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76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
传统所见的U型锁,均是在横杆内装设一锁体,锁体得与一锁掣块配合动作,当以钥匙开启锁体时,即使锁体呈未将锁掣块锁定的状态,使得U型锁杆得与横杆分离,而使U型锁杆得以穿掣轮体处,再配合横杆呈锁掣状态,而欲开启时,同样须以钥匙再开启锁体,方可自轮体处将U型锁杆与横杆分离而取下U型锁;而上述U型锁于使用时,虽可达到进一步防盗的功能,然而在使用时,无论是欲自固定处将U型锁取下以锁掣于轮体处,或欲自轮体处将U型锁取下,以放置于固定处,均须钥匙开启锁体,而此方式不仅较麻烦,且若不慎钥匙遗失时,即无法将锁体开启,使用上即有困扰存在。
因此为解决传统U型锁须以钥匙开启而导致使用不便的困扰,另有业者将无须配合使用钥匙的号码锁体设置于U型锁内,号码锁体无须利用钥匙,仅须旋转号码锁体的转环至设定的号码处,即可将号码锁体开启,而可解决目前U型锁须配合使用钥匙的问题,然而此结构在实际设计上却发现存在稳固定位性不佳、使用上不便利及制造成本高等缺陷,因此为能进一步解决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结构上的缺陷,本创作人设计出一种稳固性佳、使用便利及可降低制造成本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
该U型锁由U型锁杆与横杆组成,横杆由外套筒及内套杆所组成,在内套杆内部设有号码锁体,号码锁体由定位座、定位簧片、转环座、拉杆及锁掣块所组成,定位座具有弧环槽,使卡掣定位簧片的转环座置设于弧环槽内并呈定位状态,另拉杆穿过转环座后呈卡掣状态,并与锁掣块组设一体,另在转环座与锁掣块间并设有弹簧,号码锁体装入内套杆时,得以梢杆卡掣定位,并使转环座内的转环突出于内套杆的透孔处,而当内套杆再装入外套筒内时,即使推片以卡梢与拉杆一端固设一体,当转环座上的转环调整至设定号码时,即使拉杆得以拉动而使锁掣块连动不再钩掣于U型锁杆处,而呈开启状态,且当号码不对时,因锁掣块与拉杆间的离合设计,仍可使U型锁杆顺利卡入横杆内,以此提供一操作更方便的结构。
但美中不足的是,上述结构在消费者不当操作时,易产生不当变号的情形,其原因在于,上述锁体在拉动拉杆而欲取下U型锁杆时,同时处在变号状态,因此若消费者未注意、不知情的情况下,误旋动转环,即使设定的号码改变,此时的号码已与原先设定的号码不同,使用者在下次开启时,即产生无法开启的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者乃思及若能设计出一种在变号状态下,须特别按掣的第二段设计,如此一来即可避免不当变号的情形产生,而提供一更具实用性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它能防止产生不当变号,而导致无法开启该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该U型锁由U型锁杆与横杆组成,横杆由外套筒及内套杆组成,外套筒与内套杆两端分别形成对应的锁孔及贯通孔,使U型锁杆开口两端的插掣部及扣掣部插入,以配合内套杆内部的号码锁体而呈锁定状态,号码锁体由定位座、转环座、拉杆及锁掣块组成,转环座位于定位座的半圆弧状弧环槽内,而拉杆则穿过转环座而与锁掣块组设呈连动状态,另转环座内形成数槽道,槽道内设置数转环,转环内设有限位环、弹簧及定位环,其特点是在所述的拉杆与定位座间设置一变号锁掣装置,其在顶杆底端设置一顶掣块,而在定位座内设置一可作动的卡掣座,卡掣座上形成与顶掣块配合的卡掣块,欲变号时须先拉动拉杆使卡掣块与顶掣块分离,再按掣卡掣座,即可使拉杆往锁掣块方向推动,以进行变号程序。
在上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其中,所述的卡掣块与顶掣块间是以斜面顶掣。
在上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其中,所述的卡掣块与顶掣块间是以凹凸卡槽顶掣。
在上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其中,所述的拉杆呈阶梯状以形成卡缘,另在拉杆适当处扣掣数扣环,当推动拉杆时,是通过卡缘及扣环推动转环内的限位环。
在上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其中,所述的卡缘周缘形成定点凸块,而在限位环对应处形成透空槽。
在上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其中,所述的定位座对应卡掣座处设置限位槽,在卡掣座与限位槽间并设置弹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变号锁掣装置的设计,在正常无须变换号码时,因无法直接推掣拉杆往锁掣块方向移动而进入变号状态,故能避免不当变号的情形发生,而若须变换号码时,也仅须以顶杆推掣卡掣座即可,在操作方便的情况下,即可迅速进入变号状态,以利变号,故通过此第二段保护的设计,已可全然避免不当变号的情形,提供一更具实用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拉杆、扣杆上的数扣环与限位环间的配合设计,若在号码不正确的情况下,使拉杆无法横向移动,故可进一步避免在号码不正确的情况下,进行变号程序,而提供一更精良的设计。