面与供水容器30的表面延续方向相同,从视觉效果看两个部分表面近似于连续形成一个整体,除了不可避免的缝隙处,供水容器30在装配于凹槽时,供水容器30的表面近似于从盖体10的其余部分表面延续下来的一部分表面。如此设置,蒸汽锅盖100的结构更为紧凑,且蒸汽锅盖100的外观整体性好,有利于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便于蒸汽发生器20的安装和维护,盖体10包括上盖11和底座12,上盖11和底座12通过卡扣、锁螺钉等方式固定,上盖11固定于底座12,且上盖11与底座12配合形成腔体16,蒸汽发生器20设置于腔体16。

如图5所示,排气口14连通于由蒸汽锅盖100和锅体200形成的烹饪器,以便于排出烹饪器内多余的空气和蒸汽。具体地,盖体10还包括排气通道15,排气通道15至底座12朝向上盖11延伸,排气通道15连通于排气口14,形成排气口14的内壁自上盖11背离底座12凸起延伸,即排气口14自上盖11的顶面向上延伸形成,以使得排气口14的开口位置高于上盖11的顶面所在的平面,有利于将蒸汽排出到空气中,避免蒸汽在上盖11的顶部聚集,造成上盖11的温度过高。

如图5所示,蒸汽锅盖100还包括设置于盖体10上的控制组件80,控制组件80可以用于控制加热件25等器件。控制组件80可以设置于上盖11的顶部或者侧壁外表面上,优选地,控制组件80设置于上盖11的顶部,便于用户操作。具体地,上盖11的顶部开设有凹陷槽,控制组件80设置于凹陷槽内。

进一步地,盖体10还包括蒸汽密封圈17,蒸汽密封圈17设置于排气通道15靠近上盖11的一端,以使得排气通道15与形成排气口14的内壁密封配合,避免在排气通道15和排气口14之间蒸汽泄漏,导致蒸汽进入盖体10的内腔。

如图5和图9所示,蒸汽发生器20包括蒸汽室上盖21、蒸汽室底座22以及加热件25。其中,蒸汽室上盖21设置于蒸汽室底座22,且蒸汽室上盖21与蒸汽室底座22围成蒸汽产生室23,加热件25设置于蒸汽产生室23,进一步地,加热件25设置于蒸汽室底座22上,优选地,加热件25设置于蒸汽室底座22背离蒸汽室上盖21的一侧。在本发明中,加热件25为盘状加热管,其设置于蒸汽室底座22背离蒸汽室上盖21的一侧,不会占用蒸汽产生室23的体积,以便于蒸汽产生室23内能够容纳更多的蒸汽。另外,其设置于蒸汽室底座22背离蒸汽室上盖21的一侧,还能避免加热件25直接和水或者蒸汽接触,有利于蒸汽锅盖100的布线和走线,能够降低布线的复杂性。

进一步地,蒸汽室底座22为五金件,蒸汽室上盖21为五金件或者塑胶盖。

进一步地,蒸汽室上盖21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自蒸汽室上盖21向上凸起形成,蒸汽分配口24开设于凸起部,避免蒸汽产生室23内的水从蒸汽分配口24流出进入到锅体200内。值得一说的是,蒸汽分配口24可以通过管路连通于烹饪腔,蒸汽分配口2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至少1个。

参考图10,连通组件40包括水泵43,水泵43设置于腔体16,且水泵43分别连通于供水容器30与蒸汽产生室23。在供水容器30和蒸汽产生室23之间设置水泵43,能够避免蒸汽锅盖100在晃动过程中,供水容器30的排水面32或者蒸汽产生室23的水位变化可能会影响供水容器30供水的稳定性,水泵43能够不受到供水容器30的排水面32或者蒸汽产生室23的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为蒸汽产生室23精确供水,进而提升蒸汽锅盖100加热食物的效率。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水泵43可以设定供水的速率、或者控制单次供水时间和供水量,其可以通过控制组件80控制。

在本发明中,蒸汽锅盖100还包括电路系统,电路系统能够为蒸汽锅盖100内的加热件25和水泵43等供电。

为了避免供水容器30装配于盖体10的过程中漏水,连通组件40包括阀门41,阀门41设置于供水容器30的开口31,以当供水容器30自盖体10取下时,阀门41与供水容器30围成一个封闭空间。

值得一说的是,由于供水容器30的开口31用于在供水容器30水不足时通过该开口31进行补水。在供水容器30内补水后,将供水容器30放置到盖体10上并通过连通组件40连通于蒸汽产生室23的过程中,水会从供水容器30的开口31中流出。为了避免水从开口31中流出,该阀门41在开口31处密封,使得阀门41和供水容器30围成一个封闭空间,避免了水从供水容器30的开口31中流出;另一方面,将阀门41设置于供水容器30上,且将供水容器30从盖体10上取下时,阀门41也将取出,也有利于阀门41的维护和更换。

