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9107发布日期:2021-08-03 14:2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作为居家生活、办公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工具,不仅居家生活使用椅子有愈来愈高的舒适要求,就连办公环境也在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对椅子的舒适性和操作性有明显的提升要求,一般椅子在传统底盘结构上的设计局限了使用者椅背后仰时,无法同时完成椅座的相应位移,由于椅背在后仰时与椅座的前后距离产生变化,在椅座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椅背与使用者背部发生相对位移和摩擦,导致不适感,目前就算个别现有产品能同时实现椅座位移的功能,但也无法达到工学性的联动效果,造成舒适性的不足和操作性的复杂。

专利号为cn201520611537.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转椅座背同步位移系统”,该专利中的结构包括椅座胶壳、椅背滑动连接架、椅背框和椅座基座,椅背滑动连接架的上端固定有椅背滑动杆,椅背滑动杆一端连接有椅背滑行球,椅背滑动连接架的下端连接椅座基座;椅背框内侧开有椅背框滑槽,椅背滑行球嵌入椅背框滑槽内,椅背框下端套有椅背转轴套筒,该椅背转轴套筒上套有椅背转轴固定器,该椅背转轴固定器固定在椅座胶壳下端;椅座胶壳下端固定有回拉弹簧,该回拉弹簧的下端连接椅座基座,该椅座基座上连接有滑行连接件,该滑行连接件也连接椅座胶壳。它能方便的实现椅背后仰时,同时完成座垫的相应位移。但是,该专利的结构只能实现椅座的水平位移,且该结构中由于滑动杆只有一端连接有椅背滑行球,可能导致椅背和坐垫的联动不稳定,体验效果差。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更加稳定且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座椅背联动机构;此外,除了需要考虑结构上的联动外,还需要考虑到机构部分的安全性问题;通常做法是在用于承担椅座和靠背动作的机构部分设置外罩来有效地避免机构部分与使用者的身体、衣服发生接触;外罩既起到隔挡的作用,还能美化外观。但是由于用户在使用椅子的过程中,椅座与椅背又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常规的固定外罩不能有效进行遮挡,且占用面积更大;所以还需要结合椅座、椅背的结构以及其运动轨迹设计一种更加贴合座椅的保护外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椅子;该椅子的背支撑件在倾仰的同时能够同步带动坐支撑件向上抬起,实现椅背与椅座之间的联动,防止用户使用座椅时出现搓背跑腰的现象,提高座椅的舒适性;并且,在实现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联动的同时,在椅子外设有背装饰盖和座装饰盖遮盖椅子的内部运动机构,有效提高椅子的安全性,美化外观;此外,背装饰盖能够跟随背支撑件的倾仰运动,主动向前或向后运动以起到最大的遮盖效果;结构巧妙,使椅子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椅子,包括背支撑件、坐支撑件、支撑架以及背装饰盖和座装饰盖;支撑架包括背支撑部和座支撑部,所述背支撑件与背支撑部之间设有一连杆机构,背支撑件通过该连杆机构能够相对背支撑部进行倾仰;在坐支撑件后端与座支撑部之间设有一使坐支撑件能够相对座支撑部向上抬起的转动支杆,转动支杆的两端各自与坐支撑件和座支撑部铰接;坐支撑件前端与座支撑部之间相应设有一使坐支撑件向上抬起过程中前端能够与后端保持相同运动轨迹的滑动机构;还包括使背支撑件在倾仰时与坐支撑件发生联动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背支撑件或者连杆机构上,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坐支撑件或者转动支杆上;背支撑件倾仰以带动传动杆运动继而驱动坐支撑件相对座支撑部抬起或落下;所述座装饰盖安装在座支撑部的底部以将转动支杆和滑动机构遮盖;所述背装饰盖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背支撑件上,背装饰盖下端与座装饰盖之间设有用于引导背装饰盖运动轨迹的导向机构;背支撑件倾仰时,背装饰盖响应背支撑件的运动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将连杆机构遮盖。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第一摇杆的一端与背支撑件铰接,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背支撑部铰接;第二摇杆位于第一摇杆的下方,第二摇杆的一端与背支撑件铰接,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背支撑部铰接;第一摇杆、第二摇杆、背支撑部及背支撑件之间形成一四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形变并带动背支撑件向下向前或者向上向后运动。