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若干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更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变号锁掣装置的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开锁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欲进行变号的操作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进行变号的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进行变换号码的操作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中号码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的另一型式变号锁掣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该锁欲变号时,必定先拉动拉杆使卡掣块与顶掣块分离,再按掣卡掣座,方可进行变号,从而可以防止不当变号的产生,而导致无法开启。
请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U型锁是由U型锁杆10与横杆14组成,请配合参见图2所示,U型锁杆10其开口端11的两端各形成插掣部12及扣掣部13,扣掣部13在朝向插掣部1 2的方向形成扣槽131;横杆14由外套筒15及内套杆16所组成,外套筒15外侧端为封闭的设计,而内侧端形成开口151,在中央处形成卡环部152,并在开口151至卡环部152的周缘面处形成缺口153,另在外套筒15朝向外侧端设有定位槽154,定位槽154内形成定位长孔155,而在外套筒15外侧顶端形成锁孔156。
另在外套筒15的开口151方向得以穿掣旋环17,旋环17周缘适当处形成方形视窗171,并在周缘环设凸纹172以利于旋转旋环17;另在外套筒15开口151处配合卡掣一定位套筒18,定位套筒18外侧端也为封闭的设计,且在内侧端也形成开口181,而在顶端形成锁孔182。
内套杆16为中空杆体的设计,其一端开口处形成数卡缘161,以配合卡掣卡盖162,内套杆16顶端两侧各形成对应锁孔156、182的贯通孔163、164,而在前端适当处形成数透孔165,并于透孔165侧边形成长孔166。
在内套杆16内设有号码锁体20,号码锁体20由定位座21、定位簧片22、转环座23、拉杆24及锁掣块25组成,定位座21具有半圆形的弧环槽211,弧环槽211的外侧端衔接凸座212,凸座212前端也为半圆形弧槽213的设计,另在弧环槽211朝向凸座212方向形成容置槽214,容置槽214的两侧各形成限位槽215。
另转环座23是呈圆形杆体,其内部形成数槽道231,以供数转环26容置于槽道231内,而在转环26内另设置弹簧261、限位环262及定位环263,请配合参见图8所示,另在限位环262周缘形成对应转环26内卡槽的锯齿座264,且在锯齿座264周缘适当处形成透空槽265,可将限位环262、弹簧261及定位环263依序组设于转环26内,再将转环26置入转环座23的槽道231内;另在转环座23横向形成作动孔232,作动孔232前端周缘形成通槽233,并在后端形成方形的定位槽234,另在作动孔232的后端面形成未贯通的固定孔235,当转环26组设于转环座23内时,可通过弧形的定位簧片22扣掣而定位,使转环26不易自转环座23处脱离。
拉杆24是呈圆杆状,为阶梯杆状的设计,在适当处形成卡缘241,卡缘241外侧端并形成定点凸块246,并在周缘对应各转环26处形成作动块242,而在作动块242间并形成环沟243,环沟243处得扣掣扣环29,且在朝向锁掣块25方向形成凸块244,而于相反方向处形成定位枢孔245;锁掣块25的设计,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其呈圆形状,一端形成锁掣端251,而在内部形成横向的穿掣孔252,穿掣孔252的前端形成通槽部253,而在后端形成未贯通的定位部254,另与穿掣孔252平行方向形成往转环座23方向延伸而另端未贯通的卡槽255。
组设时,可将拉杆24的凸块244穿过锁掣块25穿掣孔252侧边的通槽部253处,请参看图1及图2所示,及至凸块244突出于通槽部253外,即可将拉杆24旋转一百八十度,再将凸块244往锁掣块25方向拉掣,即使凸块244卡掣于定位部254处,而呈卡接一体的状态,且在锁掣块25的卡槽255与转环座23的固定孔235间并设置一弹簧27,而在拉杆24欲穿入锁掣块25时,也使拉杆24另端穿入转环座23的作动孔232及各转环26,并将定位弹簧32固设后,使锁掣块25放置在定位座21凸座212的弧槽213处,之后再将定位座21与外套筒15及内套杆16组设一起,且将一拨块28通过一梢杆281与拉杆24固设一起,即通过推动拨块28的动作带动拉杆24移位。
