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6945发布日期:2021-12-11 11:5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脚架。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可折叠脚架是通过脚架连接旋转装置实现脚架的折叠,常见的旋转装置为铰链装置。但铰链式的可折叠脚架由于铰链装置内部零部件较多,在脚架展开,需要支撑软体结构时,铰链式的可折叠脚架不够稳定,易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全部或部分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折叠脚架,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可折叠脚架,包括支架脚、管形通道和螺杆,所述支架脚包括水平连杆和两侧连接的垂直连杆,所述水平连杆贯穿所述管形通道且可在所述管形通道内旋转以实现折叠或展开,所述支架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管形通道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展开状态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用于限制支架脚旋转,所述管形通道包括螺杆连接块,所述螺杆连接块与所述螺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卡住螺杆使折叠脚架保持展开状态。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水平连杆的表面。
6.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连杆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用于固定支架脚。
7.进一步地,还包括橡胶管,所述橡胶管套在所述水平连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两侧的螺丝孔之间,所述橡胶管用于保护水平连杆。
8.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连杆包括有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套在垂直连杆的底部。
9.进一步地,所述管形通道的两侧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管形通道的两端形成缺口。
10.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管形通道的表面,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螺杆连接块的另一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管形通道通过螺钉连接有软体结构,所述软体结构为由海绵、织物、弹簧填充的坐垫。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增高底座,所述增高底座长度与所述管形通道相同,所述增高底座安装于管形通道的下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脚架零部件更少,结构更稳。在固定时,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固定支架脚,实现脚架支撑的稳定;在折叠时,拔出螺杆,通过支架脚在管形通道中旋转,实现脚架的折叠。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脚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脚架的展开状态剖面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脚的水平连杆示意图。
17.图中,1

支架脚,11

水平连杆,111

第一通孔,112

螺丝孔121

防滑底座,12

垂直连杆,13

螺丝,2

管形通道,21

螺杆连接块,22

安装孔,23

缺口,24

第二通孔,3

螺杆,4

弹簧,5

橡胶管,6

增高底座,7

软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19.如图1

3所示,一种可折叠脚架,包括支架脚1、管形通道2和螺杆3,支架脚1包括水平连杆11和两侧连接的垂直连杆12,水平连杆11贯穿管形通道2且可在管形通道2内旋转以实现折叠或展开,支架脚1设置有第一通孔111,管形通道2设置有第二通孔24,在展开状态时,螺杆3穿过第二通孔24和第一通孔111,用于限制支架脚1旋转,管形通道2包括螺杆连接块21,螺杆连接块21与螺杆3之间设置有弹簧4,弹簧4用于卡住螺杆3使折叠脚架保持展开状态。
20.进一步地,第一通孔111位于水平连杆11的表面。
21.进一步地,螺杆连接块21一端固定连接于管形通道2的表面,第二通孔24位于螺杆连接块21的另一端。
22.进一步地,水平连杆11设置有螺丝孔112,螺丝孔112用于固定支架脚。
23.进一步地,管形通道2的两侧设有多个安装孔22,管形通道2的两端形成缺口23。
24.本实用新型,水平连杆11贯穿管形通道2且可在管形通道内旋转,在展开状态时,螺杆3穿过第二通孔24和第一通孔111,螺杆连接块21与螺杆3之间设置有弹簧4,用于卡住螺杆使折叠脚架保持展开状态,管形通道两侧通过螺丝13,固定在软体结构7上,管形通道两端有缺口23,支架脚的螺丝13卡在缺口23处,固定支架脚,使支架脚在管形通道内不移动。螺杆3穿过第一通孔111,使折叠脚架结构稳定展开的状态。
25.进一步地,还包括橡胶管5,橡胶管5套在水平连杆11上且位于第一通孔111与两侧的螺丝孔112之间,橡胶管用于保护水平连杆,使支架脚旋转时,水平连杆不受管形通道的摩擦。
26.进一步地,垂直连杆12包括有防滑底座121,防滑底座121套在垂直连杆12的底部,用于在展开状态时,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27.进一步地,管形通道2通过螺钉连接有软体结构7,软体结构7为由海绵、织物、弹簧填充的坐垫。
28.进一步地,还包括增高底座6,增高底座长度与管形通道相同,增高底座安装于管形通道的下方。
29.软体结构7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折叠脚架,为了在折叠时两个支架脚处于平衡状态,在其中一个折叠脚架的底部安装增高底座6,增高底座6固定在软体结构7上,管形通道2通过螺丝固定在增高底座6上。
30.在展开状态时,支架脚旋转打开,水平连杆的螺丝13穿过螺丝孔112,从一侧伸出,螺丝13卡在管形通道两端其中一侧的缺口23处,螺杆3穿过第二通孔24和第一通孔111,通
过弹簧4保持位于第二通孔24和第一通孔111内,固定支架脚。
31.在折叠状态时,通过弹簧4限制螺杆3,螺杆3位于螺杆连接块21内且拔出第一通孔,支架脚旋转折叠,水平连杆的螺丝13随着支架脚一起旋转,卡在管形通道两端另一侧的缺口23处,两个支架脚互相交错扣住软体结构7,使支架脚不易晃动保持折叠状态。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脚、管形通道和螺杆,所述支架脚包括水平连杆和两侧连接的垂直连杆,所述水平连杆贯穿所述管形通道且可在所述管形通道内旋转以实现折叠或展开,所述支架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管形通道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展开状态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用于限制支架脚旋转,所述管形通道包括螺杆连接块,所述螺杆连接块与所述螺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卡住螺杆使折叠脚架保持展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水平连杆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杆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用于固定支架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管,所述橡胶管套在所述水平连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两侧的螺丝孔之间,所述橡胶管用于保护水平连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连杆包括有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套在垂直连杆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通道的两侧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管形通道的两端形成缺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管形通道的表面,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螺杆连接块的另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通道通过螺钉连接有软体结构,所述软体结构为由海绵、织物、弹簧填充的坐垫。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高底座,所述增高底座长度与所述管形通道相同,所述增高底座安装于管形通道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脚架,包括支架脚、管形通道和螺杆,所述支架脚包括水平连杆和两侧连接的垂直连杆,所述水平连杆贯穿所述管形通道且可在所述管形通道内旋转以实现折叠或展开,所述支架脚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管形通道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展开状态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用于限制支架脚旋转,所述管形通道包括螺杆连接块,所述螺杆连接块与所述螺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卡住螺杆使折叠脚架保持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脚架零部件更少,结构更稳。结构更稳。结构更稳。


技术研发人员:沈义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义勇
技术研发日:2021.06.10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