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烧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5588发布日期:2022-05-26 11:4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烧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即热式烧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烧水器。


背景技术:

2.饮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品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成为了许多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现代人为了节省时间,在泡茶时常常使用即热式烧水器,即热式烧水器一般具有水箱和加热管,现有的烧水器的水箱和加热管通常相互独立,加热管设于水箱外部,这样导致装置整体的体型较大,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能满足部分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烧水器,其结构合理,加热组件能够伸入水箱,从而有效节省空间。
4.一种自动烧水器,包括水箱、盖体、加热组件、以及进出水系统,所述水箱与所述盖体可分离连接,所述进出水系统设于所述盖体,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盖体的下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隔离壳体和加热管,所述隔离壳体套设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当所述盖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伸入所述水箱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系统包括控制阀、水泵、以及出水件,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管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件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与加热管之间设有流量传感器。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通。
8.进一步的,当所述盖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伸入所述水箱,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水箱外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口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竖直向下延伸,所述进水管的长度与所述水箱的高度相匹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结构合理,当盖体与水箱连接时,加热组件伸入水箱内部,使得加热组件收容在水箱内,从而减小装置的体积,有效节省空间。加热组件包括隔离壳体,通过隔离壳体能够将加热管与外部的水隔离。盖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能够分别从水箱的内部和外部抽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水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号说明:水箱1、盖体2、第一进水口21、第二进水口22、进水管23、加热组件3、隔离壳体31、加热管32、进出水系统4、控制阀41、第一阀体411、第二阀体412、水泵42、出水件43、流量传感器44、控制电路板45。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16.如图1至图3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水器主要包括水箱1、盖体2、加热组件3、以及进出水系统4。水箱1用于储存待加热的水,本实施例中,水箱1为圆柱形,水箱1与盖体2可分离连接,具体实施时,水箱1可通过卡扣或卡槽与盖体2连接。
17.加热组件3设于盖体2的下端,加热组件3用于对水加热。其中,加热组件3包括隔离壳体31和加热管32,隔离壳体31与水箱1的形状相匹配,示例性的,隔离壳体31为圆柱形,其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隔离壳体31套设在加热管32的外部,且隔离壳体31的上端与盖体2紧密连接,从而将加热管32与外部的水隔离。当盖体2与水箱1连接时,加热组件3自上而下伸入水箱1内部,从而减小装置的体积,有效节省装置占用的空间,且隔离壳体31能够将加热管32与外部隔离,从而保证水箱1内部的清洁。具体实施时,可在隔离壳体31与盖体2连接处设置密封胶,以提高密封效果。
18.进出水系统4设于盖体2,进出水系统4用于控制水的进出。进出水系统包括控制阀41、水泵42、以及出水件43。控制阀41通过软管与水泵42连通,水泵42的出水端通过软管与加热管32的进水端连通,加热管32的出水端通过软管与出水件43连通。其中,出水件43内设有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器采用市售的即可,通过水汽分离器将热水和水蒸气分离,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9.使用时,水由水泵42泵入加热管32,经加热管32加热后,从出水件43的出水口流出。应当理解的是,加热管32采用现有的即可,本申请在此不作赘述。
20.在本实施例中,水泵42与加热管32之间设有流量传感器44,流量传感器44用于感应是否有水进入加热管32,当没有水进入加热管32时,流量传感器44通过控制电路板45控制加热管32自动关闭,从而避免加热管32干烧。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电路板45采用现有的控制电路即可,本申请在此不作赘述。
21.控制阀41包括第一阀体411和第二阀体412,盖体2上设有第一进水口21和第二进水口22,第一阀体411和第二阀体412分别与第一进水口21和第二进水口22连通,第一阀体411和第二阀体412能够分别控制第一进水口21和第二进水口22的开闭。当盖体2与水箱1连接时,第一进水口21伸入水箱1,第二进水口22位于水箱1外部,这样,通过第一阀体411和第二阀体412能够分别从水箱1内部和外部抽水,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避免了水箱1缺水而需要频繁装水的尴尬。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21设有进水管23,进水管23竖直向下延伸,进水管23的长度与水箱1的高度相匹配,从而保证了能够有效从水箱1内抽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
上”、“下”、“前”、“后”、
ꢀ“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烧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盖体、加热组件、以及进出水系统,所述水箱与所述盖体可分离连接,所述进出水系统设于所述盖体,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盖体的下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隔离壳体和加热管,所述隔离壳体套设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当所述盖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伸入所述水箱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烧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系统包括控制阀、水泵、以及出水件,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加热管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件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烧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加热管之间设有流量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烧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烧水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伸入所述水箱,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水箱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烧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竖直向下延伸,所述进水管的长度与所述水箱的高度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烧水器,包括水箱、盖体、加热组件、以及进出水系统,所述水箱与所述盖体可分离连接,所述进出水系统设于所述盖体,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盖体的下端,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隔离壳体和加热管,所述隔离壳体套设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当所述盖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伸入所述水箱内部。所述加热组件伸入所述水箱内部。所述加热组件伸入所述水箱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程宇 潘承旭 马光军 黎伟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和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