而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设计,在于内套杆16周缘对应定位座21容置槽214的位置处形成穿孔167,在外套筒15对应穿孔167处形成外穿孔157,而在上述容置槽214与拉杆24间设置一变号锁掣装置30,请配合参看图1、图2及图3所示,该变号锁掣装置30在拉杆24上形成一突出的顶掣块247,而在容置槽214内设置一可上下动作的卡掣座31,该卡掣座31可为方形座体,其朝向顶掣块247方向延伸卡掣块311,且在对应穿孔167位置处形成定位凹点312,并在卡掣座31与容置槽214间设置一定位弹簧32,而卡掣块311与顶掣块247间的配合可为斜面顶掣的设计,也可为如图9所示凹凸卡槽的设计,先以斜面顶掣的设计来论请参看图4所示,在正常锁定状态时,拉杆24的顶掣块247即与变号锁掣装置30的卡掣块311呈卡掣状态,因此使拉杆24仅能往外侧拉动,而在拉动拉杆24时,即同时拉动锁掣块25,使锁掣块25不再对锁杆10呈锁掣状态,故能取出锁杆10以利使用;而若欲变号时,请参看图5及图6所示,可通过一顶杆40穿过外穿孔157及穿孔167,而将卡掣座31往下压掣,并同时将拉杆24往外侧推掣;因本实用新型设置可供顶杆40穿入的孔槽,为错开拉杆24的位置,因此此时若将拉杆24往锁掣块25方向推掣时,请参看图7所示,即使顶掣块247通过卡掣座31处,不再呈卡掣状态,此时拉杆24的定点凸块246若能通过转环26内限位环262的透空槽265处,即表示号码是在原先设定的正确位置,故拉杆24继续往锁掣块25方向推动时,即使卡缘241、数扣环29分别推动各转环26的限位环262横向移位,使转环26与限位环262分离,此时即可进行变换号码的程序,而变换完毕时,可将拉杆24推回原位,复呈图2所示的状态,或将U型锁杆10的扣槽131插入锁孔182内,即将锁掣块25及拉杆24均推回原位,复呈图2所示的状态。
另图9所示的顶掣块247与卡掣座31的卡掣块311非呈斜面的设计,而是以凹凸卡槽的配合而呈卡掣状态,而能达到相同的变号锁掣的功能。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变号锁掣装置30的设计,在正常无须变换号码时,因无法直接推掣拉杆24往锁掣块25方向移动而进入变号状态,故能避免不当变号的情形发生,而若须变换号码时,也仅须以顶杆推掣卡掣座即可,在操作方便的情况下,即可迅速进入变号状态,以利变号,故通过此第二段保护的设计,已可全然避免不当变号的情形,提供一更具实用的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杆、扣杆上的数扣环与限位环间的配合设计,若在号码不正确的情况下,使拉杆无法横向移动,故可进一步避免在号码不正确的情况下,进行变号程序,而提供一更精良的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主要是一种配合设置变号锁掣装置的U型锁,在欲进行变号时,须先按掣变号锁掣装置,方可使拉杆往锁掣块方向动作,以进行变号程序,从而可防止正常锁具操作过程中,误进入变号状态而转动转环,以致使设定的号码改变的不当情形。因此,极为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该U型锁由U型锁杆与横杆组成,横杆由外套筒及内套杆组成,外套筒与内套杆两端分别形成对应的锁孔及贯通孔,使U型锁杆开口两端的插掣部及扣掣部插入,以配合内套杆内部的号码锁体而呈锁定状态,号码锁体由定位座、转环座、拉杆及锁掣块组成,转环座位于定位座的半圆弧状弧环槽内,而拉杆则穿过转环座而与锁掣块组设呈连动状态,另转环座内形成数槽道,槽道内设置数转环,转环内设有限位环、弹簧及定位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拉杆与定位座间设置一变号锁掣装置,其在顶杆底端设置一顶掣块,而在定位座内设置一可作动的卡掣座,卡掣座上形成与顶掣块配合的卡掣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掣块与顶掣块间是以斜面顶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掣块与顶掣块间是以凹凸卡槽顶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呈阶梯状以形成卡缘,另在拉杆适当处扣掣数扣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缘周缘形成定点凸块,而在限位环对应处形成透空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座对应卡掣座处设置限位槽,在卡掣座与限位槽间并设置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号码开启的U型锁。它由U型锁杆与横杆组成,横杆由内外套筒组成。内套杆内设有号码锁体,它由定位座、定位簧片、转环座、拉杆、锁掣块及变号锁掣装置所组成。其特点是在拉杆与定位座间设置一变号锁掣装置,其在顶杆底端设置一顶掣块,在定位座内设置一卡掣座,卡掣座上形成与顶掣块配合的卡掣块。欲变号时,须先拉动拉杆使卡掣块与顶掣块分离,再按掣卡掣座,即可使拉杆往锁掣块方向推动,以进行变号程序。
文档编号E05B37/20GK2352616SQ9821994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8日
发明者郭富胜 申请人:铭泰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