四连杆机构使得背支撑件的运动更加稳定,倾仰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坐支撑件的后端设有一横向设置的销轴,所述销轴位于连杆机构的前下方;转动支杆的上端铰接在该销轴上,转动支杆的下端铰接在座支撑部上;且转动支杆在座支撑部上的铰接位置位于销轴的前方;坐支撑件向上抬起时,转动支杆绕座支撑部向前转动。设置销轴,使得转动支杆转动时能够有效带动坐支撑件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于连杆机构上,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坐支撑件上;传动杆为一“u”型杆,其包括一连接横杆,连接横杆前端设有纵向的连接短杆,连接横杆后端设有纵向的连接长杆;所述连接长杆铰接于第二摇杆上;所述连接短杆铰接于销轴上。通过将传动杆设置为“u”型,继而使得背支撑件后仰时,传动杆能够在更合理的施力方向上驱动坐支撑件使坐支撑抬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齿轮以及齿轮滑轨;所述齿轮滑轨设置座支撑部上且齿轮滑轨斜向前上方延伸设置;所述齿轮对应设置在坐支撑件的前端。采用齿轮与齿轮轨道的滑动配合,使坐支撑件的运动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座支撑部包括位于坐支撑件两侧且镜像设置的支撑横板;转动支杆和滑动机构均位于两块支撑横板之间;座装饰盖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座装饰盖能够从下往上扣合在两块支撑横板上;且座装饰盖与支撑横板采用螺丝连接固定。使得座装饰盖的安装、拆卸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背支撑件包括一纵向设置的背支撑杆以及连接在背支撑杆上的背板,所述连杆机构位于背支撑杆的下端;所述背板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用于避让连杆机构的避让槽;背装饰盖为前端开口的壳体,背装饰盖位于该避让槽内,且背装饰盖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背板上。背装饰盖设置在避让槽内以有效遮盖连杆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背支撑件上设有一连接件,连接件为开口朝下的“u”型框架结构,连接件固定在避让槽的周边;在连接件的两侧上镜像设有转动槽,在背装饰盖的两侧上对应设有向外突出的转轴;所述的转动槽内设有一弹性卡件,弹性卡件上具有与转轴配合的转动弧面;转轴进入转动槽内后,转轴卡入并转动配合在弹性卡件内。背装饰盖与连接件的连接方便快捷,只需将转轴卡入转动槽内即可,无需螺丝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座装饰盖的底面上且沿座装饰盖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以及可拆卸连接在背装饰盖的下端的导向块;背装饰盖运动过程中,导向块将沿导向槽进行滑移;且导向块被限制在导向槽内。导向块既能够使得背装饰盖能够沿座装饰盖底面滑移,还能够限制背装饰盖下端与座装饰盖脱离,起到双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块呈“t”型,导向块包括上端横向设置的限制柱以及纵向设置的连接柱;在背装饰盖下端对应设有一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穿设在导向槽内,连接柱套接在连接销上;限制柱与背装饰盖抵接以限制导向块与导向槽分离。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发明的椅子实现了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之间的联动,使得背支撑件在后仰时,在传动杆的作用下,坐支撑件将相对支撑架向上抬起并向前移动;使得椅座始终能起到支撑人体腰部的效果,有效避免“跑腰”情况的发生;且在背支撑件后仰的过程中,背支撑件底部和坐支撑件后部之间将保持距离不变,达到“零位移”的效果,有效避免了人体背部与椅背的搓背现象;综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座椅椅背后仰时产生搓背跑腰的问题,有利于人体健康,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其次,虽然在上述基础上设置了多个连杆结构实现椅子的背、座联动,但是在背支撑件上设置有背装饰盖,在坐支撑件上设置有座装饰盖;座装饰盖能够遮盖滑动机构和转动支杆;背装饰盖能够跟随背板的运动向前或向后运动以主动遮盖住连杆机构;避免了这些机构部分与使用者身体接触,保证椅子的安全性;且美化了椅子外观,使椅子整体更加简约美观;设计巧妙。

此外,背装饰盖与座装饰盖与椅子的连接结构均很简单;背装饰盖从下往上扣合在支撑座上并通过螺丝与支撑座连接;背装饰盖上端转轴扣入安装在转动槽内,背装饰盖下端通过导向块限制在座装饰盖上;结构简单可靠;使得背装饰盖与座装饰盖的安装、拆卸快捷方便。

