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吸水杯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4903发布日期:2022-05-09 11:0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吸水杯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烫吸水杯垫。


背景技术:

2.杯垫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生活用品,其通常用来放置杯子、水壶等器具,现如今市面上的杯垫各种各样,大多采用整体木材或者塑料或者纸板或者竹板。
3.现如今市面上的杯垫仅起到隔热作用,以防止桌面烫坏,功能单一,无法达到吸水的目的,因此多余的水会流到桌面上污染桌面,且现有的杯垫防烫耐高温效果较差,当杯垫受到较高温度时会产生变形。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烫吸水杯垫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吸水杯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包括杯垫主体,所述杯垫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区,所述杯垫主体的外围缝制有包边,所述杯垫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二吸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基布层的内部包括有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纬纱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纱为竹木纤维纺织而成,所述纬纱为腈氯纶纤维纺织而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均为珍珠纤维和高吸水吸湿纤维混合纺织而成,所述第一吸水层和第二吸水层的厚度为0.7mm-1.5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抗菌层为甲壳素纤维以及抗菌表层,所述抗菌表层上负载有银纳米粒子。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耐高温层由耐高温碳纤维经线和耐高温氨纶纤维纬线编织而成,所述耐高温层的厚度为2.2mm-2.8mm。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层为亚麻布,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5~1.0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杯垫主体的内部分别添加有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抗菌层以及耐高温层,从而使得该杯垫主体同时具备吸水、抗菌以及耐高温防烫的功能,进而延长了杯垫主体的使用寿命,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垫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布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杯垫主体;101、放置区;102、包边;2、基布层;201、第一吸水层;202、第二吸水层;203、支撑层;204、耐高温层;205、抗菌层;206、经纱;207、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1.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包括杯垫主体1,杯垫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区101,杯垫主体1的外围缝制有包边102,杯垫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基布层2,基布层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水层201,第一吸水层20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吸水层202,第二吸水层20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203,支撑层203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204,耐高温层204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20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杯垫主体1的内部分别添加有第一吸水层201、第二吸水层202、抗菌层205以及耐高温层204,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均为珍珠纤维和高吸水吸湿纤维混合纺织而成,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的厚度为0.7mm-1.5mm,抗菌层205为甲壳素纤维以及抗菌表层,抗菌表层上负载有银纳米粒子,耐高温层204由耐高温碳纤维经线和耐高温氨纶纤维纬线编织而成,耐高温层204的厚度为2.2mm-2.8mm,从而使得该杯垫主体1同时具备吸水、抗菌以及耐高温防烫的功能,同时还设置了支撑层203,支撑层203为亚麻布,支撑层203的厚度为0.5~1.0mm,通过支撑层203提高了杯垫主体1整体的强度,进而延长了杯垫主体1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该杯垫主体1同时具备吸水、抗菌以及耐高温防烫的功能,进而延长了杯垫主体1的使用寿命,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
22.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基布层2的内部包括有经纱206和纬纱207,经纱206和纬纱207交叉编织而成,经纱206为竹木纤维纺织而成,纬纱207为腈氯纶纤维纺织而成,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均为珍珠纤维和高吸水吸湿纤维混合纺织而成,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的厚度为0.7mm-1.5mm,抗菌层205为甲壳素纤维以及抗菌表层,抗菌表层上负载有银纳米粒子,耐高温层204由耐高温碳纤维经线和耐高温氨纶纤维纬线编织而成,耐高温层204的厚度为2.2mm-2.8mm,支撑层203为亚麻布,支撑层203的厚度为0.5~1.0mm,通过在杯垫主体1的内部分别添加有第一吸水层201、第二吸水层202、抗菌层205以及耐高温层204,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均为珍珠纤维和高吸水吸湿纤维混合纺织而成,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的厚度为0.7mm-1.5mm,抗菌层205为甲壳素纤维以及抗菌表层,抗菌表层上负载有银纳米粒子,耐高温层204由耐高温碳纤维经线和耐高温氨纶纤维纬线编织而成,耐高温层204的厚度为2.2mm-2.8mm,从而使得该杯垫主体1同时具备吸水、抗菌以及耐高温防烫的功能,同时还设置了支撑层203,支撑层203为亚麻布,支撑层203的厚度为0.5~1.0mm,通过支撑层203提高了杯垫主体1整体的强度,进而延长了杯垫主体1的使用寿命,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
23.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杯垫主体1的内部分别添加有第一吸水层201、第二吸水
层202、抗菌层205以及耐高温层204,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均为珍珠纤维和高吸水吸湿纤维混合纺织而成,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的厚度为0.7mm-1.5mm,抗菌层205为甲壳素纤维以及抗菌表层,抗菌表层上负载有银纳米粒子,耐高温层204由耐高温碳纤维经线和耐高温氨纶纤维纬线编织而成,耐高温层204的厚度为2.2mm-2.8mm,从而使得该杯垫主体1同时具备吸水、抗菌以及耐高温防烫的功能,同时还设置了支撑层203,支撑层203为亚麻布,支撑层203的厚度为0.5~1.0mm,通过支撑层203提高了杯垫主体1整体的强度,进而延长了杯垫主体1的使用寿命,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包括杯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垫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区(101),所述杯垫主体(1)的外围缝制有包边(102),所述杯垫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基布层(2),所述基布层(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水层(201),所述第一吸水层(20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吸水层(202),所述第二吸水层(20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203),所述支撑层(203)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204),所述耐高温层(204)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2)的内部包括有经纱(206)和纬纱(207),所述经纱(206)和纬纱(207)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纱(206)为竹木纤维纺织而成,所述纬纱(207)为腈氯纶纤维纺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均为珍珠纤维和高吸水吸湿纤维混合纺织而成,所述第一吸水层(201)和第二吸水层(202)的厚度为0.7mm-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05)为甲壳素纤维以及抗菌表层,所述抗菌表层上负载有银纳米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204)由耐高温碳纤维经线和耐高温氨纶纤维纬线编织而成,所述耐高温层(204)的厚度为2.2mm-2.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203)为亚麻布,所述支撑层(203)的厚度为0.5~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烫吸水杯垫,包括杯垫主体,所述杯垫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区,所述杯垫主体的外围缝制有包边,所述杯垫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二吸水层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顶部设置有抗菌层,通过在杯垫主体的内部分别添加有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抗菌层以及耐高温层,从而使得该杯垫主体同时具备吸水、抗菌以及耐高温防烫的功能,进而延长了杯垫主体的使用寿命,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时更加的高效。时更加的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罗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德化杰沐工艺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