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6608发布日期:2021-12-15 11:0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家电,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

2.因为每个菜谱的炒菜方式都不一样,因此现在市面上的自动炒菜机,里面有各种不同炒菜式的程序,用于满足各种菜谱,所以机器需要存储不同的菜谱进去,这样新增菜谱时,就需要更新炒菜机的程序才能进行。现在大多是利用云端服务器来更新菜谱,机器需要联网升级程序,也就是说机器必须是在联网状态下才更新,甚至有些是需要在联网下才能工作,因为他们的菜谱都是在云端服务器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自动炒菜机需要联网才能工作,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菜谱程序的问题。
4.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炒菜机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锅体,设于锅体内的搅拌机构,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电机,给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控制电机和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用于读取二维码信息内的菜谱对应的炒菜执行程序的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摄像头读取的菜谱二维码信息控制电机转动搅拌以及控制加热盘的加热温度。
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
6.所述的搅拌机构设于锅体的中间,所述的电机设于锅体底部,电机主轴与搅拌机构密封连接。
7.所述的锅体内侧中部设有凸起的支撑套筒,所述的电机主轴通过连接轴与搅拌机构密封连接,连接轴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筒与搅拌机构固定连接,连接轴与支撑套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转动连接。
8.所述的搅拌机构为螺旋弧形搅拌扇叶,所述的锅底设有与搅拌扇叶配合的平面。
9.所述的外壳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
10.所述的自动炒菜机还包括有锅盖。
11.所述的锅盖底部设有用于加热的锅盖加热组件。
12.所述的锅盖加热组件为红外加热组件,锅盖底部设有与红外加热组件配合的红外加热组件安装槽,红外加热组件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玻璃片,玻璃片位于红外加热组件下方,所述的红外加热组件顶部通过弹簧与锅盖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炒菜机的使用时,在配菜包上贴上二维码,用户只需要将二维码对摄像头扫一下,摄像头将读取的菜谱对应的执行程序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执行程序对应的指令控制电机是否转动进行搅拌,以及控制电机工作时长,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大小和加热时长,就可以完成炒菜工作了。另
外,此方法,可以让机器不需要联网,不用更新程序,就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新菜谱的炒菜方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炒菜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炒菜机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18.参照图1至图3,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有外壳1,设于外壳内的锅体2,设于锅体内的搅拌机构3,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电机4,给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5,以及控制电机和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器,外壳上设有用于读取二维码信息内的菜谱对应的炒菜执行程序的摄像头6,摄像头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摄像头读取的菜谱二维码信息控制电机转动搅拌以及控制加热盘的加热温度。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设于锅体的中间,电机设于锅体底部,电机主轴与搅拌机构密封连接。锅体2内侧中部设有凸起的支撑套筒21,电机主轴通过连接轴7与搅拌机构密封连接,连接轴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筒与搅拌机构固定连接,连接轴与支撑套筒之间通过密封圈8密封转动连接,从而电机转动时,带动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机构转动进行搅拌。本实施例中,搅拌机构为螺旋弧形搅拌扇叶,锅底设有与搅拌扇叶配合的平面22。搅拌时,螺旋弧形搅拌扇叶将锅底的菜进行搅拌,锅体边缘的菜翻落在锅底的平面上,从而搅拌效率高。
19.本实施例中,外壳上还设有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显示炒菜程序的进度以及各项参数的显示。
20.本实施例中,自动炒菜机还包括有锅盖10锅盖底部设有用于加热的锅盖加热组件101。
21.锅盖加热组件101为红外加热组件,锅盖底部设有与红外加热组件配合的红外加热组件安装槽102,红外加热组件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玻璃片103,玻璃片位于红外加热组件下方,红外加热组件顶部通过弹簧104与锅盖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红外加热组件对锅内的菜进行加热,从而上下同时加热,受热均匀,炒菜效率高。
22.一种如本发明的自动炒菜机的炒菜方法,炒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23.a:将菜谱对应的执行程序印制成二维码,执行程序由一序列的执行指令组成,每个执行指令由一个以上的数字组成,不同的数字分别代表电机是否转动,电机工作时长,以及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大小和加热时长;比如,数字0代表电机不转动,数字1代表电机转动,数字2代锅体底部的表加热装置1200w加热,数字3代表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1200w +600w红外加热,数字4代表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600w+600w红外加热,每个执行指令可以包含三项内容:电机是否转动,加热方式和加热时间。比如执行指令03070,第一个0代表电机不转动,3代表锅体底部的1200w +600w红外加热,后面三位070代表70秒时间,也即是电机不转动,锅体底部的1200w+600w红外加热工作70秒,然后进入下一个指令。执行指令12150,第一个1代表电机转动,2代表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1200w加热,后面三位150代表150秒时间,也即是
电机转动,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1200w加热,工作150秒,然后进入下一个指令。
24.b:炒菜时,通过本发明的自动炒菜机的外壳上的摄像头读取需要炒菜的二维码信息;
25.c:摄像头将读取的菜谱对应的执行程序传给控制器;
26.d:控制器根据执行程序对应的指令控制电机是否转动进行搅拌,以及控制电机工作时长,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大小和加热时长。
27.使用时,在配菜包上贴上二维码,用户只需要将二维码对摄像头扫一下,摄像头将读取的菜谱对应的执行程序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执行程序对应的指令控制电机是否转动进行搅拌,以及控制电机工作时长,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大小和加热时长,就可以完成炒菜工作了。另外,此方法,可以让机器不需要联网,不用更新程序,就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新菜谱的炒菜方式。
28.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锅体,设于锅体内的搅拌机构,驱动搅拌机构转动的电机,给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控制电机和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用于读取二维码信息内的菜谱对应的炒菜执行程序的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摄像头读取的菜谱二维码信息控制电机转动搅拌以及控制加热盘的加热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设于锅体的中间,所述的电机设于锅体底部,电机主轴与搅拌机构密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内侧中部设有凸起的支撑套筒,所述的电机主轴通过连接轴与搅拌机构密封连接,连接轴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筒与搅拌机构固定连接,连接轴与支撑套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为螺旋弧形搅拌扇叶,锅体内侧底部设有与搅拌扇叶配合的平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炒菜机还包括有锅盖。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底部设有用于加热的锅盖加热组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加热组件为红外加热组件,锅盖底部设有与红外加热组件配合的红外加热组件安装槽,红外加热组件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玻璃片,玻璃片位于红外加热组件下方,所述的红外加热组件顶部通过弹簧与锅盖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炒菜机,解决现有的自动炒菜机需要联网才能工作,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菜谱程序的问题。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锅体,设于锅体内的搅拌机构,电机,加热装置,以及控制电机和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器,外壳上设有用于读取二维码信息内的菜谱对应的炒菜执行程序的摄像头,使用时,在配菜包上贴上二维码,用户只需要将二维码对摄像头扫一下,摄像头将读取的菜谱对应的执行程序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执行程序对应的指令控制电机是否转动进行搅拌,以及控制电机工作时长,加热装置加热功率大小和加热时长,就可以完成炒菜工作了。另外,此方法,可以让机器不需要联网,不用更新程序,就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新菜谱的炒菜方式。谱的炒菜方式。谱的炒菜方式。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文 张智立 何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特机电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