再者,所述坐支撑件后端与支撑横板之间设有转动支杆,坐支撑件前端与支撑横板之间设有滑动配合的齿轮及齿轮轨道;使得坐支撑件在转动支杆及滑动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能够相对支撑横板向上抬起及向前运动;齿轮及齿轮轨道能够使坐支撑件的运动更加平稳,用户使用时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椅子的背板处于直立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椅子的背板后仰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坐支撑件与支撑架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与坐支撑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坐支撑件初始位置下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该背支撑件向后仰时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支撑件与支撑纵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坐支撑件与支撑横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滑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装饰盖、座装饰盖与椅子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装饰盖、座装饰盖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装饰盖连接在背板上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装饰盖未与背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装饰盖与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背装饰盖与连接件之间转动连接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导向块与背装饰盖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背支撑件1;坐支撑件2;支撑架3;支撑横板3a;支撑纵板3b;背支撑杆4;连接座5;连接立板5a;连接侧板5b;连杆机构6;第一摇杆7;第二摇杆8;坐板9;转动支杆10;销轴11;外罩12;转动轴13;滑动机构a;齿轮14;齿轮轨道15;滑座16;套管17;活动槽18;传动杆19;连接短杆19a;连接长杆19b;连接横杆19c;窗口20;背装饰盖21;背侧板21a;座装饰盖22;座侧板22a;椅座23;背板24;避让槽25;连接件26;转轴27;转动槽28;弹性卡件29;转动弧面29a;背下板30;座下板31;导向槽32;导向块33;限制柱33a;连接柱33b;连接销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椅子,其包括背支撑件1、坐支撑件2、用于支撑背支撑件1和坐支撑件2的支撑架3以及背装饰盖21和座装饰盖22。

如图3-9所示,所述的支撑架3包括背支撑部和座支撑部,座支撑部包括位于坐支撑件2两侧且镜像设置的支撑横板3a,背支撑部以及位于背支撑件1两侧且镜像设置的支撑纵板3b,所述支撑纵板3b与支撑横板3a相垂直,且支撑纵杆3b连接在支撑横板3a的后端。

所述的背支撑件1包括一纵向设置的背支撑杆4,该背支撑杆4能够承受用户施加在椅背上的力,在背支撑杆4的下方设有一连接座5,在该连接座5与支撑纵板3b之间设有一连杆机构6,所述背支撑杆4通过该连杆机构6能够相对支撑纵板3b进行倾仰,具体的说:所述连接座5包括一连接立板5a以及位于连接立板5a两侧的连接侧板5b;背支撑杆4下端通过螺丝与连接立板5a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摇杆7以及第二摇杆8;如图5所示,初始位置下,背支撑杆4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摇杆7位于第二摇杆8的上方,第一摇杆7的一端铰接在支撑纵板3b上,第一摇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侧板5b上;所述第二摇杆8的两端同样分别铰接在支撑纵板3b和支撑侧板5b上;且第二摇杆8在支撑纵板3b上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一摇杆7在支撑纵板3b上的铰接位置的前方,第一摇杆7在连接侧板5b上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二摇杆8在连接侧板5b上的铰接位置的后方。继而使得第一摇杆7、第二摇杆8、支撑纵板3b以及连接座5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如图5、6所示,通过该四连杆机构的形变,背支撑杆4则能够相对支撑纵板3b进行倾仰,如图5所示,初始位置下,所述的背支撑杆4处于竖直状态,当用户依靠在椅背上且对背支撑杆4施加背推力时,所述四连杆机构形变,第一摇杆7、第二摇杆8均绕支撑纵板3b向前摆动,如图6所示,背支撑杆4将向下并向前运动,使得背支撑杆4处于向后倾斜状态以适应用户向后仰的姿势。

所述的坐支撑件2连接配合在两块支撑横板3a之间,且坐支撑件2能够相对支撑横板3a向上抬起且同时向前移动,具体是指:所述坐支撑件2的高度高于支撑横板3a的高度,所述坐支撑件2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坐板9,坐板9沿支撑横板3a的长度方向设置,坐板9用于支撑椅座23;在所述的坐支撑件2的后端两侧上各自与相应一侧的支撑横板3a之间连接有一转动支杆10;所述坐支撑件2的后端对应设有一横向设置的销轴11,所述销轴11为一长轴且销轴11的两端均突出于坐板9;继而所述转动支杆10的一端铰接在销轴11上,转动支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横板3a上;且转动支杆10在支撑横板3a上的铰接位置位于销轴11的前下方;坐支撑件2的后端继而能够通过该转动支杆10绕支撑横板3a转动以相对支撑横板3a向前抬起;该转动支杆10呈“l”型,使得坐支撑件2在抬起一定高度时,同样能够向前移动足够的距离。

