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6082发布日期:2022-09-17 10: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布,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


背景技术:

2.窗帘的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家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现代窗帘,既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可以防火、防风、除尘、保暖、消声、隔热、防辐射、防紫外线等,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因此,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是现代窗帘的最大特色。
3.人们在生活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房间或者是办公室,良好的室内环境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在每个家庭或者其他有房间的地方,窗帘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目前亟需一种窗帘,在保证其遮阳效果的同时还需要有较好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现提出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具有很好的通风透气的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经编或纬编而成,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设有遮光层,于所述隔热层与遮光层之间间隔设置有多块条形部,相邻条形部之间形成的间隔与隔热层和遮光层形成换气单元。
6.采用上述设置,通过在隔热层与遮光层之间设置多个条形部,由于多个条形部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与两侧的隔热层和遮光层形成换气单元,使得窗帘布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好的隔热和遮光效果,同时还具有好的透气效果,使得房间内不会出现憋闷的情况。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于所述换气单元两侧在隔热层与遮光层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8.采用上述设置,透气孔与换气单元形成空气对流,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流通,进一步增强窗帘布的换气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换气单元中设有多个支撑部,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隔热层和遮光层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设置,支撑部可以将换气单元之间的空间支撑起来,放置换气单元处出现塌陷的情况,进一步增强窗帘布的换气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隔热层与遮光层之间至少设有三块条形部,且三块条形部之间间隔距离相同。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部分别与隔热层和遮光层复合而成或交织而成。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部由涤纶纱线经编或纬编而成,而涤纶纱线的
线芯由若干防潮纤维加捻而成。
14.采用上述设置,防潮纤维可对潮湿的空气进行吸湿,可保证室内空气干爽。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遮光层外覆有抗老化层。
16.采用上述设置,可提高窗帘布的抗老化效果,增加窗帘布的使用寿命。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隔热层与遮光层之间设置多个条形部,由于多个条形部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与两侧的隔热层和遮光层形成换气单元,使得窗帘布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好的隔热和遮光效果,同时还具有好的透气效果;支撑部可以将换气单元之间的空间支撑起来,放置换气单元处出现塌陷的情况,进一步增强窗帘布的换气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图以及局部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条形部的立体示意图、a部放大图以及编织纱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隔热层100,遮光层200,条形部300,换气单元301,透气孔400,涤纶纱线500,防潮纤维501。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包括隔热层100,所述隔热层100经编或纬编而成,所述隔热层100的一侧设有遮光层200,于所述隔热层100与遮光层200之间间隔设置有多块条形部300,相邻条形部300之间形成的间隔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形成换气单元301。
26.在上述实施例中,条形部300的宽度等长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并且条形部300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可进行复合连接或者交织连接。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述中遮光层200与隔热层100可复合成一个整体,且在遮光层200与隔热层100之间设有容纳空腔,而空腔中则可以设置条形部300,但是条形部300的长和宽均小于容纳空腔的。
28.在上述实施例中,条形部300其形状可以是矩形条或者异形条,并不局限于图中所述的条形。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3至图4所示,于所述换气单元301两侧在隔热层100与遮光层20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400,以方便气体对流提高透气效果。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换气单元301中设有多个支撑部302,而支撑部302的两端分别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固定连接,本实
施例中的支撑部302可以为线球或者线柱。
31.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隔热层100与遮光层200之间至少设有三块条形部300,且三块条形部300之间间隔距离相同。
32.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条形部300分别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复合而成或交织而成。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5所示,为了使窗帘布具有好的防潮效果,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形部300由涤纶纱线500经编或纬编而成,而涤纶纱线500的线芯由若干防潮纤维501加捻而成。
34.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于所述遮光层200外覆有抗老化层,且遮光层200可设置放光层或吸光层。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包括隔热层(100),所述隔热层(100)经编或纬编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00)的一侧设有遮光层(200),于所述隔热层(100)与遮光层(200)之间间隔设置有多块条形部(300),相邻条形部(300)之间形成的间隔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形成换气单元(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换气单元(301)两侧在隔热层(100)与遮光层(20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4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单元(301)中设有多个支撑部(302),而支撑部(302)的两端分别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00)与遮光层(200)之间至少设有三块条形部(300),且三块条形部(300)之间间隔距离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部(300)分别与隔热层(100)和遮光层(200)复合而成或交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部(300)由涤纶纱线(500)经编或纬编而成,而涤纶纱线(500)的线芯由若干防潮纤维(501)加捻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200)外覆有抗老化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布,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热遮光窗帘布。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经编或纬编而成,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设有遮光层,于所述隔热层与遮光层之间间隔设置有多块条形部,相邻条形部之间形成的间隔与隔热层和遮光层形成换气单元。通过在隔热层与遮光层之间设置多个条形部,由于多个条形部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与两侧的隔热层和遮光层形成换气单元,使得窗帘布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好的隔热和遮光效果,同时还具有好的透气效果,使得房间内不会出现憋闷的情况。房间内不会出现憋闷的情况。房间内不会出现憋闷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邓松林 王如华 孙士朋 廖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欧阔家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3
技术公布日:2022/9/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