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4021发布日期:2021-08-10 14:0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一种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方式主要分为“吸”和“扫”,其中“吸”离不开风机,而风机的结构设计能从根本上影响“吸力”的大小;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扫地机器人,风机的排风通道100窄且转折大,不仅降低吸力的延伸,且在排风尾部处风是直排的,没有调节风向的出风,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风机本身利用率,而且也不利于提高智能扫地机的使用效率。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扫地机器人风机组件,其排风通道100是单设一个排风通道,使排风组件得结构复杂和成本增加,且增加人工组装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损耗风机有效利用率造成风机吸力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能提高风机的利用率的、吸力更强的、结构更紧凑的扫地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壳、与底壳构成容腔的面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容腔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下盖、上盖、密封中盖、风机单元,以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下盖处,所述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密封中盖盖设在所述下盖,所述下盖设有进风口,所述密封中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将所述风机单元限制在内,所述上盖和密封中盖之间构成一与风机单元连通的出风通道,正对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所述底壳和面壳之间构成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排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面壳的侧面设有若干出风孔,若干所述出风孔与排风通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若干所述出风孔的朝向为倾斜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密封中盖上,所述密封中盖是通过注塑的方式成为一体式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风口硅胶密封垫,所述进风口硅胶密封垫设置在进风道的进风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电机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下盖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密封中盖是通过第二连接件设在所述下盖上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是螺丝或卡扣。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括底壳、与底壳构成容腔的面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容腔内的下盖、上盖、密封中盖、风机单元,以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下盖处,所述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密封中盖盖设在所述下盖,所述下盖设有进风口,所述密封中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将所述风机单元限制在内,所述上盖和密封中盖之间构成一与风机单元连通的出风通道,所述底壳和面壳之间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排风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排风通道是位于所述底壳和面壳之间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的排风通道能够提高风机的利用率,吸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至图5,图2至图5揭示的是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壳81、与底壳81构成容腔的面壳82,以及设置在所述容腔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下盖1、上盖2、密封中盖3、风机单元4,以及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在所述下盖1处,所述风机单元4安装在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51上,且位于所述下盖1上,所述密封中盖3盖设在所述下盖1,所述下盖1设有进风口,所述密封中盖3和所述下盖1共同将所述风机单元4限制在内,所述上盖2和密封中盖3之间构成一与风机单元4连通的出风通道31,所述底壳81和面壳82之间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31连通的排风通道32,本实用新型的排风通道32是位于所述底壳81和面壳82之间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体积更小,结构更加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排风通道能够提高风机的利用率的、吸力更强的。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在所述面壳82的侧面设有若干出风孔84,若干所述出风孔84与排风通道32连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出风孔84的朝向为倾斜向上的,如图3的箭头所示,这样排风通道32出来的风是倾斜向上吹出,可以避免扬尘现象发生,防止二次污染(特别是对于大风机而言),以及不会把灰尘再次吹到已清扫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上盖2盖设在所述密封中盖3上,所述密封中盖3是通过注塑的方式成为一体式的。此种结构方式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更少,故障点更少,而且密封性能也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进风口硅胶密封垫85,所述进风口硅胶密封垫85设置在进风道的进风口处,以增加进风口与滚刷组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电机5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下盖1处,所述密封中盖3是通过第二连接件设在所述下盖1上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是螺丝或卡扣。



技术特征: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81)、与底壳(81)构成容腔的面壳(82),以及设置在所述容腔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下盖(1)、上盖(2)、密封中盖(3)、风机单元(4),以及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在所述下盖(1)处,所述风机单元(4)安装在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51)上,且位于所述下盖(1)上,所述密封中盖(3)盖设在所述下盖(1),所述下盖(1)设有进风口,所述密封中盖(3)和所述下盖(1)共同将所述风机单元(4)限制在内,所述上盖(2)和密封中盖(3)之间构成一与风机单元(4)连通的出风通道(31),正对于所述出风通道(31)的出风口(311)的所述底壳(81)和面壳(82)之间构成与所述出风通道(31)连通的排风通道(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壳(82)的侧面设有若干出风孔(84),若干所述出风孔(84)与排风通道(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出风孔(84)的朝向为倾斜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盖设在所述密封中盖(3)上,所述密封中盖(3)是通过注塑的方式成为一体式的。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口硅胶密封垫(85),所述进风口硅胶密封垫(85)设置在进风道的进风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下盖(1)处。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中盖(3)是通过第二连接件设在所述下盖(1)上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是螺丝或卡扣。


技术总结
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底壳、与底壳构成容腔的面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容腔内的下盖、上盖、密封中盖、风机单元,以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下盖处,所述风机单元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下盖上,所述密封中盖盖设在所述下盖,所述下盖设有进风口,所述密封中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将所述风机单元限制在内,所述上盖和密封中盖之间构成一与风机单元连通的出风通道,所述底壳和面壳之间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排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提高风机的利用率、吸力更强和结构更紧凑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应;王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