如图4-9所示,此外,在所述坐支撑件2的前端与支撑横板3a之间还设有滑动机构a,通过该滑动机构a,使得坐支撑件2向上抬起过程中前端能够与后端保持相同运动轨迹,继而使得坐支撑件2能够相对支撑横杆3a平稳的向前抬起,具体的说:在所述坐板9前端的下方设有一外罩12,外罩12为一中空壳体;该外罩12通过螺丝与坐板9连接固定;且在该外罩12内设有一转动轴13,所述的转动轴13的两端均穿出于该外罩12的两侧;所述的滑动机构a则包括设置在转动轴13端部上的齿轮14以及相应设置在支撑横板3a上的齿轮轨道15;具体是指:如图9所示,在所述的支撑横板3a上通过螺丝连接有一滑座16,所述滑座16内具有一活动槽18,所述活动槽18内设有斜向前上方设置的齿轮轨道15;所述的转动轴13为一四角转轴,所述的齿轮14上对应设有与转动轴13插接配合的套管17;继而安装时,将所述的齿轮14放置在活动槽18内,使得齿轮14与齿轮轨道15齿接配合,且齿轮14上的套管17朝转动轴13的方向穿出滑座16,滑座16上相应设有与套管17运动轨道相避让的窗口20,套管17穿过该窗口20后套接固定在转动轴13上;使得齿轮14与转动轴13周向固定;套管17连接在转动轴13上后,套管17穿过外罩12且套管17与外罩12为转动配合;然后将滑座16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支撑横板3a的内侧上,齿轮14则将被限制在滑座16与支撑横板3a之间;通过齿轮14与齿轮轨道15间的滑动配合,使得坐支撑件2前端能够相对支撑横板3a斜向前上方滑移或者斜向后下方滑移;继而在转动支杆10以及滑动机构a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坐支撑件2整体能够平稳的相对支撑横板3a向上抬起;并且在此过程中,坐板9始终与水平面的角度保持不变,使得座椅使用更加舒适平稳。

如图4-7所示,在背支撑件1与坐支撑件2之间还设有一使背支撑件1在倾仰时与坐支撑件2发生联动的传动杆19;通过该传动杆19以使得背支撑件1进行倾仰过程中,所述坐支撑件2能够相应产生联动;具体的说:所述传动杆19为一“u”型连杆,传动杆19包括一连接横杆19c,连接横杆19c的前端纵向设有一连接短杆19a,连接横杆19c的后端纵向设有一连接长杆19b;初始位置下,所述的连接短杆19a及连接长杆19b均处于竖直状态,连接短杆19a的上端铰接在销轴11上,连接长杆19b的上端铰接在第二摇杆88上;继而当背支撑件1向后仰以带动连杆机构6形变时,所述的第二摇杆88将会绕支撑纵板3b向前转动,继而带动传动杆19整体向前转动;传动杆19向前转动过程中,连接杆短杆19a与销轴11的铰接点将会有向上并向前运动的趋势,继而在传动杆19的作用下;坐支撑件2将会有相对支撑横板3a向前抬起的趋势;转动支杆10将相应绕支撑横板3a向前转动,齿轮14沿齿轮轨道15向前上方滑移;使得坐支撑件2同步向上抬起并向前移动。继而使得当用户使用座椅使椅背后仰时,所述的背支撑件1向后倾的同时,所述坐支撑件2将会同步向上抬起且向前运动,实现了椅背与椅座之间的联动;解决了椅背后仰时与用户背部之间产生摩擦的问题,防止使用使用座椅时出现搓背跑腰的问题,大大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如图1-2、10-17所示,在实现了背支撑件1和坐支撑件2联动的同时,在背支撑件1和坐支撑件2外分别设置背装饰盖21和座装饰盖22以遮盖住上述的机构部分;避免用户使用时与机构部分接触,造成安全隐患;以及进一步优化椅子的外观。

如图10-12所示,具体的说:所述的坐支撑件2位于两个支撑横板3a之间,且在坐板上连接有椅座23;继而所述的转动支杆10以及滑动机构a均被包覆在椅座23和支撑横板3a之间;且坐支撑件2运动过程中,椅座23运动范围较小,椅座23仍能对下方的机构部分起到遮挡作用;继而所述的坐支撑件2只有下方会露出在外;所述的座装饰盖22为上端开口的壳体,座装饰盖22能够从下往上的扣合在两个支撑横板3a上,且座装饰盖22的两侧通过螺丝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支撑侧板11连接固定;座装饰盖3与支撑座5连接完成后,如图1、2所示,所述的背支撑件1、滑动机构a以及转动支杆10则始终隐藏在椅座9和座装饰盖22之间,避免与用户身体接触,提高安全性;且美化椅子的外观。