参考图2至图10,连通组件40还包括转接组件42,转接组件42包括转接管421和转接头422,转接管421的一端连通于蒸汽产生室23,另一端设有转接头422;当阀门41连接于转接头422时,阀门41打开,供水容器30和蒸汽产生室23通过转接组件42连通,转接组件42的转接头422能够实现在供水容器30放置到盖体10上时,转接头422自动地将阀门41打开,实现为蒸汽产生室23自动供水。

具体地,转接头422具有一槽体423,转接头422包括凸柱424,凸柱424位于槽体423内,当阀门41容置于槽体423时,凸柱424将阀门41推向打开位置,从而使得供水容器30内的水依次通过阀门41、转接管421进而到蒸汽产生室23内。

参阅图3,阀门41包括阀体411、设置于阀体411内的阀杆412、弹性元件413和密封圈414,其中,阀杆412的一端设为支撑端部4121,使得阀杆412大体呈t型,密封圈414设置于阀杆412的另一端,弹性元件413设置于密封圈414和支撑端部4121之间,当供水容器30的阀门41容置于槽体423,凸柱424推动阀杆412带动密封圈414移动打开阀门41。

值得一说的是,阀门41打开不代表供水容器30内的水会持续地进入到蒸汽产生室23内,只有当排水面32的高度大于蒸汽产生室23内的水位高度时,供水过程才会开始。一旦当排水面32的高度等于蒸汽产生室23内的水位高度时,即使阀门41处于打开状态,供水容器30内的水也不会流至蒸汽产生室23。蒸汽产生室23内的水位高度是指蒸汽产生室23内在积水面26上积累的水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水泵43可以配合阀门41同时使用,水泵43通过转接管421设置于蒸汽产生室23与转接头422之间,实现为蒸汽产生室23自动精确的供水,且不会受到供水容器30的排水面32或者蒸汽产生室23的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阀门41的结构特征,又能实现供水容器30在从盖体10上取下或者装配到盖体10上时,避免从开口31处漏水。

为了便于供水容器30内加水后,盖体10和供水容器30之间的装配定位,蒸汽锅盖100还包括定位组件50,定位组件50将盖体10和供水容器30可拆卸地连接。定位组件50可以通过弹性卡扣、滑块扣、或者凸筋凹槽卡接等方式实现。

具体地,定位组件5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凸筋51和适配于定位凸筋51的定位槽52,定位凸筋51设置于盖体10和供水容器30中的一者,定位槽52开设于盖体10和供水容器30中的另一者。

参阅图7和图8,定位组件50包括设置于盖体10的至少两个定位凸筋51,对应于供水容器30,供水容器30设置有适配于定位凸筋51的定位槽52,通过定位凸筋51和定位槽52之间的配合,实现将供水容器30设置于盖体10上。

具体地,两个定位凸筋51设置于安装位13的底面上,供水容器30的定位槽52开设于供水容器30朝向安装位13底面的一侧,以使得供水容器30安装于盖体10上时,定位槽52卡接于定位凸筋51,以将供水容器30固定在盖体10上。

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避免在蒸汽锅盖100和锅体200之间漏气,在蒸汽锅盖100的设置于密封组件60,以在蒸汽锅盖100盖合于锅体200时,密封组件60使得蒸汽锅盖100和锅体200之间密封。优选地,密封组件60设置于底座12背离上盖11的一侧,当盖体10盖合于锅体200的锅口时,密封组件60将盖体10与锅体200之间密封配合,以使得盖体10和锅体200之间密封,避免锅体200内的蒸汽从盖体10和锅体200之间漏出,提升了烹饪器具加热食物的效率。

具体地,密封组件60包括第一密封件61,第一密封件61设置于底座12背离上盖11的一侧,第一密封件61部分抵接于形成锅体200的内壁,避免锅体200内的蒸汽从锅体200的锅口和盖体10之间漏出,以达到提升烹饪器具加热食物的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盖体10和锅体200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件61包括卡接部611和自卡接部611朝向底座12外周延伸的密封部612,底座12背离上盖11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21,卡接部611卡接于第一卡接槽121,密封部612抵接于形成锅体200的内壁,通过密封部612与锅体20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以及卡接部611与底座12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密封件61能够固定于底座12。且当蒸汽锅盖100盖合于锅体200时,第一密封件61的密封部612使锅体200和蒸汽锅盖100之间密封配合。优选地,为了保证卡接部611和第一卡接槽121之间的配合效果,第一卡接槽121为形成于底座12的环形槽,相应地,卡接部611为环形凸起部。

