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1254发布日期:2022-05-11 14:4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饮茶的过程中,由于茶具较小无法满足多人同时喝茶的需求,并且茶具的保温效果差,当长时间饮茶时,无法保证茶水的温度,使茶水容易变凉,降低饮茶的口感,而在喝茶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饮水,普通的茶具不能提供饮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包括饮茶壶,储水箱,连接环,底座,所述饮茶壶的底部与储水箱顶部的开口形状相匹配,所述储水箱顶部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储水箱底部与连接环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环顶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导热板上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导热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水口,所述连接环一侧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通过导管与下水口连接,所述水龙头两侧设置有指示灯和加热开关,所述连接环另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连接环底部通过延长盒与底座扣合连接,所述延长盒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模块。
5.所述饮茶壶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饮茶壶顶部设置有壶盖,所述壶盖下方装设有金属滤网。
6.所述储水箱顶部一侧设置有出气孔。
7.所述底座一侧位于水龙头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与延长盒形状相匹配的固定槽。
8.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条。
9.所述下水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10.所述指示灯内置有红色与绿色发光灯管。
11.所述延长盒通过螺纹与连接环底部连接,所述延长盒内部与连接环内部连通。
12.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与电磁加热线圈、温度感应器、指示灯、加热开关和电源线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饮水茶樽储水量大,不仅能够同时满足多人同时饮水需求,并能满足多人同时喝茶的需求,并且能够通过加热线圈对内部的茶水进行加热,并通过水蒸气的方式对茶壶进行保温,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的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的爆炸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的剖面结构图。
17.(1、饮茶壶;2、储水箱;3、连接环;4、底座;5、把手;6、导热板;7、电磁加热线圈;8、温度感应器;9、下水口;10、水龙头;11、导管;12、指示灯;13、加热开关;14、电源线;15、延长盒;16、控制电路模块;17、手柄;18、壶盖;19、放置槽;20、固定槽;21、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包括饮茶壶1,储水箱2,连接环3,底座4,所述饮茶壶1的底部与储水箱2顶部的开口形状相匹配,所述储水箱2顶部两侧设置有把手5,所述储水箱2底部与连接环3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环3顶部设置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7,所述导热板6上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8,所述导热板6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水口9,所述连接环3一侧设置有水龙头10,所述水龙头10通过导管11与下水口9连接,所述水龙头10两侧设置有指示灯12和加热开关13,所述连接环3另一侧设置有电源线14,所述连接环3底部通过延长盒15与底座4扣合连接,所述延长盒15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模块16。
20.所述饮茶壶1一侧设置有手柄17,所述饮茶壶1顶部设置有壶盖18,所述壶盖18下方装设有金属滤网。
21.所述储水箱2顶部一侧设置有出气孔。
22.所述底座4一侧位于水龙头10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槽19,所述底座4内部设置有与延长盒15形状相匹配的固定槽20。
23.所述把手5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条21。
24.所述下水口9内设置有过滤网。
25.所述指示灯12内置有红色与绿色发光灯管。
26.所述延长盒15通过螺纹与连接环3底部连接,所述延长盒15内部与连接环3内部连通。
27.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6与电磁加热线圈7、温度感应器8、指示灯12、加热开关13和电源线14电性连接。
28.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路都是基本的逻辑电路,任何从业人员均能够使用,不包含任何的创新,温度感应器8只作为电路上的传感器,即温度到达设定温度的条件时其所在电路连通或断开。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电源线14与市电连接,之后向储水箱2内加满水后,通过按动加热开关13使本饮水茶樽的电磁加热线圈7开始工作,通过导热板6对储水箱2内的水进行加热,并在工作过程中指示灯12一直使用红色发光灯管,当温度感应器8感应到储水箱2内的水达到设定温度时,向控制电路模块16发送信号,由控制电路模块16控制电磁加热线圈7停止工作,同时指示灯12更换使用绿色发光灯管,通过观察指示灯12的变化即可得知储水箱2内部水的温度,在储水箱2内的水达到指定温度后即可用于饮水和泡茶,将饮茶壶1的壶盖18打开,将茶叶放入饮茶壶1内部或金属滤网内,之后将饮茶壶1放在水龙头10下方的放置槽19处,通过水龙头10将储水箱2内部的水注入饮茶壶1内,进行冲泡,在不使用饮茶壶1时,能够将饮茶壶1放置在储水箱2顶部,通过储水箱2内部的水蒸气对饮茶壶1进行保温。
30.本饮水茶樽能够通过储水箱2顶部两侧的把手5进行移动,并在需要进行清洗维修时,将连接环3与底座4分离,通过螺纹将延长盒15取下对连接环3内部进行清洗和维修。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包括饮茶壶(1),储水箱(2),连接环(3),底座(4),所述饮茶壶(1)的底部与储水箱(2)顶部的开口形状相匹配,所述储水箱(2)顶部两侧设置有把手(5),所述储水箱(2)底部与连接环(3)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环(3)顶部设置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7),所述导热板(6)上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8),所述导热板(6)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水口(9),所述连接环(3)一侧设置有水龙头(10),所述水龙头(10)通过导管(11)与下水口(9)连接,所述水龙头(10)两侧设置有指示灯(12)和加热开关(13),所述连接环(3)另一侧设置有电源线(14),所述连接环(3)底部通过延长盒(15)与底座(4)扣合连接,所述延长盒(15)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模块(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饮茶壶(1)一侧设置有手柄(17),所述饮茶壶(1)顶部设置有壶盖(18),所述壶盖(18)下方装设有金属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顶部一侧设置有出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一侧位于水龙头(10)的下方设置有放置槽(19),所述底座(4)内部设置有与延长盒(15)形状相匹配的固定槽(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条(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口(9)内设置有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12)内置有红色与绿色发光灯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盒(15)通过螺纹与连接环(3)底部连接,所述延长盒(15)内部与连接环(3)内部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模块(16)与电磁加热线圈(7)、温度感应器(8)、指示灯(12)、加热开关(13)和电源线(14)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饮水茶樽,其特征在于:包括饮茶壶,储水箱,连接环,底座,所述饮茶壶的底部与储水箱顶部的开口形状相匹配,所述储水箱顶部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储水箱底部与连接环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环顶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导热板上一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导热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水口,所述连接环一侧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龙头通过导管与下水口连接,所述水龙头两侧设置有指示灯和加热开关,所述连接环另一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连接环底部通过延长盒与底座扣合连接。部通过延长盒与底座扣合连接。部通过延长盒与底座扣合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农 夏景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德镇南光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