如图10-15所示,在所述的背支撑杆4上通过螺丝连接有一背板24,所述的背装饰盖21连接在该背板24的背面用以连杆机构6;且由于用户在使用椅子的过程中,背板24将会不断的前倾或后仰,如果背装饰盖21是固定连接在背板24上的话,背板24倾仰过程中,背板24将会与座装饰盖22或者连杆机构6之间产生干涉,且转动过程会时不时露出连杆机构6,不能够有效的遮盖住连杆机构6;故而需要使得背装饰盖21能够跟随背板23的运动,使得背板23倾仰时,背装饰盖21始终能够主动迎合背板23以有效遮盖连杆机构6;具体的说:如图12-15所示,所述连杆机构6位于背支撑杆4的下端,在所述的背板23的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用于避让连杆机构6的避让槽25,所述连杆机构6在避让槽内25形变运动;背板23的后端连接有一连接件26,所述的连接件26为一开口朝下的“u”型框架结构,连接件26连接在避让槽25的周边处;所述背装饰盖21为前端开口的壳体,背装饰盖21同样位避让槽25内,且背装饰盖21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该连接件26上;使得连杆机构6位于背装饰盖21内,背装饰盖21能够转动以主动遮盖住连杆机构6;具体的转动连接方式是:在背装饰盖21上端两侧上设有转轴27,转轴27向外突出于背装饰盖21;在连接件26的两侧上对应设有转动槽28,转动槽28内设有一弹性卡件29;弹性卡件29上具有与能够与转轴27转动配合的转动弧面29a;背装饰盖21与连接件26安装时,将背装饰盖21上的转轴27扣入转动槽28内,使得转轴27卡入并转动配合在弹性卡件29内,转轴27与弹性卡件29配合后,转轴27被限制在转动槽28内,背装饰盖21即可相对连接件26转动;继而所述的背装饰盖21在避让槽16内来回摆动。

如图16、17所示,所述背装饰盖21的下端包覆在座装饰盖22后端,且背装饰盖21的下端与座装饰盖22的底部连接;在背装饰盖21与座装饰盖22之间设有能够引导背装饰盖21运动轨迹的导向机构,具体是指:所述的背装饰盖21包括位于下端的背下板30以及位于背下板30两侧的背侧板21a,所述的座装饰盖22包括位于下端的座下板31以及位于座下板31两侧的座侧板22a;所述背装饰盖34包覆在座装饰盖22的后端,两个左侧板22a位于两个背侧板34a之间,背下板30位于座下板31的下端;在所述的座下板3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导向槽32,在所述的背下板30上对应连接有一导向块33,所述导向块33呈“t”型,导向块33包括上端横向设置的限制柱33a以及纵向设置的连接柱33b;在背下板30上设有用于连接导向块33的连接销34,连接柱33b能够套接在连接销34上,且两者通过螺丝连接;背装饰盖34与座装饰盖22连接时,将所述的背下板30贴合在座下板31的下表面上,使连接销34穿设在导向槽32内,然后将导向块33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在连接销34上;所述背装饰盖34的下端即能够沿着座装饰盖22的底部滑移,且限制柱33a将限制背下板30与座下板31上下脱离。

如图1、2所示,通过上述连接结构,所述的背装饰盖21即可跟随背板24的运动,主动遮盖住连杆机构6;具体的说:如图1所述,当所述的背板24处于基本直立状态时,所述的连杆机构6位于背板24的下端,此时连杆机构6刚好隐藏在背装饰盖21内;如图2所示,当所述的背板24向后仰时,所述背板24的下端将向前移动,连杆机构6也将向前移动;所述的背装饰盖21响应背板24的运动,背装饰盖21的上端将会与连接件12发生相对转动,背装饰盖21的下端将会沿座装饰盖22滑移;即在转动机构和导向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背装饰盖21将主动向前运动,背装饰盖21仍能够将连杆机构6遮盖住;当背板24再次前倾复位时,背装饰盖21也将反向复位;继而背装饰盖21将始终能够跟随背板24的倾仰发生相应运动,以将连杆机构6遮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