进一步地,这里的密封部612和卡接部61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便于生产加工制造。密封部612自卡接部611朝向锅体200的一端延伸,密封部612由多段连接筋依次连接成大体呈z型结构,以使得密封部612具有更好的压缩密封功能,每两段相邻的连接筋之间可以设置r角过渡。优选地,密封部612的压缩量可以设置在0.5mm至10mm之间,以便保证密封部612和锅体20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

如图2至图6所示,密封组件60还包括压板62,压板62固定于底座12,压板62的边缘抵接于至少部分卡接部611,以使得卡接部611位于压板62和底座12之间,从而将卡接部611固定于第一卡接槽121,以便更好地将第一密封件61固定在底座12上,防止第一密封件61从底座12上脱落。换言之,由于第一密封件61的两端面分别与压板62和底座12接触,通过压板62固定于底座12,能够将第一密封件61的固定在底座12上,为了使得压板62部分盖压卡接部611,以使得密封部612自卡接部611的另一部分延伸,压板62的边缘只需抵接部分卡接部611上。优选地,由于锅体200的锅口通常为圆形,底座12呈圆形,可以设置压板62为圆形板,为了保证压板62的边缘能够抵接于部分卡接部611,且能够固定在底座12上,需要满足压板62的半径小于第一卡接槽121的最大半径且大于第一卡接槽121的最小半径。这里,由于第一卡接槽121为形成于底座12上的环形槽,且环形槽具有一定的宽度,那么形成环形槽的两个侧壁的半径不同,靠近底座12的圆心的侧壁的半径小于远离底座12的圆心的侧壁所在的半径。因此,第一卡接槽121的最大半径可以认为是形成环形槽远离底座12的圆心的侧壁所在的半径,第一卡接槽121的最小半径可以认为是形成环形槽靠近底座12的圆心的侧壁所在的半径。在本发明中,压板62和底座12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卡扣、锁螺钉等方式固定。

为了避免蒸汽通过上盖11的侧壁和底座12的侧壁之间进入到腔体16内,密封组件6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63,底座12的侧壁及上盖11的侧壁中的一者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22,第二密封件63的一侧面贴附于第二卡接槽122以将底座12的侧壁和上盖11的侧壁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60还包括加强筋631,加强筋631自第二密封件63的另一侧面凸起且与第二密封件63一体成型,底座12的侧壁及上盖11的侧壁中的另一者与加强筋631过盈配合,以更好的实现上盖11的侧壁和底座12的侧壁之间的密封配合,防止蒸汽进入到腔体16内。优选地,过盈配合的过盈量小于5mm。

进一步地,盖体10还包括卡块111,卡块111设置于底座12的侧壁及上盖11的侧壁中的另一者,卡块111卡接于第二卡接槽122,将底座12和上盖11之间固定连接。

参考图4至图6所示,为了更好地说明上盖11的侧壁和底座12的侧壁之间的密封,底座1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22,第二密封件63设置于第二卡接槽122中,且加强筋631自第二密封件63朝向上盖11的内壁一体延伸,通过加强筋631和上盖11内壁的密封配合,实现上盖11的侧壁和底座12的侧壁之间的密封。

参考图4至图6所示,卡块111设置于上盖11的侧壁,且卡块111设置于的位置适配于第二卡接槽122的位置,以使得当底座12安装于上盖11时,卡块111能够卡接于第二卡接槽122内,实现上盖11和底座12之间的配合。

如图1所示,蒸汽锅盖100还包括把手70,把手70设置于盖体10的外表面,便于蒸汽锅盖100从锅体200上取下。

如图1所示,蒸汽锅盖1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把手70,至少两个把手70间隔地设置于盖体10的侧边,把手70外凸形成于盖体10的侧边表面方便施加更大的作用力于把手70,能够避免在将蒸汽锅盖100从锅体200上取下时的过程中,避免蒸汽锅盖100倾斜。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蒸汽锅盖1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把手70,至少两个把手70间隔地设置于盖体10的侧边,把手70外凸形成于盖体10的侧边表面或者把手70自盖体10的侧边表面凹陷形成。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把手70也可以设置于盖体10的顶部,把手70的两端分别与盖体10的顶部连接,把手70与盖体10的顶部之间具有握持空间,方便施加更大的作用力于把手70,能够避免在将蒸汽锅盖100从锅体200上取下时的过程中,避免蒸汽锅盖100倾斜。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